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男,22岁,不慎被浓度约为800g/L、温度约200℃的氢氧化钠溶液烧伤.用清水简单冲洗后,在当地医院输液6500ml,伤后5h转入笔者单位.查体:体温37℃,脉搏118次/min,呼吸23次/min,意识清楚,心、肺、腹部检查无异常.除右面部、右头顶、胸、腹等少数区域未烧伤外,其余部位均为Ⅲ度烧伤,双上、下肢及左臀部脂肪稍厚部位出现脂肪暴裂.诊断:Ⅲ度碱烧伤,总面积80%TBSA.

  • 标签: 同卵孪生子 皮肤移植 深度烧伤 碱烧伤 创面修复
  • 简介:摘要: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FADS)系统是一种通过安装在飞行器头部不同位置上的多个压力传感器来测量大气动压、大气静压、攻、测滑等飞行参数的系统。FADS系统没有专用的风标传感器采集和攻信号,而是使用不同位置的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值来解算攻和测滑数据。本文研究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FADS系统的解算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文中设计的RBF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输出精度,并且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 标签: 神经网络 RBF FADS系统 侧滑角
  • 简介:为获得颞下颌关节下颌骨的应力分布提供更为有效的有限元模型。用Mimics10.0导入正常人的颌面CT建立其下颌各部位的有限元模型,通过CAE软件ABAQUS6.10进行有限元分析。获得了完整的下颌骨、颞下颌关节有限元模型,及后牙咬合状态下模型各部位应力分布等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发现,关节盘高应力区主要集中在关节盘中带和后带,而关节盘各部分应力表现为关节盘颊应力高于舌,顶部应力高于底部,中带平均应力最大,后带次之,前带最小。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下颌骨 髁突 缆索元 有限元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加巩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临床疗效。方法将行翼状胬肉切除加巩膜缘干细胞移植60例设为观察组,与翼状胬肉单纯切除60例对照进行比较,术后观察两组患者角膜愈合、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术后1月、3月、6月随访,翼状胬肉切除加巩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角膜缘愈合良好,术眼异物感、畏光流泪等不适15例(25%),复发2例,复发率3.3%。翼状胬肉单纯切除发生术眼异物感、畏光流泪等不适27例(45%),角膜溃疡1例(1.6%),13例复发,复发率21.7%。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加巩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具有角膜愈合好,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巩膜缘干细胞
  • 简介:摘要:多年以来,在我国口腔医学界一直都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不仅仅在我国国内,乃至国际范围内,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都是长期以来困扰着无数人民口腔健康的一个高发疾病。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之中,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无疑是一个十分普遍且高发的疾病表现。对此,笔者将在本篇文章中,针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问题,进行细致的剖析与解读,从而归纳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改善意见和提高建议,推动我国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医疗水平的有效提升。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 颞下颌关节锚固术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下颌低位近中阻生第三磨牙微创与传统拔除对比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下颌低位近中阻生第三磨牙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予以对照组凿骨劈冠法拔除,予以研究组微创拔牙技术拔除,比较观察经不同方法拔除取得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拔牙时间、术中并发症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传统拔除术,实施微创拔除术治疗下颌低位近中阻生第三磨牙者,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不适感的发生。

  • 标签: 凿骨劈冠法拔除 微创拔牙技术 下颌双侧低位近中阻生第三磨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端吻合技术在个性化游离腹股沟皮瓣移植中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20年7月,收治四肢软组织(骨)缺损患者88例,根据患者创面情况,在髂腹股沟区设计个性化皮瓣,并进行游离移植。皮瓣切取方式: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48例,游离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7例,带髂骨的复合组织瓣19例,旋髂浅动脉及腹壁浅动脉联合皮瓣8例,旋髂浅动脉及腹壁浅动脉分叶皮瓣6例。皮瓣切取面积为4.0 cm×6.0 cm~10.0 cm×30.0 cm。皮瓣动脉和受区主干动脉均行端吻合:与桡动脉吻合36例,与尺动脉吻合12例,与足背动脉吻合18例,与胫前动脉吻合15例,与胫后动脉吻合7例。皮瓣静脉吻合:42例皮瓣吻合2条静脉,分别为同名浅静脉和伴行静脉;46例皮瓣吻合1条同名浅静脉。皮瓣伴行静脉与受区主干动脉的伴行静脉行端吻合,同名浅静脉与受区主干动脉的伴行静脉或皮下浅静脉行端端吻合。术后随访内容包括皮瓣血运、肢体远端血运、受区和供区的外观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83例皮瓣顺利成活;5例出现血管危象,其中2例术后48 h内出现动脉危象,探查后发现1例为动脉血栓形成,1例为动脉被吻合静脉的血管吻合器压迫所致。另外3例72 h出现静脉危象,探查后发现均为静脉吻合口处血栓形成所致。5例出现血管危象的皮瓣经重新吻合血管或血管转位后全部成活。术后随访时间3~24(平均10)个月,皮瓣移植的供区和受区均愈合良好,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柔软;肢体远端无血运障碍。结论端吻合技术适用于髂腹股沟区各种形式的游离皮瓣移植,不仅解决供区皮瓣血管蒂偏细的问题,而且可以保留受区肢体的主干动脉,不影响远端血供。

