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门诊输液的安全管理,提高门诊输液的安全性,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疾病治疗效果。方法找出一系列门诊输液安全隐患因素,提出安全管理对策并认真落实。结果门诊输液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结论通过加强对门诊输液的安全管理,使患者得到及时、准确、安全、有效的治疗,使其减轻痛苦,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 标签: 门诊输液 隐患 安全
  • 简介:摘要手术室安全管理是整个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做好手术室护理安全,防止在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出现缺陷、差错、事故等问题,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建立手术室管理手册,健全和完善科室管理制度,加强制定目标管理,近年来,无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 标签: 浅谈 手术室 护理安全 管理
  • 简介:摘要手术安全与手术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与手术质量,建立、健全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制定手术分级目录,划定手术医师手术级别,实行手术医师手术权限准入,便于加强对手术医师的管理,确保手术安全,极大地提升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合理调配医疗资源,使分级医疗落到实处,同时能够科学、客观地反映医院实际诊疗水平和救治能力,合理评价工作绩效。

  • 标签: 医院管理 手术分级 医疗质量
  • 简介:摘要探讨优质护理时代的儿科急诊护理安全文化,主要从质量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教育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诊 安全文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透析中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血液透析室的患者60例进行研究,分析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进行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加强风险管理,患者管理和护理人员的管理。结果60例患者中,发生出血患者为1例(1.67%),发生脱针患者为2例(3.33%),没有患者发生导管感染。60例患者在血液透析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下,未出现医患纠纷,也未出现护理安全责任事故,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分平均为(91.25±4.26)分。结论在血液透析室进行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可相应减少风险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安全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国家对医疗事业的重视,中小型医院得到蓬勃发展,医院医疗电器化程度不断提高,电子仪器、电子设备增加很快。为使今后医院的用电能规范安全,本文针对医院用电现状和隐患,谈谈初浅的看法。

  • 标签: 医院用电 隐患 安全用电 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病人亦相应增加。老年人常多种疾病同时并存,用药机会增多且多种药物合用。由于老人生理机能下降,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不同于青年人,药物易在体内蓄积而使药物不良反应率增高。此时,老年人安全用药受到社会的共同关注。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基层老年人文化素质低以及医疗卫生机构与管理体系不健全,药品监督乏力,导致农村老人不合理用药的问题十分突出。广大农村地区也一直是药品监管和供应的薄弱环节。因此,农村老年人用药目前还存在着安全隐患。从目前农村老年人用药的现状出发,通过对农村老年人了解和使用药品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农村老年人用药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一些建议。

  • 标签: 农村老年人 合理用药 现状 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和参考的相关文献,对影响血液净化护理安全性的一些重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对以后的血液净化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 标签: 血液净化 护理 安全性 探讨
  • 简介:摘要所谓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评价护理质量的高低,护理安全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因为护理安全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可在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对社会治安的维护有积极意义。耳鼻喉科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科室,所面对的患者相对于其他科室而言,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其主要的原因除了治疗疾病外,还存在着“面子”的问题。所以说,医疗护理事故的防范,是护理管理者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 标签: 耳鼻喉 护理管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方法从患者的安全角度出发,准确识别各种安全隐患,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加强安全管理。结果科学管理改进了工作流程,保障急诊护理安全,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实施安全管理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急诊护理抢救质量。

  • 标签: 急诊 安全隐患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食品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安全是最基本的要求和健康的保证。公共卫生是关系我国人民大众健康的公共事业。因此,食品安全与公共卫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食品安全问题是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基本的公共卫生问题。

