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替加环素药与联合方案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疗效。方法:选择在2020 年12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替加环素药治疗模式,及研究组采取替加环素联合硫酸多黏菌素B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各项指标有明显的差异(P

  • 标签: 替加环素 硫酸多黏菌素B 多重耐药菌感染
  • 简介:目的探析盐酸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用于门诊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一年之间来我院门诊进行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共13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运用丙泊酚进行术前麻醉;实验组运用盐酸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用于术前麻醉。比对两组患者术后血压等相关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和疼痛程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和疼痛程度均显著高于实验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血压等相关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盐酸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用于门诊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患者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具有一定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人工流产 手术麻醉 盐酸纳布啡 丙泊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椎旁神经阻滞与肌间沟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锁骨骨折手术患者,分别予以肌间沟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椎旁神经阻滞+颈浅丛神经阻滞,对比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在锁骨骨折手术中应用椎旁神经阻滞+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后,患者各时间段心率、无创血压呈良好趋势,麻醉优良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相比之下行肌间沟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的患者情况则较差,呈现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锁骨骨折手术而言,椎旁神经阻滞+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案应用价值明显,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椎旁神经阻滞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颈浅丛神经阻滞 锁骨骨折 麻醉
  • 作者: 黄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21-08-10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0年 第36卷 第3期
  • 机构:安顺市人民医院,贵州安顺561000
  • 简介:目的:分析孟鲁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4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的是布地奈德治疗和孟鲁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治疗,治疗后对结果分析和对比。结果:分析和对比具体的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是91.3%和78.2%,分析和对比两组的肺功能情况,其中治疗组的FEV1、FVC、PEF等指标分别是1.85±0.36、4.56±0.22、4.56±0.17,各项指标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支气管哮喘的患者给予孟鲁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优势明显,能改善不良临床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恢复,值得借鉴和实施。

  • 标签: 孟鲁斯特钠;布地奈德;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乌体林治疗支气管哮喘远期效果及对机体免疫、变态反应指标的影响,以期为乌体林治疗支气管哮喘近、远期疗效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患儿104例,随机单盲取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乌体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及亚群:CD3+、CD4+、CD8+、CD4+/CD8+;免疫蛋白:IgA、IgG、IgM、IgE)、变态反应相关指标嗜酸性粒细胞(EOS)、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及白细胞介素-4(IL-4)变化。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儿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各项免疫指标及变态反应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IgG、IgM、CD3+、CD8+、CD4+/CD8+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P〈0.05),IgE低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P〈0.05),各项变态反应相关指标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治疗8周总有效51例,总有效率98.1%,高于对照组的40例(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2例患儿复发,对照组15例复发,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给予乌体林,可提高患儿免疫功能,改善变态反应,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远期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哮喘 草分枝杆菌 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蛋白质类 白细胞介素4
  • 简介:目的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溴吡的明原料药中的残留溶剂。方法色谱柱为PEC-20M(38mm×0.25mm,0.32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载气为氮气,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温度为250℃。柱温为程序升温:初始温度50℃,保持5min,再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150℃,保持5min,顶空条件:顶空平衡温度80℃,平衡时间30min。结果该方法中溴吡的明的残留溶剂得到了较好的分离与测定。丙酮在0.25~0.75mg·mL^-1,乙醇在0.25~0.75mg·mL^-1,甲苯在0.0445~0.1335mg·mL^-1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2、0.9982、0.9956。丙酮、乙醇和甲苯的精密度(RSD)分别为3.2%、2.8%、4.1%(n=6),回收率分别为100.5%(RSD=4.6%)、98.4%(RSD=5.5%)和101.2%(RSD=3.7%)(n=6)。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溴吡的明原料药中的残留溶剂测定。

