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正>二、音乐又是能激动人心的艺术音乐是表达的艺术,这也就是应研究其全部结果的论点……。表达,广义说,就是使简单或复杂的思想与内心活动变成可以被接受的。音乐特别善于表达后者,但音乐完全没有局限于此。人们说,音乐表达内心活动,并未断言,说音乐能够解释这一或另一个人体验的是什么。音乐可以做的更多,它引起听众的激动,它可按自己的意向产生出悲哀或欢乐的印象,对听众产生某种磁力作用,以此为中介,把听众带向其他有感受的人。音乐不只是表达的艺术,它还是能引起激动的艺术。音乐是以其激动的范围来表达的,这也就是它与只能表达于理智的语言的不同点。这一差异说

  • 标签: 内心活动 法国 音乐评论家 戏剧 艺术家 西方哲学
  • 简介:音乐本体论是禅宗音乐美学的核心,它主要包括音乐生成论和音乐本质论两个部分。禅宗哲学的生成论建立在“缘起”概念之上,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因缘之相合,音乐的生成便是器、手、意等各种要素在特定时空相遇合的产物。这种非实在的生成论直接导致禅宗“五蕴皆空”的“空”观,但其用意并不在“空”本身,而是以“空”化“有”、以“死”化“生”,以前缘之了尽来迎新缘之发生。这一思想影响到音乐,就形成以“定心息虑…‘心无尘翳”为前提的艺术创造论。禅宗哲学和音乐美学的真正本体是“心”,音由心生,心随境变,故而声无定式,音无常法。心既是音乐的本原,也是音乐意义的建构者。

  • 标签: 缘起 音乐本体论 禅宗音乐美学
  • 简介:世界民族音乐教育已成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目前的世界民族音乐教育更多的是停留在一种音响层面而缺失文化的理解。作为文化理解的音乐教育主张“把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或“文化中的一部分”来传授,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人们对如何进行“文化理解”缺乏足够的理论认识。本文主要从哲学解释学的角度对“理解”进行探讨,指出“文化理解”是世界民族音乐教育的前提.而“文化对话”则是世界民族音乐教育和发展的途径。

  • 标签: 哲学解释学 文化理解 文化对话 世界民族音乐教育
  • 简介:新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音乐教育课程改革、雷默著作《音乐教育的哲学》中文译著的出版,以及学术界“审美”、“文化”、“功能”、“创造”音乐教育哲学话语的不同诉求,“音乐教育哲学”逐渐受到我国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音乐教育到底应该是“审美”、“文化”、“功能”,还是“创造”?音乐教育者该如何走出这一学术“困扰”?上世纪90年代中期,

  • 标签: 《音乐教育的哲学》 教育哲学思想 审美 实践 北美 “文化”
  • 简介:20世纪,关于音乐作品的综合研究,或“音乐学分析”,与西方文艺研究或批评一道,也显露出从文本分析到话语分析的转向。这一转向有其西方哲学背景:文本分析(“文本-语言学取向”)源于实证主义对理性主义的反思,也得益于哲学上“语言的转向”及结构主义语言学;但文本分析又受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历史-社会学取向”)的挑战以及非理性主义(“作者-心理学取向”)与现代解释学(“读者-解释学取向”)的质疑;60年代后,随着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及解构主义的崛起,话语分析取代文本分析而成为文艺研究或批评方法的主流。音乐学分析应是文本分析、社会-历史分析、话语分析的整合。

  • 标签: 音乐学分析 文本分析 历史-社会分析 话语分析 音乐作品 研究方法
  • 简介:“2009中国广州·音乐教育哲学学术研讨会”于11月初在广州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研讨的内容涉及实践性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研究、中外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及流派介绍、音乐教育哲学研究方法论问题以及在音乐教育哲学思想指导下的学校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等四个方面。通过此次国际交流及国内知名学者的高峰论坛,为我国的音乐教育哲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改革及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实践性音乐教育哲学 中国音乐教育 会议综述
  • 简介:在纯音乐体验问题上,基维批判刺激模式将音乐作为物理刺激物,批判再现模式脱离音乐自身随意联想和对音乐“内容”进行主观臆测。这两种批判契合音乐聆听的事实。基维提出体验纯音乐本身模式的观点,包括体验纯音乐的乐句句法属性、寻找主题、主题和副题的内在统一、普通情感和音乐的关。基维认为情感属性是音乐的知觉属性,音乐的美是音乐的本质属性,听众聆听时“辨认”情感属性,被音乐的美深深打动,听众被音乐的关打动时情感的“亢奋”状态是音乐的审美特征。这就区分了音乐的美和审美,区分了主体的情感认知和审美情态,明确了“音乐能否表现情感与听众能否被音乐感动是两回事”。但是,基维认为情感对于音乐仅具有认知意义,没有意识到音乐体验从根本上说是感受性的而不是认识性的。

  • 标签: 彼得·基维 分析哲学 刺激模式 再现模式 体验纯音乐本身模式 普通情感
  • 简介:2001年12月11日至12日,赵宋光学术思想研讨会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分别来自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内蒙、香港、日本等地,大多为哲学、美学、音乐学界知名学者。赵宋光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音乐理论家、教育家。他的研究跨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两大领域,涉及哲学、美学、教育学、人类学、心理学、数学、天文学、水利学和音乐学中和声学、律学、音乐美学、音乐形态学、音乐教育学等十几门学科。

  • 标签: 星海音乐学院 2001年 赵宋光 学术思想 研讨会 哲学
  • 简介: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全国参会的专家、学者:赵宋光学术思想研讨会暨哲学、美学、音乐学前沿成果报告会今天开幕了.我代表星海音乐学院领导,热烈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盛会.并衷心祝贺会议顺利召开.

  • 标签: 2001年 赵宋光 学术思想 研讨会 哲学 美学
  • 简介:2001年12月中旬,正值北方大雪纷飞的严冬,地处南国的广州乐界却迎来了两个相继召开的学术盛会--赵宋光学术思想研讨会和哲学、美学、音乐学前沿成果报告会.

  • 标签: 广州市 学术活动 学术思想 赵宋光 音乐学 哲学
  • 简介:<正>第二编中世纪(公元589——1700年)根据前章的叙述,各种乐器和曲调是土耳其斯坦(新疆)及其他各地通过北朝的种种关系陆陆续续引进中国来的。它是最先流行在中国北部,随后受到南朝的最后一个皇帝陈后主及隋朝的开国皇帝文帝——他重新统一了全中国——的喜爱,因而它的影响越来越大。与此相反的是中国一些保守的音乐家竭力维护并且提介那古老的音乐。虽然那些古老的郊祀和宴会用的乐曲原先是划分的,实际上后者的体制也只不过是郊祀音乐的变种而已,因此我没有把它们截然划分。可是从中世纪开始,郊祀音乐和世俗音乐的区别越

  • 标签: 世俗音乐 音乐家 公元 演奏 吹奏乐器 总表
  • 简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之一,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中央音乐学院编写的《音乐百科全书》于2017年8月荣获"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该书为中国第一部大型音乐专业百科全书,全书包括两卷(开本为889mm×1194mm)。该书由前任院长于润洋提议,在时任院长王次炤的组织和推动下,得到当时学校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历经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单基夫、田胜立、龚莉三任社长的合作,由于润洋任执行主编、袁静芳任执行副主编、王凤岐任编辑部主任。

  • 标签: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音乐百科全书》 一等奖 北京市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