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实施急诊标准化分诊,提高分诊准确率及患者对急诊分诊标准的认知,保障优质护理服务的切实实行,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依据我院急诊科实际工作中可行的情况结合我国国情及东北地区文化和生活特色,讨论建立根据病情进行分诊的,文字化的分诊标准,并应用于实际临床工作。结果通过对急诊患者实施使用标准化的分诊1年余,并根据工作后反馈的情况不断修改完善该标准,形成了切实可行的标准化分诊制度,实现了急诊分诊工作的优质化、标准化。结论建立了急诊的文字化的、标准化分诊制度,使得分诊有据可循,有理可依。在这个标准下,既为急危重患者提供了最佳的就诊流程,亦使一般患者的就诊得到合理安排,保障了各种患者的利益,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和候诊期间意外情况的发生。提高了急诊患者的优质护理服务,从而,达到了急诊分诊护理工作的“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三好一满意”的效果。

  • 标签: 急诊 标准分诊 优质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内分泌科护理应用效果,探究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从转变护理观念、规范护理流程、调整护理模式、优化护理环境等各方面入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66.67%,两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对内分泌科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转变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较为肯定,有进一步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内分泌科 优质护理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在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呼吸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PDCA循环和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总评分和满意率分别为(93.5±2.6)分、94.0%;对照组护理质量总评分和满意率分别为(79.8±3.2)分、8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PDCA循环应用到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呼吸内科 优质护理服务 PDCA循环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效果观察,采用实验和对照的方法来分析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成果和具体方法,本文对妇产科优质护理工作作出了肯定,并提出了如何实现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

  • 标签: 优质护理 服务 妇产科 应用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观察优质服务理念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2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基础上,实施优质服务理念。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行优质服务理念的护理管理模式,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了护理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施优质服务理念,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还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服务理念 老年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ICU(重症监护室)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抽选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在我院ICU医治的70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研究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ICU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总结两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总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患关系评分、护理态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方法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ICU重症患者的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确切,在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同时,还可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重症患者 优质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门诊预约服务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选取于本院口腔专科接受门诊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预约规程,观察组对于门诊预约的服务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行针对性的质量改进措施,并将2组经相应方案干预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经护理干预的就诊时间为(10.25±1.63)min,门诊管理质量评分为(90.14±6.19)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1.67±7.26)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门诊预约的服务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行针对性的质量改进护理措施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医院门诊 口腔 预约护理 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完善基础护理服务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1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0例,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对患者进行完善基础护理服务。观察两组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较对照组更高,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善基础护理服务在提高护理质量方面,效果显著,对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都很有帮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完善基础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 效果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关爱服务在稽留流产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9月在我院的156例稽留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稽留流产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给予护理人员关爱服务。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殖健康知识掌握率、稽留流产相关知识认知度以及再次妊娠信心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的HDS量表、HAS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SSRS量表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护理人员关爱服务在稽留流产患者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以提升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轻抑郁和焦虑程度,提高社会支持水平。

  • 标签: 护理人员 关爱服务 稽留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循证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分娩孕妇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抑郁症发生率为5.0%(2/40)、护理满意度为97.5%(39/40),对照组抑郁症发生率为17.5%(7/40)、护理满意度为90.0%(36/40),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防产后抑郁症采用循证护理服务的效果非常显著,且能显著减少孕妇产后抑郁症,还能达到较高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推广于临床应用。

  • 标签: 产后抑郁症 循证护理服务 预防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受儿科病房治疗的患儿12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实行优质护理,在对照组中实行常规的护理。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0%。结论对儿科的患儿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的改善护患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儿科 护患关系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与成效。方法针对急诊科特点,组织科室学习,更新服务理念,优化流程,弹性排班,强化业务培训,改善硬件设施,多个部门协作等举措。结果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急诊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急诊科 优质护理服务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近年来,精神卫生服务问题在综合性医院的实践过程中引起的问题愈加严重。笔者结合实际情况,探究医院精神卫生服务的理念和实践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来我院精神科治疗的患者500例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并系统性的回顾患者治疗的详细情况。另选取该地区Y专科医院同期收治的500例精神病患者,设为空白对照。结果结果显示,目前综合性医院均已开设了精神病科室,同时医院也逐步完善了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针对临床医师定期的进行相关精神卫生培训。结论在综合性医院的工作过程中,精神病患者的检出率相对较高。同时存在一些临床医师经验不足或专业知识欠缺,而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因此,综合性医院应该改善其精神卫生服务的体系,加大医生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工作,保障医院快速、顺利的发展。

