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关于运动运动量是指练习所给予人体的生理负担量,包括数量(次数、重量、距离)、强度、密度、时间诸因素。密度,是指课内实际练习的时间和课的总时间之比,也可以说,课的基本部分中实际练习的时间和该部分时间之比,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强度,是指一次课练习中完成动作的多少,包括已经完成的动作量或每次器械完成的动作量。动作难

  • 标签: 动作量 大运动量训练 完成动作 团体成绩 体操比赛 指一
  • 简介:抖空竹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传统游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健身与休闲娱乐价值和审美价值而焕发出青春和活力,迅速发展成为一项全国性的休闲健身运动。当代空竹运动的发展表现出"运动发展城市化"等十大特点。

  • 标签: 空竹 当代 发展 特点
  • 简介:不管是刚入道的新手,还是资深的球友,对伤病都不算陌生,"网球肘"和"网球腿"等网球伤病耳熟能详,但如果大家掌握相应伤病的专项知识还比较缺乏,受到伤病困扰便在所难免,网球运动的乐趣也会大打折扣。

  • 标签: 运动损伤 网球肘 网球运动员 急性损伤 慢性损伤 准备活动
  • 简介:1956年出生,国家级裁判,现任中国掷球协会教练委员会副主任。夺得世界杯赛冠军、世界锦标赛亚军各1次,国际比赛团体和单打冠亚军18次。作为教练先后带队获得1次世界女子塑质球锦标赛亚军,18次全国锦标赛(青年)、精英赛冠亚军,10次国际比赛冠亚军,并保持一项全国纪录和六项亚洲(青年)纪录,他的学生桃李满天下,驰骋在当今的中国掷坛上。

  • 标签: 掷球运动 高卫 国家级裁判 中国掷球协会教练委员会 副主任 个人简历
  • 简介:您知道吗:根据统计,壁球的能量比0.22英寸口径的子弹还要强,12岁的新手可以将壁球以每小时80英里的速度击出,而一级选手打出的壁球时速更高达125到145英里。事实上:即使轻微的眼受伤都可能造成永久的伤害

  • 标签: 壁球 眼部防护 运动 能量
  • 简介:青少年滑雪运动员从运动训练的专门化开始,要经过6-8年才能成为高级的运动员.他们参加比赛和训练的负荷量要根据这种训练远景来加以规划.同时,在这种目标明确的训练中,培养运动员速度耐力的训练不要早于17岁,而极限下和极限强度负荷量的训练不应早于19岁.

  • 标签: 滑雪运动 速度耐力 运动训练 训练特点 负荷量 极限强度
  • 简介:《冰雪运动》由中国滑冰协会、中国滑雪协会、中国冰球协会主办,是我国唯一的冬季体育运动项目国家级科技期刊。本刊观察与研究世界冰雪体育运动科学的发展趋势、前沿动态和信息,为冰雪体育工作者、专家和学者提供先进的科学训练、科学研究理念,为我国冬季体育运动项目决策机构和科技管理部门提供项目战略决策的理论支持,构建学术争鸣平台,

  • 标签: 冰雪运动 2010年 体育运动项目 征稿 科技管理部门 决策机构
  • 简介:《冰雪运动》由中国滑冰协会、中国滑雪协会、中国冰球协会主办,是我国唯一的冬季体育运动项目国家级科技期刊。本刊观察与研究世界冰雪体育运动科学的发展趋势、前沿动态和信息,为

  • 标签: 冰雪运动 征稿要则 运动征稿
  • 简介:《冰雪运动》由中国滑冰协会、中国滑雪协会、中国冰球协会主办,是我国唯一的冬季体育运动项目国家级科技期刊。本刊观察与研究世界冰雪体育运动科学的发展趋势、前沿动态和信息,为冰雪体育工作者、专家和学者提供先进的科学训练、科学研究理念,

  • 标签: 冰雪运动 2010年 征稿 体育运动项目 体育工作者 科技期刊
  • 简介:维生素是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在调节人体物质代谢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关于维生素改善人体运动能力的功能,门球朋友们可能了解不多,现向大家介绍几种与提高运动能力有关的维生素。

  • 标签: 人体运动能力 氧债 时起 大时 日摄入量 绿叶蔬菜
  • 简介:"迷信"行为在竞技运动中很普遍,但其概念尚无定论,或许它属于一种比赛仪式行为,区别于程序行为和宗教行为,可从行为主义观、归因观、动机观来解释"迷信"行为。重点介绍已有研究对"迷信"行为前因后果的探索,影响"迷信"行为的因素有内部因素(性别、超自然信仰、归因风格、运动认同、文化背景、控制点和心理压力)、外部因素(比赛重要性、比赛不确定性)和内外部因素的交互作用(技能水平与任务难度的交互作用)。而"迷信"行为的作用有积极的方面(提高任务表现,提高自我效能感、坚持性、目标设定,缓解心理压力,增加控制感)也有消极的方面(心理障碍、负性预示、归因偏差),这可能要取决于运动员如何看待和运用这类行为,或许"迷信"行为还可以再细分为积极"迷信"行为和消极"迷信"行为。目前,已有研究多关注其内部影响因素和积极作用,较少关注其外部影响因素和消极作用,而且还存在研究方法单一而简单、缺乏测量工具、第3变量研究不足等问题。总之,运动员"迷信"行为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未来研究应考虑研究方法、测量工具、消极影响、外部因素和第3变量等问题。

  • 标签: “迷信”行为 心理安慰剂 控制感 竞技运动 运动员
  • 简介:通过介绍肌纤维和肌腱内的本体感受器--肌梭和高尔基腱器官的结构及工作机制,了解牵拉的神经生物学原理,从而对牵拉的重要性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正确应用牵拉、普遍推广牵拉,真正达到运动前热身、避免运损伤或运动后预防肌肉酸痛、减缓疲劳的效果.

