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常见细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张家港市中医医院2016年1月-12月期间一共收到13611份不同类的细菌培养标本,在这13611份细菌培养标本当中,痰培养标本7332份,血培养标本有2495份,尿培养标本有1455份,颈管分泌物603份,分泌物384份,粪标本372份,咽拭子303份,脓液167份。分别对这些细菌培养标本进行检测,并对检测出的病原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张家港市中医医院2016年度的细菌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白假丝酵母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彭氏变形杆菌。从细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结果来看,ICU病区、呼吸科、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的细菌药物耐药性普遍较高。结论从科室情况来看,呼吸科和ICU病区的病原菌检出率较高,从细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来看,对呼吸科和ICU病区的患者进行药敏试验具有必要性。

  • 标签: 细菌 药物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 ICU病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425株对亚胺培南耐药与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性,为临床的诊疗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对石门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从各类临床标本分离出的425株铜绿假单胞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数据运用WHONET5.6和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结论(1)、三年来共分离出425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IRPA41株,占9.6%,ISPA384株,占90.4%;(2)、IRPA与ISPA对阿米卡星均表现为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均小于6%,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IRPA与ISPA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抗生素敏感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ISPA对上述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小于15%,而IRPA均大于20%;(3)、2013年—2015年三年来我院分离出的IRPA与ISPA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无明显变化,始终保持较高的敏感性,但对头胞他啶、头胞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表现出逐年增高,尤以IRPA更为明显。结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严重,相对于对亚胺培南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建议严格掌握亚胺培南的使用指征,治疗此类细菌感染宜参考细菌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防止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甚至是泛耐药菌株的传播与感染。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亚胺培南 耐药性
  • 简介:目的分析2013-2015年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3-2015年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微生物室做细菌培养,培养结果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的122株菌株,进行药敏结果分析,并进行纸片扩散法复查和耐药基因分析。结果122株MDRP标本来源主要以痰液和分泌物为主,主要分布于呼吸内科和重症医学科;122株MDRP中有90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72.95%、73.77%,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稍低,分别为36.07%和42.62%,未发现对多黏菌素B耐药株;多重耐药基因分析发现,122株MDRP中有21株VIM-2基因阳性,有62株发生oprD2基因缺失。结论不再推荐碳青霉烯类药物用于临床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治疗,该院MDRP耐药机制以作用靶点发生改变为主,但也存在其他耐药机制。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多重耐药 耐药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耐药脊柱结核的临床分析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方法选择于2015年2月1日至2017年3月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40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耐药分析,并根据患者的治疗次数对患者进行分组,初次接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重复治疗的患者则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的耐药情况以及耐药率进行研究。结果240例脊柱结核患者中,确诊耐药脊柱结核患者72例,主要的耐药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以及链霉素,研究组患者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2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10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均痊愈,且半年后随访患者无复发情况。结论对耐药脊柱结核患者采取规范化的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并使用CT定位辅助治疗的同时,对患者的耐药情况进行及早的掌握,可以有效的加强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耐药脊柱结核 全身麻醉 临床分析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耐药肺结核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3DZETh/9DTh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的空洞闭合情况、病灶变化以及痰菌变化等。结果经治疗,观察组各个治疗阶段的空洞闭合率、病灶吸收率、以及痰菌转阴率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高,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肺结核患者的疗效非常显著,且能显著改善其病灶吸收情况以及痰菌转阴情况,因而疗效十分确切,值得推广于临床应用。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耐药肺结核 治疗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阴道炎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阴道炎患者219例,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对支原体进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219例阴道炎患者中,支原体阳性检出115例,阳性率52.51%,UU阳性74例(64.35%),MH阳性15例(13.04%),UU+MH阳性26例(22.61%)。UU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罗红霉素是药物敏感性前三位,MH抗菌药物敏感性前三位为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克拉霉素,UU+MH抗菌药物敏感性前三位罗红霉素、阿奇霉素、氧氟沙星。结论在阴道炎患者中,单纯UU感染率较高,是支原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UU+MH感染时耐药性增强,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科学选择抗菌药物,增强治疗效果。

  • 标签: 阴道炎 支原体感染 耐药性 药敏试验
  • 简介:【摘 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研究实验,对患有结核疾病的患者的护理关于效果以及心理情况进行研究。方法:从本院患有结核疾病的患者之中选取 60例出现了耐药情况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成员均为 30例,对观察组的成员进行整体性的护理干预,对对照组的承运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对比,对比的内容包括焦虑情况、治疗依从性以及抑郁情况。结果:根据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以了解到,观察组的 30位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心理情况逐渐好转,心理评分的结果也优于对照组。结论:借助整体护理方法可以使耐药患者的痊愈渡加快,使患者具有更高的治疗依从性。

