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仅,受体拮抗剂与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在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结石直径小于1.0cm的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各90例。甲组予Ⅸ,受体拮抗剂(坦洛新缓释胶囊0.2mg,1次/d)治疗;乙组予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山莨菪碱片5mg,3次,d)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观察期限均不超过2周。比较两组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复合治疗率的情况。结果治疗观察期间的结石排出率,甲组80.00%(72/90),乙组38.89%(35/90),P〈0.05。结石排出平均时间甲组(4±3)d,乙组(11±3)d,P〈0.05。治疗观察期间因症状加重或出现尿潴留等并发症做复合治疗者甲组4例(4.44%),乙组30例(33.33%),P〈0.05。甲组治疗观察期间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或不能耐受退出的患者,乙组有20例。结论α1受体拮抗剂比传统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在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方面具有快速、安全、高效的特点。

  • 标签: 尿路结石 Α1受体拮抗剂 胆碱能受体拮抗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剪接变异体7(AR-V7)与雄激素受体(AR)比值(AR-V7/AR)对前列腺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接受内分泌初治的前列腺癌患者,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活检穿刺标本的AR、AR-V7表达情况,分析AR、AR-V7、AR-V7/AR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对影响前列腺癌预后相关因素采用Cox模型进行分析。结果AR阳性率为59.0%(62/105),AR-V7阳性率为19.0%(20/105)。随访15~61(44.8 ± 10.1)个月,AR-V7阳性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以及总生存时间(OS)均较阴性者明显缩短[(10.8 ± 2.2)个月比(25.0 ± 3.4)个月、(20.3 ± 5.1)个月比(42.8 ± 7.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高AR-V7/AR者的PFS以及OS较低AR-V7/AR者亦明显缩短[(12.5 ± 3.2)个月比(24.9 ± 5.5)个月、(22.5 ± 4.6)个月比(42.1 ± 8.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多因素分析提示T4期(HR = 2.618,95% CI 1.362 ~ 4.986,P<0.01)、高AR-V7/AR(HR = 5.799,95% CI 2.541 ~ 13.253,P<0.01)可作为影响前列腺癌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接受内分泌初治的前列腺癌患者如AR-V7阳性、高AR-V7/AR时则PFS、OS可缩短,高AR-V7/AR可成为评估该类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受体,雄激素 雄激素受体剪接变异体7 预后
  • 作者: 邓垂文 李文丽 李永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25
  • 出处:《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00730,中日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北京 100029,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侵袭性真菌病机制研究与精准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协和转化医学中心 100730
  • 简介:摘要共抑制受体又称免疫检查点受体,在调节免疫应答、维持机体免疫稳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共抑制受体所在通路为治疗靶点的生物制剂已被研发并推广至临床应用。作为近年发现的新的共抑制受体之一,业有研究证实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免疫酪氨酸样抑制基序(TIGIT)的异常表达与肿瘤、感染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综述拟对TIGIT的分子结构特点、作用机制及其在自身免疫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小结。

  • 标签: 自身免疫病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 共抑制受体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剪接变异体7(AR-V7)与雄激素受体(AR)比值(AR-V7/AR)对前列腺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接受内分泌初治的前列腺癌患者,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活检穿刺标本的AR、AR-V7表达情况,分析AR、AR-V7、AR-V7/AR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对影响前列腺癌预后相关因素采用Cox模型进行分析。结果AR阳性率为59.0%(62/105),AR-V7阳性率为19.0%(20/105)。随访15~61(44.8 ± 10.1)个月,AR-V7阳性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以及总生存时间(OS)均较阴性者明显缩短[(10.8 ± 2.2)个月比(25.0 ± 3.4)个月、(20.3 ± 5.1)个月比(42.8 ± 7.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高AR-V7/AR者的PFS以及OS较低AR-V7/AR者亦明显缩短[(12.5 ± 3.2)个月比(24.9 ± 5.5)个月、(22.5 ± 4.6)个月比(42.1 ± 8.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多因素分析提示T4期(HR = 2.618,95% CI 1.362 ~ 4.986,P<0.01)、高AR-V7/AR(HR = 5.799,95% CI 2.541 ~ 13.253,P<0.01)可作为影响前列腺癌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接受内分泌初治的前列腺癌患者如AR-V7阳性、高AR-V7/AR时则PFS、OS可缩短,高AR-V7/AR可成为评估该类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受体,雄激素 雄激素受体剪接变异体7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用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效果,分析化疗后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及Ki67表达的变化。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符合纳入与排除条件的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Luminal A型30例,Luminal B型31例,HER-2阳性型10例,三阴型12例。观察不同分子亚型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同时检测新辅助化疗前后病变组织中ER、PR、HER-2和Ki67表达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配对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临床总有效58例,总有效率为69.8%(58/83),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9例,占比为10.8%(9/83)。新辅助化疗后临床有效最高为Luminal B型26例,达pCR最高为三阴型3例。病理学结果显示相对于治疗前,新辅助化疗后ER(阳性表达增加6例,χ2=1.03,P=0.310)、PR(阳性表达增加8例,χ2=1.56,P=0.210)和HER-2(阳性表达减少2例,χ2=0.10,P=0.748)表达无明显变化;Ki67表达化疗后25例(30.1%)较化疗前59例(71.1%)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85,P<0.001)。Luminal A型化疗后增加5例,均由Luminal B型转化而来,但Kappa值为0.919(P>0.75),一致率为91.9%,化疗前后一致性好。临床有效比较,化疗后HER-2表达59例不变(临床有效48例)、9例上调(临床有效4例)、15例下调(临床有效6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2,P=0.002);Ki67表达35例不变(临床有效20例)、7例上调(临床有效2例)、41例下调(临床有效36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3,P=0.001)。结论新辅助化疗应用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治疗效果理想,Luminal B型临床有效率最高,三阴型pCR率最高。且能够显著降低Ki67的表达,HER-2、Ki67下调对临床有效率有意义。

