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5 个结果
  • 简介:通通过探讨今文经学的革命说,以此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批评了晚清《公羊》学讲改制而不讲革命之说,并对晚清《公羊》学的思想渊源——西汉董仲舒今文学亦提出批评。从中可以看到清末民初以来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对经学的深刻影响。

  • 标签: 蒙文通 晚清《公羊》学 董仲舒 革命说 政治 经学
  • 简介: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诺曼·莱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法是马克思考察人类社会历史结构与过程的方法,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忽视人的实践性和主体性,是与马克思的辩证法相悖的机械决定论。因此,莱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辩证法对立起来。这体现了莱对辩证法理解,他看到了辩证法与人的主体生存的紧密联系,但误读了恩格斯的辩证法。他所谓的马克思反对恩格斯的观点,在根本上也是站不住脚的,但我们应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 标签: 马克思 恩格斯 辩证法 诺曼·莱文
  • 简介:近期,我国民歌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康定情歌》的采编者系福建省泉州市已故音乐家吴季先生这一历史事实,随着报告文学《泉州湾上一朵溜溜云》的发表,在媒体中得以揭示,使广大群众认识到这位生前默默无闻的音乐家坎坷而不平凡的一生。

  • 标签: 文季 泉州湾 总政文工团 历尽坎坷 世界青年联欢节 六六年
  • 简介:一、毕节地区的彝古籍及其整理翻译概述地处黔西北的毕节地区,因为历史上“千年土司”的水西和乌撒两个彝族地方政权的存在,彝这种民族文字在历史上曾一度被普遍使用,彝古籍文献的蕴藏量在全国来说都是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同时,因文献语言的发育完善,文献门类的齐全等,在全国彝族分布区来说,也是少有的。毕节地区彝古籍文献蕴藏量是最丰富的,在1966年以前,民间的收藏至少在5万册以上,但这些藏书的三分之二左右毁于1966年至1976年之间。

  • 标签: 《彝族源流》 彝文古籍 《西南彝志》 翻译 整理 毕节地区
  • 简介:当代中国社会,每天都在不断产生新的媒体奇观。从文章、马伊琍婚姻风波事件涉及的主体和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参与、难以计数的网络跟帖、微博热评等来看,它确实形成了当下中国波及世界的一大媒体奇观,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当代家庭婚姻伦理文化的变动和亟待引导的状态。本文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审视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贵和守孝"在当代语境中的传承和变异,剖析其对婚姻家庭的种种影响,批判封建婚姻伦理在消费主义文化影响下局部领域的死灰复燃及其对道德、婚姻和家庭社会和谐的破坏,考量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内,重新构建和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新型家庭婚姻伦理。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 “文马事件” 媒体奇观 家庭婚姻伦理
  • 简介:三自爱国运动的政治意义和神学意义,都是基督教的内在本质所决定的,都是教会论所不能忽略的课题,都是都会性的组成部分,因为,三自是基督教的办教原则,是教会性的内在要求;爱国是基督徒的本质属性,是新生命的自然流露,二者表现有所不同,各有侧重面,但实质是一样的,都反映的基督教的内在要求,都是遵行圣经真理。

  • 标签: 三自 爱国 中国基督教
  • 简介:孝道在儒家伦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解释儒家对"孝"这一品质的道德期许是厘清儒家伦理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在孔子看来,只有出自道德情感和正确感受的道德行为才是道德的。安乐哲和罗思先生采用儒家角色伦理诠释《论语》中的"孝",将"孝"视为家族的、社会的角色,并由此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仅仅运用角色伦理说明儒家孝道,不仅会束缚人的情感和道德能力,而且会面临绑架道德的风险。从德性伦理学的视阈阐述"孝"的道德力和规范力,能更加准确诠释儒家孝道的合理内核,显现儒家伦理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标签: 孔子 德性 道德情感 角色伦理
  • 简介:博教授几十年如一日,长期致力于弗洛伊德主义在中国的文献翻译、学术研究、人才教育和知识传播工作,始终投身于中国理论心理学的辛勤探索和耕耘。在人们思想观念还较为保守封闭的年代,车教授就敢为人先、勇于面对学术“禁区”,在中国最早研究弗洛伊德。

