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3 个结果
  • 简介:2010年4月底的早晨,我在上海老街古玩市场地摊上,见到一枚宝苏局咸丰当百钱。这位摊主来自大丰,大钱是他在小海老农民家征集的。闻之我老家也是大丰,喜爱收藏咸丰大钱,就以300元价卖给我,并情有独钟的说:“我们是老乡。”这种浓浓而朴实的家乡语言,感人肺腑。

  • 标签: 咸丰大钱 宝苏局 故乡情 2010年 古玩市场
  • 简介:我国的十元师在他们身穿元帅服的威武的照片上,都可看到胸前挂着三枚金光闪闪的勋章,这就是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这也是我国三次革命战争取得胜利后对有功人员的最高荣誉勋章。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 勋章 奖章 形制 历史意义
  • 简介:本文通过对吴氏《庚寅除夕祭画记》及嗣孙吴湖帆《书画记》中有关吴澂绘画作品的分类梳理,结合其专门使用嵌入恽南田、王石谷、戴鹿床名号之印章,勾勒他本人在绘画上取法清初四王、恽、吴,并上溯元四家以至唐宋间的董、巨诸大家,而尤对道咸间前辈戴熙作品喜爱有加的轨迹;进一步讨论他对黄易绘画的偏好,是否源于他对黄氏金石学成就的崇拜而暗含爱屋及乌之意,并就白谦慎先生《吴澂和他的拓工》所提出相关的观点,重新加以探讨。同时,在逐一考察吴澂所经眼的各种黄易《访碑图》及其数种临摹本的基础上,从文献资料出发,挖掘同治末年吴氏已为沈树镛独自创作《嵩山访碑图》,补充前人所论不足之处;揭示在他寓目黄易原作之前,早有自作访碑图的实际情况,进而讨论黄氏《访碑图》对吴氏的绘画临摹与创作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 标签: 吴大澂 绘画 四王恽吴 戴熙 黄易 访碑图
  • 简介:通过以《佛顶心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经》为例,借鉴“传播学派”、“历史地理学派”等理论与方法,考察其在汉字文化圈的传布与相关问题。盖以此经虽属伪经,然宋以后传本不少.西夏、辽、金乃至朝鲜、日本、越南均保存有许多版本,甚至还有回鹘文本的保存。经考察,我们发现其流行阶段与传播路线呈现:唐宋时期,以西北为主,从唐代敦煌写本,西夏、辽的刻本,金的石刻经幢,到南宋的雕版印刷为一阶段;明代大量刻本印行普及,并透过传输,进入东北亚的朝鲜、日本,东南亚的越南,为东亚汉字文化圈接受而有翻刻、谚解,此为另一阶段。

  • 标签: 《佛顶心观世音菩萨大陀罗尼经》 敦煌写本 传播学派 观音信仰 灵验故事
  • 简介:<正>1978年5月至1979年5月,我们在固始县侯古堆发掘了一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型古墓和它的陪葬坑。主墓为“甲”字形,东西长12米、南北宽10.5、深17米。主墓上边为高7米的封土(当地群众俗称侯古堆)。墓坑内均为积沙积石,并掺少量青膏泥。斜坡墓道筑于墓坑东端,内填花土。墓坑下部置单棺双椁,棺内有墓主骨架一具,头东足西,经鉴定为成年女性,其年龄在三十岁左右。椁内除随葬部分铜器、陶器和玉器外,还有

  • 标签: 陪葬坑 春秋战国时期 成年女性 底座 固始县 清明上河图
  • 简介:“先秦”作为一个历史名词,从字面上看下限明确,截至秦王朝诞生的公元前221年。上限则不确定。由于其源自文献,本意也就有了狭义史学的特征,一般被界定为夏商周三代,而多指春秋战国时期。这里,笔者取“秦以前的时代”的概念①,对其上限则不做明确的界定。就本文涉及的时段而言,可上溯至公元前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

  • 标签: 先秦 中国史 扫描 城邑 春秋战国时期 夏商周三代
  • 简介:<正>《河洛上都龙门山之阳卢舍那像龛记》是研究龙门奉先寺造像的唯一文字史料(以下简称《像龛记》)。《像龛记》镌刻于龙门卢舍那佛座北侧,高107厘米,宽65厘米,四周绕以半破之莲花纹(拓本见《文物》1961年4、5合期)。历代金石学家收录《像龛记》者甚多,如朱彝尊的《曝书亭记》、毕沅的《中州金

  • 标签: 奉先寺 河洛 卢舍那佛 武则天 唐高宗 龙门山
  • 简介: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文物报社承办的“2001——2002年度全国十陈列展览精品”评选活动,于7月20日在北京揭晓。中国革命博物馆《肩负人民的希望——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图片展》荣获特别奖,峨眉山博物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峨眉山》、

  • 标签: 中国 博物馆 陈列工作 展览工作 评奖活动 北京
  • 简介:召寺,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玉泉区,蒙古语名"伊克召"(大庙),是呼和浩特地区最大的黄教寺庙.蒙古土默特首领俺答汗于明朝万历年间修建,因其供奉过康熙皇帝的万岁金牌,一度成为呼和浩特众多召庙中的"帝庙"(见封底).

