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围术期生长激素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影响。方法将知情同意原发性肝癌患者48例,随机分为术前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组(术前GEEN组)、术后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组(术后GEEN组)、胃肠外营养组。术后GEEN组患者术后12h间断口服温水,如患者无明显不适,术后24h开始口服肠内营养液逐渐增加至全量,第4天开始按30mL/(kg·d)口服至第七天,术后3d内,不足能量或水、电解质通过静脉途径补充。同时术后7d内按4IU/d皮下注射基因重组人类生长激素(思增)。术前GEEN组术前3d按30mL/(kg·d)开始口服肠内营养液,术后4d与术后GEEN组前4d方案相同,肛门排气后逐渐恢复饮食。同时术前3d至术后4d皮下注射基因重组人类生长激素(思增)。胃肠外营养组术后7d内按胃肠外营养常规支持,肛门排气后逐渐恢复饮食。观察患者临床恢复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或脂肪液化、肺部感染等)。营养前或术前1d术后8d清晨采血检测肝功能、NK细胞、T细胞亚群(CD3比例CD4/CD8比值)、免疫球蛋白(IgM、IgG、IgA)、补体(c3、C5)。结果术前GEEN组术后GEEN组中各有l例因术后出现明显腹胀不愿意继续口服而退出,其余个别病例出现轻度腹胀等不适,经过调整进食速度短暂休息后好转,均按计划完成治疗。三组患者整个研究过程中均无大出血、手术死亡等严重并发症。三组患者发生感染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GEEN组相对较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后三组患者蛋白水平比较,术后GEEN组、术前GEEN组总蛋白均比胃肠外营养组高(P=0.00),以术前GEEN组提高更明显(P=0.00),而白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0.16),肠内营养组需要补充白蛋白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肠内营养 营养状况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明确临床上多烯磷脂酰胆碱(PPC)联合丙戊酸镁(VPA-Mg)改善癫痫后认知功能障碍作用。方法将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门诊收集符合要求42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VPA-Mg联合PPC治疗组(VPA-Mg+PPC组,n=20)单独使用VPA-Mg组(VPA—Mg组,n=22)。观察24周后,对两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病程、发作类型、月平均发作次数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VPA-Mg+PPC组访视1与访视4平均月发作频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2±1.1)w(0.4±0.6),P〈0.05];VPA—Mg组访视1与访视4平均月发作频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1.5±1.4)VS(0.6±0.6),P〈0.05],但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PA-Mg+PPC组认知评定较VPA-Mg组改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但有轻度不良反应及实验室数据异常存在。VPA-Mg组胸闷1例,脱发1例,腹痛1例,谷丙转氨酶偏高2例。VPA—Mg+PPC组在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且改善了伴有肝功能异常病例。结论VPA-Mg与PPC联合治疗癫痫患者不仅可以控制癫痫发作,抵抗丙戊酸镁对肝脏方面的不良反应,而且可以明显改善癫痫患者认知功能损害。

  • 标签: 癫痫 认知功能 多烯磷脂酰胆碱 丙戊酸镁
  • 简介:2007年9月13—24日,我县发生毒蕈中毒事件10起,中毒人数18人,我院住院资料完整15例,全部以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为主要表现,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毒蕈中毒 肾功能衰竭 急性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 简介:慢性胰腺炎(chronicpancreatitis,CP)由于胰腺实质进行性纤维化、钙化,可影响胰腺内分泌功能,导致胰腺分泌各种激素紊乱,临床上最终表现为糖耐量异常或显性糖尿病。CP糖尿病胰源性糖尿病中最主要一类,有人提出将胰源糖尿病作为3型糖尿病来研究,充分证实临床重要性。

