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矛盾论》中,毛泽东阐述了矛盾“普遍”的两层含义,第一是矛盾的存在具有绝对,第二是任何矛盾运动同其它矛盾运动形式相比都具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即普遍和特殊。在第二层含义中,“普遍”只是一个用来阐述矛盾“特殊”的认识论的概念,这意味着毛泽东的矛盾论中蕴含着对建立在黑格尔哲学基础之上的欧洲资本主义现代及其话语体系的批判。在处理矛盾的特殊性问题时,毛泽东又提出了矛盾的不平衡性理论,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在中国现代化实践的过程中初步建构了中国独特、独立的现代话语体系。毛泽东的现代话语体系中包含社会主义、第三世界和民族因素三个方面的内容。

  • 标签: 毛泽东 矛盾特殊性 现代性 话语体系
  • 简介:【摘要】西方现代思想中的“中国”,与其说是一个现实的国家,不如说是一个表达特定文化批判立场的鸟托邦。西方现代想象在不同时期有目的地推崇中国,形成特定的“中华乌托邦”话语谱系。它先后表现出三种意义类型:孔夫子哲学塑造的道德理想国,充满东方情调的牧歌田园,表现人类进步的美好新世界;经历了从社会现代期望到审美现代期望、复由审美现代期望回归社会现代期望的两次转型。“中华鸟托邦”形象出入文学与政治之间,表现出内在逻辑的一致,为西方现代激进思想提供了批判的立场,也暴露出中西跨文化交流与现代文化批判的乌托邦根基。无论是以“乌托邦”的想象来推崇或美化中国,还是以意识形态偏见来贬低或妖魔化中国,西方的中国形象往往与中国的现实相去甚远。研究西方乌托邦化中国形象的话语传统,不仅可以理解中西跨文化交流的观念特点、西方的中国形象的内在结构与生产机制,而且对现代知识分子文化批判的乌托邦立场亦有一定的警示作用。[著者文摘]

  • 标签: 中国西方 中的意义 想象中国
  • 简介:徐志伟:你近几年比较关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农民”想象问题,并相继发表了多篇相关论文,为什么会关注这一问题?张丽军:我对中国现代文学农民形象的关注始于硕士研究生阶段。2000年考上硕士研究生,在当时还是一个很值得庆贺事情,因为那时研究生数量还不多,找一个较为理想的工作还不是很难。

  • 标签: 新世纪文学 乡土中国 张丽 现代性 中国现代文学 研究生阶段
  • 简介:“解放生产力”与“解放生产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现代使命的双重诉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的历史过程,又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反思现代基础上求索现代的发展道路,它不仅将成功的实践凝练为现代的理论,而且指向现实的批判与改造,并通过制度构建与文化改造推进中国人的自由与解放,进一步实践现代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现代性
  • 简介: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现代已经不可阻挡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应该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对传统道德人格以合理整合中西方精华的方式进行全方位的现代转换,即道德人格目的的转换、道德规范内容的转换、道德人格内容的转换,道德人格教育原则的转换。这样,国人才不仅从物质层面,而且从精神层面也能够进入和适应现代时代与生活。

  • 标签: 道德人格 现代性 中国传统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5-03
  • 简介:少林寺的变化只是中国佛教历史发展变化的一部分,中国佛教,佛教中国化包括一下三个阶段

  • 标签: 中国化 佛教中国 化少林寺
  • 简介:为筹备2008年举办的"拓展与融合"——中国现代油画研究展,由中国油画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秦皇岛市人民政府联合于2007年10月下旬在北戴河召开了"中国油画与现代研究"学术研讨会。与会人员有全国各地的著名艺术家和专家、学者一百人左右,三天的会议对中国油画与现代的相关议题进行了热烈和深入的学术探讨,取得了十分积极的成果,现把会议的发言摘要发表于后。

  • 标签: 后现代性 文化现代性 中国油画 现当代艺术 油画艺术 现代性研究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5-01
  • 简介:那么林纾的文学翻译实践则大大加速了中国文化和文学的现代进程,但在中国的语境下讨论现代就免不了涉及文化的翻译和理论的旅行(注,中国文化和文学也对外国文化和文学产生了影响(注

