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早期康复和护理对于脑外伤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次研究包括162例脑外伤功能障碍患者,患者共分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而实验组则进行早期康复和护理。将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操作后,患者的自理能力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对比,以评估早期康复和护理对脑外伤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相较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早期康复和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后自理能力更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和护理对于改善脑外伤功能障碍患者的功能受损情况,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较为理想,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脑外伤功能障碍 早期康复和护理 功能恢复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心理护理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50例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和B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的心理护理),每组2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愈9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是80%;B组患者治愈17例,有效6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是96%。B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通过心理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应激障碍现状,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因此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理护理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白癜风患者心理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8例白癜风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将48例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实验,一组给与常规护理干预设为甲组,一组给与心理护理干预设为乙组,每组各有患者24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乙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甲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水平低于甲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白癜风患者给与正确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且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值得大力的推广。

  • 标签: 白癜风 心理护理 心理障碍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康复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8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对其进行分组,一组为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的常规组(n=44),一组为采取中医康复治疗的中医组(n=44),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中医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采取中医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 标签: 中医康复 脑梗死 吞咽障碍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是常见的认知功能障碍,是介于正常老化和老年痴呆之间的临床状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急剧增多的AD日益成为严重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MCI作为AD的前驱阶段,因此积极研究MCI对延缓认知功能的进一步减退及发展成AD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MCI的概念、诊断、发病危险因素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目的根据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症状,探讨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8月-2016年6月期间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78例,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进行对应的护理。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78例患者癫痫发作及精神症状得到控制,无冲动等意外事件发生。结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癫痫及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病情及生活质量,从而起到更好的治疗辅助作用。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相关精神症状护理可提高病人的康复率。

  • 标签: 癫痫 精神障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就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9年 6月 -2020年 6月间收治急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 120例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用 SAS18.0软件辅助完成随机分组并设为对照组、观察组, n=60。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早期给予康复护理。从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改善幅度、神经功能缺损及吞咽障碍功能等方面归纳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神经功能缺损、吞咽障碍功能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数据均有改善( P< 0.05),观察组干预后数据改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对改善病情后遗症影响有积极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吞咽障碍 早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脑卒中患者通过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我院在2018年7月到2019年7月,一共收治了60例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以康复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身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身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分别为:(86.43±4.43)分,(87.13±3.42)分,(88.19±4.51)分,对照组患者的身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分别为:(66.79±5.19)分,(71.42±5.19)分,(69.18±5.12)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7%(29/3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3.3%(22/3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患者发生吞咽功能障碍,对其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也有所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此文探析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比较不同护理措施下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和心理状态与对照组患者相比都有显著改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其心理状态。

  • 标签: 吞咽障碍 脑梗死 早期康复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期限为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共选择了本院治疗的6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抽签分组的方式。其中,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另外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增加心理护理干预。通过观察护理效果来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在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患者对心理护理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对护理服务表示满意。结论: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并且患者对护理服务也表现出较高的满意度。因此,心理护理干预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电休克治疗(ECT) 始于20 世纪30 年代应用于临床,在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惊恐发作等精神障碍的治疗中发挥关键作用。全球范围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 的相关死亡率的系统回顾显示,MECT 相关死亡率极低,提示其是一项高安全性的治疗手段。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开展的一项针对双相障碍患者的研究证实MECT是严重心境障碍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缓解率及缓解速度皆高于其他治疗手段,且长期MECT 治疗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全因死亡率。近年来,ECT 技术不断精进,超短脉冲刺激技术引入,治疗中使用不良反应更低的肌肉松弛剂和麻醉方法改进,并进行全程监护,使用标准操作流程,使得MECT治疗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 标签: 双相障碍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治疗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微量元素水平与抽动障碍儿童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共计65例抽动障碍儿童作为A组,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的儿童80例作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微量元素有无差异,根据症状轻重分为轻度抽动障碍患儿33例作为A1组,严重抽动障碍患儿32例作为A2组,分析患儿之间的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结果:A组与B组的血清元素相比较,前者中的铁、钙、锌元素更低(P

  • 标签: 抽动障碍 儿童 血清微量元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骨科患者在术后容易表现出睡眠障碍,这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影响到术后的恢复,甚至增加感染的几率,提升患者治疗的痛苦,本文主要就骨科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原因进行综述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 标签: 睡眠障碍 骨科患者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为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患者提供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院内收治的72例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两组,各36例。参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焦虑和抑郁评分、依从性评分。结果护理后,参照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高于观察组,依从性评分低于观察组,有差异(P

  • 标签: 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 综合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