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病例分析教学法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4级临床专业 1、 2班的学生 80例纳入本次研究,将其分别设置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例。对照组采用医学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通过案例分析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期末考试主要考查案例分析试题,以四项全能考核机制进行总评,并利用问卷调查以及成绩分析的方式评估两组教学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学生学习综合成绩更优,教学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应用病例分析教学法有利于将教材知识点与临床疾病紧密联系为一体,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加强,并体验到创造性学习的乐趣,教学满意度随之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基础医学教学 方法 病例分析法 应用效果
  • 简介:临床上准确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对慢性肝病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超声造影和声弹性成像技术分别从微循环和弹性硬度方面间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具有无创、便捷和准确率高的优点。本文重点综述超声新技术在肝纤维化评价中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肝纤维化 慢性肝病 超声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评价DWI在良、恶性椎体压缩骨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EHDX1.5T超导MRI仪对169例患者的266个椎体行DWI和常规扫描,分别测量并计算ADC值。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病理结果将266个椎体分为正常椎体组33例33个椎体,良性压缩骨折组77例103个椎体(胸椎40个,腰椎63个),恶性压缩骨折组59例130个椎体(颈椎6个,胸椎50个,腰椎67个,骶椎7个)。对各组参数行F检验。结果:正常组ADC值平均为(0.6160±0.3807)×10-3mm2/s,良性组为(1.7547±0.4563)×10-3mm2/s,恶性组为(1.2115±0.5908)×10-3mm2/s。正常组、良性组、恶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常组ADC值最小,恶性组次之,良性组最大,正常组、良性组、恶性组均有交叉。DWI对椎体的良、恶压缩骨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 标签: 骨折 压缩性 脊柱 磁共振成像 弥散
  • 简介:心血管畸形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为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越来越多的孕妇将产前检查作为胎儿心脏检查的重要手段,胎儿超声心动图在中孕及晚孕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孕早期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拟对孕11~13+6周胎儿超声心动图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等进行综述。

  • 标签: 胎儿超声心动图 妊娠早期 先天性心脏病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腹腔镜技术在泌尿系统疾病重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行泌尿系统疾病重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行高清腹腔镜手术,观察组行3D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泌尿系统疾病重建手术时应用3D腹腔镜技术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且安全性较高,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3D腹腔镜技术 高清腹腔镜 泌尿系统疾病 重建手术
  • 简介: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devices,IUD)具有经济、安全、高效、方便,一次性放置可长期避孕,且避孕作用可逆等优点,目前约占采取避孕措施育龄妇女的40%[1].IUD被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原因所致的取器困难问题,由其所导致的出血、穿孔、残留等并发症也时有发生.宫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取器困难提供了新的方法,可在直视下取器,而B超能对宫腔外的黏膜下及肌层等情况予以补充提示,并可提示手术器械与子宫肌层的准确解剖关系,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近年来我院采用B超联合宫腔镜对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者进行检查、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B超治疗 宫腔镜 宫内节育器 取器手术 子宫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数字断层融合摄影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2例胫骨平台内固定术后患者,分别在术后3、6个月行膝关节正侧位常规DR摄影及数字断层融合摄影,对比2种检查方法获得的图像并作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6个月,胫骨平台及膝关节常规DR优质图像率为53.1%(17/32)、59.4%(19/32),数字断层融合摄影优质图像率为84.4%(27/32)、90.6%(29/32),2种检查方法术后3、6个月优质图像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患者术后复查中,与常规DR摄影相比,数字断层融合技术获得的图像质量更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 放射摄影术
  • 简介: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是在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wI)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磁共振成像技术,是目前唯一无创性反映活体组织水分子交换功能状况的检查方法,可以从细胞及分子水平研究缺血性脑卒中(CIS)的病理改变情况。本文总结国内外大量文献,就DTI的成像原理及其在CIS的超早期诊断、准确定位、病情进展的评估和判断预后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卒中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肝癌(SHCC)的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表现,分析两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0个经影像学检查和细胞学穿刺或手术病理确诊的原发性SHCC病灶(最长径<3cm),回顾性分析其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结果:超声造影显示54个病灶呈整体弥漫性'快进快出'式增强特点;18个病灶造影剂消退缓慢,呈'快进慢出'式特点;8个病灶呈'慢进快出'式特点。灵敏度为97.4%(75/77),特异度为94.6%(70/74),准确率为93.8%(75/80)。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76个病灶血供为Ⅰ~Ⅱ级血管,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为(50±11.9)cm/s,阻力指数(RI)为0.70±0.10;4个病灶因位置深而血流显示不理想。灵敏度为91.7%(66/72),特异度为83.8%(57/68),准确率为77.5%(62/80)。两者均能较好反映原发性SHCC的血流灌注特征,超声造影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更能敏感地动态显示原发性SHCC的血流动力学特点。结论:超声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均可较敏感地预测原发性SHCC,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造影 原发性小肝癌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组织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畸形、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过程。病理特点为关节滑膜炎,血管翳形成,当累及软骨及骨质时出现骨质侵蚀破坏,关节间隙改变,邻近骨质疏松,关节畸形。既往对RA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赖X线平片的检查,许多研究表明,RA患者在症状出现6~12月后95%出现X线改变。

  • 标签: 高频超声 类风湿关节炎
  • 简介: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临床确诊的14例良性胸腔积液(8例肺炎,5例肺结核,1例肺囊虫病)和15例恶性胸腔积液(5例肺腺癌,4例肺鳞癌,2例肺腺鳞癌,4例转移性)行宝石能谱CT平扫,分别测定并比较良恶性胸腔积液的混合能量图像CT值、能谱曲线斜率、40及100keV单能量图像CT值、水基值、脂基值、血基值和有效原子序数。结果:良恶性胸腔积液的混合能量图像CT值、能谱曲线斜率、水基值、脂基值、血基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良恶性胸腔积液的40及100keV单能量图像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有效原子序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宝石能谱CT低能量级别、高能量级别和有效原子序数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具有一定意义。

