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戏剧人类学》一文是尤金尼奥·巴尔巴(EugenioBarba)为他与罗马大学教授尼古拉·萨瓦莱斯教授合著的《戏剧人类学辞典》(Routledge,1993)写的导言,其中表达了他所从事的戏剧人类学研究的一些重要观点,显示了当代戏剧研究和实践的进展。巴尔巴是我们这个时代一位真正的探索者,他的事业历经艰难,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表现出一种精神和理想。他在丹麦的赫尔斯特伯(Holstebro)小镇领导着他的戏剧人类学国际学校(ISTA),不懈地传播自己有关戏剧的独特体验、见解、方法和实践。他和他的同事们的工作吸引了全球戏剧人的关注。巴尔巴认为戏剧人类学的研究重点在表演的行动方面,但他并不研究如何通过身体动作描绘对象或者叙述过程。他研究纯粹的身体;研究那种非描绘、非表现状态下的身体魅力;研究身体动作视象的生命力;研究“以最小限度的动作最强烈地表现出来的生命之美”。他对表演者身体行动的论说,本质上与造型艺术极为相似。我们常常看到对当代造型艺术模糊、晦涩、苍白的论述或说明,而尤金尼奥·巴尔巴以明晰的语言提出了基本概念、原则,甚至是训练方法。我认为他的工作不仅仅启示戏剧和表演,同时也阐发了当代造型艺术中一些极为重要的方面。他的研究深切而充满实践的精神,值得我们这些从事造型艺术的人去思索。这就是我,一个从事舞台造型创作和教学的人,对表演者和导演尤金尼奥·巴尔巴感兴趣的因由。

  • 标签: 造型艺术 身体动作 人类学研究 大学教授 戏剧研究 国际学校
  • 简介:<正>顾仲彝教授的遗著《谈“戏剧冲突”》(见本刊一九七八年第一期),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读后受益颇大。但是顾先生在该文中认为戏剧冲突即意志冲突,并断然指出,不论古典剧,还是社会主义戏剧,也不论悲剧喜剧,还是正剧闹剧,一切古今中外的戏剧作品中的矛盾冲突均可概之为“意志冲突”。对

  • 标签: 戏剧冲突 意志冲突 心理特征 性格冲突 意志过程 矛盾冲突
  • 简介:文学艺术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里,都只是其全部文化链条中的一环,它有自己的个性,只能满足适合于它的那一时代的人们的兴趣与要求,适合或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民族的东西是没有的。但是文化又有一定的连续性与继承性,完全脱离原来文化的文化也是没有的。每一时代都保留和继承了前一时代的优秀遗产,义把自己适合于新时代的优秀部份留传给下一代,如此代代相传,代代补充,代代完善,逐步形成并显示出自己特有的品格,这就是成熟的标志,这就是“传统”。传统的形成是一个没有结尾巴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它对整个民族的文化心态却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 标签: 戏剧美学 文化心态 戏剧观 西方戏剧 人物形象 表演程式
  • 简介:要搞精品工程,首先要抓好创作,这里我就如何抓戏剧创作谈三点看法:一、强调戏剧性;二、科学把握导向性;三、尊重剧作家权益。

  • 标签: 戏剧创作 剧作家 戏剧性 导向性 权益
  • 简介: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办的《当代戏剧》杂志,以她内容丰富、栏目众多、剧目新颖、文章精彩、脍炙人口的特点,深得广大读者欢迎和好评。不少订户和读者深有体会地说:“杂志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溶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实用性于一炉。格调纯正,情趣高雅,为广大秦腔艺术家、秦腔创作家、秦腔演唱者、戏剧工作者、秦腔爱好者奉献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是我们业余文化生活的忠实朋友,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为了证实这些,下面,我将平时走访采写的几个事例作以介绍,以慰辛勤的编者再接再励办好刊物;以进一步者扩大宣传增加发行,为振兴当代戏剧大造舆论。

