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某二氧化氯空气消毒的空气消毒效果和毒性。方法本研究通过实验室试验和现场空气消毒试验观察某品牌空气消毒机配套使用的消毒的空气消毒效果,同时采用急性吸入毒性试验和眼刺激性试验对消毒荆进行毒理学评价。结果按照样品说明书要求通过配套使用的空气消毒机产生二氧化氯气体,消毒作用30min,对气雾柜内白色葡萄球菌3次试验的平均杀灭率为100.00%,对密闭房间空气中自然茵3次试验的平均消亡率为93.86%。该消毒对雌性sD大鼠急性吸入毒性Lc50为369mg/m^3(95%CI为227~599mg/m^3),对雄性SD大鼠急性吸入毒性LC50为316mg/m^3(95%CI为205~488mg/m^3),属中等毒性;家兔急性眼刺激性试验属无刺激性。结论该二氧化氯空气消毒具有良好的空气消毒效果,但对呼吸系统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日常使用时要注意做好防护,避免直接吸入。

  • 标签: 二氧化氯 空气 消毒 毒性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2种不同手卫生方法对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护理人员81名,随机分为观察组39名,对照组42名。分别给予速干手消毒揉搓和7步洗手进行手卫生干预。观察2组护理人员手卫生结果及手卫生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合格率97.44%,对照组合格率95.2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P〉0.05)。2种手卫生干预方法的依从性分别为观察组94.92%,对照组30.1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7.84,P〈0.01)。2种方法平均时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33,P〈0.01)。结论速干手消毒揉搓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高,消毒效果肯定,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易于推广和接受。

  • 标签: 速干手消毒剂 手卫生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微生物实验室环境中轮状病毒污染状况,识别实验室内容易发生污染的重点部位,同时评价三种常用消毒对轮状病毒的灭活效果。方法用病毒采样拭子对实验操作后的物表、常用仪器、实验室环境以及个人防护用品表面进行采样,并用荧光定量RT-PCR进行轮状病毒核酸检测。同时依照2002年版的《消毒技术规范》分别对含氯消毒、乙醇和苯扎氯铵这三种消毒进行轮状病毒灭活实验。结果采集标本174份,共检测到13份轮状病毒核酸阳性标本,总体阳性率7.47%。用含有效氯500 mg/L次氯酸钠消毒作用5 min,75%的乙醇作用1 min,1 500 mg/L苯扎氯铵作用1 min,对轮状病毒的灭活对数值均可达到4.00以上。结论在操作轮状病毒的实验室存在病毒污染的风险,用次氯酸钠、乙醇和苯扎氯铵消毒均可有效灭活轮状病毒,可用于轮状病毒去污染。

  • 标签: 轮状病毒 污染 消毒剂 病毒灭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一种复配黏膜消毒液杀灭微生物的性能。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及皮肤消毒现场试验进行实验研究。结果以2%硼酸和0.23%醋酸氯己定为主要成分的复配黏膜消毒,该消毒作用1.5分钟,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杀灭对数值均大于5.00;作用1.5分钟,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对数值大于4.00。通过皮肤消毒现场试验,该消毒液对皮肤表面存在的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大于1.00。结论此复配黏膜消毒液对细菌繁殖体和真菌均有良好的杀灭作用,皮肤消毒模拟现场试验合格,其杀菌性能可以达到黏膜消毒的要求。

  • 标签: 黏膜 消毒剂 醋酸氯己定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东宁县医疗机构消毒有效成份含量状况,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方法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进行监测。结果2010年东宁县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有效成份含量以及不同种类的消毒有效成份含量合格率不是很高并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加强医疗机构的消毒管理和配制使用的培训尤为重要。

