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9 个结果
  • 简介:中华医学会第24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于2010年4月24~25日在京隆重举行。会议期间宣布了《关于表彰先进专科分会、先进地方医学会、优秀期刊的决定》,共有6种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被评为优秀连续型电子出版物。

  • 标签: 中华医学会 电子出版物 会员代表 连续型 电子版 杂志
  • 简介:为了研究含L.reuteri乳酸菌的含片用作早期慢性牙周炎的辅助治疗措施的效果,检测患者的牙周袋内Lreuteri乳酸菌的定殖水平,将40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个病人都有至少两颗牙齿邻面位点牙周探诊深度(PD)5-7mm,每个象限的牙龈指数(G1)为2.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辅助治疗 随访调查 微生物学 临床效果 含片
  • 简介: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牙齿的保护意识的增强,临床上要求对残根残冠的修复患者也越来越多,桩核冠的制作也就越来越常见.桩核冠修复是先完成桩核的制作,再在桩核上制作全冠修复体.目前,桩核的熔模制作,通常用细钢丝和嵌体蜡在口内完成,这种方法使患者张口和椅位占用时间长、医生操作不方便,有时蜡型容易变形,精密度达不到要求,效果不甚理想;而口外模型法制作桩核时.桩钉蜡型不易从根管内取出,且易折断,桩核常难达到临床上的固位要求.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38例患者采用了种改进的制作桩核熔模的方法,取得了较理想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桩核 熔模 冠修复术 牙缺损
  • 简介:牙龈过度外露根据不同的诊断,需要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处理。本病例报告证明了使用上唇复位的方法处理过度露龈是成功的。本方法是通过去除条形上颌前庭沟颊侧粘膜,将唇粘膜与膜龈结合线缝合,就可形成个较窄的前庭沟并且肌肉活动将受到限制,从而使微笑时上颌牙龈外露减少。本文回顾了上唇复位的基本技术并讨论这种新方法的适应证和非适应证。

  • 标签: 临床报道 外露 牙龈 复位 上唇 病例报告
  • 简介:1、病例选择:选择23例,均为第恒磨牙残冠或残根的病人,其中男10名,女13名,年龄在13~17岁。拔除残冠残根后开始正畸治疗。2、方法:①正轴带环的制作:取直径0.5mm不锈钢丝,在端3mm处弯成90°角,将端点焊在颊面管上。将不锈钢丝放置颊侧...

  • 标签: 第二恒磨牙 近中移动 第一恒磨牙 正畸治疗 不锈钢丝 残冠残根
  • 简介:上颌快速扩大(rapidmaxillaryexpansion,RME)是种矫治上颌横向宽度不调的常用方法,随着对该研究的日益加深.这种方法不仅被用于矫治上颌狭窄,后牙反雅,轻中度牙弓拥挤.而且也有国外文献报道用于治疗鼻腔、上呼吸道阻塞及传导性听力下降。笔者在临床中治疗1例上颌狭窄合并传导性听力下降病例,上颌狭窄改善后听力恢复,国内尚未见同类报道.现总结如下:

  • 标签: 上颌快速扩大 听力下降 传导性 治疗 上呼吸道阻塞 常用方法
  • 简介:戊二醛引起口腔粘膜病变的例报告杜立戊二醛(Glularal)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种新型、高效、低毒消毒灭菌剂。目前,2%戊二醛溶液在口腔临床上广泛应用。主要用于浸泡器械,从而起到杀菌消毒的目的。在临床上,我们发现例由于使用戌二醛浸泡器械操作不当引...

  • 标签: 戊二醛 口腔粘膜病变 药物不良反应 使用说明书 灭菌剂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简介:目的探讨通过组织学方法观察和评价次氯酸钠与超声技术和(或)氢氧化钙联合应用对根管及管间峡区内有机碎屑的清理效果.为管间峡区清理技术的建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新鲜拔除的下颌第磨牙45颗,用ProTaper手用锉预备近颊和近舌两根管后,将45例近中根随机分为A、B和C三组.分别采用以下方法完成根管清理:A组5.25%NaOCl超声冲洗1min,B组和C组均先用Ca(OH)2糊剂处理根管24h.再分别通过超声冲洗和常规冲洗技术清理根管.冲洗液均为0.5%NaOCl.标本脱钙包埋后.取距根尖1、1.5、2、2.5、3mm处的切片各1张作为观察片,行HE染色。用图像软件分析根管及管间峡区内有机碎屑的含量.计算根管和管间峡区清洁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和B组的根管清洁度(根尖1~2.5mm水平)和管间峡区清洁度(根尖1~3mm水平)均优于C组(P〈0.05),A、B组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a(OH)2糊剂和0.5%NaOCl超声冲洗联合应用可获得较理想的根管及管间峡区清理效果.可替代5.25%NaOCl超声冲洗法成为种安全、有效的根管及管间峡区清理技术。

