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收住的100例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病人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从我院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病人中随机抽取100例为观察组,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进行气道护理,同时给予一级护理、气道护理、心理护理等。再从我院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病人中再随机抽取100例为对照组,给予正常气道护理。结果应用呼吸湿化治疗仪之后,观察组病人无气道堵塞、再次使用呼吸机等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效果远高于对照组。结论加强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病人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的护理可以降低再次使用呼吸机的概率,减少长期使用呼吸机引起的并发症。

  • 标签: 气管切开 非机械通气 呼吸湿化治疗仪 ICU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对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的1月~2017年的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性机械通气且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85例,按照随机次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接受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并于治疗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接受灌洗后的动脉气血相关指标明显优于灌洗前;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安全、有效,不仅对此类患者的诊断有积极意义,还能够促进患者症状减轻,治疗效果提升。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机械通气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维库溴铵和机械通气治疗重症破伤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重症破伤风患者,共计存在50例患者,2016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组,研究组予以维库溴铵和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间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率和住院天数、死亡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的临床症状改善率和住院天数、死亡率数据指标存在差异性,且以研究组数据指标更具有优势性,P小于0.05。结论维库溴铵和机械通气治疗重症破伤风患者的临床价值十分显著,是相对安全的治疗方式。

  • 标签: 维库溴铵 机械通气 重症破伤风 疗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经验。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机械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3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9~32d,除表现一般肠梗阻的症状体征外,还有其自身特点,20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3例死亡。结论对机械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老年患者应尽量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需慎重,如果症状不缓解应考虑是否手术探查。

  • 标签: 炎性肠梗阻 机械性肠梗阻手术 术后并发症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62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7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按照其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划分为观察以及对照两组,其护理模式分别选择人文关怀护理模式以及常规护理模式,分析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其护理满意度经计算后为96.78%和74.19%,且观察组患者的配合程度好于对照组,数据之间经对比后统计学意义产生(P<0.05)。结论将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应用于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可提升其护理满意度,能够提升患者的配合程度。

  • 标签: ICU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人文关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学科联合护理查房教学在提高传染病专科护士专业能力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传染科2017年的30名专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联合组,应用多学科联合护理查房教学模式进行护理教学,另筛选出我院传染科2016年的30名专科护士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传统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护理教学,课程结束后对比两组专科护士的考核成绩与专业能力。结果联合组护士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与临床技能综合水平考核成绩均高于传统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联合组护士对自身自学能力、交流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均高于传统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联合组护士专科护理、基础护理以及安全护理质量的合格率均高于传统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多学科联合护理查房教学在提高传染病专科护士专业能力中可发挥良好作用,可明显提升护士考试成绩、自身综合能力以及护理行为合格率,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多学科 护理查房教学 传染病 专科护士 专业能力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吸痰流程在重度有机磷中毒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月,将我院 ICU48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吸痰流程,先吸气管插管内痰液,再吸口鼻腔内痰液;观察组采用改良式吸痰流程,先吸口鼻腔内痰液,再吸气管插管内痰液。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 ICU住院日、吸痰次数、吸痰时指端氧饱和度的变化气道黏膜损伤的发生率。 结果  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 ICU监护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两组患者吸痰次数吸痰时指端血氧饱和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两组患者气道粘膜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改良式吸痰流程可缩短 重度有机磷中毒 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患者 ICU监护时间,减少患者吸痰次数,预防 气道粘膜损伤的发生 ,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 标签: 吸痰 有机磷中毒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EEP水平对COPD并肺动脉高压机械通气患者BNP的影响,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COPD并肺动脉高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随机抽签法分为三组,两组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对照A组20例患者的PEEP水平为3cmH2O,观察组20例患者的PEEP水平为5cmH2O,对照B组的PEEP水平为7cmH2O,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氧代谢指标。结果观察组的肺动脉压、BNP与对照A、B组比较,优势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氧代谢指标与对照A、B组比较,优势显著(P<0.05)。结论BNP与肺动脉高压存在正相关,在COPD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随着PEEP增高,BNP降低,PEEP在7cmH2O以后对BNP影响不大。