  • 标签: 医疗机构 消毒剂有效成份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医院常用消毒乙醇、三氯片、碘伏、戊二醛、爱护佳免洗手消毒对医院不同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效果,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送检标本和医护人员手及医院内周边环境物体表面采集的标本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共48株。通过消毒与细菌直接接触作用,研究消毒在不同稀释浓度、不同作用时间、体外杀灭不同来源的金色葡萄球菌的效果。结果常规使用消毒如5g/L碘伏、20g/L戊二醛和爱护佳免洗手消毒(0.5%葡萄糖酸氯己定+70%乙醇)常温下作用5min对不同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为100%;70%乙醇和1g/L三氯片常温下作用5min对不同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为96.5%~99.8%;但碘伏、戊二醛和免洗手消毒被高度稀释后即使提高作用时间但仍不能完全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该院常规使用消毒能满足临床杀菌效果,但需要不断地监测消毒的有效浓度,防止杀菌能力降低。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消毒剂 杀菌作用
  • 简介:摘要聚六亚甲基胍(polyhexamethylene guanidine, PHMG)是一种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高分子胍类化合物。自从韩国"加湿器消毒中毒事件"后,其呼吸毒性开始受到关注。韩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家居中含有PHMG的消毒是引起肺纤维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呼吸道暴露PHMG后会引起肺部发生不可逆的纤维化改变。TGF-β信号通路、上皮-间充质转化以及肺部炎症反应可能是介导PHMG引起肺纤维化的主要途径。本文概览综述了PHMG人群暴露特征及引起呼吸毒理学的研究进展,并结合我国实际使用情况,提出使用建议和警示,为合理规范使用PHMG相关产品提供建议。

  • 标签: 肺纤维化 毒性作用 聚六亚甲基胍 消毒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空气消毒器联合含氯消毒在无层流设备接台手术室空气消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本院128例手术时间>2 h的手术间次,按消毒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予以动态空气消毒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含氯消毒。记录对比第1台手术前、第1台手术毕、第2台手术前、第2台手术毕手术室消毒合格率、消毒前、消毒后、手术2 h手术室菌落数、两组患者感染率。结果观察组第1台手术毕手术室消毒合格率、第2台手术毕手术室消毒合格率分别为100.00%(64/64)、100.00%(64/64),均高于对照组84.38%(54/64)、71.88%(46/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手术2 h手术室菌落数为(114.12±13.34)cfu/m3,低于对照组(161.54±14.82)cfu/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率6.25%(4/64)与对照组12.50%(8/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空气消毒器联合含氯消毒应用于无层流设备接台手术室空气消毒中,可提高第1台手术毕、第2台手术毕手术室消毒合格率,减少手术2 h手术室菌落数,且患者感染率低。

  • 标签: 动态空气消毒器 含氯消毒剂 无层流设备接台手术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复吸入暴露消毒聚六亚甲基胍(PHMG)气溶胶的肺损伤及其毒理学特征。方法将30只4周龄的C57BL/6N品系的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高剂量组,每组雌雄各5只。以实验室Ⅱ级纯水作为溶剂对照;采用超声雾化含有PHMG水溶液产生气溶胶,低、高剂量组水溶液中PHMG浓度分别为0.1(0.01%)和1 mg/ml(0.1%),超声雾化后染毒室内PHMG的浓度分别为1.03和9.09 mg/m3。对实验小鼠进行动式呼吸暴露染毒,动物每天染毒4 h,共21 d。染毒结束后,使用肺灌洗细胞计数法对暴露后肺部炎性细胞进行评估,利用病理评价、特殊染色以及免疫组化的方法对肺部纤维化的关键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体重出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对照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小鼠肺灌洗液中炎性细胞数目降低,肺组织病理显示肺部发生损伤,伴随早期纤维化症状(P<0.05)。高剂量组可见肺组织纤维化改变。低、高剂量组肺纤维化标志物α-SMA均明显上调(P<0.05)。结论吸入PHMG消毒能够引起小鼠肺部损伤,导致肺纤维化的发生,提示我们在工业生产和日常使用过程中,需要对这种常用消毒进行特殊的警示,并采取呼吸防护措施。

