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血塞通软胶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8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心绞痛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软胶囊,2次/d,每次2粒,观察心绞痛症状发作频率、疼痛强度和持续时间,治疗前后心电图QTd变化。结果:治疗组不稳定性心绞痛发作频率、疼痛强度及持续时间、心电图QT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胶囊佐治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明显,能减少心电图QTd,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 标签: 血塞通 不稳定性心绞痛 心电图QT离散度
  • 简介:目的:研究利用无创心功能监测仪辅助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呼吸衰竭病人选择最佳呼气末正压(PEEP)。方法: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呼吸衰竭病人使用机械通气后连接无创心功能检测仪持续监测心功能指标,包括心输出虽(CO)、平均动脉压(MP)、心脏指数(CI)、左室做功指数(LCWI)、前负荷(TFC)、气道峰压(PIP)。当PEEP=0时记录上述指标,并定为初始值。计算CO初始值的95~91%,90-86%,85—81%,80-76%,75%以下的具体值。以3cmH2O为为间隔逐渐增加PEEP,同时连续监测无创心功能指标,密切注意CO.在CO为CO初始值的95—91%,90~86%,85-81%,80—76%,75%以下均记录上述数值及检查值(若存在一个以上PEEP值的CO在同一范围内,取PEEP较大值)。结果:当CO降为初始值的81—85%时,氧合指数较前有显著提高(P〈O.05)。CI有所下降(P〈0.05),但MAP及其他数值无显著变化。结论: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机械通气患者,通过无创心功能监测相关指标,可帮助选择最佳PEEP。

  • 标签: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PEEP 无刨 心功能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阴两虚夹瘀型的疗效观察。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06年2月~2015年2月期间门诊诊治的120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阴两虚夹瘀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冠心1号汤剂治疗。观察指标为所有患者心绞痛疗效和血脂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1.67%)。结论对于稳定性心绞痛气阴两虚夹瘀型冠心病的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其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 气阴两虚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会支持系统对多发性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多发性硬化生活质量54项评分量表(MSQOL–54),调查105例多发性硬化患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状况及生活质量,选取同期70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结果多发性硬化患者社会支持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t=2.548,P<0.05);年龄≥60岁组主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明显低于<60岁年龄组(t=2.353~3.079,P<0.05);丧偶或离异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明显低于正常家庭组(t=3.985~8.350,P<0.05);干预后,多发性硬化患者躯体功能、躯体致角色受限、情绪致角色受限、健康认识、疼痛、精力、情绪状况、性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应激、总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t=2.170~6.344,P<0.05)。结论多发性硬化患者是社会支持较低的弱势群体,加强社区支持系统干预能提高MS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多发性硬化 社会支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病人的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状况。方法调查86例食管癌病人的社会支持情况,分析食管癌病人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状况。结果食管癌病人生活质量得分平均38.06分,其社会支持总分高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病人的生活质量偏低,比正常人能获得较高的社会支持,但支持利用度较低。护理过程中应重视发挥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作用,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食管癌病人 社会支持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