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宪法规定,公民有罢工的自由。这次修改宪法,有的同志主张予以取消。理由是人民不能自己罢自己的工;罢工破坏生产,不利于安定团结;当前我围正值百废待兴之际,再也经不起罢工闹事了。诚然,罢工的弊端很大,应当力求排除。但是如果因而取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那是不妥的。因为宪法应否确认公民有罢工自由的权利,与公民在一定条件下是否应该搞罢工的行动,这是两个有区别的问题。即使宪法确认公民有罢工自由,那也不等于国家在任何条件下,一概提倡和鼓励罢工;公民有了此项权利,也不是一定要不顾大局,非去搞罢工不可的。

  • 标签: 罢工自由 宪法规定 公民 反对官僚主义 宪法确认 基本权利
  • 简介:本文以宪法的效力这一被忽略却又十分关健的问题为论文的起点,划分出宪法的直接效力与间接效力,且与宪法监督联结起来,作为宪法直接监督与间接监督的理论根据。进而,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监督体制的构想。

  • 标签: 宪法直接效力 宪法间接效力 宪法监督
  • 简介: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肩负着新时期治国安邦的重任。多年来在保障宪法实施方面,虽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宪法监督便是其中之一。为了保障宪法的实施,作者认为,只有建立起一个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只有对违反宪法的一切行为进行追究,才有利于保证宪法真正成为一切组织和公民的根本活动准则,才有利于强化宪法的权威和作用;并对此提出了两种具体方案。

  • 标签: 解释宪法 宪法实施 全国人大常委会 宪法监督制度 监督机构 宪法解释制度
  • 简介:西方宪政历史表明,赋税是促进现代法治和宪政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在以赋税收入为主的现代国家,赋税制度首先是作为宪法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出现,不仅在财政税收领域,更在社会和民主法律领域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依据布莱克法律词典,赋税是“政府对个人、公司或信托所得,以及房地产或赠予物价值征收的费用。

  • 标签: 赋税制度 宪法 政治法律制度 阐释 西方宪政 现代法治
  • 简介:宪法诉讼重视在法律实践中调动社会一切力量发现法律违宪的问题,对法律实践的尊重意味着人类承认有自己未知的领域存在,承认法律与人们的利益息息相关.宪法诉讼要求在法院解决问题,违宪审查是一个法律问题,应当用法律的方式、在法院、由法官们来决定.宪法诉讼是群众发现法律问题的智慧和法官解决法律问题的智慧的有机结合.

  • 标签: 宪法诉讼 法律实践 宪法委员会 法官
  • 简介:新兴宪法生命权并无坚实的伦理基础,其所涉及的生命伦理争议属于应用伦理学探讨的课题。应用伦理学并不是某种成熟伦理理论的现实运用,而是以实践为导向的“无基础”的伦理探究。从法律内部视角看,宪法生命权最坚实的伦理基础仍然是自然法传统。宪法生命权只能是一种克制性的权利,它不应主动干预新兴生命伦理争议,因此我国宪法生命权的形式与内容应当限制在合理的界限内。

  • 标签: 生命伦理 生命权 基本权利 宪法实施
  • 简介:宪法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国家权力的合理配置,二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宪法的目的是实现民主和法治,其本质在于保障人权.我国宪法的修改应当反映宪法的本质要求,删除那些不属于宪法内容的东西.

  • 标签: 宪法修改 宪法内容 宪法本质
  • 简介:评价八二宪法实施状况在理论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评价方法、评价对象、评价标准等等因素的影响。从总体上来看,八二宪法的绝大多数条款在立法实施层面都得到了比较好的体现,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已经通过制定具体法律的形式将现行宪法中的主要条文加以细化,故考察现行宪法具体条文的实施状况应当从考察这些具体法律入手。应当对八二宪法实施状况建立一个兼具客观标准和主观评价相结合的科学评估机制,还应当引进诸如宪法时刻、宪法阻却等等可以明显判定宪法实施状况的基础性概念,才能更有效地来评价八二宪法实施的真实状况,从而为完善宪法实施制度、加强对宪法实施的监督提供准确和有效的分析数据。

  • 标签: 宪法实施 宪法评价 宪法时刻 宪法阻却 宪法解释
  • 简介:分析了宪法司法化的依据,宪法司法化的意义,以及实现宪法司法化的障碍,并据此分析提出了如何实现宪法司法化的几点建议.

