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稳定情况下半导体制冷器P型元件的工作模型分析,给出了其工作性能的分析解和数值解.结果显示对于单级制冷器,其制冷元件工作在较大温差下时,考虑温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是必要的.

  • 标签: 半导体制冷器 制冷系数 制冷率
  • 简介:目的探讨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多靶点毁损治疗慢性进行性舞蹈病(HD).方法选择丘脑腹外侧核(VL),苍白球内侧(Gpi)及Forel-H区为毁损靶点,治疗7例(8侧)HD患者.结果双侧手术后的患者,经随访34个月表明,患者除有一侧颈部肌群偶发不自主运动外,恢复了独立生活能力.其余单侧手术治疗后患者中,除1例外,治疗对侧肢体症状基本消失,躯干和面部症状明显好转,生活质量提高.结论HDγ-氨基丁酸(GABA)传递功能降低,破坏基底节-皮质环路.毁损VL和Forel-H区,主要针对舞蹈样动作治疗.而毁损Gpi对患者出现的肢体活动笨拙,肌张力改变治疗有效.术中微电极检测是重要的环节,在VL检测中,发现了同患者异常运动一致的间歇性脉冲样高频神经放电,对这些点标记并毁损,疗效很好.Gpi毁损范围靠近苍白球外侧.对于HD术前和术后判定量性指标,提出了我们的标准.

  • 标签: 微电极导向 立体定向手术 舞蹈病 HDγ-氨基丁酸 苍白球内侧 丘脑腹外侧核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评价对于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单侧植入全覆盖与标准长度电极对听阈、言语识别、生活质量的提升效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诊断为双侧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19~71(43±16)岁。术前行颞骨高分辨率CT,应用OTOPLAN软件进行评估,以经圆窗膜入路的微创手术单侧植入全覆盖电极11耳(全覆盖组),标准电极15耳(标准电极组),于术后开机时、3~5个月、6~11个月及术后1年以上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声场下助听听阈,安静及噪声下言语识别与Nijmegen人工耳蜗植入量表(NICQ)评分。结果全覆盖组与标准电极组患者术后开机时听阈分别为(46.5±3.4)dB与(48.5±2.2)d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术后听阈及言语识别水平均较术前提高(均P<0.05);1年后听阈分别为(32.1±1.2)dB与(32.5±0.9)d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5);除术后1年以上随访时单、双音节词与术后3~5个月的句子识别率外,全覆盖组65 dB声压级(SPL)单、双音节词及句子识别率在各次随访中均优于标准电极组(均P<0.05);术后1年以上噪音条件(信噪比=10 dB)下,全覆盖组单、双音节词与句子识别率均高于标准电极组(均P<0.05);NICQ量表各维度术后均提升,其中自信心维度两组提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维度提升值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双侧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中单侧植入基于OTOPLAN选择的全覆盖与标准电极均能带来明显的听力及生活质量改善,全覆盖电极植入可能会提升患者术后的言语识别获益。

  • 标签: 听觉丧失,感音神经性 耳蜗植入术 听力学 电极长度
  • 简介:在我国,钢铁行业进步带动了精炼设备的发展,在精炼的过程中,电极直接影响精炼炉内的成分指标以及温度。基于此,本文将阐述精炼炉电极智能控制的基本要求,重点分析精炼炉电极智能的控制系统,同时探究该系统在实际中的应用,旨在提高钢铁冶炼的质量与效率,扩大电极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范围。

  • 标签: 精炼炉 电极智能控制系统 控制模型
  • 简介:本文综述了超级电容器及其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电容器的基本原理、超级电容器的介绍、超级电容器的分类及其机理、碳基电极材料超级电容的研究状况等。在碳基电极材料超级电容的研究状况中,主要介绍了活性炭、碳纳米管、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应用于超级电容的情况,介绍了碳基材料复合导电聚合物应用于超级电容电极材料的情况,并对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电容器 超级电容器 碳基电极材料 碳基材料复合导电聚合物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电极式锅炉的分类和基本原理以及现阶段国内范围的制热、蓄热应用情况,结合实际工程分析介绍了不同类型的电极式锅炉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方案,为其他工程的电制(蓄)热系统电气配套设计提供可参考的案例。

  • 标签: 电极式锅炉 电能替代 10kV供电 供配电系统 中压接地系统
  • 简介:摘要:在对水中氟离子进行测定的过程中,通常都是应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来进行,主要是因为这种监测方法在使用中,不但在操作上能满足一定的便捷性,同时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燥,从而也就不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与处理,目前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实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在现有的国家标准检测方法中,没有对检测过程以及影响因素等作出明确规定,这就对最终的监测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离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离子选择电极法 氟离子 影响因素
  • 作者: 范博珺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青禾晶元(天津)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天津  300301
  • 简介:摘要:本文对电磁水表电极极化进行分析,并对电磁水表不锈钢电极工艺原理进一步探究,希望能为提升电磁水表精度及稳定性提供有效建议。

  • 标签: 电磁水表 电极极化 工艺原理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以电池制造企业电极制造为实例,通过对 SAP/ERP 实施时电极 BOM 的结构设计,对比半成品设计为实件和虚件时对系统实施、运行和后期维护影响分析,得到适合的 BOM 结构设计。