  • 标签: 肺纤维化 毒性作用 聚六亚甲基胍 消毒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含氯消毒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杀灭效果。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模拟现场杀菌试验,观察100mg/L、150mg/L、200mg/L、150mg/L4种浓度含氯消毒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作用0.5h、1h、2h的消毒效果。结果4种浓度的含氯消毒作用0.5h、1h、2h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杀灭率﹥99.9%;4种浓度的含氯消毒现场模拟杀菌试验的杀灭率﹥99.9%,达到消毒要求。结论含氯消毒在150mg/L~250mg/L作用0.5h~2h能有效杀灭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与标准菌株无差异。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菌 消毒剂 消毒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传染病各病区的护理人员使用的手消毒展开初步性调查并作出分析。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开展调查以及现场的检测,分析其调查与检测的结果。结果病区的护理人员在整体上对其手消毒能够接受的程度约为87.7%,针对其手消毒的时机而言,结果显示偶尔、未予以手消毒约占34%,而使用手消毒平均每天在20次以下约占89.2%,这充分说明对手消毒没有达到卫生标准化要求。然而,手消毒的现场检测结果显示为消毒消毒为合格,就其效果而言显示为在消毒之后其受伤的自然军残留含量在Ⅰ类环境的消毒标准之内。结论临床护理相关人员应该加强宣传的力度,进而提升对其手消毒能够接受的程度以及使用的效率。

  • 标签: 传染病 病区 护理人员 手消毒剂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抗药基因检测及对常用消毒的抗性。方法从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接诊患者分泌物、血液、尿液、痰液中,分离出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26株,实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抗药基因,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对耐药铜绿假单细胞菌基因,对于常用消毒的抗性。结果26株铜绿假单胞菌中,阴性和阳性分别为17株、9株。250mg/L和500mg/L的聚维酮碘作用30s、1min、3min,500mg/L戊二醛作用3min、5min,500mg/L氨氯疫情尿酸作用1min、3min、5min的灭杀菌效果最理想,均为100%。结论有效使用聚维酮碘、三氯异氰尿酸、戊二醛,可很好的抑制耐药铜绿假单细胞菌,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抗药基因 消毒剂 抗性
  • 简介:摘要:细菌是微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控制微生物种群发展和循环的重要因素。微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对环境影响较大。本文以某城市水质为例研究了次氯酸钠消毒对沉积物细菌群落发育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体中细菌群落结构和种群数量随次氯酸钠浓度的升高而变化。次氯酸钠对水中的细菌群落产生作用是因为次氯酸钠能通过抑制细菌细胞膜及内质网中的氧分子和羟基分子直接降解细菌细胞膜和内质网及产生蛋白质。此外,次氯酸钠还能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及内质网产生生物膜所致。实验表明,次氯酸钠能显著抑制微生物群的生长和分化,降低生物体对污染物的抵抗力同时促进了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稳定发育与循环过程。本文利用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方法收集了我国城市水体中不同浓度次氯酸钠消毒中沉积物细菌群落群落的变化趋势及变化规律与此相似。结果表明:次氯酸钠消毒可以通过抑制微生物代谢活动对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影响,但并没显著影响微生物代谢过程的生理功能及繁殖过程;且次氯酸钠会导致环境中水生态系统异常,可能会导致水体有机污染物超标并影响其他生态环境成分与水质的平衡及健康问题的产生。

  • 标签: 次氯酸钠消毒剂 水体沉积物细菌群落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细菌是微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控制微生物种群发展和循环的重要因素。微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对环境影响较大。本文以某城市水质为例研究了次氯酸钠消毒对沉积物细菌群落发育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体中细菌群落结构和种群数量随次氯酸钠浓度的升高而变化。次氯酸钠对水中的细菌群落产生作用是因为次氯酸钠能通过抑制细菌细胞膜及内质网中的氧分子和羟基分子直接降解细菌细胞膜和内质网及产生蛋白质。此外,次氯酸钠还能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及内质网产生生物膜所致。实验表明,次氯酸钠能显著抑制微生物群的生长和分化,降低生物体对污染物的抵抗力同时促进了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稳定发育与循环过程。本文利用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方法收集了我国城市水体中不同浓度次氯酸钠消毒中沉积物细菌群落群落的变化趋势及变化规律与此相似。结果表明:次氯酸钠消毒可以通过抑制微生物代谢活动对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影响,但并没显著影响微生物代谢过程的生理功能及繁殖过程;且次氯酸钠会导致环境中水生态系统异常,可能会导致水体有机污染物超标并影响其他生态环境成分与水质的平衡及健康问题的产生。

