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甲状腺结节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6),其中对照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给予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甲状腺腺叶切除给予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中出血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甲状腺结节临床治疗中采用甲状腺腺叶切除,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甲状腺结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对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效能。方法将12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甲状腺全切,观察组行甲状腺叶切除,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天数,随访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叶切除甲状腺结节中的效果较好,可减少手术损伤并提高术后疗效。

  • 标签: 甲状腺全切术 甲状腺叶切除术 甲状腺结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舒适护理在甲状腺手术体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手术室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h内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8.18%VS3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8.18%VS8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6.36%VS7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甲状腺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值得临床大力的推广运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腔镜 甲状腺 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接受手术治疗甲状腺癌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94例接受治疗甲状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采用术后一般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之上采取术后综合护理服务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甲状腺癌手术病例干预后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出现2例次,发生率4.26%;对照组并发症出现8例次,发生率17.02%,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术后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观察组则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甲状腺癌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例施以术后综合护理服务,能够显著降低该类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可能性,提高其对术后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具有现实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腔镜 甲状腺癌 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与扩大根治治疗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32例胰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自愿的原则,将之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116例)实施扩大根治,对照组(116例)实施标准根治。结果研究组疼痛缓解率、切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扩大根治治疗,能够进一步提高胰腺癌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胰腺癌 标准根治术 扩大根治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腹腔胃癌根治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方法70例早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B组患者采用开腹胃癌根治治疗,A组患者采用腹腔胃癌根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中、术后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82.3±50.4)min、肝门排气时间为(2.01±0.04)h、住院时间为(9.28±0.26)d、短于B组患者的(221.7±53.6)min、(4.21±1.26)h、(11.40±0.52)d(P<0.05);A组中出血量为(164.5±52.5)ml、少于B组的(253.6±68.9)ml(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2.9%)低于B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胃癌根治治疗早期胃癌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腹腔镜 胃癌根治术 早期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sx2,topoⅡ-a,HPV16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瘤(SNIP)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研究上述三种因子有无相关性,从而确定Msx2,topoⅡ-a在SNIP恶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检测10例鼻息肉组织(INP)、10例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组织(NSCC)、13例SNIP以及SNIP不同病变程度下Msx2.topoⅡ-a,HPV16的表达情况。结果Msx2,topoⅡ-a,HPV16的在三种组织间表达NSCC组>SNIP组>INP组,且在SNIP中,表达情况也为重度>中度>轻度,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Msx2,topoⅡ-a在SNIP恶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SNIP和NSCC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 标签: 内翻性乳头状瘤 肌节同源盒基因2 人拓扑异构酶Ⅱ-a 人乳头状瘤病毒16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膀胱患者在腹腔下膀胱根治的围手术期接受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在我院接受腹腔下膀胱根治治疗的膀胱患者92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泌尿科微创手术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仅有3例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的9例(P<0.05);护理满意度达到93.5%,高于对照组的80.5%(P<0.05)。结论膀胱患者在腹腔下膀胱根治的围手术期接受针对性护理,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疼痛,使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

  • 标签: 膀胱癌 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 围手术期 针对性护理
  • 简介:目的对比观察经胸乳入路与经颈部入路微创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上海市浦南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微小患者10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经胸乳入路组(n=50)和经颈部入路组(n=50)两组,分别经不同入路行微创手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术后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胸乳入路组患者的总缓解率[92.0%(46/50)]显著高于经颈部入路组[70.0%(35/50)](P〈0.05),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经颈部入路组(P〈0.05),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经颈部入路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1/50)]显著低于经颈部入路组[18.0%(9/50)](P〈0.05)。结论经胸乳入路创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的效果较经颈部入路微创手术好。

  • 标签: 甲状腺微小癌 微创腔镜手术 经胸乳入路 经颈部入路
  • 简介:目的比较腹腔胃癌根治与开腹胃癌根治治疗老年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于黄冈市罗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胃癌根治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下胃癌根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清除淋巴结数目)、术后恢复情况(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镇痛药使用次数)、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肺部感染、创口感染、肠梗阻、吻合口漏或残端漏、反流性食管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清除淋巴结数目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药使用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76.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低于对照组的36.0%(P〈0.05)。结论与开腹胃癌根治比较,腹腔胃癌根治治疗老年胃癌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患者预后更好,且并发症少。

  • 标签: 胃肿瘤 老年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开腹胃癌根治术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关节辅助下关节清理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64例,按照平行的原则将这76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32例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32例患者接受关节辅助下关节清理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32例患者中4例(12.50%)无效,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32例患者中11例(34.38%)无效,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5.63%;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32例患者在治疗期间1例(3.13%)胃部不适,1例(3.13%)头晕;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均愈合,无并发症及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关节辅助下关节清理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关节镜 关节腔清理术 痛风性膝关节炎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甲状腺全切甲状腺叶切除,研究对比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甲状腺叶切除甲状腺全切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我院收录治疗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采用甲状腺叶切除治疗的患者编为实验组;采用甲状腺全切治疗的患者对照组。经过治疗与术后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卫生经济学指标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中血流失量、手术时间、治疗费用较对照组均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叶切除治疗甲状腺结节较甲状腺全切治疗效果明显,是有效的甲状腺结节疾病治疗方法,值得面向大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全切术与甲状腺叶切除术 甲状腺结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根治性切除术后辅助放化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食管根治性切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手术后均进行放疗或化疗治疗,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放射性食道炎、放射性肺炎及骨髓抑制;其中,放射性食道炎与胸腔胃长度有关,放射性肺炎与性别及胸腔胃体积大小有关,骨髓抑制与接受化疗周期长短有关,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根治性切除术后胸腔胃状态影响着放化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增加了2级放射性肺炎及放射性胃炎的发生概率。

  • 标签: 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 放化疗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三角吻合技术在腹腔远端胃癌根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里的50例远端胃癌患者,将他们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病患。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腹腔辅助远端胃癌根治,实验组采用全腹腔下远端胃癌根治联合三角吻合技术。比较和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病患中、术后的情况以及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中出血量明显比较少,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重建消化道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3d疼痛评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几乎为0,,比对照组的26.67%显然要低,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角吻合技术应用于腹腔远端胃癌根治中,安全可靠,效果显著,非常值得在外科临床中普遍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全腹腔镜 胃癌 根治术 三角吻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腺叶切除甲状腺结节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甲状腺腺叶切除,对照组则采取甲状腺次全切除。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甲状腺结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评价结肠癌采取腹腔结肠癌根治与开腹结肠癌根治临床疗效。方法本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分为两组,每组平均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开腹结肠癌根治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结肠癌根治治疗,进一步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此外,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5.00%,和对照组的25.00%比较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结肠癌患者,实施腹腔结肠癌根治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治疗具备明显的疗效;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 标签: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 开腹结肠癌根治术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