  • 标签: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新辅助化疗 临床疗效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Ki67
  • 简介:摘要Toll样受体(Toll-likereceptors,TLRs)是天然免疫系统中特异的Ⅰ型跨膜受体及病原体模式识别受体,它通过识别病原体,能立即启动先天性免疫,并能通过信号传导启动获得性免疫,在急性炎症反应、细胞信号转导和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已发现TLR家族共有13个受体,分布于各个器官脏器,针对不同的病原体发挥其识别作用。该文对TLRs的结构和分布、相应配体及免疫功能等方面作简要综述。

  • 标签: Toll样受体(TLRs) 配体 天然免疫应答 免疫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儿 男,11月龄,以频繁成簇抽搐发作起病,予地西泮、苯巴比妥及丙戊酸钠联合治疗无效,每天抽搐发作数十次,起病第4天因癫痫持续状态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并出现嗜睡、意识模糊、不能认人、不自主动作、偶兴奋尖叫、夜间睡眠时间减少,脑电图背景活动慢化,监测到频繁后头部起源的临床发作及电发作,脑脊液抗AMPA2受体IgG抗体阳性,诊断抗AMPA2受体脑炎。予人免疫球蛋白及激素冲击免疫治疗,加用拉考沙胺并减停丙戊酸后抽搐缓解,意识转清。临床上以频繁局灶抽搐发作伴有意识水平下降为主要表现的婴儿,应注意鉴别抗AMPA2受体脑炎,尽早启用免疫治疗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受体是细胞分子水平的某种靶点。镇静/镇痛药都有其相关的作用受体。按受体选用镇静/镇痛药能优化治疗效果。镇静药的主要受体是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R)。阿片样受体简单分为三种受体,μ、κ和δ受体,但阿片类药物种类繁多。此外,α2受体激动药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阻断药也参与镇静/镇痛,尤其是对痛觉过敏的治疗。优化镇静/镇痛术离不开受体学说的引领,基于阿片类受体的选择就能降低阿片类药的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 标签: 镇静 镇痛 γ-氨基丁酸受体 受体 阿片样
  • 简介:近年研究显示,白癜风是一种皮肤黏膜色素脱失性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Toll样受体主要通过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感知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引起反应,是先天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应答中均起到关键作用的模式识别受体。近年来,Toll样受体与白癜风的关系备受重视,该文就Toll样受体的结构与配体、信号传导途径、以及其与白癜风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 标签: 白癜风 TOLL样受体 黑素细胞 免疫反应
  • 简介:  受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是将目的基因与配体连接,  受体介导的基因转移中,或将目的基因与含配体的融合蛋白连接[3]进行受体介导的靶向性基因转移

  • 标签: 介导基因 受体介导 基因转移
  • 简介:器官移植是指将一个个体器官用手术或其他方法移植到自己或另一个个体的某个部位的过程,活体献出移植物者称为活体供体,接受移植物的一方称为受体或宿主。

  • 标签: 器官移植 心理反应 受体 护理 活体供体 移植物
  • 简介:摘要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是由抗NMDA受体抗体介导的一种自身免疫性脑炎。目前诊断主要依靠典型的临床表现及脑脊液中可检测到特异性抗体,早期及时地给予相关治疗,可遏制疾病进展,改善预后。然而,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抗体检测的等待时间较长,导致早期识别困难。影像学设备在我国基层医院较为普及,早期对可疑患者行影像学检查更易实现,故本研究对近几年抗NMDA受体脑炎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及早期识别。

  • 标签: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 影像学表现 MRI 18F-FDG PET/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acidreceptor,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避免误诊、漏诊。方法分析1例女性抗NMDA受体脑炎患儿病例临床资料。结果本例患儿以癫痫起病,逐渐出现发热、精神症状、运动认知障碍,病程初期诊断为癫痫,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经脑脊液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阳性确诊,给予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治疗症状好转出院。结论临床医生应掌握抗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对于以癫痫或精神症状起病,伴有运动认知障碍或自主神经症状者,应尽早检测抗NMDA受体抗体,以免漏诊、误诊。

  • 标签: 抗N&mdash 甲基一D一天冬氨酸受体脑炎 误诊 癫痫 脑炎 病毒性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7-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7年第1期
  • 机构:广东医科大学东莞科研中心副主任黄遵楠教授研究出靶向虚拟筛选蛋白受体结构新的优选算法,可显著降低计算成本,应用范围广,有望成为挑选高质量蛋白结构的标准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病毒感染宿主细胞需要与其表面的受体结合。受体是影响宿主范围和种间传播的重要因素。2019年12月在湖北武汉暴发流行的不明原因肺炎,其病原体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WHO将其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为2019-nCoV的受体。本文对已知人类冠状病毒受体及其应用作简要综述,以期为2019-nCoV的溯源、跨物种传播、流行病学分析以及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冠状病毒属 肽基二肽酶A 受体,细胞表面 受体,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