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山楂液煎服液对家兔离题小肠平滑肌的收缩的影响。方法称取干山楂用蒸馏水煎制,取一定量原液配制成浓度为400mg/ml、200mg/ml、100mg/ml、50mg/ml、25mg/ml的山楂水煎液,分别作用于离体小肠肠管,观察记录小肠平滑肌的收缩情况。结果给予不同浓度的山楂煎服液的小肠平滑肌收缩幅度均增强,从低浓度的山楂煎服液开始,随浓度增加,浓度为200mg/ml的山楂煎服液小肠平滑肌收缩幅度增加最强,之后随浓度增加,小肠平滑肌的收缩增强的幅度逐渐减弱,甚至原液时出现收缩频率紊乱。结论山楂煎服液可以使小肠平滑肌收缩幅度增强,不同浓度的山楂煎服液对小肠平滑肌收缩增强效果不同。

  • 标签: 小肠平滑肌收缩 不同浓度的山楂煎服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熏蒸与护理促进产后子宫收缩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102例产妇,随机分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蒸。比较两组产妇宫缩疼痛评分及恶露量。结果产后2d、3d、4d观察组产妇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d、3d、4d观察组恶露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蒸可有效改善宫缩疼痛,减少恶露量。

  • 标签: 中药熏蒸 护理 产后子宫收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的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13年4月-2015年10月之间收治的22例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分析。结果本组22例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患者经有效治疗后,治愈者11例,显效者8例,无效者3例,治疗有效率为86.36%。结论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产妇经合理调节后,大多可顺利分娩,且母婴健康。

  • 标签: 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康复护理对产妇盆底肌肉收缩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接收的产妇110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对产妇进行随机的分组,即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参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是在常规护理条件下开展康复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产后8周后的盆底肌肉收缩能力,选择盆地功能障碍问卷(PFDI-20)来评估产妇的实际生活质量。结果:产后8周研究组产妇的盆底肌肉收缩能力要明显强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康复护理 产妇 盆底肌肉 收缩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慢心率患者期前收缩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期前收缩患者口服稳心颗粒,治疗4周。结果治疗后效果优于治疗前。结论稳心颗粒治疗期前收缩安全有效。

  • 标签: 期前收缩 稳心颗粒 慢心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观察产后按摩对于产妇泌乳与子宫收缩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期间8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80例产妇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为40例,研究组以常规指导为前提对40例产妇进行乳房、子宫按摩,对照组40例产妇没有进行产后按摩;观察研究组与对照组中的产妇在分娩之后泌乳与子宫收缩的情况。结果研究组40例产妇在经过产后按摩之后,泌乳量要多于对照组40例未经过产后按摩的产妇,研究组与对照组中的产妇在泌乳量对比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40例产妇在经过产后按摩之后,子宫收缩情况要好于对照组40例未经过产后按摩的产妇,研究组与对照组中的产妇在子宫收缩情况对比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按摩有利于产妇在分娩之后各项身体机能的恢复,增加产妇的泌乳量,改善产妇子宫收缩的状况。

  • 标签: 产后按摩 产妇 泌乳 子宫收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护理中采用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共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8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而健康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健康教育,有助于缩短患者的止血与住院时间,并有效提升患者的健康认知水平,临床应用较高。

  • 标签: 子宫收缩乏力 产后出血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老年住院患者双上肢收缩压差异(IASBPD)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老年患者1542例,于病情平稳或相对平稳24h后行无创血压检测,根据IASBPD值将患者分为0~5mmHg组570例、6~15mmHg组834例、≥16mmHg组138例。收集并比较3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其他合并疾病、C-反应蛋白(CRP)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IASBPD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总体IASBPD为(8.5±5.4)mmHg,高血压患者与无高血压患者的IASBPD分别为(10.6±5.2)mmHg和(4.3±2.6)mmHg,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女性、BMI及CRP水平、高血压、高血压家族史、降压药使用、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其他合并疾病是影响IASBPD的相关因素(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286,95%CI1.784~2.929)、BMI(OR=1.101,95%CI1.054~1.150)、高血压(OR=7.726,95%CI5.575~10.706)、糖尿病(OR=1.701,95%CI1.125~2.570)、高脂血症(OR=2.182,95%CI1.660~2.869)及CRP(OR=1.260,95%CI1.190~1.333)是影响IASBP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住院患者IASBPD较大,高血压、女性、BMI、糖尿病、高脂血症、CRP是影响IASBPD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老年人 血压 危险因素 双上肢收缩压差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期间收治的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 38例,对患者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对 38例患者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总有效率为 94.74%,平均出血量( 615.5±51.5) ml,患者成功止血时间( 38.5±3.8) min, 护理满意度为 97.37%;结论:对产妇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有效控制出血,显著减少出血量,可促进产妇早日康复。

  • 标签: 子宫收缩乏力 产后出血 临床观察 护理措施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产后出血是我们国家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产后出血原因可分为四大类,其中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最为常见。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分娩率逐渐升高,在随之出现的产后出血率也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文主要从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三大方面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子宫收缩乏力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产妇是极为伟大的群体之一,肩负着孕育生命的责任。为了能够让孕妇提升自身的安全性,就应当重视孕妇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危险,并且进行针对性治疗工作,提高孕妇安全性。对于孕妇而言,在生产过后子宫出血导致的危险是极强的,也是造成孕妇死亡的主要元凶之一,子宫收缩乏力更是导致产妇大出血的主要原因,危害孕妇的生命安全。因此才需要开展针对性的治疗研究,尽可能改善孕妇的生产环境,提高治疗水平。

  • 标签: 子宫收缩乏力 产后出血 治疗研究
  • 简介:摘要:产后出血是分娩阶段有可能出现的一类并发症,若短时间内出血量较多,且未能有效止血,很容易导致产妇死亡,引发继发性贫血、失血性休克等一系列并发症,对产妇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临床应明确产后出血原因,并通过有效的治疗方式,将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降至最低,为产妇分娩安全保驾护航。本文将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方式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子宫收缩乏力性 出血治疗 治疗方式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应用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0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中的11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的方式,分为参照组(58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58例患者,应用健康教育的护理方式),对比患者的护理效果和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产后出血情况等指标优于参照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把健康教育的方式应用在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患者身上时,可以更好地减少患者产后出血量,缩短患者的止血时间,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子宫收缩乏力 护理效果 产后出血 健康教育 出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