  • 标签: 当代戏剧 秦腔 传统文化 戏剧工作 内容丰富 再接再励
  • 简介:<正>艺术的历史是十分古老的,在人类还没有文字之前,它已经走过了几万年的历程。因而,要让我们来探求几万年前艺术“发生的日子”,显然异常困难。我们越是有了科学的头脑,越是对以往有关艺术发生的简单化的臆测表示怀疑。自本世纪初以来,对艺术起源问题的研究,主要是沿着文化人类学的途径进行的,一方面从史前考古学的角度分析研究史前艺术的遗迹,另一方面从民族文化史的角度对现存原始部族的艺术进行研究。也有人试图通过儿童心理实验途径推测艺术的起因。

  • 标签: 艺术起源 戏剧艺术 戏剧发生 戏剧起源 舞蹈 戏曲
  • 简介:关于“戏剧文化”这个概念,我认为应该有—个比较明确的具体的解释。刘擎所说的“我们发现戏剧文化有比较复杂的结构,它是综合性的又具有自身特质的艺术,它不是艺术家个人的而是集体的艺术……”很容易让人感到是把“戏剧文化”和“戏剧”完全等同对换地使用了。这不仅模糊了“文化”的特定内涵,同时也抹掉了使用“文化”这个新概念所可能带来的独特的新鲜意味。“文化”一词原指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所依据的共同观念。即该民族的概念性设计,或共同的意义体系。从而“文化”才具有着某种超越历史现实的属性,人也因之才在某种意义上摆脱与超越了人的生物属性,使人与动物相区别。就人类对其经验的解释和行动的指导角度而

  • 标签: 戏剧文化 历史现实 意义体系 生物属性 自身特质 使人
  • 简介:<正>意大利的“夏日戏剧节”夏季在意大利是个热闹的季节。意大利和国外的许多剧团都汇集到意大利各城市去演出。在圆顶剧场里演出的古希腊和罗马戏剧,更为戏剧节增添了光彩。在节日期间,还专门为各国旅游者演保留节目。意大利的“夏日戏剧节”每年始于七月份。期间,演出最活跃,对观众最有魅力的剧团,就数斯波莱特剧团。他们专演易卜生的《群鬼》,契诃夫的《伊凡诺夫》等传统剧目。日本的木偶剧团和美国戏剧团的访问演出,使七月份的戏剧节目更加丰富多彩。而在八月份,哥尔多尼的喜剧是最热门的。

  • 标签: 戏剧家 戏剧节 意大利 观众 美国戏剧 访问演出
  • 简介:由多种唱腔融汇而成,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逐渐演进成南方一大戏曲剧种,明清以来,弋阳腔、昆山腔由“外江班”传入广东,继而出现了广东“本地班”,所唱弋阳腔是一唱众和,称为“广腔”。清嘉庆、道光年间,高腔、昆腔逐渐衰落,“本地班”遂以梆子为主要唱腔。

  • 标签: 梆子 唱腔 弋阳腔 曲剧 剧种 昆山腔
  • 简介:如果说舞蹈向人们展示了人是这样的美——形体与情感,那么,舞剧则向人们显示了戏剧可以是这样的迷人——如诗如歌如画如梦……世界因为有了艺术,包括有了舞剧才更美好!

  • 标签: 舞剧 舞蹈 艺术 戏剧文学 形体 情感
  • 简介:在晋察冀边区戏剧运动的开拓者们当中,汪洋同志是有着自己独特贡献的一位。从1939年夏天他由抗大二分校文工团调到军区抗敌剧社担任副社长开始,到1945年秋天抗战胜利以后他离开抗敌剧社去创建军区电影队为止,6年时间里我一直在他的领导下工作。今天想起来,6年的时间实在不算长,可是在那艰苦斗争的敌后环境下,在那疲劳的行军和繁忙的演出活动中,我们一起跨越了多少山山水水!一起度过了多少紧张工作的日日夜夜!想起那段经历,有多少事情值得珍惜,值得回忆,其中又有哪项工作没有汪洋的创意,主持或者参与呢?汪洋来到抗敌剧社以后,除了主持了剧社的创作、演出活动以外,同时以相当一部分精力带领大家制作了由他创意和设计的蓬帐

