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我院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对住院病人开展多重耐药菌监测,以监测促改进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设置监测表由院感科、住院部、微生物室共同完成监测,每年对监测数据汇总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持续对住院病人多重耐药菌监测,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措施,加强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与科室沟通,将各种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多年来未发生住院病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病例。结论每月收集监测情况进行汇总对比分析,充分了解我院在多重耐药菌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不断强化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控意识,认真落实消毒隔离措施,达到以监测促改进的目的。

  • 标签: 感控管理 持续监测 有效隔离 预防院感暴发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医院2017-2019年度4152株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 对2017-2019年度从医院患者的非痰标本中分离鉴定的4152株大肠埃希菌的药敏结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7-2019年度分离到4152株大肠埃希菌,其中30.5%来自尿标本,72.2%来自外科,43.8%来自60岁及以上人群,60.6%来自女性。在4152株大肠埃希菌中,敏感性最高的是阿米卡星,耐药率最高的是头孢曲松。 结论 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加强院感防控,科学应对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大肠埃希菌。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耐药性 临床分布 耐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现状,为脑科临床预防感染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住院患者标本按常规方法培养后,经细菌鉴定仪鉴定,然后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脑科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的是含酶抑制剂复合药及碳青酶烯类,最低的是美罗培南,其次是派拉西林。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关注耐药机制有助于脑科临床选用合适抗菌药物提高抗感染疗效,有效减缓细菌耐药性。

  • 标签: 脑科 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452-0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Hfq对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的影响和机制。方法构建肺炎克雷伯菌hfg基因突变株与回复株,进行药敏试验,检测指标包括MIC、MBC,同时检测生长曲线、时间-杀菌曲线。结果头孢噻肟、头孢唑林钠、头孢呋辛钠、头孢他啶对肺炎克雷伯菌WJ101株的抑制作用均较强,抑菌浓度均<32μg/ml。肺炎克雷伯菌WJ101株生物被膜定量检测的光密度平均值为0.039,与阴性对照孔的检测值(0.032)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hfq敲除株被膜定量检测的光密度平均值为0.053,明显高于肺炎克雷伯菌WJ101株与阴性对照孔的检测值,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Hfq对肺炎克雷菌耐药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作用机制主要是调控肺炎克雷菌的生物被膜形成,是一种多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 标签: Hfq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影响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茵感染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8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为脑出血、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病人。主要护理措施包括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认真执行标准预防和手卫生规范、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限制探视人员等。结果本组病人通过以上护理干预,有效预防和控制了多重耐药茵在神经外科病房的传播,减少并发症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提高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从而大大减轻了患者家庭经济负担。结论措施有效,控制了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避免院内交叉感染,保护其他住院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医疗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肠肿瘤干细胞的筛选及耐药性进行了探讨。方法收集了我院从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间50例结直肠疾病患者的标本,将结肠癌细胞在特定微环境下培养,分析结肠癌细胞形态变化与分化程度的关系,及其与干细胞特性的关系,并筛选干细胞样肿瘤细胞,了解不同结肠癌干细胞的耐药性。结果观察到在7.7%溃疡性结直肠炎患者、14.7%结直肠息肉患者和58.0%结直肠癌患者的标本中结肠癌干细胞存在较高的耐药性,在结直肠癌患者中,高耐药性的患者比低耐药性的患者显示出更短的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结论对结肠癌干细胞的深入研究,有可能会从全新的角度去阐明结肠癌发生、发展的机制,从而为结肠癌的诊断、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 标签: 结肠癌干细胞 筛选 耐药性
  • 简介:摘要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MDR)是指肿瘤细胞长期接触某一化疗药物后,对此种化疗药物产生耐药,且对其他结构和功能不同的多种化疗药物亦产生交叉耐药性,它是一种独特的广谱耐药现象。MDR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发生机制较多,本文通过对有关肿瘤多药耐药的发生机制及纳米技术逆转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多药耐药 肿瘤 逆转机制 纳米制剂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尿液标本临床分离菌株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4月30日老年住院患者尿液标本分离的1845株非重复菌进行细菌鉴定,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测定。结果老年尿标本分离菌株位居前3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美洛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8.86%和96.04%;加酶组耐药性优于不加酶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为老年患者泌尿系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加酶抗菌药物可作为经验用药的首选。

