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超额和欠额翻译作为两个错误的翻译典型经常困扰着翻译工作者,研究这两个现象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从东西方地理位置和文化差异的角度研究了翻译中超额与欠额现象产生的原因。其中地理位置的不同造成了一定的词汇空缺,使英汉之间没有对等词汇,从而形成超额与欠额现象。在文化方面,本文着重讲述了东西方价值道德、信仰的差异所造成的超额与欠额现象,试图从这些方面提出了一些能够避免这两种错误翻译现象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

  • 标签: 超额翻译 欠额翻译 直译 归化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9-11
  • 简介:于是中国文化与文论失语了,关于重建什么样的中国文论话语问题,中国现代文化与文论在整体上与传统文化与文论截然不同

  • 标签: 中国文论 再思考 失语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 构 音训练对短暂性脑缺血所致的一过性失语 的疗效。方法: 1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一过性失语 的临床康复过程。结果:经过发音准备阶段 、发音启动训练 、持鼻音控制训练、续发音训练 等 40 分钟的 构音训练,患者恢复言语功能。结论:构音训练对短暂性脑缺血所致的一过性失语 有一定 的疗效。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 构音 训练 一过性失语
  • 简介:摘要运动性失语为脑卒中后失语的常见分型,病因病机属本虚标实,发病多以气血不足、肝肾阴虚为本,以风、火、痰、瘀为标。针刺疗法可从醒脑、通窍、亮音入手,辅以益气血、祛痰瘀、利舌窍,从而改善失语的病理状态。目前临床多采用头针、舌针、电针、特色针刺及针刺联合其他疗法等方法治疗本病,其中针刺联合其他疗法综合治疗更具优势,可最大程度降低致残率。

  • 标签: 失语 运动性失语 针刺疗法(中医) 脑卒中 病因病机 综述
  • 简介:道德失语症患者是那种对善恶不辨习以为常的人,他们习惯性地不以善为善,习惯性地不以恶为恶。因此,每当有具体的道德语境需要他们扬善抑恶的时候,他们总是习惯于不发声。在应该弘扬善的时候,他们哑口无言;在应该抑制恶的时候,他们也缄默不语。

  • 标签: 失语症 道德 危害 扬善抑恶 习惯性 善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施护理后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00%;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存在差异,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方法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促进中枢神经功能重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脑梗塞 偏瘫失语 早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出血性中风后失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5年收治的100例出血性中风后失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结合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与中医辨证对中风后失语患者采取分型论治,两组患者均接受28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语言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语言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出血性中风后失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运用中医辨证治疗不仅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而且明显改善患者失语障碍,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中医辨证出血性中风失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ICF理念下失语症命名障碍的精准康复。方法:从 2018年 8月 -2019年 8月本院收治的失语症命名障碍患者中随机选择 10例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为这 10例失语症命名障碍患者均实施 ICF理念单一被试实验法,对比两组失语症命名障碍患者治疗前后的词语命名能力和 b16710口语词语命名等级。结果:经过治疗后, 10例失语症命名障碍患者的词语命名能力以及 b16710口语命名等级明显提升,治疗前后失语症命名障碍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ICF理念下对失语症命名障碍患者进行精准康复治疗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患者的口语表达能够明显提升,词语命名能力有所改善,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ICF理念 失语症命名障碍 精准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功能锻炼在脑梗死失语患者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脑梗死失语患者68例,依据随机平均原则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参照组34例患者行常规治疗干预,研究组34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实行三维发音功能康复锻炼。对两组患者的失语改善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研究组失语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失语患者应用三维发音功能康复锻炼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能够对患者失语程度进行改善,对患者语言能力恢复情况进行提升,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康复功能锻炼 脑梗死失语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病例研究交叉性失语的特点,观察常规治疗结合康复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确定交叉性失语诊断标准并据之筛选病例,对符合标准的26例脑卒中后交叉失语患者进行失语评定,同时观察一个月后康复效果。结果本组26例交叉性失语患者,占全部失语病例的1.90%,治疗后1个月内恢复19例,研究结果与多种文献报道相一致。结论脑卒中后交叉性失语采用常规治疗结合康复疗法的治疗效果符合预期。

  • 标签: 交叉性失语 脑卒中 发生率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并分析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3年 10月~ 2015年 9月 94例中风失语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 各 47例。参照组采用西医治疗, 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5.7%显著高于参照组的 72.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口语表达、听理解评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确切, 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 提高口语表达、听理解能力, 值得临床借鉴和普及。  

  • 标签:    中风失语症 机理 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中风后失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结合中药治疗中风后失语临床疗效较好,对于改善临床症状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很大帮助。

  • 标签:
  • 简介:颅脑外伤失语症康复训练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1]。我院脑外科于1990年~1999年共收治颅脑外伤病人713例。对其中30例失语症患者进行语言康复护理,取效较好。1资料与方法本组713例中,随机抽取失语症患者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15~65岁。所有病例经CT检查诊断为颅脑外伤。康复在颅脑外伤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予系统的语言康复训练。方法:(1)心理护理:要激发患者康复的欲望。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康复训练。取得患者家属的合作。(2)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与家属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语言训练方案。治疗方案要有一定的进取性。在实行治疗方案过程中,以鼓励为主,多鼓励少纠正,以免挫伤患者进

  • 标签: 颅脑外伤 失语症 语言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运动性失语症脑血栓患者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护理体会,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运动性失语症合并脑血栓的患者共37例,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实验组,患者共有19例,该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方式来进行临床护理;另一组为对照组,患者共有18例,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法来进行临床护理。2组在经过4个月不同的护理干预之后,对其2组患者进行满意度查询,并将查询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患者在经过4个月的护理干预之后,可以得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优胜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运动性失语症脑血栓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方式对其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并且,患者的对这种护理模式较为满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 标签: 运动性失语症 脑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对PDCA程序在脑卒中失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使其加快脑卒中失语患者的后期康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PDCA程序,比较两组患者病情康复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采用的不同康复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失语严重程度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存在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探究,在脑卒中失语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PDCA程序,有利于患者病情改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PDCA程序 脑卒中失语 康复护理
  • 简介:一、问题提出对话贯穿于教育的整个历史进程,对话精神融入教学活动的始终。然而在目前的幼儿园教学中存在大量教师独白和幼儿失语现象,这遮蔽了幼儿的生命价值,阻隔了教学的良性进展,并且也暴露出教育有失公平。独白和失语是幼儿园教学走向对话必须逾越的一道樊篱。在这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时代,对话已经突破了其最原始的语言学范畴,被赋予了新的价值与内涵。

  • 标签: 幼儿园教学 “对话” 失语 独白 生命价值 问题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