  • 标签: 顶空气相色谱法 溴吡斯的明 残留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左西替利嗪联合依巴汀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慢性荨麻疹 88例( 2018年 7月至 2019年 11月),随机分为左西替利嗪治疗的对照组( 44例)与左西替利嗪联合依巴汀治疗的观察组( 44例),观察患者临床指标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好,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 P< 0.05。结论:给予慢性荨麻疹患者左西替利嗪联合依巴汀,能改善患者临床指标,促进症状消失,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 标签: 左西替利嗪 依巴斯汀 慢性荨麻疹
  • 简介:目的:比较剂量头孢呋辛与头孢曲松分别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预防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行胃肠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头孢呋辛组(45例)和头孢曲松组(30例);头孢呋辛组患者手前0.5~1h内给予头孢呋辛预防感染治疗,头孢曲松组患者手前0.5~1h内则给予头孢曲松预防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胃肠手术切口部位感染的发生率,以及手术全程时间、输血量、术后医疗费用与药费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用药后,头孢曲松组患者胃肠手术切口部位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头孢呋辛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全程时间和手术输血量分别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曲松组患者术后医疗费用和药费明显低于头孢呋辛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剂量头孢曲松用于预防胃肠手术切口部位感染的疗效优于头孢呋辛,可有效地降低胃肠手术切口部位感染的发生率,降低患者手术后医疗费用与药品费用,无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头孢曲松 头孢呋辛 胃肠手术 切口感染 预防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使用情况,总结其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6455例使用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病例,对适应证、疗程、给药剂量、药理作用相同药物联用、滴注速度及15例发生ADR/ADE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455例中,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分别为未标注滴速(91.49%)、联合1~3种药理作用相同药物(35.24%)、给药剂量不适宜(29.59%)、适应证不适宜(9.34%)。15例ADR/ADE病例中,引起ADR/ADE的因素有未标注滴速(100.00%)、联合1~2种药理作用相同药物(73.33%)、给药剂量不适宜(33.33%)、适应证不适宜(13.33%)。结论:应严格按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说明书使用药品,不合理用药是引起ADR/ADE的重要因素,建议药品生产厂家及时修改说明书,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相关内容。

  • 标签: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 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事件 评价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在中国健康成年志愿者体内评估单次口服盐酸埃他卡林片的安全性、耐受性。方法:采用区组随机化设计,选择18~50岁健康志愿者52名,随机分配至2.5、5、10、15、20、25mg剂量组,其中2.5、25mg组各有6名受试者,其余各组均有10名受试者,男女各半,每组中均有2人(男、女各1人)接受安慰剂。严密观察给药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变化,并观察试验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入选受试者给药后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未见有异常的改变。试验中未见严重不良事件,未见可能与药物有关的临床不良反应。结论:52名中国健康受试者次空腹口服盐酸埃他卡林片最大剂量达25mg,比较安全,耐受性较好。

  • 标签: 盐酸埃他卡林 安全性 耐受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延伸护理对高海拔地区脑卒中侧空间忽略症在提高患者自理能力的临床疗效,探讨高海拔地区脑卒中后侧空间忽略症病房延伸护理的方法,为高海拔地区脑卒中后侧空间忽略患者提供新的康复护理模式。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0名脑卒中后侧空间忽略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在接受常规治疗同时进行延伸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CBS评分、平衡功能、ADL能力评分。结果4周后治疗组在Barthel指数、USN的改善程度、自理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伸护理可改善高海拔地区脑卒中患者USN程度并有效提高患者自理能力。

  • 标签: 延伸护理 高海拔 单侧空间忽略 自理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复方甘草酸铵S治疗泛发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93例泛发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予复方甘草酸铵S氯化钠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1次/d,同时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口服,5mg/d,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喜炎平注射液10ml加入0.9%氯化钠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糜烂、渗出明显的部位外用中药湿敷。无明显糜烂、渗出的部位外用炉甘石洗剂。两组均治疗10d为1个疗程,1-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P=0.022〈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复方甘草酸胺S氯化钠治疗泛发性湿疹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标本兼治,不易复发,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喜炎平 复方甘草酸单铵S 泛发性湿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侧腹股沟疝患者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以(2022.01-2023.11)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侧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双盲法分组,36例/组。对比组予以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分析组予以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评析、处理二组的临床指标、疼痛水平、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治疗后,分析组的临床指标优于对比组,且疼痛水平较低(P<0.05);分析组的并发症情况少于对比组(P<0.05)。结论: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可以使老年侧腹股沟疝患者的疼痛现象得到缓解,同时,还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情况,值得借鉴。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老年单侧腹股沟疝 疼痛水平 并发症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多药耐药晚期乳腺癌患者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药的价值分析。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多药耐药治疗的晚期乳腺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0名、对照组30名。其中对照组采用卡培他滨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药物干预。比较2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2组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甲磺酸阿帕替尼药应用于多药耐药晚期乳腺癌中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提升治疗效果,利于预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磺酸阿帕替尼单药 多药耐药 晚期乳腺癌 治疗 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哮喘常规处理,对照组患儿同时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和孟鲁特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评定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哮喘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咳嗽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肺部听诊哮鸣音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孟鲁斯特 布地奈德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测定苯磺酸贝他汀中对甲苯磺酸甲酯和对甲苯磺酸乙酯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为填料的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为色谱柱;进样口温度为300℃;载气为氦气,流速为1.0mL/min;升温程序为初始温度150℃保持3min,以10℃/min升至300℃,保持30min;采用分流进样模式,分流比为20:1;GC-MS接口温度为300℃;离子源温度为230℃;四极杆温度为150℃;扫描离子为186、200;扫描模式为SIM模式;溶剂延迟2min;进样量为1μL。结果:该方法检测灵敏度高,硫酸二甲酯的线性范围在限度浓度的20%~20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重复性、进样精密度与准确度均良好。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及准确度良好,可用于苯磺贝他汀中对甲苯磺酸甲酯和对甲苯磺酸乙酯的含量测定。

