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胫骨交锁髓内钉固定中从入口处环钻取结合微创复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在46例胫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中,从髓内钉入点处以环钻替代开髓开髓并取,采用微创小切口直视下复位骨折端,然后用髓内钉专用髓腔绞刀扩髓、顺行穿过断端至胫骨远侧,按髓内钉固定操作步骤安装髓内钉及远近端锁钉,最后将所取松质于骨折断端周围。结果中均未发生平台骨折,术后46例中失访6例,其余随访5~21个月,平均14.2个月;40例均一期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性愈合时间4.8个月,X线片显示,在术后1~2月即可观察到有明显的痂生长征象。40例中,2例膝前轻度疼痛,能忍受,无需处理,膝、踝关节活动正常,无感染及内固定失效,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在胫骨交锁髓内钉固定中,从入口处环钻取结合微创复位,能提高骨折一期愈合率,减少并发症,疗效满意。

  • 标签: 胫骨骨折 交锁髓内钉 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跟骨折的临床治疗中经皮撬拔复位固定联合小切口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期,我院骨科接受诊治的跟骨折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撬拔复位后结合空心螺钉进行内固定,然后进行小切口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的临床治疗指标。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手术时长在40~90min,平均为53.6min,患者的中出血时间在25~135ml,平均为58.0ml,患者均未见严重的并发症,同时患者术后随访9个月结合其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进行恢复评估,显示其优良率87.5%。结论在跟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经皮撬拔复位和内固定以及小切口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相关指征,优化临床转归,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跟骨骨折 经皮撬拔复位 内固定 小切口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体成形(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对体裂隙征(intravertebralcleft,IVC)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PVP治疗13例13个体病变,PVP采取经皮经椎弓根入路穿刺病变体,将针尖置于体前1/3处,将粉/液/对比剂比例为321的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oly—methylmethaerylate,PMMA,水泥)注射入病变体,单体注入骨水泥5-10ml。结果全部病例成功手术。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及水泥外漏。施术后3天疼痛缓解12例,1例术后复查MR见同节体新发骨折,再次手术后疼痛缓解,止痛效果100%。结论PVP是治疗体裂隙征的一种止痛效果好,创伤小,操作简单的方法。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椎体裂隙征
  • 简介:摘要目的在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患者中应用体成形治疗,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入院的50例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经皮体成形治疗,用常规保守治疗形成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体成形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症状,促进术后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患者使用闭合复位后体成型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68例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借助手术床使患者体压缩性骨折处于过伸状态,实现闭合复位效果,之后使用经皮穿刺行体成型和手术前后的X线对体后凸畸形角度和压缩率高度情况加以测量,了解患者高度恢复率和畸形矫正率情况。结果结合数据分析得知,患者手术前后体高度和恢复率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意义。结论使用闭合复位体成型可帮助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患者恢复体高度,且效果更好。

  • 标签: 闭合复位 椎体成型术 骨质疏松症 椎体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皮下埋避孕法的植入和取出率。方法选取2007年1月—12月因要求结束皮下埋避孕方法而来我院就诊的51例妇女。结果皮下埋避孕效果好。结论皮下埋避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皮下埋植 手术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路减压固定植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诊治的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43例,于治疗前后行X线片检测及功能评定。结果患者治疗后椎管狭窄程度、后凸Cobb角、侧凸Cobb角较治疗前降低(P<0.05)。患者治疗后体后缘高度、运动评分、感觉评分、功能独立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0%。结论前路减压固定植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前路减压 植骨融合 胸腰椎骨折 脊髓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延长进行胫骨不连和缺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46例胫骨不连或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其中,观察组患者以延长治疗,对照组患者以外固定架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症治疗总有效率约为96%,对照组患者病症治疗总有效率约为83%,两组对比差异突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长进行胫骨不连和缺损治疗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骨延长术 胫骨骨不连 骨缺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伤椎弓根植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对患者矢状位Cobb角和体前缘高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7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跨伤后路复位固定治疗,观察组35例使用经椎弓根伤置钉后路复位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耗时、内固定引流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内固定后、术后6个月时矢状位Cobb角和体前缘高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耗时、内固定后引流量以均短(少)于对照组(P<0.05);内固定后两组患者矢状位Cobb角、锥体前缘高度百分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两项指标均明显增加,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弓根植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用时更短,对机体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同时对患者脊柱生理功能改善满足临床要求。

  • 标签: 胸腰段 脊柱骨折 椎弓根植骨 骨折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异体楔形块采用微型螺钉固定在颈椎双开门板成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4月我院采用棘突纵割式板扩大成形的38例患者,预制异体楔形块嵌于棘突,其中20例中用微型螺钉固定,为观察组,18例采用常规的7#丝线交叉捆绑固定,为对照组。术后随访14~30个月,平均17.2个月。对比中出血量、手术时间、JOA评分、术后并发症,对植融合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在中出血量、手术时间、JOA评分改善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融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体楔形块采用微型螺钉固定颈椎双开门板扩大成形,能增加块与棘突的融合率,是一种安全有效可以推广的手术方法。

