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椎间孔镜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黄建伟胡代灵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脊柱外科重庆408300)

【摘要】目的:研究椎间孔镜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作出分析。方法:将自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纳入为本次研究工作对象;按照患者意愿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手术,研究组施行椎间孔镜治疗;治疗结束后跟踪随访一年并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优良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83.33%),P<0.05。结论:椎间孔镜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确切,而且手术切口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椎间孔镜;腰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2-0208-02

腰间盘突出症[1]属于常见的骨科疾病,确诊为该疾病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为主。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椎间孔镜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作出分析。现将本次研究工作结果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自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纳入为本次研究工作对象;按照患者意愿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分组,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8例,共30例,患者年龄28岁~63岁,平均(43.44±2.77)岁;病程0.5年~15.0年,平均病程(2.14±1.32)年;对照组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共30例,患者年龄26岁~65岁,平均(44.08±2.32)岁;病程0.8年~14.5年,平均病程(2.53±1.02)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提示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施行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手术[2]行全身麻醉,并采取俯卧位;借助C型X线机定位后,作一切口约5厘米,切开腰筋膜并剥离同侧骶脊肌,采用拉钩将椎板拉开,充分暴露椎板、关节突;将1/3上、下椎板并关节突内侧采用枪式椎板咬骨钳咬除,产生一个正方形骨窗(长宽约1.5厘米)。拉开对侧神经根,切除椎间盘骨赘及椎体后缘骨赘;术后置入引流管,引流48小时,给予抗感染治疗3~5小时,嘱咐患者卧床静养一周,一周后在腰围保护下适当活动。

1.2.2研究组施行椎间孔镜治疗[3]采取侧卧位,借助C型X线机定位及监测,结合椎间盘突出具体位置与椎间孔具体大小选择适合的进针路线。行局部麻醉,将穿刺针由局部麻醉进针点经椎间孔最后到达椎间隙;将对比显影液注入椎间盘,起显示效果以确定纤维环完整度;导丝经穿刺针置入,并逐级扩大工作通道直至可放入7.5厘米工作套管,采用配套夹钳取出突出髓核;确定椎间盘完全摘除后,转动工作套管,并仔细检查排除有无游离椎间盘碎块;若患者纤维环有破损,则应用双极射频消融技术进行针对性的修复与封闭;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1小时,1小时后在腰围保护下适当活动。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①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平均住院时间);②手术治疗效果。

1.4判定标准

结合患者的实际病况参考NAKAI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分为四度,优、良、中、差。①优:术后患者疾病症状体征均完全缓解,且神经功能、腰椎活动恢复正常,可以正常生活、正常工作;②良:术后患者疾病症状体征均明显缓解,但劳累会再次出现症状,不影响正常生活、正常工作;③中:术后患者疾病症状体征均有缓解,但仍有轻度腰痛不适感或下肢胀痛感,工作需减轻;④差:术后患者疾病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无法正常工作、正常生活。

1.5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分析数据,P<0.0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详细见表1及表2。

3.讨论

腰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确诊为腰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多由于腰椎间盘髓核或其它部分出现程度不一的退行性改变,当受外力作用下,纤维环破裂,会导致髓核突出至后方、椎管内,引发脊神经根受刺激而患者出现腰部疼痛等症状表现[4]。

本次研究为进一步探析椎间孔镜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特选取30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椎间孔镜治疗,另选取30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手术;从研究结果表1、表2可知,椎间孔镜治疗的治疗优良率明显优于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手术,且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后者。椎间孔镜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术中给予患者局部麻醉,同时开一小切口(约7毫米),通过将椎间孔扩大顺利取出髓核;与传统手术比较,该疗法创伤小,出血量小,术野更清晰,并且不造成脊柱稳定结构受破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疾病康复[5]。

综上所述,给予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椎间孔镜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且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邓红震.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3):6521,6524.

[2]陈燕,吴刚,刘锴等.椎间孔镜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11):1277-1278.

[3]易志.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护理措施探究[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15(4):509-510.

[4]杨爱玲,周云仙,庞清江等.椎间孔镜治疗老年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J].现代实用医学,2016,28(2):262-263.

[5]何井法.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7):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