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下埋避孕法的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对我站2007年1月-2011年12月418例25-40岁已婚育龄妇女自愿接受皮下埋避孕者定期随访,对使用者妊娠情况、副反应、及因副反应而取出的情况进行讨论和分析。结果妊娠0%、副反应56.45%、因副反应而取出10.28%。结论皮下埋剂避孕是一种较好、安全的避孕方法,尤其适用不适合、不能够使用节育环(如生殖道畸形、剖腹产后子宫内膜连粘等)和使用节育环容易失败的妇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OVCF)采用经皮穿刺高粘水泥体成型(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withHighViscosityBoneCement,PVHVBC)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8例OVCF的老年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传统手术及PVHVBC。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LAS、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VHVBC对老年OVCF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穿刺高粘骨水泥椎体成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OVCF)采用经皮穿刺高粘水泥体成型(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withHighViscosityBoneCement,PVHVBC)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8例OVCF的老年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传统手术及PVHVBC。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LAS、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VHVBC对老年OVCF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穿刺高粘骨水泥椎体成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膝内翻型性关节炎经腓骨近端截和胫骨高位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9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膝内翻型性关节炎患者,共3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胫骨高位截、腓骨近端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疗效相当,但是观察组血清P与E2水平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膝内翻型性关节炎患者,不管采用腓骨近端截还是胫骨高位截均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前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腓骨近端截骨术 胫骨高位截骨术 膝内翻型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近段锁定板结合对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所收治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30例,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患者采取肱骨近端锁定板结合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三叶草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的优良率为60.00%,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肱骨近段锁定板结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效果显著,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肱骨近端锁定板 植骨 肱骨外科颈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锁定钢板结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5年12月中收治的24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将2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12例)与研究组(n=12例),对照采取传统的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则为患者提供锁定钢板以及的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比较得知,研究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指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结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肱骨外科颈骨折 锁定钢板 植骨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联合支撑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11年11月—2016年11月,对23例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联合支撑治疗,术后随访骨折愈合情况和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17.2±6.4)月。负重时间(9.4±2.3)周。X线显示所有病例均达到临床愈合和性愈合,临床愈合时间(11.5±3.5)周,性愈合时间(16.7±6.8)月。末次随访时功能评分优19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锁定钢板联合支撑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股骨干粉碎性骨折 锁定钢板 支撑植骨 骨折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肱骨外科颈骨折采用锁定钢板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4年7月期收治的6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琉酸钙水泥(CSC)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术后。结果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P<0.05。手术一般情况比较观察组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功能锻炼时间、性愈合时间均小于对照组,组差异P<0.05。结论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患侧肢体功能恢复较快,患者预后效果较为理想,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锁定钢板结合植骨 肱骨外科颈骨折 深静脉血栓形成 肩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于髁支持钢板固定加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8例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情况。结果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7.78%,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4.44%,则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使用髁支持钢板固定加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患者,配合给予综合性护理的效果好,能够明显提高护理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股骨远端C型骨折 髁支持钢板固定加植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及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至2010年期患Pilon骨折的患者36例,根据患者自身的身体情况以及疾病程度,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并且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并且对患者进行术后患者对手术评价的调查,进行一定的分析。结果患者的临床骨折时间为15至26周。有4例患者皮肤坏死,4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6例患者出现踝关节的关节功能障碍的现象,未出现针道感染以及松动现象。且患者对手术评分的优良率为83.33%,且有28位患者复位良好,占77.78%。结论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疾病程度、Pilon骨折的类型以及患者软组织受损程度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及适宜的手术时机,且充分合理的利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及对患者进行相应治疗,且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相应护理,从而能够达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外固定架有限内固定植骨Pilon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2月—2016年8月收治的111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以住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的患者为59例,乙组的患者为52例。