  • 标签: 老年患者 尿标本 细菌耐药性监测 耐药性
  • 简介: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常见非发酵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用kirby-Bauer法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256株非发酵菌中分离率居前3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占51.6%,不动杆菌属占18.0%,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占10.2%,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为6.8%~70.0%,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耐药率低;不动杆菌属的耐药率和铜绿假单胞相似;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率为19.2%~84.6%,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耐药率低,其他均存在较高耐药率。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是引起医院感染主要的非发酵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存在高耐药率,应加强临床病原学检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 标签: 非发酵菌 药敏试验 耐药性
  • 简介:目的分析2011-2013年医院临床分离致病菌的耐药特点。方法对2011-2013年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临床科室送检标本,采用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和纸片扩散法进行细菌鉴定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药敏试验),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SI)标准判定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共分离7326菌侏。其中革兰阳性菌占33.1%,革兰阴性菌占66.9%。2011-2013年排名前列细菌均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占总分离菌侏的76.0%。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0.0%,但在2012年出现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除对多黏菌素外,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60.0%,尤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水平均〉80.0%,且有逐年上升趋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有下降趋势,对阿米卡星、美罗培南耐药率维持在30.0%以下。葡萄球菌属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MRSCNS检出率分别为56.1%和77.8%,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哇胺的耐药菌侏。检出的MRSA对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耐药率〉75.0%。屎肠球菌侏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率为4.9%。结论医院主要临床分离菌耐药现象不一且不断变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除鲍曼不动杆菌外的主要革兰阴性菌尚有较好的敏感性,糖肽类抗菌药物则对革兰阳性菌有较好的活性。临床工作中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药物,避免引发耐药

  • 标签: 抗菌药物 耐药性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细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及降低细菌耐药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5年10月我院各科室送检的血、尿、痰、脓分泌物等标本,采用K-B法进行微生物监测标本药敏试验。结果本组微生物检验,致病菌株300株,其中有185株为革兰阳性球,占61.67%;115株为革兰阴性杆菌,占38.33%。结论研究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细菌耐药性,对合理用药及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值得研究。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 细菌耐药性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 对2017-2019年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耐药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对2017-2019年医院住院患者留取的标本中分离到的铜绿假单胞菌做药敏分析,使用WHONET5.6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2017-2019年度分离到1575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79.5%来自痰标本。耐药率最高的五种药物分别为哌拉西林(32.4%)、替卡西林/克拉维酸(27.3%)、亚胺培南(26.8%)、氨曲南(26.6%)和头孢他啶(25.3%)。敏感性最高的五种药物分别为多粘菌素B(94.3%)、阿米卡星(88.6%)、妥布霉素(83.1%)、庆大霉素(82.9%)和左氧氟沙星(81.7%)。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常见致病菌,通过管控,其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相较往年有下降趋势,我院应积极加强管理,加强监测。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复发耐药的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收集111例复发耐药晚期肿瘤患者,采用深部热疗联合化疗进行治疗。结果111例复发转移晚期肿瘤热疗的近期临床获益率为(CR+PR+SD)76例(68.5%),疾病进展(PD)35例(31.5%)。生活质量改善,KPS评分显著改善者29例(26.1%),改善45例(40.5%),无改善37例(33.3%)。结论本研究的111例复发耐药的恶性肿瘤,热疗联合化疗大大提高了有效率,逆转耐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为晚期复发耐药患者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 标签: 晚期复发耐药恶性肿瘤 热化疗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手外伤伤口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137例手外伤患者,采集患者的伤口分泌物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结果137例标本中分离革兰阴性菌73株,革兰阳性菌64株。革兰阳性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最高;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革兰阳性菌中青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最高(P<0.05)。革兰阴性菌中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呋辛钠、头孢他啶、头孢唑林的耐药性最高(P<0.05)。结论手外伤伤口感染细菌多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细菌的耐药性比较严重,临床应加强手外伤伤口感染细菌耐药性监测,提高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合理性。

  • 标签: 手外伤 伤口感染 病原菌检测 耐药性 革兰阴性菌 革兰阳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