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国内外现状阅读治病起源于13世纪的欧洲,当时罗曼的医院在为病人治疗时给病人朗诵古兰经.17世纪以后,欧洲不少国家的内科医生给病人开处方时也开出为病人阅读的文献目录.19世纪初,美国医师BenjaminRush提出精神病医院不仅要为病人服药,同时要进行阅读治疗,以便转变病人的心理状态.20世纪初,文献治病有了较快的发展,对其进行的研究较多,美国出版了专著;国际图联在中强调了文献阅览治病在病人康复中的重要作用[1].在前苏联已有4000多家医院图书馆开展了为病人提供文献治病服务.在日本,许多医院开展了为病人提供文献治病服务工作.目前,此项工作在国外多数发达国家的医院已普遍开展,并充分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内少有见到医院开展阅览治病的报道,只有极少数医院做了十分有限的工作.江西赣南医学院图书馆胡水隆教授的"对文献治疗的探索和思考"一文,较系统的分析了国内外文献治病的现状,并论述了医学院开展文献治病的优势及思考;第三军医大学汤世海等题为"医院图书馆为病人服务之我见"一文[2],对图书馆为病人服务的客观及开展为病人服务的策略等进行了讨论.总之,国内的此项工作仅仅停留在思考和讨论上,很少有医院在此方面开展实实在在的工作.

  • 标签: 医院管理 图书管理 信息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腔隙脑梗死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回顾分析 80例外伤腔隙脑梗死案例的病历资料,对神经系统缺损症状出现时间、病变部位出现时间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从神经系统缺损症状出现时间来看, 24小时 4例患者出现轻偏瘫症状,发生率为 5.0%; 2-7天 28例患者出现轻偏瘫症状,发生率为 35.0%, 12例患者出现失语症状,发生率为 15.0%, 8例患者出现偏盲症状,发生率为 10.0%; 7-30天 14例出现轻偏瘫症状,发生率为 17.5%, 6例患者出现失语症状,发生率为 7.5%, 8例患者出现偏盲症状,发生率为 10.0%; 2-7天发生神经系统缺损症状的案例最多,其中轻偏瘫症状占比最高。从病变部位出现时间来看, 24小时 2例基底节 -内囊区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2.5%; 2-7天 32例基底节 -内囊区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40.0%, 10例额 -顶 -枕叶皮质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12.5%, 2例小脑及脑干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2.5%, 6例丘脑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7.5%; 7-30天 14例基底节 -内囊区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17.5%, 6例额 -顶 -枕叶皮质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7.5%, 4例小脑及脑干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5.0%, 4例丘脑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5.0%; 2-7天病灶出现最多,其中以基底节 -内囊区为主。结论:对于外伤腔隙脑梗死法医学鉴定,因涉及因素多,因此不仅需要了解各时间段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还需要了解病灶变化,以保证鉴定结果可靠

  • 标签: 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 法医学 鉴定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阻肺患者综合护理与直接护理对比,研究对慢阻肺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呼吸科就诊的60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所选取对象随机分为综合组(应用综合护理)和直接组(应用直接护理),记录两组实验对象的护理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后直接组患者满意度较综合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日常生活、精神状态、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四个方面,直接组生活质量的得分均高于综合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直接护理对慢阻肺进行干预,不但可以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而且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慢阻肺 综合性护理 直接性护理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对针灸配合心理干预治疗顽固中枢呃逆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顽固中枢呃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针及体针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配合心理干预(放松训练、音乐治疗等)。结果经4d治疗之后,观察组痊愈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SAS及SDS评分对比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而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顽固中枢呃逆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 心理干预 顽固性中枢性呃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在维持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360例维持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组,研究组、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仅作常规护理,研究组加行延续护理。组间对比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组间对比护理前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统计学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再次组间对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延续护理应用于维持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可以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高血压 延续性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房角后退青光眼手术方法的不同选择及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6年8月于本院接受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40例外伤房角后退青光眼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抽签分配法将其分为青光眼引流阀植入组、复合式小梁切除组与小梁切除组,观察比较术后的眼压改善情况、有效滤过泡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三组的眼压情况均得到有效的改善,复合式小梁切除组与小梁切除组眼压的改善情况比青光眼引流阀植入组优(P<0.05);术后视力恢复正常有16例(40.00%),视力好转有23例,(57.50%),手术无效有1例(2.5%);青光眼引流阀植入组患者术后的有效滤过泡有10例(66.67%),小梁切除组的有效滤过泡有11例(91.67%),复合式小梁切除组的有效滤过泡有12例(84.62%),三组结果表明,小梁切除组的手术效果较好。结论:根据外伤房角后退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情况、房角后退范围及发病时间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降低眼压,还能防止视功能进一步受到损害。

  • 标签: 青光眼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外伤性房角后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屈光参差弱视的治疗效果与患者年龄关系,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根治治疗结果,将110例屈光参差弱视的患者分为A、B及C组,A组61例治疗效果判定为治愈,B组25例为基本痊愈或进步,C组为24例为无效,对三组患儿的年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A、B、C三组间患儿的年龄差异比较明显,A组患儿的年龄明显小于其他两组。结论年龄是影响屈光参差弱视临床治疗效果的一个原因,并且为一个可控因素,对于该类患儿建议尽量早期治疗,争取获得满意效果。

