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实验分析血清孕酮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早期预测异位妊娠中的价值。方法选妊娠患者120例,其中65例为异位妊娠患者,划为实验组;55例为正常妊娠者,划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清孕酮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及分析。结果通过数据对比分析,血清孕酮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验中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符合统计学标准。结论在异位妊娠的早期预测中,检测血清孕酮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具有临床实践意义。

  • 标签: 血清孕酮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异位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血清β-HCG及孕酮联合B超测定的方式对早期异常妊娠进行诊断,查看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96例早期异常妊娠患者参与研究,根据患者的临床结果将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其中A组84例患者为先兆流产,B组65例患者为稽留流产,C组47例患者为异位妊娠。对三组患者的血清β-HCG水平、孕酮水平和B超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A组患者的β-HCG及孕酮联合B超测定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通过β-HCG及孕酮联合B超测定的早期异常妊娠检出率最高,和单项测定的准确率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血清β-HCG及孕酮联合B超测定的方式对早期异常妊娠进行诊断,能够提高早期异常妊娠的诊断准确率,因此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血清&beta -HCG 孕酮 B超 早期异常妊娠 先兆流产 稽留流产 异位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孕酮对脑缺血沙土鼠海马钙结合蛋白CalbindinD-28k,即CB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以颈总动脉夹闭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显示海马CB免疫反应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1~7天,背侧海马CA1区CB阳性神经元开始出现并且数量增多;第7天背侧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层呈现CB阳性死亡着色致密条带。孕酮处理后背侧海马CA1区CB阳性神经元进一步增加,且有较长的突起伸至腔隙分子层,未见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层CB阳性死亡着色致密条带结构。结论孕酮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调控CB的表达可能为孕酮的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通过左炔诺孕酮宫内环视系统针对子宫内膜增生患者予以治疗,分析探讨临床效果。方法 在2020年5月至2020年10月阶段内我院接治的子宫内膜增生患者中,随机抽选70名作为本课题研讨样本,平均分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5名。对照组在刮宫术后第5天予以孕激素治疗,研究组在刮宫术后第5天予以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比对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中研究组的治愈率更高;持续治疗3个月,研究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4.3%)明显低于对照组(57.1%),比对有明显差异(P

  • 标签: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功能性子宫出血 子宫内膜增生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测定血清孕酮及CA125在预测先兆流产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130例孕龄在5~10周的单胎孕妇,根据妊娠结局分为3组,正常妊娠组46例,先兆流产组48例,难免流产组36例,各组无年龄、孕产次及体重差异,测定血清孕酮及CA125水平。结果安胎成功者孕酮水平高于流产组,P<0.05;CA125低于流产组,P<0.05。以孕酮<18.3ng/ml为临界值,预测流产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为88.2%、89.1%、93.2%,以CA125值>52.1U/ml为临界值,预测难免流产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4.6%、85.4%、89.5%,如同时以孕酮<18.3ng/ml及CA>52.1U/ml为临界值,预测难免流产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1.5%、93.2%、95.3%。结论在预测先兆流产预后的检测中,联合测定血清孕酮及CA125比单项测定指标的预测准确率明显提高。

  • 标签: 孕酮CA125先兆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对复发性流产的治疗价值。方法将7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4例以黄体酮治疗,观察组36例以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第7周、14周,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孕酮值、HCG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成功妊娠率观察组91.67%高于对照组的70.59%(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对复发性流产有明确疗效,可改善孕酮值及HCG水平,提高成功妊娠概率,安全性高。