  • 标签: 弗洛伊德主义 中国 主编 学术研究 理论心理学 文献翻译
  • 简介:2月24日,这个非常普通的夜晚,牵动了福建全省广大天主教徒和神职人员的心。其时,在福州仓山海军礼堂里,灯火辉煌,如潮的掌声此起彼伏,一场精彩的文艺晚会在进行,来自全省各地的天主教徒正用自己精心编排的舞,用自己心中唱出的歌庆祝福建省天主教反帝爱国运动50周年。

  • 标签: 福建 天主教 反帝爱国运动 文艺晚会
  • 简介:7月13~21日在云南昆明举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云南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以及上海大学约翰·霍金斯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共同主办。U40是“Under40”的简称,意指40岁以下的年轻人。U40化产业暑期工作营是针对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及相应级别的青年研究人员的人才挖掘与培养活动。

  • 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化产业 文化研究 暑期 青年研究人员 产业研究
  • 简介:真理如何展现出现实的力量,这是真理的现实性问题。马克思把现实性看作在现存基础上具有本质性与合理性的存在,把真理看作是正确认识基础上客观化和对象化的过程。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现实性 客观化
  • 简介:一切经典都是对时代问题的回答,要真正读懂经典至少需要把握两点:一是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及其问题有相当的了解;二是能够批判地理解作者的思考对于当下的意义。

  • 标签: 思想理论教育 共产党 宣言 读法 作者
  • 简介:一本讲述政治家观点的书,20世纪末世界所发生的最重大变化都离不开他的名字,不能不引起有兴趣的读者的热切关注。米·戈尔巴乔夫与鲍·斯拉的访谈录第二版增补版探讨了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本国历史的现实问题以及当代政治问题。这是世界级政治家与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之间一场生动坦诚、时而也是尖锐的对话,在读者面前展示出苏联第一位总统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侧面,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他开始在苏联实行改革时所遵循的观点和动机。

  • 标签: 戈尔巴乔夫 政治学 21世纪初 马克思主义 重大变化 政治问题
  • 简介:作为一种解读范式,“回到马克思”是涉及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的内容及其方法论的系统工程。不同时期的不同学者对“回到马克思”内涵的理解互有不同,主要有三种意见:一是重视客观事实和史料价值;二是强调阅读原典和主体思考;三是主张激活文本和促进重建。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路径 系统工程 方法论 思想史
  • 简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生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论断与中国实际问题之差异。毛泽东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只有效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问题,而且引发了思维方式革命:否定了从文本原理出发讨论现实的经院哲学思维定势,破除了对“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就能保证革命胜利”的迷信。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 邓小平理论 中国 哲学思维 思维方式
  • 简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实践方面,即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进程方面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性变革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来社会主要矛盾运动变化的必然结果;从理论方面,即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发展来看,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基本矛盾辩证运动的结果。

  • 标签: 中国特色 哲学 立论 中华民族 改革开放 矛盾运动
  • 简介:亲爱的主内弟兄姐妹们:愿天父以袍无限的慈爱护佑我们,藉着圣神的光照,引领我们生活在基督的平安与喜乐之中!

  • 标签: 融入社会 委员会 福传 信仰 牧灵 天主
  • 简介:中国文化以伦理为本位与特色,这已经成为学界共识,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礼与德是较之仁要出现更早、更为重要的观念与实践。礼,三代甚至更早既已产生,到了周代形成了礼乐文明制度,德观念的出现,体现了周代人文意识的觉醒。要研究清楚中国道德文明的渊源、本质、特色与规律,就不能不对上古社会的礼与德或者宗教与伦理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中国传统伦理注重礼仪,礼仪文化在中华大地源远流长,因此中国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 标签: 伦理思想史 中国传统伦理 中华民族 礼仪文化 核心观念 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