  • 标签: 屈光参差 弱视 年龄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宫腔镜治疗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治疗中的使用情况。方法 抽选 100例 2017年 11月到 2019年 11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按照一比一的比例随机分两组,研究组实施宫腔镜切除术,对照组实施宫腔镜刮匙刮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妊娠情况 。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不同时间子宫内膜厚度与对照组相比较薄,就治疗后妊娠率对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呈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宫腔镜切除术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好于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术,对于治疗效果的提升以及根治的保证均有显著作用,建议在相关治疗中进行推广实施。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 宫腔镜切除术 宫腔镜刮匙刮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截瘫后神经源膀胱中应用间歇清洁导尿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1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截瘫后神经源膀胱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膀胱功能锻炼,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间歇清洁导尿,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肾积水、泌尿系感染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大排尿量和残余尿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最大排尿量和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最大排尿量、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肾积水、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截瘫后神经源膀胱患者治疗中,间歇清洁导尿的应用可提升治疗效果,促

  • 标签: 间歇性清洁导尿 截瘫 神经源性膀胱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穿孔和非穿孔阑尾炎的CT鉴别诊断意义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从我院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的方法对其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分组,其中实验组患者为穿孔阑尾炎,对照组患者为非穿孔阑尾炎。对两组患者的CT表现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结果与非穿孔阑尾炎的对照组相比,阑尾腔外粪石、阑尾周围脓肿对实验组穿孔阑尾炎有着较高的特异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可以在穿孔阑尾炎的诊断中作为特异性征象;在阑尾周围炎发生率方面,实验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一定的穿孔阑尾炎的诊断价值;而在阑尾腔内粪石方面,两组的差异则不是很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CT对穿孔阑尾炎进行诊断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穿孔性 非穿孔性 阑尾炎 CT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慢性化脓中耳炎患者术后听力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慢性化脓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双盲法分为传统护理组和延续护理组,各40例。传统护理组接受耳鼻喉术后传统护理,延续护理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听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延续护理组术后听力水平改善优于传统护理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对慢性化脓中耳炎患者术后实施延续护理能够促进其听力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 标签: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延续性护理干预 听力恢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早预防护理应用于维持血透患者护理中对其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研究中选取对象均为本院收治的维持血透治疗患者(例数:84;时间:2020年1-12月),将此次纳入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形式均分为2组,A组采取常规护理,B组采取早预防护理;对比不同护理干预下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血栓发生率。结果:经对比,B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A组有显著提升;同时,该组患者血栓发生几率明显低于A组4.76%

  • 标签: 早预防性护理 维持性血透 血栓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急性期周围面瘫患者实施温针灸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1月接纳的58例急性期周围面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分组法分成两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定义为参照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应用温针灸治疗的患者定义为试验组,两组均纳入29例,比对两组患者面部神经评分、面部残疾指数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SBGS评分高于参照组,FDIS评分低于参照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组间数值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期周围面瘫应用温针灸治疗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能促进面部神经修复,改善临床症状,减轻面部残疾程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温针灸 急性期 周围性面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及其影响因素相关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抑郁症救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依照其遵医成分分化为依从(n=50)、不依从(n=50)两组,遂对患者救治依从同影响因素相关进行分析。结果:组间患者年龄、性别指数无显著差异;而在婚姻状态及文化差异上有较大差异。依从组复发人数为13例,未复发人数为27,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依从组中复发例数为57例,3例未复发,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需及时向患者说明遵医用药以及医治依从的核心作用,并帮助患者调节好家庭环境,同时强化医护人员自身救护能力,进而提升治疗依从,降低复发机率。

  • 标签: 抑郁症 治疗依从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针对护理在小儿过敏哮喘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用我院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小儿过敏哮喘患儿72例为实验样本。按照不同护理方案分为针对组和对照组,各36例。针对组予以针对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水平和护理依从。结果:针对组PEF(4.36±0.47)、FEV1(2.54±0.56)、FEV1/FVC(79.75±6.69),遵医用药(94.58±11.24)、康复锻炼(88.24±6.64)、科学饮食(84.75±5.5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小儿过敏哮喘的护理服务中,应用针对护理可改善患儿肺功能和护理依从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小儿过敏性哮喘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预防护理干预对策在家庭病床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病患69例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2020年6月-2021年7月收治家庭病床长期卧床压力损伤患者;经数字表法均分2组,1组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参照组(n=35),1组为接受预防护理干预的研究组(n=34);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在压力损伤发生率方面,研究组(5.88%)同参照组(34.29%)相比显著较低;在压力损伤持续时间方面,研究组(1.87±0.43d)同参照组(5.90±1.09d)相比显著较短;组间差异较大(P<0.05)。结论 预防护理在家庭病床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损伤护理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不仅可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的几率,还可缩短患者压疮持续时间,使其尽快康复;建议推广。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家庭病床 长期卧床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CCM咳喘药学服务治疗慢性阻塞肺病的价值。方法:对2021年1月-12月本院接诊慢性阻塞肺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和对照组各109名,前者采取药师参与PCCM咳喘药学服务治疗,后者行临床常规治疗。对比症状、检验检查、评估量表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在临床症状自评方面有效率82%,(P<0.05);疾病评估量表CAT和MORISKY得分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值具有显著差异(P<0.01);检验检查指标好转非恶化发生率95%,(P<0.05)。结论:PCCM咳喘药学服务治疗慢性阻塞肺病有效显著。

  • 标签: PCCM 药学服务 慢性阻塞性肺病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在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诊治的84例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1:1分为对照、试验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延续护理,比较治疗依从、症状改善和活动能力。结果:1)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依从优良率更高(95.24%vs78.57%),有统计学差异(P<0.05)。2)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晨僵时间缩短、关节压痛指数减小、干预后的ADL评分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能提高治疗依从、改善日常活动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风湿性关节炎 延续性护理 依从性 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