  • 标签: 胰腺内分泌功能 慢性胰腺炎 功能不全 临床重要性 糖尿病 糖耐量异常
  • 简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介于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之间一组心肌缺血综合征。近年来,日益增加研究证据表明,内皮功能在包括UA在内缺血性心脏病发病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血管内皮功能异常造成血管活性物质代谢失衡、致血栓形成作用增强等变化,通过促发冠状血管痉挛、冠脉内血栓形成,构成了急性心肌缺血发生发展一个重要病理机制。下面对近年来不稳定型心绞痛内皮功能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研究进展 心肌缺血综合征 ANGINA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OCD)一种慢性、具有遗传特性神经症,年患病率约0.8%,终身患病率为1%-2%。OCD特征表现为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患者会有反复侵入无意义想法、冲动以及重复行为.以缓解强迫观念带来压力。OCD常常使患者社会功能下降.并可最终导致患者出现致残性神经精神问题.使其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 标签: 强迫症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精神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对骨代谢影响。方法对5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及56例健康对照者采用化学发光法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FT3、FT4、PINP、BGP、ICTP、B-ALP。结果甲亢患者血bFT3、FT4、PINP、BGP、ICTP、B-ALP活性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且甲亢患者血FT3、FT4分别与PINP、BGP、ICTP、B-ALP呈正相关(P〈0.01)。结论甲状腺激素可能直接参与加速骨转换及增加骨吸收,由此导致甲亢患者骨量丢失。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骨质疏松症 骨代谢.
  • 简介:目的:探讨血压昼夜节律对高龄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影响。方法入选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期间北京友谊医院老年心内科住院96例高龄高血压患者(年龄≥80岁),根据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将其分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MCI组,35例)认知功能正常组(对照组,61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合并症,以及动态血压监测指标。结果MCI组患者与对照组24h平均收缩压(24hSBP)分别为(131.14±12.61)(131.00±13.17)mmHg、24h平均舒张压(24hDBP)分别为(65.74±7.35)(64.08±8.39)mmHg,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昼间平均收缩压(dSBP)、昼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CI组晨峰血压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8.69±12.64)vs(4.08±12.78)mmHg,P<0.05]。结论清晨血压升高与高龄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受损有关。

  • 标签: 老年人 80以上 高血压 认知障碍 血压变异 清晨血压
  • 简介:<正>试验组40例,对照组48例,均口服地高辛、ACEI、血管扩张剂利尿剂等基本抗心衰药。试验组加服卡维地洛10mg/d,最大量20mg/d。治疗7个月后,复查彩超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均有显著改善,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12个月后,试验组心功能NYHA分级也优于对照组。

  • 标签: 充血性心衰 心脏功能 射血分数 缩短率 左室短轴 心功能
  • 简介: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EH)发病日益增多,由其所造成致死、致残不断增加。防治高血压关键,不仅要降压达标,而且应尽早了解靶器官有无损害,予以及时、合理治疗,从而延缓靶器官损害。

  • 标签: 早期肾功能损害 原发性高血压 HYPERTENSION 缬沙坦 靶器官
  • 简介: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素依赖性舒张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02.11-2003.6年门诊高脂血症病例共40例,进行8周阿托伐他汀10mg/d口服治疗,40例为健康对照组,治疗前后测定血脂,血浆内皮素(ET),及治疗前后超声多普勒测定肱动脉血管内径,反应性充血以及含服硝酸甘油后肱脉血管内径变化。结果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素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损害(P<0.01),而对硝酸甘油反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后血清TG、TC、LDL-C显著下降,血浆ET显著下降,对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疗效明显,并显著改善肱动脉内皮功能,这一作用源于对内皮细胞直接作用,可能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高脂血症 药物治疗 血管内皮素依赖性舒张功能
  • 简介:机体受细菌等致病微生物侵入后,通过先天性免疫获得性免疫调动免疫效应细胞免疫分子清除病原体。经呼吸道侵入病原体首先受鼻、咽和气管一支气管机械屏障过滤,并沉积于管腔内黏液纤毛毯,经喷嚏、咳嗽排出,或经由补体、抗体、激肽类等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灭活清除。

