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探讨自信心训练对改善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应对方式的效果。将80例社交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自信心训练)和对照组。试验组每周进行2次自信心训练,每次3h,持续5周,共10次;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治疗手段。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2组分别进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implifiedcopingstylequestionnaire,SCS)的测查,分析患者应对方式的改善状况。结果显示:1干预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积极应对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P〈0.05),而消极应对方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P〉0.05);2干预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在题目2和题目8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2,P〈0.001;t=-12.78,P〈0.001)。结果表明,自信心训练对改善社交焦虑患者积极应对方式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自信心 社交焦虑障碍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潜水员应对方式、应激与心理健康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海军部队潜水员56名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方式对他们进行调查,通过统计与分析调查结果研究潜水员应对方式、应激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结果海军潜水员在面对应激事件时大多倾向于采用成熟型的方式进行应对,潜水员心理健康程度越高,越倾向于采取成熟型应对方式,潜水员心理健康程度越低,越倾向于采取不成熟型应对方式。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层级性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应对方式、应激事件以及他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回归效应显著。结论潜水员在长期的训练和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他们的心理健康受应对方式的影响比较大,潜水员的应对方式在应激与心理健康之间能够起到很大的调节作用。

  • 标签: 潜水员 应对方式 应激 心理健康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七叶皂苷钠的不良反应及其有效护理应对方法。方法将2015年7月—2017年2月于我院接受七叶皂苷钠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5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立即停药并告知主管医师,同时配合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均取得满意康复效果,不良反应消失。结论七叶皂苷钠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时,应该从停药、稀释药物浓度、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等方面加强护理干预,同时需提前了解七叶皂苷钠的适应症、安全剂量。

  • 标签: 七叶皂苷钠 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围术期初产妇自尊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剖宫产初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术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自尊水平(Rosenberg自尊量表)和应对方式(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的变化。结果护理后,观察组Rosenberg自尊量表和MCMQ中面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回避、屈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有效提高剖宫产初产妇的自尊水平和改善应对方式。

  • 标签: 心理干预 围术期 初产妇 自尊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动导向法对提高急诊护士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招聘的72名急诊科新护士为研究对象,选取方式为便利抽样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招聘的36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招聘的36名新护士作为观察组,采用行动导向法,比较两组护士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能力。结果观察组护士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护士(P<0.05)。半年的培训结束后,观察组护士的操作技能及理论考核达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护士(P<0.05)。结论动导向法对提高急诊护士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突发公共事件 行动导向法 应对能力
  • 简介:摘要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过渡,同时也是从不成到成熟的过渡。这个过程很漫长,这个时期的大学生心理活动有非常多的变化,发展偏向也极其的不平衡,这会让他们经常性地陷入矛盾与痛苦之中。大学生们在这个时期的想法很多,苦于自己能力不足,很多想法都不能变成现实,加之敏感、好胜,同时面临着生活、学习、恋爱、深造或者工作各方面的现实压力,哪一方面没有处理好,对他们的情绪就会有非常大的影响,对工作和学习非常不利。所以。以目前的社会发展来看,重视大学生的心理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应及时对大学生的挫败感进行指引和调整,让他们的各方面都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 标签: 探析 大学生 挫败感 原因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近年来,卫生监督人员在突发卫生公共事件中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由于卫生监督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上也有较大的差异,这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救治造成的严重的影响。为了强化卫生监督人员的监督能力,承担卫生监督职责,本文主要介绍卫生监督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具备能力,在承担卫生监督职责的基础上提出如何提升卫生监督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不断的提升卫生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出巨大的贡献。

  • 标签: 卫生监督人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大学生的人格特质特点以及分析大学生在面对压力时的应对方式特点,为探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对策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和建议。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与简易应对方式量表问卷对福建医科大学139名19-22岁部分在校生进行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的相关调查研究。结果倾向内向、情绪倾向不稳定和高精神质的大学生消极应对倾向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个性的大学生(P<0.05);医学生人格特质不同在面临压力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不同。结论性别与大学生的应对倾向无关,情绪稳定性高、倾向外向、精神质低的个体更倾向于采用积极有效的压力应对方式。

  • 标签: 医学生 人格特质 压力应对方式 相关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叙事疗法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应对方式的干预效果。方法将52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叙事疗法进行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应对方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方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自身干预后积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消极应对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叙事疗法的干预有助于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对未来生活的信心与希望。

  • 标签: 叙事疗法 乳腺癌 化疗 应对方式
  • 简介:目的社会突发事件中市民心理应激反应和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策略是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方法本文选材于在非典流行期社会突发事件中对900名市民采用及时的自编心理应激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找出不同人群的不同心理应激反应,从中寻找心理应对干预策略。结论对在社会突发事件中调整市民心态、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稳定社会有其重要意义。