甲乙两组患者都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而甲组患者加用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康复情况以及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甲乙两组患者的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的差异比较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的负重时间和愈合时间的差异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的优良率优于乙组患者,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很好,明显的改善了患者负重和愈合的时间,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锁定钢板内固定 植骨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法对接受经皮孔镜髓核摘除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6年8月—2018年11月期10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经皮孔镜髓核摘除进行治疗,根据麻醉方法分组,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方案,n=50)和对照组(气管插管全麻,n=5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麻醉处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气管插管全麻相比,腰硬联合麻醉方法临床效果令人满意,可减轻疼痛,降低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硬联合麻醉 气管插管全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侧入路经皮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性,并进行临床分析总结经验。方法骨质疏松体压缩性骨折12例,其中男2例,女10例。通过临床回顾的方法,对单侧入路经皮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体压缩性骨折进行临床分析总结。结果所有患者胸腰背疼痛均明显缓解或消失。VAS评分术前8.58±0.67,术后1.92±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入路PVP是治疗OVCF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够有效缓解疼痛。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通过经皮体成形进行治疗,对患者获得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患者通过经皮体后凸成形进行治疗,观察组(n=30)患者通过经皮体成形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VA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体成形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4.52(20/30),两组的差异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为(1.26±0.23)分,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为(4.02±1.0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通过体成形进行治疗,效果显著,VAS评分得到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平片和CT对颈椎退变孔变形原因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颈椎退变孔变形86例,对其X线平片和CT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颈椎退变孔变形好发于C3~7,以C4~6发病率最高,多为钩关节及关节突关节的退行性变。X线平片能直观地显示颈椎孔形态,是诊断本病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而CT能清楚显示椎间盘、硬膜囊、关节突、钩关节和椎管内外结构的变化。X线平片及CT结合可清楚地显示小关节的解剖结构及病理改变,对颈椎孔变形原因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颈椎 退变 椎间孔 变形 X线摄影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孔镜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作出分析。方法将自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期收治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纳入为本次研究工作对象;按照患者意愿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小切口板开窗髓核摘除手术,研究组施行孔镜治疗;治疗结束后跟踪随访一年并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优良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83.33%),P<0.05。结论孔镜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确切,而且手术切口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椎间孔镜 腰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多模式镇痛与单纯术后镇痛在腰椎后路内固定加融合围手术期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0例择期腰椎后路内固定加融合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成A组(多模式镇痛组)和B(单纯镇痛组)组各30例。A组于术前24h内行心理干预,手术开始前10分钟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在显露神经根后用lml利多卡因原液进行神经阻滞,并与手术缝皮前切口内注射0.375%罗哌卡因20ml;手术结束时给负荷量舒芬太尼10ug后接接止痛泵行PCIA。B组手术结束时给负荷量舒芬太尼10ug后接止痛泵行PCIA。分别记录两种方法术后各时间段(术后2、4、6、8、12、24、48h)的VAS评分和BCS舒适状态评分及48h内PCA(自控镇痛)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日数。结果A组患者于术后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低于B组(P<0.01),BCS舒适状态评分高于B组(P<0.05),48h内PCA(自控镇痛)按压次数明显少于B组(P<0.01),舒芬太尼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日数明显下降(P<0.05)。结论腰椎后路内固定加融合手术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可提供有效的镇痛效果和降低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的用量,减少卧床时间和住院日数,优于单一静脉自控镇痛。

  • 标签: 多模式镇痛 术后镇痛 腰椎后路内固定加融合术 病人自控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踝关节融合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行踝关节融合治疗的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12例,选取的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通过融合率和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AnkleHindfootScale)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踝关节稳定性都得以提高,患者末次随访AOFAS总评分(80.95±3.38)分优于术前AOFAS总评分(42.27±4.48)分,手术前后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融合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纠正畸形,提高早期融合率,改善足踝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踝关节融合术 足踝创伤性关节炎 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踝关节融合对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到2015年3月在我院经踝关节融合治疗的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46例,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以探讨踝关节融合对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患者的AOFAS评分、疼痛、功能等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患者的跖屈、背伸、内翻、外翻等踝关节活动情况均明显改善(P<0.05)。临床总有效率为100%。结论踝关节融合对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显著。

  • 标签: 踝关节融合术 足踝创伤性关节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质剥脱联合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不连的临床效果,为四肢长骨不连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四肢长骨不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皮质剥脱联合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前的关节活动度、肌力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44.9±14.6)°,(40.5±9.9)分,(39.5±12.6)分;患者治疗后的关节活动度、肌力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150.9±19.5)°,(79.0±12.2)分,(81.1±15.5)分,治疗后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大,肌力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皮质剥脱联合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不连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 标签: 骨皮质剥脱术 联合 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 四肢长骨骨不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