  • 标签: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雷雨》 《大雷雨》 《日出》 探索戏剧 辩证关系
  • 简介:<正>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而对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戏剧渴望找到新的生存与发展的路标。我国戏剧最早是谐趣艺术,是市井文学。元代戏剧盛兴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喜爱歌舞的少数民族文化强烈渗入。同时由于政治的原因,使大批文人墨客转入谐趣艺术,产生了关汉卿、王实甫等伟大戏剧家,光有记载的元杂剧作家(包括金末和明初剧作家)就有120人左右,现存作品150种左右。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封建社会戏剧发展的鼎盛时期。但这终究是历史的过去,在我们从历史的角度进行赞誉的同时,是否

  • 标签: 元代戏剧 元杂剧作家 戏剧发展 戏剧家 现代意识 传统戏曲
  • 简介:环境教育强调让儿童在环境中学习,以美和爱为源头,唤醒儿童对自然的关爱和责任感。在我们成人的记忆当中,一首优美的儿歌响起时,会勾起我们对童年的无限回忆。儿时的一场游戏、一个角色、一种习惯或许会让我们受用终身。因而儿童最爱的戏剧表演充当环境教育的一种手段,它起的作用就会不可估量。

  • 标签: 环境教育 戏剧表演 教育内容 小学 想象力
  • 简介:一写戏的人首先要有对世界的总的看法.这与哲学有关,但决不是哲学家眼中的世界,它是艺术家眼中的世界.李白和杜甫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卡夫卡和博尔赫斯的世界有着天壤之别;而迪伦马特和易卜生更是判若水火.在他们的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他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

  • 标签: 戏剧观 博尔赫斯 迪伦马特 世界 哲学家 艺术家
  • 简介:我生在关东长在关东,在关东的黑土地上红太阳下写戏编剧,笔墨生涯渡过了几十个春秋,时间可谓不短,戏也写了一些,虽没有大红大紫之作,也聊可自慰。但对关东戏剧却缺乏理论研究,常常是写戏之余,偶有所得,现将其零星想法写在下面,是为关东戏剧散论。

  • 标签: 戏剧作品 戏剧文学 戏剧流派 剧作家 戏剧创作 剧本创作
  • 简介:一、“关东”的地理范围关东戏剧是一个地域文化概念。地域文化是以“历史地理学”为中心展开研究的文化形态。所谓的“关东”也就是我国的东北。但在历史上,东北不等于关东。“东北”

  • 标签: 戏剧发展 文化形态 民族文化 关东文化 戏剧观念 女演员
  • 简介:<正>一一九一八年,熬过战争年代的法国人,都渴望轻松一下,剧院里挤满了观众,喜剧倍受欢迎。在这种特定的气氛下,法国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喜剧作家。如轻松喜剧作家雅克·德瓦尔,闹剧作家费尔南·克罗默林克和罗歇·维特拉克,讽刺喜剧作家爱德华、布尔代和阿尔芒·萨拉库,浪漫喜剧作家让·

  • 标签: 喜剧作家 当代戏剧 现代戏剧 法国人 喜剧风格 观众
  • 简介:1890年8月24日,《费加罗报》的著名批评家奥克达夫·米尔波宣布,一个新的戏剧天才已经到来。他就是年仅28岁、当时还鲜为人知的比利时诗人梅特林克。

  • 标签: 象征主义 戏剧 梅特林克 批评家 比利时 诗人
  • 简介:<正>英国戏剧家、诗人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1564年出生在英格兰艾冯河畔的斯特拉福镇(Stratford—upon-Ayon),据教堂接受洗礼的登记推测,他的生日应为4月23日。他父亲是当地一个有地位的人,后来做了地区行政官。莎士比亚可能入学该镇的文法学校就读,他可能是在那里学了一点拉丁语,在他14岁时因父亲面临经济危机而辍学。关于莎士比亚的青年时代有很

  • 标签: 斯特拉福 行政官 兰艾 冯河 英格 《李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