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管理在创伤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16例创伤骨科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实施疼痛护理服务。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8.28%优于对照组的82.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管理在创伤骨科临床应用价值高,可改善机体疼痛,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与质量。

  • 标签: 创伤骨科 疼痛管理 护理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在人工流产中的镇痛作用。方法要求全麻人工流产者108例,(年龄28岁+-7岁,孕周8w+-2w),术前给予丙泊酚2.0mg/kg静脉注射,如手术时间超过8min,再次追加量为1—1.5mg/kg为用药组,另108例为同期行人工流产者(年龄28岁+-9岁,孕周8w+-3w)不使用任何镇痛药为对照组。结果108例人工流产均得到满意镇痛作用,总有效率100%,无1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对照组有效率为49%(P<0.01)。结论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好,病人苏醒快且麻醉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副作用。

  • 标签: 丙泊酚静脉内麻醉人工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分析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德昌县人民医院2014年12月份-2016年12月份,入院检查并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资料进行探讨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克林霉素与康复消栓片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与替硝唑药物进行治疗,并对治疗结果予以观察。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慢性盆腔炎的复发率均明显下降,但是对照组患者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复发率,两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结果均有较高分值的总满意率,但是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左氧氟沙星与替硝唑用于慢性盆腔炎治疗,其治疗效果十分明显,因此将左氧氟沙星和替硝唑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疾病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妇产科 西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住院部近年收治的60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观察患者不适症状,了解这一诊断操作的安全性。结果60例患者中7例出现不同类型的不适感,均在对症治疗后好转,未发生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操作时,病灶离胸膜较远时会加大气胸发生率,距离胸膜较近时安全性较高,可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皮肺穿刺活检 CT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4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经过我院的精心护理后康复率高,有40例患者痊愈满意出院,2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患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的炮制方法及煎煮的时间对大黄的沉降药性影响效果。方法选取160只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8组(n=20)。取其中的4组作大黄的炮制试验,另外4组作大黄的煎煮试验。其中炮制试验各组均采取不同方案,而煎煮试验各组均采取不同的煎煮时间,比较小鼠的灌胃水煎液情况。结果不同的炮制方法比较中,生大黄组与醋或酒炮制大黄组,在胃残留率的比较上均明显的比生理盐水组低,而该几组的小肠推进率对比生理盐水组显著更高,P<0.05;不同的煎煮方法对比中,短大黄组胃残留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小肠推进率明显更高,P<0.05;中大黄、长大黄组胃残留率及小肠推进率相比于生理盐水组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大黄的炮制及煎煮过程中,适当延长煎煮的时间有利于对药物药性进行沉降,使药效趋温和,另外,采取醋制以及酒制可将大黄的药性进行适当的增强,可依据不同的需求进行不同的药物炮制及煎煮控制。

  • 标签: 炮制方法 煎煮时间 大黄沉降药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腹部外科手术中有哪些危险因素会导致切口发生感染,并根据结果做出针对性的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分析选取的148例进行过腹部外科手术患者的资料。结果在选取的案例中,有10位患者发生过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情况占总数的6.76%。并在这些受到感染的切口产生的分泌物中检测出13株病原菌。因大肠埃希菌而引起的感染情况占总数的53.84%,远远高于其他菌种,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不低于55岁的患者受到感染的情况明显多于低于55岁的患者;体型肥胖的患者比非肥胖患者更易受到切口感染;手术时机为急诊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远远高于择期的患者;手术时间超过90分钟的患者受到感染的几率明显高于手术时间低于90分钟的患者;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更易受到的感染;用抗菌药的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明显低于无应用抗菌药的患者,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肥胖状态、手术时机、是否患糖尿病及术前有无用抗菌药物,根据不同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患者切口受到感染的几率。

