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近期在我院结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100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果经比较,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气道峰压低于对照组,同时用力呼气量、肺活量以及潮气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比对均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在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呼吸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综合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的老年临终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管理。方法通过一系列整体护理的方式,对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的老年临终患者实施包括生理、心理、治疗、灵魂四大方面的舒适护理,满足其身心、灵性需求。结果30例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的老年临终患者生命质量得到最大限度提高,不适症状得到缓解,无自行拔管发生,无压疮发生,其中90%老年临终患者情绪稳定、舒适地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及家属满意度96%。结论在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的老年临终患者中实施舒适护理管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减轻了其机械通气过程中躯体、精神的疼痛与不适,排解精神困顿,满足其身心需求,提高生命质量,维护生命的尊严,使其舒适、平静、无痛苦的离开。

  • 标签: 老年临终患者 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COPD并重症呼吸衰竭82例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共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82例,随机把82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疗法,包括氧疗、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等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采取呼吸机进行无创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小时的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气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PH值明显更高,PaO2明显更高,PaCO2明显更低,呼吸频率和心率明显更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观察组PH值明显升高,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呼吸频率和心率明显降低。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结论采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不仅可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减少患者的痛苦创伤,而且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领域的重大进步,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重症呼吸衰竭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艾滋病合并PCP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1-2022.12期间我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PCP患者36例,随访分组为对照组(18例,进行面罩通气治疗)和观察组(18例,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动脉血氧分压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则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艾滋病合并PCP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机械通气 艾滋病 PC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8-2022.8月我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行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ICU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留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早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疗效。方法: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68例接受PICC置管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分析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原因并开展防治措施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常规干预)与实验组(34例:分析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原因并开展防治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PICC置管 机械性静脉炎 原因分析 防治措施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食管中上段癌手术中应用机械吻合与手工吻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6月 ~2019年 6月期间收治的食管癌患者 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食管胃颈部机械吻合,对照组行食管胃颈部手工吻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吻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术后发生并发症及死亡情况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食管癌手术中应用机械吻合法比手工吻合法,效果明显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食管中上段癌 机械吻合 手工吻合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重症昏迷患者机械通气前强化口腔护理的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入院的100例神经重症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上加入机械通气前强化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早期口腔清洁评分、晚期口腔清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神经重症昏迷患者机械通气前进行强化口腔护理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并能够受到患者的广泛欢迎,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神经重症昏迷患者 机械通气 强化口腔护理 价值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将创新型护理流程应用于 ICU 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分析。 方法: 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呼吸内科疾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呼吸内科疾病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动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动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两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EF、FVC、PEV1及PEV1/FVC四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EV1%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机械通气不但能提升呼吸内科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促进血气指标及肺功能的改善。

  • 标签: 机械通气 呼吸内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方法治疗急诊内科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内科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均得到了显著改善,治疗前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的改善程度和痊愈出院率均较高,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急诊内科呼吸衰竭的治疗中,机械通气联合纳洛酮较单纯机械通气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 标签: 机械通气方法 急诊内科呼吸衰竭 疗效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2-0034-02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机械通气治疗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然后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然后采取综合治疗的方式,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建立人工气道和实施机械通气,然后对患者在进行机械通气前后的不同时间段进行动态监测,实时观察患者身体状态和各项指标,从而对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前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1小时后,自身的低氧血症便得到了好转,在进行通气治疗的1天过后,有53名患者的低氧血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患者在接受通气治疗72小时过后,有50名患者的动脉血气恢复了健康水平,和在没有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对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治疗,成功治愈54例患者,死亡6例,抢救的成功率高达90%。结论在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手段,能够很明显的增加患者康复和抢救的成功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急性中毒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舌癌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的效果。方法对80例舌癌术后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对照组42例予以咪达唑仑镇静治疗,治疗组38例予以右美托咪啶镇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导管带管时间、ICU住院时间、低血压发生率、心动过缓发生率、谵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导管带管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谵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低血压发生率、心动过缓发生率无明显差别,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镇静对舌癌术后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带管时间及ICU停留时间,减少谵妄发生率。

  • 标签: 镇静 机械通气 舌肿瘤 右美托咪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6例,入选患者均接受ICU机械通气,随机分成对照及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对比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便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缓解脑梗死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便秘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

  • 标签: 脑梗死 负性情绪 表格式管理 集束化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治疗 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7月 ~2017年 7月期间收治的 40例 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 2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 90.00%)高于参照组( 60.00%),呼吸频率与血样饱和度好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讨论:机械通气治疗用于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机械通气 ICU 心力衰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1例PICC致重度机械性静脉炎的原因及治疗、护理经过,分析寻找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以期为今后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便捷的方法及依据。

  • 标签: PICC 机械性静脉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在小儿机械通气皮损防护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法,将226例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水胶体敷料制作水胶体“人工鼻”用于面部皮肤防护,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固定.对两组面部皮损发生率及患儿家长对皮肤状况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①观察组机械性损伤发生率16.8%,低于对照组54.0%,过敏性皮炎发生率25.7%,低于对照组46.0%,局部皮肤压疮发生率5.3%,低于对照组18.6%,(P<0.05);②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54.9%,高于对照组42.9%(P<0.05).结论水胶体敷料应用于气管插管固定中可有效减少面部皮损,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及护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关键词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水胶体敷料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116-02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