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肾脏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与诊治方法。方法肾脏血管母细胞瘤患者1例,男,31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占位1周入院。无肉眼血尿及膀胱刺激症状。CT平扫可见右肾上极占位,大小约4.5cm,密度较肾脏稍低,增强后强化不均,腹膜后淋巴结未见肿大,考虑肾癌可能。行腹腔镜下右肾根治性切除术。结果术后病理诊断右肾血管母细胞瘤,免疫组化S—100(+)、NSE(+)、a-inhinbin(+)。术后患者恢复好,随访半年未见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肾血管母细胞瘤是一种良性的肾脏肿瘤,由于术前缺少特异性的诊断手段,术前患者多误诊为肾脏恶性肿瘤如透明细胞癌等。CT虽对诊断有一定帮助,但对该病鉴别与其他恶性肿瘤存在一定局限性。术后病理仍是目前诊断该病唯一可靠手段。

  • 标签: 肾肿瘤 血管母细胞 病理学
  • 简介:摘要衰老作为生物生长发育的必经阶段,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衰老的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机理进行了综述,着重回顾了自由基、线粒体DNA损伤、免疫系统、端粒与衰老的关系;并对与衰老有关的基因进行了总结。

  • 标签: 衰老 自由基 线粒体DNA 端粒 免疫 基因
  • 简介:摘要对外周血细胞分析异常结果正确分析,对提高外周血液分析的准确性及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了血细胞分析仪使用中如何对异常检验结果正确分析,以及显微镜下检查在疾病诊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 标签: 异常检验结果 分析 重要性
  • 简介:摘要在胰岛细胞凋亡的进程中,免疫机制尤其是一系列的细胞因子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阐述近年来细胞因子尤其是新发现的胰腺衍生因子PANDER参与β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胰腺衍生因子PANDER 细胞凋亡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位居第一。近年来,众多研究都表明干细胞在胃癌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作用。本文对胃癌干细胞的存在、来源、标志物、耐药性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胃癌 干细胞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在30.0×109/L<WBC<3.0×109/L之间时,迈瑞BC-5800血细胞分析仪与显微镜法分类结果的差异。方法准确抽取60例成年患者静脉血,标本均用市售标准EDTAK2抗凝管抽取静脉血2.0ml,充分混匀后用迈瑞BC-5800血细胞分析仪与手工显微镜法进行分类计数,并对两组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方法的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无显著性,而淋巴细胞却有显著性。结论当白细胞计数在30.0×109/L<WBC<3.0×109/L之间时,BC-5800在淋巴细胞分类时存在着方法学差异,且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均较差,故而不能完全依赖仪器进行白细胞分类,一定要进行手工法复片,进行白细胞分类。

  • 标签: 迈瑞BC-5800血细胞分析仪 显微镜法 白细胞分类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小鼠成骨细胞核激活因子受体配体(LigandofreceptoractivatorofNF-JB,RANKL)的表达,观察成骨细胞RANKL/OPG比值的变化,探讨成骨细胞与结核因子诱导的破骨细胞生成的相关性。方法合成4条RANKL序列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用Liopfectamin2000转染成骨细胞,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RANKL的表达,筛选出最有效的干扰序列,并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成骨细胞的RANKL、OPG的表达,观察RANKL/OPG比例的变化,采用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共培养技术探讨转染后的成骨细胞对由结核因子诱导的破骨细胞生成的影响。结果合成的4对siRNA中有一对可使小鼠成骨细胞的RANKLmRNA水平下降80%,蛋白表达下降72%;同时OPG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RANKL/OPG比例明显下调,破骨细胞的生成明显受到抑制。结论RNAi沉默RANKL基因表达可显著下调成骨细胞RANKL/OPG的比值,抑制由结核因子所诱导的破骨细胞生成。

  • 标签: 核激活因子受体配体 RNA 干扰 小鼠 成骨细胞 基因沉默
  • 简介:摘要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cellhistiocytosis,LCH)是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cell,LC)克隆性增生形成的罕见肿瘤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成年人发病率极低。LCH常单个系统发病,骨骼系统最常见,容易复发,也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如皮肤、肺、肾、神经系统等,国内外耳道发病目前未见报道。现报道1例以外耳道肿物为主要表现的外耳道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的临床特点。

  • 标签: 外耳道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沉渣镜检与干化学分析测定白细胞与红细胞的符合度。方法对1500份门诊尿液在实验室常规条件下分别进行尿沉渣镜检与干化学分析测定白细胞与红细胞,并对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尿沉渣镜检与干化学分析测定白细胞与红细胞,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沉渣镜检与干化学分析测定白细胞与红细胞有一定差异,在保证镜检的前提下,尿干化学法作为一种筛选试验。