  • 标签: 腹部 外科手术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急诊室收治的73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5)与研究组(n=38),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上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安全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护理错误、护理投诉及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不仅能够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也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急诊 安全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普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以及干预对策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普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且实行干预对策。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普外科的护理过程中,通过对不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及时采取干预对策,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普外科护理 不安全因素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将预见性护理用于ICU重症患者中,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ICU收治的50例重症患者分组研究,1组行预见性护理干预,2组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结果进行研究。结果1组并发症率为8.0%,与2组24.0%相比,相对更低(P<0.05);1组护理满意度为96.0%,与2组76.0%相比,相对更高(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用于ICU重症患者中效果理想,可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ICU重症患者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消化内科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时采取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了分析。方法本文选取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到医院接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双盲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划分成为观察组合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性的治疗,观察组的35例患者在常规性的治疗方式上使用,对照组38例,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普瑞酮,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P转阴率和复发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临床治疗效果来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的,治疗后的HP转阴率观察组的要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疾病复发情况观察组要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将替普瑞酮应用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上,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HP转阴率,同时能够对疾病的复发起到良好的控制,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消化内科 替普瑞酮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产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DVT)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2016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妇产科术后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43例患者采用利伐沙班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观察组治疗后INR、D-二聚体、膝上盖直径及膝下盖直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产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采用利伐沙班治疗有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妇产科 下肢静脉血栓 利伐沙班 低分子肝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干扰素结合炎琥宁对小儿手足口病诊疗的临床数据,作为临床医治此病的参照数据。方法将重庆市荣昌区妇幼保健院在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对150例手足口病的儿童患者进行分析,随机的分成A,B,C三组,每组50例,A组仅用干扰素治疗,B组仅用炎琥宁治疗,C组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对三组的治疗结果、口腔溃疡修复的时间、疱疹消退的时间、退烧的时间、白细胞稳定正常的时间加上住院时间。结果A、B、C三组总有效率依次是74%、76%、92%,数据结果表明C组治疗效果高于A和B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疱疹消退的时间、口腔溃疡恢复的时间、白细胞变为常规的时间和住院时间上强于A和B两组,是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结论干扰素结合炎琥宁对手足口病的儿童治疗具有最佳的功效,缩短患者治疗的时间,可将该技术使用于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中。

  • 标签: 干扰素 联合 炎琥宁 小儿手足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净化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影响因素,给出合理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7年6月期间参与诊治的325例行血液净化治疗患者所有资料,分析安全管理影响因素。结果笔者研究的的行血液净化治疗患者中护理不良事件占据比例为7.69%,并发症发生率与患者不良情绪、穿刺内瘘出血或者血、不及时告知治疗记录、穿刺针管之间差异显著。结论血液净化室需要对操作流程以及核心制度进行严格执行,确保能够提升治疗安全性。

  • 标签: 血液净化 护理安全管理 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手术患者12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研究组和常规组各6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经过人文关怀护理后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文关怀 手术室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通过优质护理,对照组通过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为94.54%,明显优于对照组63.64%,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脑梗塞通过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老年性脑梗塞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18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安全管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手术室护理时,针对手术风险实施安全管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安全管理 手术室 效果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特点以及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间质瘤21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所有病例术前均进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间质瘤(GIST)发生于胃部12例,十二指肠2例,空肠4例,回肠3例。病灶多为圆形或类圆形的软组织肿块,向胃肠道腔内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突出。21例间质瘤(GIST)中良性6例,肿块直径多小于5cm,边界清楚,密度均匀,恶性15例,肿块直径大于5cm,边界不清,10例肿块内有坏死,5例出现转移。结论CT可以较清楚的显示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内部结构,定性诊断及对临床治疗指导中有重要价值。确诊需靠病理活检及免疫组化检查。

  • 标签: 胃肠道 间质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我院诊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抗胆碱药物+鼻饲+静脉补液治疗,观察组用抗胆碱药物+鼻饲+静脉补液+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Burke、GQOLI-74评分变化比对照组优、观察组患者拔管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康复训练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可充分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及吞咽障碍,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综合康复训练 脑卒中吞咽障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内科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协同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ADL评分、ESCA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提高了护理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心内科 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