  • 标签: 食品安全 公共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利培酮与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给予研究组中精神分裂疾病患者服用阿立哌唑,对照组中精神分裂疾病患者服用利培酮,观察两组精神分裂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PANSS评分、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对照组中总有效率是72.5%;研究组中总有效率是97.5%,较对照组的高于25%,经数据分析,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较对照组的分别低出约7分和4分,经数据分析,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62.5%;研究组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15%,较对照组的低出约47.5%,经数据分析,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利培酮而言,阿立哌唑对于精神分裂疾病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较高的安全性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利培酮 阿立哌唑 精神分裂症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安全隐患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消毒供应中心13名工作人员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实施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将13名工作人员分为干预组及非干预组,观察两组工作人员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职业暴露率及工作质量指标评分。结果干预组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非干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工作质量评分明显高于非干预组,而职业暴露率则低于非干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可有效提高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促进供应中心工作质量,降低工作差错率。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安全隐患 职业防护培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内科护理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其管理的效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时间段内,心内科的患者一百二十例,对其一百二十病患进行分组,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将病患平均分为两组,一个管理组,一个对照组,每组各六十例病患,管理组对其相关的药品使用进行安全管理的方式,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用药护理方式进行处理,最后对两个实验小组内病患身体内的各项数据信息进行比对。结果管理组内的病患对其相关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比较高,其百分比大大高出了对照组的相关的数据,其用药过程中出现的差错率也比较低(P<0.05)。结论心内科的病患在进行护理以及用药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采取安全的管理办法,以此来提高对病患的治疗程度。

  • 标签: 心内科护理 用药管理 管理研究
  • 简介:摘要一直以来,婴幼儿的健康问题都是整个社会的关注重点,进而使得人们对于婴幼儿的用药安全问题极为关注。但是在针对婴幼儿的用药工作开展中,始终存在着用药失当、不合理等问题,进而致使医患纠纷频频发生。文章主要是对婴幼儿的用药安全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以此帮助有效改善用药状况,全面保障婴幼儿的用药安全

  • 标签: 婴幼儿用药 安全 策略
  • 简介:摘要当前精神科安全护理是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精神障碍患者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精神疾病患者症状的控制非常难,患者常出现冲动、伤人、自伤和其他特殊行为,护理人员稍有不慎,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甚至危及生命。

  • 标签: 精神科 精神障碍患者 精神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麻醉安全在麻醉教学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麻醉专业学生200例,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学生100名,给予常规教学;改良组学生100名,给予强化麻醉安全教学,同时对两组学生给予麻醉模拟操作测评,对两组学生的麻醉安全意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改良组学生的麻醉安全操作测评、麻醉安全试卷测评情况均明显优越于传统组,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麻醉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麻醉安全学习,增强麻醉安全意识,增加麻醉安全知识的掌握,从而能够在实际操作中避免发生麻醉安全事件,减少危险发生,增加规范操作。

  • 标签: 麻醉安全 麻醉教学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普外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对策。方法对某院普外科护理工作者进行随机选取30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培训前后的护理不安全事件进行对照和比较,对影响普外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和对策进行总结。结果经过培训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远远低于培训前,患者满意度为(98.4±1.21)分,比护理前的患者满意度(94.12±1.56)分有明显提升,P<0.05。结论对影响普外科护理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预,可以使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因此,对有效的对策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普外科 护理安全 影响因素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门诊护理安全隐患,并总结防范对策。方法择取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16000例患儿,对所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儿科门诊护理安全隐患,并总结防范对策。结果16000例患儿发生539例护理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为3.37%,其中161例发生原因为分诊不当使治疗时机延误,135例发生原因为候诊时患儿攀爬窗户及凳子等,109例发生原因为候诊时把插座、门等危险物品当作玩具,99例发生原因为候诊时间过长或强行插队,35例发生原因为多次穿刺未成功退费或过敏退药。结论儿科门诊护理安全隐患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某些护理不到位、护理人员业务技能不够硬、护理质量把控不严、对患儿行为管理不到位等,对于此临床应做好防范工作,落实防范对策,避免护理安全隐患事件的出现。

  • 标签: 儿科 门诊 护理安全隐患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科病房存在的护理危险因素,实施安全管理,保证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6月嘉善三院老年精神科收治的546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风险发生率。结果通过对病房护理风险的采取安全管理,观察组护理风险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大幅度下降。结论针对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安全管理对降低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护理风险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老年精神科护理风险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