  • 标签: 呼和浩特市 大召寺 壁画 布局形式 design 呼和浩特地区
  • 简介:1964年12月,甘肃省泾川县出土唐代武周时期泾州云寺舍利石函一具,函身四壁阴刻的《泾州云寺舍利石函铭并序》中出现许多当时参与舍利发现和奉安仪式的职官人物名称,可补史料之不足,对研究唐代职官制度及当时泾州主要官员有着重要意义,弥足珍贵。本文对石函铭文中出现的职官人物试加考证。开展研究讨论。

  • 标签: 泾州 舍利石函 铭文
  • 简介: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一支重要的史前文化。该文化因浙江余杭良渚遗址而得名。1936年,原西湖博物馆的施昕更主持发掘了良渚遗址,开长江下游地区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之先河。他撰写的《良渚》一书,是良渚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被认为是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考古报告之一。施昕更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开拓业绩和治学精神,将载入史册。

  • 标签: 良渚文化 发现者 施昕更 简评
  • 简介:台湾《泉坛》杂志第十一期“湘钞集锦”专栏,载有伍益嘉《清末民初湖南市票记略》一文,列表记录市票25种,其中葛镇志昌铜元票,不仅列入表内,并且配有附图(见图)。文中有如下介绍:“葛镇志昌铜元壹百枚票,日期用朱色戳盖一‘癸’年,癸丑是民国二年,框外上方为一举五色国旗奔驰前进之军人图。最有意思的是左方文字‘全球复汉,时在壬子(民国元年)贞月’”。“惜原物破旧,文字未能影印清晰”。因此,文中没有交代该票的印制单位及票首图画的作者姓名。

  • 标签: 铜元 起义 辛亥革命 南市 清末民初 意思
  • 简介:<正>1989年9月,清丰县文化馆和濮阳市文化局在清丰县大屯乡炉里村调查冶铁遗址时,在地下发现一批周时期石刻造像。这些汉白玉残佛像,体态丰满、圆润,雕刻精细,充分显示了当时的审美观点和精湛的石雕艺术。其中一尊残高45厘米,须弥式基座。束腰部分正面为“坐部伎”三人歌舞演奏浮雕,

  • 标签: 文化馆 文化局 石刻造像 河南省 濮阳市 审美观点
  • 简介:年末岁更,又见艺术品市场多了一枚新颖别致的精品铜章.“海派的画海派的章——程十发铜章”。程十发(1921—2007),上海市松江人,名潼,字十发。1941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连环画、书籍插图、年画及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画。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等职。

  • 标签: 程十发 海派 国画大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 赏析
  • 简介:湖北钟祥发掘的明代梁庄王墓是近年来发现的最重要的藩王墓葬,梁庄王朱瞻为仁宗之子,永乐22年(1424年)册封为梁王,宣德四年(1429年)就国,正统六年(1441年)薨,属于明代前期墓葬.该墓随葬品非常丰富,是明定陵发掘以来宝物最多的陵墓.正如整理者指出的,'大量的金玉珍宝,其数量之多,制作之精美,居已发掘的亲王墓之首①.'

  • 标签: 大帽 曳撒 清三代 万历帝 元明 冠帽
  • 简介:何来此题?缘上世纪八十年代有泉家在著述中武断地将宝巩、宝陕二局黄铜铸当千、当五百钱一律定为赝品,使后来的咸丰大钱收藏者倍受困惑。如图1系宝巩局黄铜铸咸丰当千钱(直径64、郭厚3.8mm、重66.8g),原藏西安。因持有者受“黄铜者为赝品”的影响,怀之惴惴,终以贱值转让到甘肃定西,

  • 标签: 咸丰大钱 黄铜 正名 收藏者 持有者 赝品
  • 简介:一、前仰韶时代城邑(7000—5000BC)这是东亚大陆城邑的初现期。已发表材料的城址13处,均为环壕聚落。在北起辽河,南至长江流域、钱塘江流域的广大地域均有分布,而以钱塘江流域上山文化的环壕聚落最早。其中兴隆洼文化的环壕聚落最为集中,计5处。此外在黄河中游的裴李岗文化、黄河下游的后李文化、淮河中下游的顺山集文化以及长江中游的彭头山文化和皂市下层文化中都有分布,

  • 标签: 城邑 中国史 兴隆洼文化 专稿 扫描 先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