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几年,项目管理引入国内干部教育培训中,并在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中逐步推广。目前,几所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院校都将项目管理运用到干部培训的实践中。如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实施的是"分段项目制",在培训的不同阶段,由不同的项目负责人和牵头部门负责有关工作的落实。

  • 标签: 干部教育培训 项目管理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教育培训机构 干部培训 培训院校
  • 简介:干部教育培训不同于普通的学历教育,是以丰富知识、提升技能、改变态度为目的的一种综合性培训。培训方法创新对于提升干部教育培训效果十分重要。传统的讲授式方法依然有效,但是遵循干部成长和干部教育规律的培训方法的创新能够更好地促进培训内容和培训目标的实现,更好地促进学员的参与以及培训绩效的提升,更好地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 标签: 培训 方法 创新 干部教育
  • 简介:摘要: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我党历来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期实现新使命的现实需求,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我党保持先进、走在时代前列的关键。在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要不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

  • 标签: 干部教育  培训质量  措施
  • 简介:近日,中共中央颁布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首次以法规的形式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定,深刻总结了我们党在干部教育培训方面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该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重大进展,标志着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于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高素质干部队伍 局面 干部制度改革 培训事业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干部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就总体看,发展是不平衡的,一个重要表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越来越不景气:在一些党校和干校中,真正的哲学课程安排得越来越少,有些学员有厌学情绪,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知半解而又表露种种怀疑;部分哲学教师难耐冷清又无所适从,这种现象的发生,对干部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阻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产生这种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认识上存在误区。如果不走出这此误区,干部教育中的哲学教育将事倍功半,难以为继。误区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好是好,就是它讲的原则和方法实际上做不到,学了也没用。"为什么做不到呢?因为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干部教育 哲学教育 领导干部 毛泽东 学习
  • 简介:广西位于祖国南疆。是以壮族为主体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世居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民族,其中京族、仫佬族、毛南族是广西独有的少数民族。此外,还有25个其他少数民族成分。2005年.全区总人口492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898万人,占总人口的38.5%。少数民族人口中,壮族有1518万人.占总人口的30.8%.占全区少数民族人口的85.7%。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

  • 标签: 民族教育 广西 共同进步 教育促进 少数民族人口 各民族
  • 简介:摘要民族团结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发布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思想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的部分。本文通过对苏霍姆林斯基“和谐教育”思想的反思,对我国现阶段即将开展的民族团结教育进行了一些思考。

  • 标签: 和谐教育 民族团结 苏霍姆林斯基
  • 简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40多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已形成自身体系和特色,至1988年全国民族院校已培养出各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人才15万多人。1950年,全国少数民族大学生为1.285人,占大学生总数0.93%,1988年,上升为175,400人,已占全国大学生总数6.1%,比建国初期增长97.6倍。不仅有了少数民族大学生,还有了少数民族研究生

  • 标签: 民族高等教育 民族高校 少数民族大学生 民族院校 少数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
  • 简介:民族适应性是过去民族高等教育的主要发展特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民族高等教育必须超越单纯适应的发展特色,承担起全面引领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使命。民族学院必须把自己建设成为现代民族大学,打造成为多元一体文化主体的生成基地,促进民族发展的动力站和轴心机构,成为民族政策和民族教育政策的实验室和策源地。

  • 标签: 民族适应性 引领发展 现代民族大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国家,实现全民族安稳和谐,不仅有助于凝聚国家发展力量,更是能够保证珍贵文化遗产不会遗失,展示出华夏文明的多元化与包容性。因此对于民族地区小学来说,应当把握好这一塑造学生文化观念的重要时期,通过正确宣扬民族团结意识、介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以及开设丰富多彩民族活动等各种形式,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民族关系,从而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基于此,本文对民族地区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优化策略展开了探索。

  • 标签: 民族地区 小学校园 民族团结教育 优化策略
  • 简介:摘要:本文论述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针对当下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并试图探寻出一条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民族团结、民族交流、民族合作的融合之路。

  • 标签: 少数民族 民族团结教育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 简介:4月11日.联合国2008年国际语言年暨第九届国际母语日庆祝活动开幕式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教育民族教育司副司长张强在会上指出:“在西藏等藏族群众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我国长期以来坚持开设藏语文课程。通过跨省区协作,用藏文编写各学科教材,用藏语传授教学内容。”张强强调,

  • 标签: 少数民族地区 “双语”教育 副司长 教育司 教育部 张强
  • 简介:我国民族成分复杂,各民族发展不均衡,同时又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如何保障各民族教育上的均衡发展是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一大难题。昆明市的民族教育是国内民族地区教育实施困境的一个缩影,目前政府主导的民族教育政策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通过分析昆明市民族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揭示民族地区的传统思维、语言、宗教等因素对教育政策实施的困扰,并从实际出发提出一些改革性意见。

  • 标签: 民族教育 教育体制改革 双语教育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民族工作和高等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民族教育观,包括聚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目标观”、聚焦实现民族团结与边疆稳固的“任务观”、聚焦中华文化认同和尊重各民族文化认同的“文化观”和聚焦确保坚持和改进党对民族教育)工作领导的“保障观”。以习近平民族教育观为指导,解决当前民族高等教育面临的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扎实办好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关键要准确把握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的办学定位,充分认识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并在普遍性与特殊性充分结合的基础上建设高水平民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 标签: 习近平民族教育观 民族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