  • 标签: 白细胞 红细胞 尿干化学 尿沉渣镜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癌细胞株PANC-1中肿瘤干细胞的体外耐药性。方法经胰腺癌肿瘤干细胞表面标记途径和侧群(SP)细胞途径,分离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内SP/NSP(非SP)细胞、CD44+CD24+/CD44-CD24-细胞亚群,采取MTT方法检测亚群细胞体外化疗药物耐受性,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耐药基因ABCG2、ABCB1和PLK-1表达情况。结果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内SP细胞构成比为(7.58±0.54)%,CD44+CD24+细胞构成比(2.58±0.85)%;SP、CD44+CD24+细胞化疗耐受性更强、抗凋亡效果更为明显;经荧光定量RT-PCR表明,SP、CD44+CD24+细胞耐药基因ABCG2、ABCB1和PLK1具有较高表达。结论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内SP及CD44+CD24+细胞存在明显化疗耐受性。

  • 标签: 胰腺癌 PANC-1 肿瘤干细胞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红细胞计数(RBC)与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比值在地中海贫血筛查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5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作为实验组和5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其红细胞数目和平均红细胞体积比值,统计分析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比值也高于对照组,两组两个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细胞计数与平均红细胞体积比值的改变是地中海贫血患者的一种特异性改变,这一指标在临床筛查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是一个可靠的诊断指标。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平均红细胞体积 红细胞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造血生长因子)治疗EP方案小细胞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EP方案小细胞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rHG-CSF治疗,统计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不同骨髓抑制等级患者WBC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为95.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结论rHG-CSF治疗小细胞肺癌EP化疗后合并骨髓抑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骨髓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剂对深II度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试验组52例创面使用rhGM-CSF凝胶剂,对照组39例使用安慰剂。观察其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试验组深II度创面愈合时间为(17.3±1.6)d,较对照组(21.6±1.4)d明显缩短(p<0.01)。试验组10、14、21、28d的平均创面愈合率分别为20.1%、59.8%、89.6%和99.8%,均高于对照组12.4%、40.9%、76.3%和95.3%(p<0.01)。未见与受试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rhGM-CSF凝胶剂能促进烧伤患者II度创面愈合,并且有一定的安全性。

  • 标签: 烧伤 创面愈合 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重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参鹿固元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7例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rhG-CS治疗,观察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鹿固元汤+NP化疗+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的患者行化疗后白细胞处于最低值持续时间、化疗后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鹿固元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效果较佳,可有效减少患者症状持续时间,对骨髓恢复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提高患者对化疗耐受能力,具有较好减毒增效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参鹿固元汤 非小细胞肺癌 白细胞减少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异型淋巴和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IM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的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数值。结果两组儿童CD3、CD4、CD8及CD4/CD8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异型淋巴≥10%组患儿CD3、CD8值明显高于异型淋巴<10%组,CD4、CD4/CD8值明显低于异型淋巴<10%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M患儿不同程度存在免疫功能缺陷,异型淋巴细胞可作为标志免疫功能缺陷的特异性指标来应用。

  • 标签: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异型淋巴 细胞免疫功能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抗体(CMV-IgG)亲和力指数(AI)在诊断孕妇巨细胞病毒感染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在我院同时进262例孕妇血清标本,化学放光法检测CMV-IgG、IgM和AI。结果262例标本中,检出8例低亲和力。中低亲和力总检出率4.96%(13/262)。112例IgG+/IgM+孕妇低亲和力检出率高于150例IgG+/IgM-孕妇低亲和力检出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亲和力是判断原发感染重要指标。亲和力指数联合CMV-IgG、IgM检测诊断孕妇巨细胞病毒感染有重要参考意义。

  • 标签: 亲和力 巨细胞病毒 原发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用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肿瘤内科常见并发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肿瘤内科介入化疗患者120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按照病情采取化疗方案同时使用安慰剂,研究组采取治疗化疗的同时使用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聚落刺激因子。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观察指标。结果研究组白细胞减少率、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聚落刺激因子治疗肿瘤化疗常见白细胞和骨髓抑制,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细胞抑制率。

  • 标签: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聚落刺激因子 肿瘤 化疗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迟发型吻合口瘘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3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后迟发型吻合口瘘诊治情况进行回归性分析。并提出预防该疾疾病的方法。结果30例患者在切除术结束后6~11d内均出现迟发型吻合口瘘病症,所有患者在病症出现后均给予相应的控制治疗,其中,除了3例死亡外,其他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食管癌术后出现迟发型吻合口瘘的几率非常大,及时采取有效控制和预防措施是提高治愈率的根本方法。

  • 标签: 食管癌 迟发型 吻合口瘘 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