  • 标签: 呼吸道侵入 免疫增强剂 免疫防御 免疫效应细胞 致病微生物 获得性免疫
  • 简介:硫氧还蛋白-1(thioredoxin-1,Trx-1)一种广泛分布氧化还原蛋白,通过二硫化物活性中心可逆地催化许多氧化还原反应,具有抗氧化抗炎作用。胰腺炎病程存在着氧化应激炎性细胞浸润,Trx-1作为一种内生抗氧化剂,通过直接清除活性氧发挥抗氧化作用,通过减少致炎细胞因子表达,发挥间接抗炎、抗氧化作用。重组Trx-1能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减轻胰腺炎症,可作为一种新治疗急性胰腺炎策略。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硫氧还蛋白 蛋白-1 氧化还原反应 中性粒细胞浸润 抗氧化作用
  • 简介:目的评价采用J型贮袋高龄患者保肛手术后改善排便机能中价值。方法选取2002年2月至2003年8月诊治39例高龄(≥75岁)低位直肠癌患者。按手术方式分成两组,传统结肠断端与直肠肛管直接端端吻合组(直吻组),结肠J型贮袋与直肠肛管行端侧吻合组(贮袋组),对保肛手术后控便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术后排便次数正常时间:贮袋组优于直吻组(P〈0.01)。术后3个月、半年,贮袋组平均排便次数明显少于直吻组(P〈0.05);延缓排便控制能力、失禁综合评分、区分排便排气能力等指标均优于直吻组(P〈0.05);但术后1年及1年半,两组控便能力差异无显著性(P〉0.05)。贮袋组直肠测压值优于直吻组。术后控便情况满意率贮袋组高于直吻组。采用贮袋吻合术后便秘发生率高于直接吻合术(P〈0.01)。结论(1)高龄不是结肠贮袋直肠肛管吻合术禁忌证;(2)采用结肠贮袋直肠肛管吻合术能够明显改善高龄患者术后1年内控便功能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结肠J型贮袋 年龄因素
  • 简介:慢性肾功能衰竭(下称慢性肾衰)常伴发心脏损害,心律失常是心脏损害一种表现,严重心律失常是导致死亡主要原因之一.现将我院1989年3月至1991年12月收治72例既往无心脏病史慢性肾衰患者,就其心律失常进行分析.临床资料本组72例,男41例,女31例,年龄15~82岁,其中40岁以下38例,40岁以上34例.原发病为慢性肾炎59例,多囊肾7例,慢性肾盂肾炎4例,狼疮性肾炎及双输尿管狭窄各1例.主要检查结果:血尿素氮21.3~92.9mmol/1,平均40.8mmol/1,其中≥28.6mmol/1者64例.二氧化碳结合力2.8~25.4mmol/1,其中≤16mmol/1者42例,正常范围者30例.血清钾2.07~8.25mmol/1,其中<3.5mmol/1者24例,高于5.2mmol/1者10例.均有不同程度贫血,其中Hb≤60g/1者39例.血压正常者10例,收缩压≥22kPa者46例,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并发心律失常 慢性肾盂肾炎 慢性肾衰 心脏损害 血压正常者
  • 简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特别是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继发性甲旁亢所导致血管钙化又是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重要危险因素。引起继发性甲旁亢血管钙化有多种因素,如何更好地防治继发性甲旁亢、预防由此导致血管钙化,现已成为广大肾脏病学者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近年来文献所报道继发性甲旁亢与血管钙化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简述。

  • 标签: 继发性甲旁亢 终末期肾脏病 血管钙化
  • 简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由多种病因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一种临床综合征。心血管系统对甲状腺激素非常敏感,绝大多数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睡眠休息仍高于正常,而病窦综合征极少见甲亢并发症,本人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综合征 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评估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并了解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中老年有2型糖尿病病史患者(年龄40—69岁)199例。调查患者既往病史、糖尿病病程、家族史。检测并比较所有入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k)、血脂、血压及颈动脉彩色超声。选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北京版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患者MoCA评分较5年以内者降低(P〈0.05)。认知功能与受教育年限、高血压病史、WHR、FPG、HbA。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阻力指数(RI)显著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年限、高血压病史、颈动脉RI、HbA。影响糖尿病患者MoCA评分水平关键因素。结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与其受教育程度、高血压病史、颈动脉血管阻力及血糖控制情况密切相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 认知功能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 简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重症患者最常见死因,近年来MODS诊断治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及早诊断规范、高质量生命支持治疗极大改善了MODS患者预后。临床上MODS患者病情往往复杂多变,要求极短时间内做出正确临床决策,科学理性临床决策思维对MODS患者合理诊治起着非常重要指导作用。临床医师应努力学习充分灵活地运用辩证思维,为对MODS进行科学临床诊疗决策提供合理思路。

  • 标签: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决策 辩证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