  • 标签: 牵拉 肌梭 腱器官 运动训练
  • 简介: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可持续发展,少年阶段的训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优秀少年女篮运动员的测试,运用相关与回归的统计学方法,对影响少年女监运动员的成绩的主要感知觉因素进行了重点分析,意在为少年女篮运动员感知觉方面的训练及运动员选择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少年女篮运动员 运动成绩 感知特征 训练 选材
  • 简介:从不同运动项目的特征出发,探索少年儿童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训练规律,寻找在运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目的是使教练员能够有针对性地培养少年儿童运动员的非智力因素,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及竞赛水平。

  • 标签: 少年儿童 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 运动训练
  • 简介:本文利用B超显象技术,测定速滑运动员不同负荷下的肝脏最大前后径、左叶长、右叶长、左叶厚、右叶厚5项形态指标,探讨运动员在运动中肝脏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规律。

  • 标签: 速滑运动员 肝脏 B超显象
  • 简介:目的:旨在探索有氧运动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43名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组(n=23)和对照组(n=20).运动组进行为期16周的有氧运动训练,对照组保持日常生活习惯不变.分别于实验前后测定各组受试者的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百分比、安静心率、诊室血压(OBP)、24h动态血压(ABP)、动脉顺应性(C1和C2),利用递增负荷运动实验测定最大吸氧量(V02max)并描记运动过程中的心率曲线、主观疲劳感觉(RPE)曲线和血压曲线.结果:两组受试者基线变量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实验后,运动组体重、BMI、体脂百分比、安静心率均显著性下降;各类血压指标中,24hABP均值中收缩压(SBP)下降了5mmHg(P<0.01)、舒张压(DBP)下降了3mmHg(P<0.01)、日间SBP下降了6mmHg(P<0.01)、日间DBP下降了4mmHg(P<0.01),而夜间ABP及OBP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动脉顺应性(C1和C2)在实验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V02max显著性升高(P<0.01);递增负荷运动实验中心率曲线、RPE曲线以及血压曲线均发生右移.而对照组各指标在实验前后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16周有氧运动可有效降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并提高其运动能力.

  • 标签: 有氧运动 难治性高血压 动态血压 运动能力 动脉顺应性
  • 简介:高校田径运动会有自己的特点,参赛的大学生一般在运动技术上存在缺点和错误,缺乏参加比赛的经验,对防伤的意义认识不足,从而容易导致运动员在比赛中发生运动损伤。赛前体检、比赛场地的检查和维护、做好组织管理工作、做好赛前准备活动和设立赛场应急医疗站等可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 标签: 高校田径运动会 运动损伤 损伤预防 体检 器材维护 准备活动
  • 简介:通过对北京优秀运动队7个项目84名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及对部分运动员、教练员进行访谈,发现专业运动运动损伤的性质与产生的原因与他们所从事的运动项目有关。集体项目运动员的慢性(陈旧性)损伤比个人项目运动员的比例高。损伤产生的原因以身体疲劳为第一位,个人项目以运动技术不规范为主,集体项目则以准备活动不足和技术动作不规范为主。同时还发现,运动损伤会对运动员产生心理影响,怕运动成绩下降,怕教练员和队友的埋怨,怕亲人担心,不敢做高难度动作,厌烦训练。建议,重视高水平运动运动损伤的预防。新的技术动作应放在训练课的前半部分进行,训练课的后半部分应减小运动负荷,可进行耐力性训练。个人项目应注意专项技术训练,加强技术巩固,及时尽早建立动力定型。集体项目还应注意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当运动员出现运动性损伤时,应积极治疗,轻伤做到边练边治,练治结合,中等损伤以治为主,达到痊愈后再训练。同时注意运动员心理干预,减小运动损伤对运动员的心理影响,在治疗伤病期间可采用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巩固运动技术,尽早恢复训练。

  • 标签: 优秀运动员 伤病原因 心理影响 个人项目 集体项目
  • 简介:以参加全国冠军赛的140名优秀跆拳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运动损伤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运动员中中度损伤为28.6%,重度损伤为16.4%;中度和重度运动损伤的发生比率男子高于女:由于该项目技术特点和运动员下肢力量较弱,损伤部位主要为膝、足踝、腰;主要原因依次为准备活动不充分、注意力不集中。应引起教练员和运动员及医务监督人员充分注意。

  • 标签: 跆拳道 运动损伤 状况 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