  • 标签: 突发事件 心理应激 心理干预 社会突发事件 心理应激反应 市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以138名汉族和127名纳西族中学生为被试,探讨中学生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的民族差异和性别差异及其两者的交互作用。结果①在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方面,汉族与纳西族中学生都是以学习压力为主,其它应激事件为辅,按应激强度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在应封方式方面,都是以积极的应对方式为主;消极的应对方式为辅,个体应对方式的使用率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解决问题、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自责。②在学习压力.丧失、健康适应等三种生活事件方面,纳西族中学生的应激水平显著高于汉族中学生;而在其它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上均无显着的民族差异。③中学生的应激事件和应对方式总体上无显着的性别差异,但男生受惩罚的应激强度明显高于女生,而女生比男生更多地使用了求助的应对方式。④在所有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上,不存在显著的民族和性别的交互作用。

  • 标签: 应对方式 生活事件 汉族 应激事件 健康 中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肝癌化疗患者家属应对疲惫实施情志顺势心理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间实施肝癌化疗的80例患者家属实施观察研究,通过随机数表分组常规组(n=40)、心理组(n=40),对常规组家属进行常规化疗知识宣教,对心理组家属另实施情志顺势心理治疗,分析两种干预方案对患者家属应对疲惫的影响。结果心理组治疗后患者家属现状疲惫程度、过去24h疲惫程度、疲惫对生活的影响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肝癌化疗患者家属应对疲惫实施情志顺势心理治疗可达到良好效果。

  • 标签: 肝癌 化疗 家属 应对疲惫 情志顺势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育龄期妇女负压吸引术前压力知觉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南通市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门诊就诊的育龄期妇女,在负压吸引术前一周采用压力知觉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其测试。结果育龄期妇女负压吸引术前压力知觉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压力知觉总分与积极应对得分呈负相关(r=-0.48,P<0.05),与消极应对得分呈正相关(r=0.65,P<0.01)。其中失控感与积极应对得分呈负相关(r=-0.53,P<0.05),与消极应对得分呈正相关(r=0.41,P<0.05);紧张感与消极应对得分呈正相关(r=0.69,P<0.01)。结论育龄期妇女负压吸引术前采取合理的应对方式,能改善紧张、消极的压力知觉,有效缓解有压力引起的系列负性情绪,坦然面对和顺利渡过手术。

  • 标签: 压力知觉 应对方式 负压吸引术
  • 简介:探讨本科生与研究生防御机制与应对方式的使用情况及相互关系。运用防御方式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对成都市6所高校的354名本科生与185名研究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本科生比研究生更多地使用成熟防御机制,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防御机制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科生与研究生在应对方式的选择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本科生比研究生更认可求助的效果,两群体在防御机制与应对方式均存在类似的相关关系,应对方式对防御机制的影响在这两群体上差异较大。可见,在防御机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上,研究生与本科生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因此对这两群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共性也要有差异性。

  • 标签: 学生 防御机制 应对方式
  • 简介:中小学的班主任被认为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力军,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基础力量。从教育现状来看,班主任确实有着不少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理所当然的实施者,但班主任不是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占到了班主任全部工作的一小部分,有时候班主任的角色甚至是和心理健康教育相冲突的。如何帮助班主任突破局限,发掘自身优势,提高个人素质胜任心理健康教育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 标签: 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 优劣势 健康教育工作 教育现状 个人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坚强个性培养对乳腺癌围术期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以88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增加给予坚强个性培养干预措施,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作为评价指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随着各项干预措施的实施乳腺癌患者的消极应对(NC)评分逐渐降低,积极应对(PC)评分逐渐升高,与干预前比较、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坚强个性培养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改善乳腺癌围术期患者的应对方式。

  • 标签: 坚强概念 围术期护理 乳腺癌 应对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新生的成就目标、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790名工科大学生采取问卷法进行了测量。结果①应对方式在掌握目标分组上存在显着差异,在成绩目标分组上不存在显着差异。②掌握目标与心理健康呈显着负相关,对心理健康有显着回归效应.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掌握目标也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心理健康;成绩目标与心理健康基本不相关,但通过消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产生间接消极影响。结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有必要进行成就目标干预.

  • 标签: 成就目标 掌握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 成绩目标 工科大学生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本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本组患者的心理弹性问卷评分和医学应对问卷评分均得以有效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使其心理弹性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使患者能够更好的应对自身疾病。

  • 标签: 冠心病 糖尿病 心理弹性 应对方式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初治痰菌阳性肺结核出院患者出院指导中应用家庭应对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文随机抽取于我院接受治疗并于2016年9月—2017年6月期间出院的70例初治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便利分组法将患者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出院指导、家庭应对护理干预,观察肺结核患者的遵医行为发生率、家庭应对护理干预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发生率、家庭应对护理干预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应对护理干预的应用,可有效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初治痰菌阳性肺结核 家庭护理 遵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