  • 标签: 端侧吻合 髂腹股沟区 腹股沟皮瓣 血管吻合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区、手腕尺及足底内侧作为修复儿童手部掌皮肤缺损全厚皮片供区的优化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外科行手部全厚皮片移植术,术后皮片完全存活且有半年以上随访的手部掌皮肤缺损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全厚皮片供区分为腹股沟区、手腕尺和足底内侧3个组。采用潘通皮肤色卡指南测定受区移植全厚皮片与周围皮肤色差;采用患者与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对受、供区术后瘢痕进行评分;评估受、供区的术后效果家长满意度。计量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Fisher’s精确概率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68例患儿,男44例,女24例,年龄(3.19±2.74)岁(6个月至14岁),其中腹股沟区供皮37例,手腕尺供皮19例,足底内侧供皮12例。术后随访(14.07±2.94)个月(7~18个月)。3组不同供皮区的术后受区移植皮片色差及家长满意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足底内侧组、手腕尺组色差均小,腹股沟区组色差最大;足底内侧供皮组家长满意度最佳,其次为手腕尺供皮组,腹股沟区供皮组家长满意度最差。3组术后受、供区瘢痕的评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术后受区家长满意度评级中,足底内侧组级别为优者比例最高,其次为手腕尺组,腹股沟区组最低,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全厚皮片移植修复儿童手部掌皮肤缺损时,为获得最佳的重建效果,缺损面积不大时,偏掌的缺损推荐足底内侧供皮,偏手指侧方的缺损以手腕尺供皮为宜。

  • 标签: 手掌 全厚皮片 供区 植皮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拇指指动脉逆行近节背皮瓣移植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20年6月任丘市人民医院采用拇指指固有动脉逆行近节背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患者资料。设计切取同指近节背岛状皮瓣,术中将供应皮瓣血运的穿支血管近端的指动脉切断结扎,以指动脉为蒂逆行转移修复拇指指腹缺损。以9-0无创缝合线将皮瓣携带的指背神经与指固有神经断端吻合。供区游离植皮修复。随访受区皮瓣、供区植皮存活情况,及修复指腹外观、感觉情况。结果共纳入68例拇指指腹缺损患者,均伴有末节指骨肌腱外露。男39例,女29例;年龄18~63岁,平均35.8岁。术中切取近节背岛状皮瓣大小为2.0 cm×3.0 cm~3.1 cm×4.2 cm。术后全部皮瓣及供区植皮均存活,创面一期愈合。6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0.6个月。皮瓣外形不臃肿,指腹饱满,外观满意,感觉恢复良好,两点辨距觉为4~11 mm。结论采用拇指指动脉逆行近节背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简便等优点,能获得较好效果。

  • 标签: 手损伤 拇指 外科皮瓣 穿支皮瓣 指固有动脉 拇指指腹缺损
  • 简介: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不同固定方式的下颌骨折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为临床选择下颌骨折固定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螺旋CT扫描及相关软件,建立下颌骨折内固定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利用MSC.Marc软件对模型进行应力分析.结果张力带固定时应力集中分布于钛板中部.而双列小型板固定时最大应力位于上缘钛板中部。张力带固定时骨折断端的最大相对位移大于双列小型板固定。在健侧后牙咬糌和前牙咬黯情况下,张力带固定的安全咬黯力范围分别在102.7N和40.3N以下。结论下颌骨折时.双列小型板固定的稳定性优于张力带固定。选取适当的咬胎方式.张力带固定也可以达到下颌骨骨折固定的安全范围。