  • 标签: SAP/ERP 锂离子电池制造 电极生产 BOM BOM结构 实件 虚件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可持续发展及加大绿色环保能源的开发利用政策的不断加强,近几年光伏产业迅猛发展,太阳能电池对多晶硅的需求量快速增加,导致国内外太阳能级多晶硅的需求量缺口不断增大。发展壮大中国多晶硅产业的市场条件已经具备,多晶硅产业的技术创新与研发、工艺的进一步完善、项目的建设等各方面时机已经成熟。在材料生产工艺、装备、自控、循环、回收循环利用的多晶硅产业化生产线上,提高我国多晶硅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十分必要。

  • 标签: 多晶硅还原炉 电极防护装置 研究
  • 简介:【摘要】:现如今电子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电解电容器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但是作为电子信息朋友中最基础的元件的特殊电子材料,其对电解电容器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腐蚀是箔材生产的前一道工序,也是提高电解电容器性能的关键,所以对铝箔对电解电容器的表面膨胀腐蚀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

  • 标签: 电子技术 腐蚀工艺 铝箔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多晶硅生产企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多晶硅生产企业迫切需要优化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设备完好率、降低生产成本既是一种管理手段,也是一种控制方法。基于此,对多晶硅还原炉电极防护装置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多晶硅 还原炉 电极防护装置
  • 简介: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物质需求日益增加,电石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特别是随着信息化技术和计算机自动化系统应用于各行业的不断深入,国内电石生产行业不断地引入先进生产技术,开展相关技术的研究和运用,使用更加先进的装备来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生产中事故的发生。而当前对电石行业而言最为关键的是确保电石质量安全与产品质量稳定,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推动整个电石产业的良性有序发展。那么,如何有效地防止电石行业电极安全事故的发生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密闭电石制造过程中常出现一些生产事故,其中电极事故发生率最高。因此,电石行业特别注意电石炉电极事故处理。

  • 标签: 密闭电石炉 电极事故 处理
  • 简介:摘要:在电石炉设备中,电极是重要设备之一,在电石生产中,电流通过电极输入炉内产生电弧,电阻热和电弧热,解放能量,进行冶炼电石。如果电极出现问题,如硬断,软断,过短过长,破裂,漏糊,刺火等事故,都会影响电石的正常生产,严重时可能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电石炉电极自动控制系统采用嵌入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来实现,整个系统主要包括信号采集和调理电路、主控制器、监控设备、液压控制系统等,其中信号采集采用YD2200电力测试仪进行信号处理,并经过调理电路传递给ADC控制器;主控制器采用嵌入式微控制器LPC2378,通过以太网与上位机进行通信,采集回来的数据与给定参数作比较,其偏差经过模糊PID算法处理输出进而控制电极升降;采用Labwindows/CVI测控软件作为监控系统,实现电极自动控制系统的实时数据监视,数据存储以及画面更新。

  • 标签: 电石炉 电极 控制
  • 简介:本研究制备了纳米金-聚番红花红复合膜修饰的玻碳电极,并利用差分脉冲法(DPV)研究了尿酸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纳米金-聚番红花红复合膜对于尿酸的氧化能够起到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在优化条件下,尿酸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6~1.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6.0×10^-7mol/L。该方法快速,准确,将聚纳米金-番红花红复合膜修饰电极用于体液中尿酸的测定,回收率在95.0%-100%之间。

  • 标签: 番红花红 纳米金 玻碳电极 尿酸
  • 简介:摘要接地网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其接地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接地网的导体埋在地下,对接地体的焊接、腐蚀和短路电动力作用等因素引发的接地导体变细甚至断裂,缺乏有效地监测手段。本文是运用物联网及芯片技术在强干扰背景下实现接地网无损检测技术,解决地下接地系统状态和故障预警等问题,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具有较好的经济效果。

  • 标签: 变电站 接地网 物联感知 监测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改进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心电图胸导联电极,提供一种定位准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牢固,电极电位稳定,波形清晰的心电图胸导联电极。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3月到2013年9月就诊的喉癌,腮腺肿瘤,老年性白内障,声带息肉病人83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点状电极,对照组使用临床上常用的环状空心橡胶球电极。结果点状电极电极牢固程度,电极电位稳定程度,心电图波形清晰度都优于环状空心橡胶球电极。结论一种胸导联点状电极固定牢固,电位稳定,波形清晰,可广泛用于临床。

  • 标签: 点状电极 牢固程度 电极电位 稳定程度 波形清晰度
  • 简介:SF6气体以其优异的电气和理化性能成为优良的绝缘和灭弧介质,在输变电领域中得到普遍应用的同时,也大量应用于其他高压电器中,加速器就是其中之一。工业用加速器大多运行在几百千伏到几兆伏的范围,电压等级相对于普通输变电设备要高,对于绝缘的要求也更严格。加速器设备运行时,不存在雷电冲击及操作过电压的问题,在设计中,主要考虑稳态电压下的气体绝缘特性。对不同气压SF6气体在端面不同曲率半径的环形电极下的直流击穿电压进行了实验研究。

  • 标签: SF6气体 直流击穿电压 环形电极 实验 输变电设备 绝缘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