  • 标签: 气相-质谱联用仪 苯磺贝他斯汀 对甲苯磺酸甲酯 对甲苯磺酸乙酯
  • 简介:目的制备载有姜黄素的油酸甘油酯(GMO)/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壳聚糖(CS)脂质纳米粒,考察该脂质纳米粒在提高药物稳定性方面的潜能。方法采用乳化-高压均质法制备载有姜黄素的GMO/TPGS/CS脂质纳米粒,对该纳米粒进行粒径及分布、zeta电位、微观形态、物理稳定性、UV-Vis光谱学及体外释放动力学等表征。并以姜黄素水溶液为对照,测定该脂质纳米粒在高温、光照、强碱等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该纳米粒为球形或类球形,平均粒径为(93.8±2.80)nm,多分散系数为(0.156±0.063),zeta电位为+(16.76±1.52)mV;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UV-Vis光谱显示,姜黄素可能通过疏水作用结合在纳米粒上,这使得药物产生缓释效果,符合Weibull方程。相比姜黄素水溶液,在高温、光照及强碱等强条件下,包封在纳米粒中的姜黄素降解程度显著减小。结论本试验证明了结合使用GMO/TPGS/CS制备姜黄素脂质纳米粒,可显著提高姜黄素的稳定性。

  • 标签: 姜黄素 单油酸甘油酯 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 壳聚糖 纳米粒 稳定性
  • 简介:2例女性患者(年龄分别为42和33岁)分别因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入院手术治疗,均无肾病史,分别于第2和第4次静脉滴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2.4g后出现恶心、呕吐、血尿、尿量减少、轻度水肿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示Scr和BUN异常(例1:Scr423μmol/L,BUN7.2mmol/L;例2:Scr443μmol/L,BUN6.8mmol/L)。2例患者均立即停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接受止吐、止血、利尿和补液等对症治疗,并分别于用药后第5和第3天转外院肾内科进行血液透析。2例患者的尿量、Scr和BUN分别于转院后第18和第20天恢复正常(例1:Scr49μmol/L,BUN4.1mmol/L;例2:Scr55μmol/L,BUN5.1mmol/L)。

  • 标签: 阿莫西林棒酸钾合剂 急性肾损伤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后路减压椎板骨或髂骨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节段重度腰椎滑脱症的相关效果。方法从2015.1月~2018.5月我院收治的节段重度腰椎滑脱症病患当中,根据盲选的方法从中选择34例进行研究。对于所选取的病患,其中有35例,采用后路减压椎板骨融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作为组1;另外35例采用髂骨椎间植骨融合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作为组2。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椎体复位的效果,植骨融合的情况、病患对治疗的满意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之后发现,组1和组2在椎体复位的效果、植骨融合的情况以及对治疗满意程度的对比上,数据之间的差异并不大(P>0.05);在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对比上,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也无太大的差别(P>0.05)。结论对节段重度腰椎滑脱症病患,使用后路减压椎板骨融合或者是髂骨椎间植骨融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病患椎体复位的情况良好并且植骨融合的概率比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后路减压椎板骨 髂骨椎间植骨 单节段重度腰椎滑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