  • 标签: 胸腔积液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 简介:目的探讨三维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诊治的3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依次进行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二维声弹性成像和三维声弹性成像检查。根据三维声弹性图表现,将病灶的弹性分级分为Ⅰ~Ⅳ级,并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良性病变以Ⅰ~Ⅱ级多见,恶性病变以Ⅲ~Ⅳ级多见,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声弹性图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Ⅲ级以上(含Ⅲ级)作为判断恶性的标准,灵敏度为94.4%,特异度为81.3%,准确率为88.2%。结论三维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能提供一定帮助。

  • 标签: 超声检查 三维 声弹性成像 甲状腺
  • 简介:我院自2003年7月~2005年7月采用介入溶栓疗法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28例,疗效显著,并应用整体护理理念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护理方案,现总结如下。

  • 标签: 整体护理 介入治疗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 简介:目的:探讨双源CT肺动脉成像(MSCTPA)对肺动脉栓塞(P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1临床拟诊为PE的患者行MSCTPA,观察肺动脉栓子的部位、数目、形态等直接征象,并分型;观察肺叶继发性改变。结果:发现栓子657支,其中段以上栓子481支,包括中心型栓子176支,附壁型259支,完全阻塞型46支。间接征象包括马赛克征、肺梗死、胸腔积液、肺动脉增粗等。结论:MSCTPA能够方便、快捷、清楚地显示肺动脉栓子,提高PE的临床诊治效果。

  • 标签: 肺栓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在胎儿畸形筛查诊断中采取产前系统胎儿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本院进行产检的10944例孕妇,时间选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所有孕妇均给予常规产科检查与产前系统胎儿超声检查,对检查后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经引产或分娩证实,10944例孕妇中共80例畸形胎儿,畸形率为0.73%;产前系统胎儿超声检查胎儿畸形检出率97.50%高于常规产科检查检出率76.25%,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中采取产前系统胎儿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提升胎儿畸形检出率,降低胎儿缺陷出生率,值得借鉴。

  • 标签: 常规产科检查 产前系统胎儿超声检查 胎儿畸形 二孩政策
  • 简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病例选自我院2004年3月~2007年3月行影像学检查和介入治疗的患者1500例,男952例,女548例;年龄14~76岁,平均45岁。其中腹部血管造影60例,泌尿道造影529例,消化道钡剂灌肠420例,腹部和腰椎摄片检查505例。

  • 标签: 洁肠净片 影像学检查 肠道清洁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16排螺旋CT在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方式分为对照组(静脉肾盂造影)52例、观察组(16排螺旋CT扫描)58例,观察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①观察组58例患者经螺旋CT扫描后,确诊结果:输尿管结合2例、腰大肌陈旧性血肿2例、单纯肾盂积水5例、输尿管狭窄7例、神经元性膀胱5例、输尿管占位5例、肾结石12例、输尿管结石20例。对照组52例患者经肾盂造影检查,确诊结果:16例无显影、16例单侧显影、20例显影延迟;②观察组诊断准确率96.55%(56/58)明显高于对照组诊断准确率84.62%(44/52),二者差异显著(χ2=4.7268,P

  • 标签: 16排螺旋CT 泌尿系统 梗阻性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研究胆总管扩张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CPR)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局限性.方法:收集20例胆总管扩张患者,将其1~3mm薄层扫描轴位源像(ASI)传到工作站后处理,行扩张胆总管曲面重建成像,作任意曲面显示所要观察的扩张胆总管.经手术病理及随访证实,评估CPR对胆总管扩张病因的定位与定性价值.结果:CPR对扩张胆总管的成像率达100%,均能显示完整的扩张胆总管及梗阻部位,定位准确率达100%,定性准确率达90%.结论:CPR能将不在同一平面的扩张胆总管显示于一个平面上,更好地显示扩张胆总管的连续性,可直观地显示胆总管扩张程度、部位及梗阻端形态,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胆总管扩张 CPR 诊断 多层螺旋CT 手术病理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择我院影像科2019年6~9月之间收治64例肝脏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分别接受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情况。结果超声造影检查对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简便诊断的检出率为96.88%,显著高于常规超声检查的82.81%,两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超声造影 肝脏 良恶性肿瘤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S)在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术(fineneedleaspiration,FN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可疑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73例(共82个结节),分别行常规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及超声造影引导下细针穿刺,穿刺针数406针,每个结节均手术并经病理证实。比较这两种方法诊断甲状腺癌的阳性率、穿刺阳性率。结果:73例患者的82个结节中,71个结节病理诊断为甲状腺癌。71个结节一共406针,其中315针(77.6%,315/406)诊断为甲状腺癌。常规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诊断为甲状腺癌者56个(78.9%,56/71),151针诊断为甲状腺癌,细针穿刺术的灵敏度47.9%,特异度81.3%,准确率55.4%,阳性预测值71.9%,阴性预测值60.9%。超声造影引导下细针穿刺诊断为甲状腺癌者69个(97.2%,69/71),263针诊断为甲状腺癌,细针穿刺术的灵敏度83.5%,特异度80.2%,准确率82.8%,阳性预测值80.8%,阴性预测值82.9%。两种方法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造影能提高甲状腺癌诊断的成功率,提高细针穿刺的灵敏度和准确率,引导细针穿刺避开结节内坏死、囊性无血供区域,提高穿刺取材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造影 常规超声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术 甲状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