  • 标签: 下颌第一磨牙 管间峡区 有机碎屑 超声冲洗
  • 简介:活动矫治器是种常用正畸矫治器,只有固位良好,才能发挥作用。目前活动矫治器常用单臂环、箭头卡和邻间钩固位,这在临床应用中可能会遇到些问题:单臂环对于乳牙或者倒凹不足的牙齿固位效果欠佳;采用邻问钩或箭头卡虽然能够获得较好的固位效果,但这容易压迫牙龈乳头,造成患者不适。

  • 标签: 活动矫治器 固位装置 设计方法 固位效果 正畸矫治器 临床应用
  • 简介:病史:房×,女,13岁,要求关闭下颌第恒磨牙问隙。、临床检查1.正侧面特征:面部左右对称,侧貌比例协调。2.牙列情况:恒牙列期,右侧下颌第磨牙早失,左侧磨牙关系中性,上颌轻度拥挤,下颌牙列较整齐,尖牙为中性关系,前牙覆殆颌覆盖关系正常。3.关节检查:双侧颞下颌关节区无明显压痛,无弹响,开口度及开口型正常。既往无关节病史。

  • 标签: 下颌第一恒磨牙 第一磨牙缺失 种植体支抗 颞下颌关节 应用 第一磨牙早失
  • 简介: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第九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将于2016年1月8-10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委会主办,北京口腔医学会修复专委会、解放军口腔医学研究所等承办。会议内容包括口腔修复学专委会换届选举、口腔修复学术讲座与交流、学术论文壁报比赛等内容。此次会议面向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广大口腔修复从业人员,真诚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和参会。

  • 标签: 中华口腔医学会 换届大会 口腔修复学 口腔医学 学术论文 论文汇编
  • 简介: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放射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13全国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专题研讨会暨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新进展学习班将于2015年11月5-8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本次研讨会和学习班形式有:国内专家讲座;论文演讲;病例讨论。会议就将涉及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各领域(医、教、研)主题进行研讨。

  • 标签: 中华口腔医学会 湖北省武汉市 武汉市洪山区 珞珈山 会议地址 放射专业
  • 简介:目的通过实验室体外模拟咀嚼力疲劳负荷来研究改良设计后的树脂粘结固定局部义齿(RBFPD)抵抗脱位的能力,以及不同粘结剂对于固位的影响。材料和方法每个样本组由1颗前磨牙和1颗磨牙组成,2个离体牙间留出相当于1颗磨牙大小的间隙。样本分为5组。第1组样本按照传统RBFPDs进行牙体预备,包括领面沟、He支托窝和舌侧翼板。第2组和第3组按照带有固位槽的改良设计进行牙体预备。第4组只预备固位槽。第5组除了以嵌体洞型替代固位槽以外,其余设计与第2和第3组相同。制做铸造支架,组织面酸蚀。第1、2、4、5组样本以Cement-It作粘结剂,第3组用Panavia21粘结。第2、3、4组的固位槽洞型用复合树脂修复。样本保存在水中作230000压力负荷循环,频率为4Hz。在拉力负荷下铸件与基牙分离。结果平均分离力大小:第1组=361N,第2组=525N,第3组=562N,第4组=449N,第5组=417N。第2组和第3组明显高于第1组和第5组。与第1组相比,第2组和第3组铸件分离时还伴有较高比例的基牙断裂。第2、3、4组样本较少发生粘结失败。结论第2和第3组改良设计的RBFPD的固位性较好。改良设计的RBFPD抗脱位能力增强与铸件面积或树脂粘结剂类型并无直接联系,而是和铸件与固位槽复合树脂修复体之间的机械锁结有关。

  • 标签: 改良设计 后牙粘结桥 固位性 局部义齿
  • 简介:1、病历报告患者×××,男,11岁。检查:恒牙,6666反,33缺失,4224各2mm间隙,55畸型中央尖,66完全近中,66近中尖对尖,前牙反覆Ⅲ°,反覆盖Ⅱ°,上颌后缩,下颌前突,面中1/3明显凹陷。下颌可后退至对刃。诊断:毛氏Ⅱ1+Ⅲ2,...

  • 标签: 牙反 固定矫治器 尖牙 发育期 全口 正常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