  • 标签: 次氯酸钠消毒剂 水体沉积物细菌群落 影响分析
  • 简介:新型蚕用消毒“克孢灵”是广东顺德市化学生物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省丝绸公司蚕桑生产部共同研制并生产的高效广谱杀菌剂。1990年初进行养蚕消毒室内试验,在肯定消毒效果后,1991年春蚕开始,进行“克孢灵”生产中试。现将“克孢灵”对家蚕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效果研究及生产试验报告如下:一、“克孢灵”对家蚕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效果试验<一>试验材料及方法(一)试验材料1.消毒药液配备:①“克孢灵”消毒药液配制:在含有效

  • 标签: 病原微生物 药液配制 有效氯含量 蚕桑生产 广谱杀菌剂 丝绸公司
  • 简介:采用离体抑菌试验研究观察H2O2-Ag+复方消毒对柑橘青霉病菌(Penicilliumitalicum)和绿霉病菌(Penicilliumdigitatum)生长的直接抑制效果,并以年橘为试材,分别活体接种P.italicum和P.digitatum,研究H_2O_2-Ag~+复方消毒处理对青霉病和绿霉病的抑制作用,同时分析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离体抑菌试验表明:培养基中添加H_2O_2-Ag~+显著抑制了P.italicum和P.digitatum的菌丝生长(P〈0.05),并表现出明显的浓度效应,浓度为1%H_2O_2-20mg/LAg~+的复方消毒对两种病菌的抑制率达100%;活体接种试验表明:3%H_2O_2-60mg/LAg~+浓度的复方消毒可显著抑制病原菌诱导的病斑扩展,降低果实发病率,而对果实的品质及果面色差值没有明显影响。本研究表明,H_2O_2-Ag~+复方消毒不仅对柑橘青、绿霉菌有直接的杀灭作用,还能有效控制果实的腐烂率,可作为一种新型、安全、环保的保鲜防腐剂,应用于柑橘果实采后病害的控制。

  • 标签: H2O2-Ag+复方消毒剂 柑橘 青霉菌 绿霉菌 抑制率
  • 简介:目的了解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近年临床分离的金葡菌中,耐消毒基因qacA的流行情况,从而指导临床抗菌药物、消毒的合理使用。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1价和2价化合物,检测126株金葡菌的MIC,阳性株用PCR法检测qacA基因型,采用CLSI推荐的30μg头孢西丁纸片法进行MRSA鉴定。结果临床分离的126株金葡菌中,12株qacA基因型呈阳性(阳性率为9.5%),52株为MRSA(其中qacA基因阳性率为17.3%)。结论临床分离的金葡菌中,qacA基因携带率较高。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消毒剂基因qacA
  • 简介:二氧化氯制剂产品最重要的品质,归根结蒂是溶液中二氧化氯的浓度。其中包括两个问题:1、能达到多高的浓度?2、一定的浓度能维持多长时间?第一个问题是活化剂转化率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溶液的稳定性问题。能达到足够的浓度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而若不能令一定的浓度维持足够的时间,那么,一个短暂的浓度仍然没有实际意义。因此,二氧化氯溶液的稳定性一直是研究者们倾注心血的课题。

  • 标签: 二氧化氯溶液 稳定性预测 消毒剂 稳定性问题 制剂产品 实际意义
  • 简介:[目的]研究含氯消毒在实验室水平对船舶压舱水中赤潮藻的杀灭效果,为现场实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测定叶绿素。的含量,比较药物作用前后的藻细胞数量,反映药物对试验藻种的量效和时效关系。[结果]药物浓度、作用时间与杀灭效果呈现正相关趋势,但较高的作用浓度决定了高昂的投药成本和潜在的环境代价。[结论]含氯消毒不宜单独用于杀灭压舱水中的赤潮藻类,可以考虑作为压舱水综合处理体系中的高层次处理方法。

  • 标签: 络合氯 消毒剂 压舱水 赤潮藻 杀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