  • 标签: 结核疾病 耐药患者 心理研究 整体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曾伟华谭练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7-11-21
  • 出处:《航空军医》 2017年第11期
  • 机构:016年10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186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5例、女74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39.22±8.43)岁,初治肺结核患者38例,复治肺结核患者148例。病例纳入标准:(1)所有肺结核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2013)》的诊断标准;(2)痰培养阳性和涂片阳性;(3)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肺空洞;(4)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病例排除标准:(1)合并糖尿病、严重心肺功能、肝肾功能不全、呼吸系统、血液系统以及神经精神系统等疾病的患者;(2)多药耐药者。根据吡嗪酰胺的耐药性(单药)将186例肺结核患者分为吡嗪酰胺耐药组(n=102)与吡嗪酰胺敏感组(n=84),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acinetobacterbaumannii,MDR-AB)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及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空军总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经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确定感染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年龄(P=0.006),免疫抑制病史(P=0.001),降钙素原(P〈0.001)和乳酸脱氢酶(P=0.033)为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患者的年龄、免疫抑制病史和血清乳酸脱氢酶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患者的预后差,病死率高,年龄、免疫抑制和血清乳酸脱氢酶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多重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菌 预后 免疫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肠肿瘤干细胞的筛选及耐药性进行了探讨。方法收集了我院从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间50例结直肠疾病患者的标本,将结肠癌细胞在特定微环境下培养,分析结肠癌细胞形态变化与分化程度的关系,及其与干细胞特性的关系,并筛选干细胞样肿瘤细胞,了解不同结肠癌干细胞的耐药性。结果观察到在7.7%溃疡性结直肠炎患者、14.7%结直肠息肉患者和58.0%结直肠癌患者的标本中结肠癌干细胞存在较高的耐药性,在结直肠癌患者中,高耐药性的患者比低耐药性的患者显示出更短的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结论对结肠癌干细胞的深入研究,有可能会从全新的角度去阐明结肠癌发生、发展的机制,从而为结肠癌的诊断、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 标签: 结肠癌干细胞 筛选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复发耐药的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收集111例复发耐药晚期肿瘤患者,采用深部热疗联合化疗进行治疗。结果111例复发转移晚期肿瘤热疗的近期临床获益率为(CR+PR+SD)76例(68.5%),疾病进展(PD)35例(31.5%)。生活质量改善,KPS评分显著改善者29例(26.1%),改善45例(40.5%),无改善37例(33.3%)。结论本研究的111例复发耐药的恶性肿瘤,热疗联合化疗大大提高了有效率,逆转耐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为晚期复发耐药患者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 标签: 晚期复发耐药恶性肿瘤 热化疗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感染常见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方法采集外科感染标本,用美国德灵公司的药敏分析/细菌鉴定仪MicroscanWatRAway—40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并作药敏分析。结果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共分离得到病原菌763株,分别归属于10个种属,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最常见。药敏分析表明这些细菌对抗生素有交叉以及多重耐药性,对于革兰阳性菌万古霉素仍然有很好的抗菌效果。结论导致外科感染的病原菌的种类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而且对于多种抗生素都有很高的耐药性,在外科治疗的过程中要积极预防和控制。

  • 标签: 外科感染 病原菌 药敏试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控制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7月~2016年12月我院36例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2016年12月~2017年7月我院36例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前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和传播,可避免多重耐药菌交叉感染。

  • 标签: 护理 ICU 多重耐药菌
  • 简介:摘要目的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社区活得性肺炎(CAP)中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由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病原微生物,β酰胺酶类药没有效果,而采用采用大环内脂内脂类药容易导致临床耐药。西药没有一个药可以在短期杀死支原体,我从临床上采用中药治疗支原体,最短19天治愈,最长13个月治愈。我将我治疗西药耐药的支原体肺炎我用纯中药治愈的病例做以介绍,探讨中医治疗的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从而有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集我院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及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应用嗜血杆菌专用巧克力培养基分离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758份标本分离得到156株流感嗜血杆菌,分离率为20.5%。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较低,尤其是头孢类抗生素,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高。结论应重视儿童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的检测及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流感嗜血杆菌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