  • 标签:
  • 简介:“法治中国”概念之深层问题的合理澄清和理论的内在展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建立在一个什么样的思想平台和分析框架之上。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多元现代不仅能包容和超越现代和后现代、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的价值纷争.而且能为不同文明背景下现代的多种文化方案和制度模式的社会变迁过程及其内在诸多因素的持续互动提供结构上的理论分析模型.其理论潜力使之有可能成为一个合适的理论平台和可供借鉴的分析框架。从现实的学术语境来看,目前法学界法治的中国话语之兴起。其提供的二元对立框架并不足以回应“法治中国”的深层问题或作为合适的分析框架。由此.法治中国需要在多元现代的视野下.走向一个更具包容的法治论辩框架。

  • 标签: 法治中国 多元现代性 分析框架 包容性
  • 简介:现代隐喻学研究不同于传统隐喻学研究,它的目的是将单一的修辞学垦拓为诗学、符号学、语义学、解释学和思维科学综合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在新的视野中,隐喻的优势应当演化为现代意义上的政治化修辞、再造的一个审美的精神世界、新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隐喻还是一种文化代码,是一种符号的生产和再生产。

  • 标签: 隐喻 审美性 政治化 认知
  • 简介:青少年问题不仅仅是单纯的自然年龄及年龄群体问题,更是一个与社会整体状况相关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问题;全球的青少年问题反映了现代文明的结构困境;青少年问题与现代与生俱来的共生关系,证明了青少年问题的复杂、艰巨和长期;只有将当代社会的青少年问题放在现代文明的整体框架中,青少年问题才能得到全面解析;只有据此转换研究青少年问题的理论思路和观察角度,才能全面把握青少年问题的内在实质。

  • 标签: 青少年问题 现代性 青春成长
  • 简介:现代与后现代之间并没有一个一劳永逸的绝对界线,廓清现代的局限比单单划定界线更为复杂。后现代不可能是对现代的简单拒绝,它要对现代主题及其范畴做出各种各样的调整,也需要现代语言游戏的扩散增殖。而这一结论给我们分析后马克思主义的谱系学提供了一个框架。对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抽象的、非解构式的拒绝决不意味着已超越了这一传统。后马克思主义不过是要颠覆内在于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本质主义和基础逻辑,也只有如此,马克思主义的激进解放政治的价值内蕴才能在后现代境遇下获得它的历史有效和建构意义。

  • 标签: 政治学 现代性 马克思主义 逻辑结构 文化思想 资本主义
  • 简介:<正>刘芳(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来到《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第108期,即2012年春季刊的主题研讨的现场。我们本期主题研讨的题目是"现代的‘边缘人’"。这里涉及到两个核心概念,现代和边缘人。现代,正如吉登斯所说,"是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缩略语"。现代

  • 标签: 现代性 边缘人 主题研讨 打工子弟学校 大学研究生 八旗制度
  • 简介:电影《画皮》的成功与导演陈嘉上的现代执导理念息息相关,这是以新时代的价值观、爱情观、审美趣味和商业意识对原著进行的创新改编,将封建志怪小说,改编成了具有现代内涵的爱情大片。

  • 标签: 画皮 改编 现代性 爱情
  • 简介:[4]528  瞿秋白从来没有想象翻译所产生的意义上的差异跟某种语言的文化历史语境有关,例如像严复一样的翻译者的文字与中国读者的语言不同,我们可以说瞿秋白像中国20世纪30年代大部分的

  • 标签: 思想探索 现代性瞿秋白 瞿秋白思想
  • 简介:被后世称为“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的刘基,出生于温州文成县南田区。刘基是一位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特殊地位的杰出人物,既见著于青史,又在存在于黎民百姓的口碑之中,因此,刘基之于历史,已化成了文化的因子,存在于我们的民族文化之中。

  • 标签: 民族文化 文化史 文成县
  • 简介:将理性作为法律现代新问题的轴心,而只是想通过《法律和理性》一书对法律现代新问题的追问,葛洪义先生在《法律和理性》一书中开篇就提出这样一个新问题摘要

  • 标签: 法律追问 现代性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