  • 标签: 复发性流产 地屈孕酮 黄体酮 成功妊娠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并比较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7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8例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4例,A组患者采用地屈孕酮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黄体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保胎成功率、症状缓解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血清孕酮(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保胎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95.31%VS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4%,与B组的15.6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症状缓解时间以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治疗后比较,A组治疗后血清P水平明显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屈孕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的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黄体酮,能够较快的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血清孕酮水平,具有较高的保胎成功率,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地屈孕酮 黄体酮 先兆流产 临床效果 分析比较
  • 简介:摘要研究影响IVF/ICSIGnRH激动剂长方案中HCG注射日血清孕酮(P)水平的因素,以及HCG注射日P水平与促排卵结局的相关性。根据HCG注射日的P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四组,比较各组间的各项参数。分析HCG注射日的P水平与各项参数的相关性。BMI、rhFSH总累积剂量、HCG注射日的血清E2水平、HCG注射日双侧卵巢中直径≥14mm的卵泡数是HCG注射日的血清P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HCG注射日的P水平与获卵数、获胚数和优质胚胎数正相关。HCG注射日P的升高是多个卵泡的正常排卵前激素分泌累积的结果,不会对卵子和胚胎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 标签: IVF/ICSI P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醋酸甲羟孕酮片治疗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妇科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60例,依据治疗药物分组,其中对照组(n=30)采用戊酸雌二醇片治疗,观察组(n=30)采用醋酸甲羟孕酮,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低于对照组8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甲羟孕酮治疗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临床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 标签: 醋酸甲羟孕酮 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在先兆流产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6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以黄体酮治疗,观察组以地屈孕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率88.37%、不良反应发生率2.33%均优于对照组的69.77%、16.28%(P<0.05),观察组腹痛、腰痛缓解时间及阴道止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先兆流产治疗中,地屈孕酮片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黄体酮,且地屈孕酮片治疗时可促使患者症状尽快改善,药物不良反应风险较小,值得推广。

  • 标签: 先兆流产 黄体酮 地屈孕酮 保胎成功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取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进行分组;对照组占47.66%(51/107),采取孕激素炔诺酮治疗;观察组占52.34%(56/107),采取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对比两组的月经恢复正常率、治疗依从率、子宫内膜正常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结果观察组月经恢复正常率、治疗依从率、子宫内膜正常率均大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经χ2检验,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恢复正常的子宫内膜,且安全性较高,治疗依从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 炔雌醇环丙孕酮 孕激素炔诺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阴道超声联合孕酮、β-HCG检测在宫内妊娠与异位妊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孕妇68例。在经完善妇科超声检查、血清中孕酮及β-HCG检测或手术(诊刮)后病理活检等确定最终诊断异位妊娠38例、正常宫内妊娠19例及宫内妊娠流产11例。分别计算几种不同诊断方式的确诊例数,作为诊断价值的对比。结果正常妊娠组的阴道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血清中β-HCG及孕酮水平均显著高于异位妊娠组及宫内妊娠流产组(P<0.05)。三者联合检测的诊断率在异位妊娠组、宫内妊娠流产组及宫内正常妊娠组均分别高于单独阴道超声检查、血清孕酮检测及血清β-HCG检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阴道超声、孕酮、β-HCG检测,可以明确区分宫内妊娠及异位妊娠,提高诊断率,为诊治提供理论依据,对疾病转归的判断与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阴道超声 孕酮 &beta -HCG 宫内妊娠 异位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先兆流产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地屈孕酮治疗方式实施诊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接收诊治的先兆流产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地屈孕酮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地屈孕酮治疗方式。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提升趋势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先兆流产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地屈孕酮治疗方式实施诊治,临床治疗结果显著,对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有助于降低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有效性、安全性更佳。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钠 地屈孕酮 先兆流产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宫内放置LNG-IUS,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月、治疗后6月月经量评分、痛经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血清性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个月患者月经量评分、痛经评分、子宫体积和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改善,治疗6个月后患者月经量评分、痛经评分、子宫体积和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6个月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6个月所有82例患者中21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结论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症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对性激素水平影响少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 标签: 子宫腺肌症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孕酮和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联合检测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应用。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45例异位妊娠(观察组)和55例正常宫内妊娠(对照组)妇女血清中孕酮和β-HCG水平,比较两组妊娠4~6周血清孕酮、β-HCG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第4周β-HC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酮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5、6周血清孕酮、β-HC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孕酮和β-HCG联合检测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独测定β-HCG,可明显缩短确诊时间(P<0.05)。结论血清孕酮和β-HCG联合检测可早期快速诊断异位妊娠,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孕酮 &beta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异位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