  • 标签: 宪法 宪法司法化
  • 简介: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它是普通法、部门法所依据的基础,但是如果完法在某方面规定得不够明确或全面,就会导致其他法律制定上的障碍和误区。在大力提倡依法治税的当下,最重要的是充实宪法中的条款,即——

  • 标签: 宪法 部门法 法律制定 根本大法 普通法 条款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9月颁布实施的。从那个时候算起,迄今已整整40年了。1954年宪法是一部很好的宪法,并曾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得到过比较充分的实施。后来的两部宪法即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完善,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没有认真的实施。1982年末,颁布现行宪

  • 标签: 行宪 根本大法 权力行使 合宪性 刘少奇同志 毛泽东著作选读
  • 简介:人权乃是需要重新思考和认识的重要法学范畴,它是权利的最基本、最普遍、最广泛存在,人权原则的深入贯彻实施,必然要求各部门法学都应将其作为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人权保障首要的和关键性的环节是人权的宪法保障,这是人权的其他法律保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人权的政治保障和社会保障的根本法保证。

  • 标签: 人权 宪法保障 根本法保证
  • 简介:1932年开始。在“九一八”之后的国难危机中,知识界发起了一次长达一年的宪政运动。成立了一些促进宪政的民间组织,发表了大量文章,终于得到了执政的国民党积极响应,立法院从1933年起制定宪法草案。《东方杂志》的“宪法问题专号”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推出的。

  • 标签: 宪法草案 《东方杂志》 宪政运动 民间组织 知识界 国民党
  • 简介:三权分立1788年9月13日邦联议会角认,已有11个州议会批准宪法,并将1789年3月4日确定为宪法生效施行日。美国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由序言和正文7条组成。宪法核心是国家权力实行三权分立,并互相制约,因而正文前3条就分别详细规定了立法、行政和司法机构的权限及其产生办法。美国邮政在1989—1990年陆续发行全套4枚《宪法200周年》邮票,直观地展示了三权分立的国家权力机关架构。

  • 标签: 美国宪法 国家权力机关 三权分立 司法机构 美国邮政 州议会
  • 简介:前不久,我们迎来了第二个国家宪法日。从第一个国家宪法日到现在,虽然只有一年的时间,但在这短短的一年中,我国的法治建设呈现出了积极的变化,一股前所未有的宪法热正在中华大地上掀起。出台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意见,举办党政干部宪法知识培训;将法治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计划,开展学习宪法征文、模拟法庭活动。

  • 标签: 模拟法庭 法治教育 媒体组织 公益宣传 领导干部 法治意识
  • 简介:一、对传统宪法概论的介绍与分析,综合来看,目前我国宪法学者对宪法概念的界定表述不一,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说法:1、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2、宪法是集中表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国家根本法:3、宪法是反映各种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4、宪法是分配法权并规范其运用行为的根本法;5、宪法是调整立政关系即人们在确立国家重要制度和决定国家重大事情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6、宪法乃是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有意识的组织政治共同体,以及由该规则所构建的社会秩序。

  • 标签: 宪法学 宪法概念 公民权利 中国
  • 简介:威克斯勒是美国宪法学著名教授,他的这篇论文是宪法学最著名的经典文献。根据科斯和波斯纳的引证,本文是美国所有法学论文中引用率最高的论文,在法学杂志上的引用率仅次于科斯的经济学论文"社会成本问题"。在这篇经典文献中,威克斯勒教授提出了一系列至今仍发人深省的重要命题。一方面,在立法行为的司法审查之依据问题上,他不同意汉德法官相当有代表性的观点,并主张美国法院有权力和义务决定所有符合管辖权和程序要求的宪法案件。另一方面,他极有说服力地论证,这些案件的判决必须建立在超越具体结果的推理和分析基础上,并讨论了他认为最高法院没有遵循这项原则的例子。文中多次提到霍姆斯法官,不仅因为这篇文章起源于以其命名的讲座,而更因为它集中阐述了霍姆斯法官在"法律的道路"等论著中没有系统表达的主题思想。在这篇文章之后,"中立原则"成为司法理论和实践中最受关注的永恒命题。

  • 标签: 最高法院 中立原则 美国宪法 下级法院 大法官 管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