  • 标签: 综合性医院 精神卫生事业 服务理念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保障作用。方法选择本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17年1月—2017年6月间任职的15位护理人员为A组研究主体,实施常规护理服务管理。选择于2017年7月—2017年12月间任职的14位护理人员作为B组研究主体,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管理前后的压力评分和医疗器械处理合格率。结果管理后,两组护理人员的压力评分均低于管理前,且A组高于B组,组间与组内对比有差异(P<0.05)。A组的医疗器械处理合格率均低于B组,对比均有差异(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管理能够保障其服务质量,降低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优质护理 压力评分 医疗器械
  • 简介:摘要骨科患者由于发病突然,从一个正常人突然成为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很多患者不能接受现实。探讨健康教育在骨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重要性,通过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进而转变患者的健康观念和健康行为,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从而使疾病得到尽快康复,提升骨科优质护理服务的水平。

  • 标签: 优质护理 骨科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血液净化中心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便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治疗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的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为96.2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为71.25%,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科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血液净化中心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门诊药房服务质量的相关措施,提高药房服务水平。方法根据门诊药房服务现状,制定药房相关规章制度、对门诊药房工作人员进行道德和专业素质建设、建立具体提高门诊药房服务水平措施、对患者进行药物方面健康教育。结果门诊药房经过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对门诊药房工作人员进行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建设、建立药房服务措施及药物方面健康教育,完善了药房规章制度,提高了门诊药房工作人员的道德和专业素质,建立和健全了药房服务具体措施,提高了患者对药物的认知程度。结论门诊药房在医院药房工作中居于重要地位,加强管理和建设是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关键。

  • 标签: 门诊药房 药学 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积极探讨优质护理对于精神科患者治疗与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择的为某医院精神科自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00例患者。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患者的人数各为100人。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干预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施行优质护理服务。通过对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日常生活能力调查来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组较对照组相比,前者的护理质量有着明显提高。两组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日常生活能力统计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地提高精神科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他们的认知。

  • 标签: 优质护理 精神科 精神状态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全媒体的医疗环境下,如何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打造医院门诊特色品牌服务。方法率先上线了多种医疗平台,优化与再造就诊流程,探索、设立了多个医疗、护理服务中心,较好的平衡了专家资源。结果使门诊就医流程改造达到比较完善的新高度。使病人能尽快的就诊看病,得到了及时检查、治疗,提升了患者的就医感受。结论建设医院门诊特色品牌服务,是新时期我们必须探索和设立的,它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各医院门诊竞争的着力点。

  • 标签: 医疗平台 医院门诊 品牌服务 探索设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外科门诊接待护理服务中融合优质护理服务的成效。方法我科于2017年11月起启用优质护理服务,抽取2017年7月—2018年3月于我院外科门诊就诊的患者250例作为观察对象,2017年11月前就诊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服务(n=125例),2017年11月后就诊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患者进行服务(n=125例),比较施行优质护理前后护患纠纷发生率、服务态度评分及护理专业度评分情况。结果施行优质护理前护患纠纷发生率高于施行优质护理后P<0.05,施行前患者对门诊服务人员服务态度评分平均为(84.20±3.73)分、护理专业度评分平均为(90.25±2.50)分;实施后患者对门诊服务人员服务态度评分平均为(93.55±6.55)分、护理专业度评分平均为(95.47±4.53)分,施行后服务态度评分及护理专业度评分均优于施行前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提升外科门诊的服务质量,值得推广于临床。

  • 标签: 外科门诊 护理服务护患纠纷 应用效果 优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