  • 标签: 下颌角骨折 三维有限元分析 张力带固定 双列小型板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磨削法在下颌肥大矫正术应用中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45例下颌肥大整形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45例患者采取下颌肥大矫正术进行面部恢复,并在手术中引进磨削法,对其手术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详细的观察并记录。结果通过矫正后,45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完成,患者满意为30例(66.67%),一般满意为13例(28.89%),不满意2例(4.44%),总体满意程度达95.56%。且术中无1例患者出现神经与血管的损伤,1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经治疗后病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随访半年发现,1例患者的肿胀期高于100天,在200天后面部恢复如初;1例患者出现面部不对称的现象,在2次手术后得到了纠正。结论本文采用磨削法在下颌肥大矫正术应用中的有效性显著,安全性也相对较高,对患者术后的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均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磨削法 下颌角肥大 矫正术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探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在下颌肥大截骨整形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的效果。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中心接受下颌截骨整形手术患者6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0~27(23.23±2.54)岁;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20~29(23.87±2.58)岁。分析两组患者满意度、焦虑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等情况,评估应用效果。干预组30例患者均满意,满意度100%;对照组30例中满意26例、不满意4例,满意度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诊疗前后的焦虑评分均降低,干预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应用到下颌肥大截骨整形手术安全可行,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下颌角肥大 截骨 整形 临床路径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尿路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1例输尿管鳞状细胞癌术后短期肾盂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原发性右侧输尿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行右侧输尿管末段切除膀胱再植术后4个月出现肾盂再发,再行右侧肾输尿管根治性切除术,术后随访8个月未见复发转移。结论上尿路鳞状细胞癌临床发病率低,恶性度高,预后差,肾输尿管根治性切除术为主要治疗手段,对于行保留肾脏手术的患者,应定期复查,警惕肿瘤复发。

  • 标签: 输尿管肿瘤 输尿管结石 肾盂 再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体局限于卵巢的33例卵巢浆液性癌输卵管伞端上皮的病理变化。方法对33例卵巢浆液性癌输卵管伞端上皮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33例卵巢浆液性癌中,高级别浆液性癌9例,1例存在早期输卵管浆液性癌,3例存在浆液性原位癌,3例存在输卵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以上均显示P53阳性;另24例低级别卵巢浆液性癌病例中7例见输卵管伞端上皮灶状不典型增生。结论输卵管伞端是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可能的起源之一,应常规取材,寻找早期癌及其前体病变。

  • 标签: 卵巢浆液性癌起源 同侧输卵管伞端上皮 P53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老年股骨粗隆间并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进行相关研究。方法 以我院 2017年 5月 -2018年 5月收治的 2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并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 2组,参照组 13例患者采取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研讨组 14例患者采取股骨粗隆部重建联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并进行手术方法相关性研究。结果 研讨组术后并发症与骨折愈合时间与参照组数据相近, P> 0.05,对比结果不符合统计学差异。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并股骨颈骨折患者通过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与股骨粗隆部重建联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均安全有效。只是高龄且骨质疏松患者可选择后者,而年纪较轻、骨质疏松症状较轻微的患者可选择前者。

  • 标签: 老年 同侧股骨粗隆间 股骨颈骨折 手术方法 相关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并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进行相关研究。方法以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2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并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2组,参照组13例患者采取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研讨组14例患者采取股骨粗隆部重建联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并进行手术方法相关性研究。结果研讨组术后并发症与骨折愈合时间与参照组数据相近,P>0.05,对比结果不符合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并股骨颈骨折患者通过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与股骨粗隆部重建联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均安全有效。只是高龄且骨质疏松患者可选择后者,而年纪较轻、骨质疏松症状较轻微的患者可选择前者。

  • 标签: 老年 同侧股骨粗隆间 股骨颈骨折 手术方法 相关研究
  • 简介:为了研究同胞脐血和骨髓联合移植治疗儿童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疗效,用HLA全相合同胞脐血+骨髓移植治疗3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供给3例受者的有核细胞细胞数分别为19.5×10^7/kg、20.8×10^7/kg和23.3×10^7/kg。移植的预处理方案:采用马利兰+环磷酰胺+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方案。结果表明:3例患儿均获得长期稳定植入,中性粒细胞0.5×10^9/L的时间分别为16、18、17天,血小板50×10^9/L的时间分别为48、50、49天,造血重建速度较单纯脐血移植快。3例患儿现已脱离了地中海贫血状态生活了1.5、2.0、2.1年,血红蛋白一直维持在正常水平。3例患儿均发生I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结论:同胞脐血和骨髓联合移植可能作为一种安全和有效的移植方式用于治疗儿童地中海贫血。

  • 标签: 脐血移植 骨髓移植 混合移植 Β-地中海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下颌偏斜患者颞下颌关节对称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成人下颌偏斜患者45例,均给予SPECT-CT检查,观察各部位放射性强度结果,并对聂下颌关节对称性情况观察。结果放射性强度观察,各部位包括下颌升支、下颌与髁突等,偏斜强度与对强度比较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颞下颌关节对称性变化观察比较,髁突前倾斜面倾斜角、髁突前斜面长度与髁突前后径等双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如髁突内外径、髁突后斜面倾斜角度、髁突后斜面长度以及髁突高度等双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下颌关节在成人下颌偏斜患者中,偏下侧与对有一定形态学差异,应作为临床诊疗的参考。

  • 标签: 成人下颌偏斜 颞下颌关节对称性 骨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