  • 标签: COPD 机械通气 PEEP BNP 肺动脉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床旁纤维镜肺泡灌洗在儿童机械通气重症肺炎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从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儿童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儿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106例患儿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将这106例患儿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各有53例患儿;对照组的53例患儿实施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的53例患儿在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床旁纤维镜肺泡灌洗;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呼吸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23%,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1.1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心率、呼吸、PaCO2以及PaO2/FiO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儿实施床旁纤维镜肺泡灌洗能够显著提高和改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呼吸功能,有效缩短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 标签: 床旁纤维镜 肺泡灌洗 机械通气 重症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8例。参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各项血气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几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34例(89.47%)显著高于参照组26例(68.42%),研究组的pH、PaCO2以及PaO2等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几率2例(5.26%)显著低于参照组9例(23.68%),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和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够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

  • 标签: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 急性中毒 呼吸衰竭患者
  • 简介:摘要实验教学模式是药学专业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在药学专业生物与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和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并对药学类专业的教学方式进行有益探索和实践,能够提升药学类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学效益的提高,促进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传播与实践水平的提高。本文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并结合广泛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就药学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改革展开了相关探讨,望能提供借鉴。

  • 标签: 实验教学模式 药学专业 改革
  • 简介: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医学检验专业第十四次校际会在东道主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学技术与情报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位代表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天半的高效率的会议日程安排,基本完成了预期的任务。本次会议共有76所院校,163名代表参加。在东道主的努力下,很荣幸地邀请到卫生部科教司孟群副司长,卫生部临检中心王治国主任代表申子瑜主任莅临会议,给我们作了重要的报告和有关本学科发展中一些重要问题的动向,希望我们共同认真领会,积极主动地应对。

  • 标签: 医学检验专业 高等医学教育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闭幕式 医学技术 日程安排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新生儿气胸行高频振荡通气(HFOV)、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的临床价值,为新生儿科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行机械通气治疗的52例气胸新生儿,随机分为CMV治疗的对照组以及HFOV治疗的试验组。对比2组气胸新生儿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水平改善情况以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颅内出血、病死率情况。结果治疗12h、24h、48hPaO2、PaCO2、OI水平对比,试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组间不良预后对比,P>0.05。结论给予新生儿气胸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血气分析、肺功能指标改善明显,安全性更高。

  • 标签: 高频振荡通气 常频机械通气 新生儿气胸 并发症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俯卧位不同翻身时间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59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两组于平卧位、俯卧位下实施通气治疗,对照组为平卧位2h,翻身3次;实验组为俯卧位6h,翻身2次,然后平卧2h。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俯卧位结束时的心率、氧分压、平均动脉压、气道平均压以及潮气量等指标略有升高,心理维度、生理维度、GCQ评分等舒适度指标评分略低,但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并无统计显著性(P>0.05)。两组胃内容物反流、眼睑水肿、导管脱出以及误吸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机械通气患者而言,不同翻身时间对通气质量、并发症患者舒适度并无明显影响,但俯卧位通气方式可减少翻身次数,延长翻身时间,这对于改善患者氧耗状况比较有利,也降低了护理风险。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征 机械通气 俯卧位
  • 简介:围手术期对老年和呼吸功能损害的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以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缓解呼吸肌疲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我院近2a对该类胸部或上腹部手术者,围手术期行无创机械通气,与未行尢创机械通气的疗效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 标签: 呼吸 人工 呼吸功能不全/治疗 手术期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预防ICU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中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ICU行机械通气的90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情况、住ICU情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气管切开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和平均住ICU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气管切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ICU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风险,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有创机械通气应用于ICU重症心力衰竭者的临床作用。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4月80例ICU重症心力衰竭者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分别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有创机械通气组增加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ICU重症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有创机械通气组ICU重症心力衰竭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差异小,P>0.05;治疗后有创机械通气组血气分析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应用于ICU重症心力衰竭者的临床作用确切,可改善患者血气分析,纠正低氧血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ICU重症心力衰竭者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有创机械通气对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作用。方法从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选取60例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以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平均动脉压、PH变化值、心率以及呼吸频率等数据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对两种干预手段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在观察组,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后,各项数值与对照组相比,呈现较为优异的状况,而且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时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被推广应用。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ICU重症 心力衰竭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呼吸衰竭患儿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6例。给予对照组患儿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给予试验组患儿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比较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患儿治疗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更高,数据对比P<0.05。患儿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结论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有创与无创 机械通气 序贯治疗 小儿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