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当前宏观经济有序发展强调要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成为平衡两者关系的重要解决途径。在间接融资主导的融资环境下,商业银行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通道。如何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提高商业银行效率,是深化商业银行改革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重要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创新性地建立理论模型,分析货币政策环境下利用竞争与资本监管来优化商业银行效率的机制,并选取2007—2016年中国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经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改变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程度与资本监管水平能优化商业银行效率或者控制商业银行风险,且货币政策环境会影响这一优化过程;市场竞争程度通过作用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来影响商业银行的效率或风险,即竞争能抑制高风险承担水平的商业银行的风险行为,但会提高低风险承担水平的商业银行效率;风险承担水平不同的商业银行效率基于资本监管影响的优化路径因货币政策变化而有所差异。本文的结论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监管层制定监管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资本监管 竞争 货币政策 风险承担 商业银行效率
  • 简介:现代金融业经营模式,是选择分业经营还是综合经营,理论界一直存在颇多争议。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的综合化业务已全面展开.本文主要论述综合化经营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中介目标的影响。

  • 标签: 金融 混业经营 货币政策
  • 简介:1月份,虽然没有工业产出、商品零售和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数据,但依然能从有限的数据中得出较为乐观结论。货币政策扩张得到进一步确认,不仅扩张力度很大,并且具有持续性,消除了扩张政策是否会突然中止的担忧。货币政策持续扩张将使我国经济运行环境发生根本性的好转,使经济从持续下滑中走出来。虽然这一转变的直接证据还不多,但已在1月份的价格数据和去年四季度的投资数据中有所体现。

  • 标签: 货币政策 购销价格 工业产出 力度 固定资产投资 经济运行环境
  • 简介:通过建立包含房地产市场金融冲击的NK—DSGE模型,考察了我国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效果。通过比较不同政策机制下金融冲击的脉〉中响应函数可以发现,宏观审慎政策的引入缓和了金融冲击的效应,并且可以同时实现稳定物价和稳定金融系统的目的。社会福利分析的结果表明:(1)金融冲击下,仅对产出缺口和通胀做出反应的政策具有最低的社会福利水平:(2)如果货币政策考虑信贷市场,并同时使用反周期性宏观审慎政策,那么社会福利将得到明显的提高。这意味着金融冲击下,政府应该积极行使对信贷市场做出反应的货币政策以及反周期性宏观审慎政策相结合的政策机制。当前,在房地产市场整体不景气的背景下,我国政府积极利用金融冲击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因此,采用对信贷市场做出反应的货币政策以及反周期性宏观审慎政策将具有相对较好的政策效果。

  • 标签: 金融 冲击 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政策 贷款价值比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
  • 简介:仅在业已形成的外汇储备中做文章是不会有多大效果的,要压缩外汇储备(外币占款),根本是要扭转投资和贸易双顺差的局面,扩大内需,加大进口和对外投资,将多余的外汇用出去

  • 标签: 外币 通货膨胀 货币 规模 外汇储备 扩大内需
  • 简介:随着公允价值会计的广泛使用,它是否存在会计加速器效应、由此产生的顺周期效应主要传导机制是什么以及如何有效抑制该效应等问题,越来越受到监管层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文章以我国金融机构银行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公允价值会计的会计加速器效应,研究发现,当经济处于繁荣阶段时,公允价值会计会加速经济的增长,并且较弱的银行稳定性会使公允价值会计对经济增长的加速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地研究发现,在银行稳定性较弱时,货币政策能抑制公允价值对经济增长的加速效应,此时货币政策的逆周期作用更为有效.研究的结果对于深入考察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标签: 公允价值会计 会计加速器效应 银行稳定性 货币政策
  • 简介:通过建立三区制下的MSVAR模型,研究了货币量、市场利率、信贷余额和汇率对房地产价格的非线性影响。研究表明:各经济时期的区制转移特征明显,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比收缩性货币政策更难发挥效果。经济扩张期下,利率政策能较好抑制房价;经济稳定期下货币供应量的稳定房价效果最好;而经济衰退期下前两种措施均失效,信贷渠道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 标签: 货币政策 房地产价格 MSVAR模型 非线性效应
  • 简介: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进行的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显示,2008年一季度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08(取值范围在1-9之间),比2007年四季度低0.44点。调查表明,面对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加剧以及国内通胀压力加大等宏观环境的变化,经济学家信心指数有所回落,但仍处于乐观的区间。经济学家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调查显示,经济学家信心指数的波动主要与经济学家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忧虑增加密切相关。从指数构成看,即期

  • 标签: 经济学家 货币政策 信心指数 调查 中国经济学 人民币升值压力
  • 简介:《QBQ!问题背后的问题》不是一本纯粹探讨管理理论的学术书籍.全书自始至终找不到引经据典的痕迹。作者约翰·米勒(JohnG.Miller)以一种通俗易懂的叙事风格讲述了一个深层次的组织理论问题。全书深入浅出,事例生动,核心只有一个:如何提高组织内部成员的个人责任意识问题

  • 标签: 员工责任感 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管理 个人责任意识
  • 简介:一、改革最终的问题还是利益的走向问题"利益"的问题,尤其是"利益"的流向问题,是任何社会执政者必须考虑的大事,这个问题处理不当,或者它只是向"极少数人"走,社会就不会和谐,就不会稳定,就会出问题、出乱子.

  • 标签: 利益 改革 问题处理 执政者 少数人 社会
  • 简介:三月的北京,阳光正好。顺理成章地,又一次踏上采访全国两会的路途。算下来,这是第九次采访全国两会。可是,似乎从未意识到一个关于'新问题'的问题。直到在一个集体采访场合,听到一句浸满责任意识的、以看似轻松的语调说出来的话。三月四日,重庆代表团举行第二场记者会,邀请重庆代表团四位全国人大代表以'我当代表这四年'为主题,谈自己作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情况。韩德云代表是其中之一。在法律工作者这个角色以外,从2003年开始,韩德云已连

  • 标签: 新问题背后
  • 简介:马克思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而劳动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创造了人本身”。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笔者以为,抓学习起码要做好以下几点。

  • 标签: 学习问题 马克思主义 劳动创造 学习型政党 科学理论 世界眼光
  • 简介:文章认为深圳的城中村问题是带有全国意义的问题,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性问题,但是在深圳,问题表现得特别严重,解决起来也特别困难.文章分析了问题背景、描述了深圳的情况,重点研究问题的成因--庞大的外来人口、对居住条件的需求与城市土地供给的关系.认为,只要存在外来人口的巨大需求,城中村会以各种形式存在和发展,它一方面带来了城市空间的低效率发展,一方面高效率解决了外来人口的居住乃至城市经济发展成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分歧很大,解决问题的压力也很大.但是依然有必要按照城市建设的一般要求综合治理城中村.

  • 标签: 城中村 外来人口 土地供给 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