  • 标签: 颈椎 异体骨 微型螺钉 双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治疗lisfranc(跗跖关节)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分别实施关节融合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有无本质上的不同。方法随机将2016年3月—2018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100例lisfranc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关节融合,实验组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并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价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均比实验组差,P<0.05。结论比起关节融合,在治疗lisfranc损伤患者的过程当中,切开复位内固定效果更理想,并发症发生情况也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推广价值高。

  • 标签: lisfranc损伤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关节融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持续闭式引流(VSD)结合水泥抗生素治疗胫骨骨折髓内钉术后早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3月一2011年3月,使用持续闭式引流(VSD)结合水泥抗生素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髓内钉术后早期感染9例,随访其临床效果。结果9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12月,平均10.5月。手术后感染治愈。结论持续闭式引流(VSD)结合水泥抗生素治疗胫骨骨折髓内钉术后早期感染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可以作为有效治疗胫骨骨折髓内钉术后早期感染的手段之一。

  • 标签: 持续闭式引流 骨水泥抗生素间器 髓内钉术后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解决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案,分析针灸传统疗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以及孔镜联合针灸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探究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新疗法。方法本次参与的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抽选的25~55岁,共60名,男女各半,平均年龄42.2岁,根据研究的需求、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三组,一组是传统针灸治疗,二组是采取西医疗法,运用孔镜进行突出的椎间盘摘除,另一组是孔镜联合针灸治疗,临床研究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65.00%、60.00%,85.00%提示孔镜联合治疗针灸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与单纯针灸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孔镜联合灸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非常显著,患者疼痛能够有效缓解,并且安全、快速,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针灸疗法 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孔镜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疗效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的286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孔镜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及治疗前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4.93±8.12)minvs对照组(97.60±10.33)min、中出血量观察组(30.69±13.24)mLvs对照组(165.77±24.50)m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VAS疼痛评分观察组(1.35±0.65)mLvs对照组(4.98±1.22)m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孔镜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能够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临床价值突出,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腰椎管狭窄症 椎间孔镜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跟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68例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采取跟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68例患者均治疗成功,平均愈合时间为(12.03±1.97)周,并发症发生率为4.41%;术后AOFAS评分、跟高度、跟轴长、Bohler角均大于术前,且跟宽度、Gissane角均小于术前,P<0.05。结论跟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可改善患者跟骨关节功能,提高足部评分,有利于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跟骨粉碎性骨折 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 自体髂骨植骨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肩锁关节脱位治疗中,钢丝固定架关节融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肩锁关节脱位患者64例,其中32例行钢丝固定架关节融合治疗,另32例行非融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恢复效果。结果融合组优良率为96.88%,非融合组优良率为84.38%;融合组28例功能恢复满意,4例上举轻微受限,但不影响主要功能;费融合组4例出现再脱位,1例有痛感。结论钢丝固定架关节融合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钢丝固定架关节融合术 肩锁关节脱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体成形在针对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时的疗效。方法选取某医院从2009年1月-2011年1月期90名因骨质疏松而导致的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用数学方法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实验组采取体成形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体压缩性骨折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后VAS评分1.93±0.65,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3.94±1.85,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体成形在治疗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方面具有恢复快,不易复发的特点,较之其他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86例体成形患者术前、术后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6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止痛效果好,中及术后均无症状性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体成形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见效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做好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身显像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骨转移灶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在我院接受诊治的5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骨转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使用核素显像及断层融合显像检查,分析影像特点并判断检查结果。结果本组患者中使用核素显像及断层融合显像的定性准确率为92.0%,定位准确率为100%,诊断的效果较好。结论全身显像及断层融合显像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骨转移灶的效果较好,能够对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病灶转移情况进行准确的分析,诊断的准确率高,并且能够快速成像,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身骨显像及断层融合显像 诊断 分化型甲状腺癌 骨转移灶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前臂后动脉皮瓣转移修复手掌、背部、腕部、虎口、前臂的皮肤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前臂后动脉皮瓣转移修复手背部、腕部、虎口、前臂的皮肤组织缺损16例。结果术后16例皮瓣全部成活,切口一期愈合。随访3~18月,皮瓣质地良好,颜色、厚度均与受区正常皮肤接近,手部功能大部恢复。结论手掌、背部、腕部、虎口、前臂的皮肤组织缺损,前臂后动脉皮瓣转移修复是优先的选择。

  • 标签: 前臂 骨间后动脉皮瓣 皮肤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