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封闭式国家基金是资本跨国流动的重要金融工具。与其他封闭式基金一样,它们在存续期内总是折价交易。但在货币危机期间,其交易价格与基金净值之比显著提高,甚至变成溢价。这一现象一直被当成“封闭式基金之谜”来解释,但是均不成功。本文指出该现象不同于“基金之谜”,并基于货币当局应对危机的措施对当地和国际投资者理性行为的影响,以及两类投资者在危机中的预期收益提出解释。

  • 标签: 封闭式基金之谜 国家基金 货币危机
  • 简介: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时表示,在实施多年量化宽松政策之后,本轮政策周期已接近尾声。事实上,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已经开始迈过货币政策拐点。其中,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区间已于近日再次调升25个基点;中国央行则通过适度上调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利率等方式,渐进地推进货币政策回归稳健。

  • 标签: 货币政策 量化宽松政策 政策预期 联邦基金 政策基调 房地产市场
  • 简介:在10月15日举办的第106届广交会上,企业用人民币结算的份额开始增加.来自中东、东南亚的客商大都愿意用人民币结算。实际上,在人民币比较坚挺的情况下,用人民币结算,能够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笔者认为.目前人民币币值稳定和国际收支的盈余是中国经济发展中难得的机遇,我们应该鼓励人民币资金“走出去”,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战略。

  • 标签: 人民币结算 走出去战略 区域货币 亚洲 中国经济发展 “走出去”
  • 简介:央行昨日公告称,今日发行的2005年第13期央票期限1年,最高发行量200亿元。缴款日和起息日均为2005年3月10日。这表明,央行事实上”暂停”了从市场回收货币的操作,这在今年尚属首次。

  • 标签: 2005年 央行 货币 暂停 意图 政策
  • 简介:二季度,我国经济稳定在低位,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增速与最低的一季度持平。未来经济既面临下行压力,也存在稳定力量。下行压力主要有: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在下滑,特别是民间投资已经转为负增长;

  • 标签: 经济稳定 货币政策 压力 力量 国内生产总值 固定资产投资
  • 简介:2006年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各项经济指标变动基本在正常范围内。主要行业市场运行相对平稳;价格温和上涨。总体来看,尚未出现通胀和通缩的典型特征。但是,经济运行中显现出一些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宏观调控的重点应是继续实施“双稳健”政策,防止因投资信贷过快增长而导致经济过热。

  • 标签: 经济形势 双稳健 调控
  • 简介:[日本《日本经济新闻》7月6日]起源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危机加速了多极化时代的到来。中国等新兴势力撼动美元地位的举动就是明证。当然,以美元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制不可能那么容易改变,因为使用的方便性等“货币的惯性”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发挥作用。

  • 标签: 国际货币体制 《日本经济新闻》 亚洲 中日 世界经济危机 多极化
  • 简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工具,对调节经济总量和结构、缩小区域差距、统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青海地处偏远,经济发展落后,市场化水平较低,传导时滞长,对财政资金和货币资本的合理、协调投入要求较高。如何借助当前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及中央出台《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契机,

  • 标签: 积极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协调配合 青海 国家宏观调控 经济社会发展
  • 简介:本文主要研究当前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传导机制等方面协调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完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机制的政策建议,即建立和完善规划、财政、货币的配合机制,优化国家宏观调控体系;适度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领域;慎用财政化的货币政策,控制基础货币投入,通过市场约束防范金融机构风险处置中的道德风险;进一步加大投融资改革的力度,明确财政融资与商业银行融资的界限。

  • 标签: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协调 货币政策工具 政策冲突 政策协调机制
  • 简介:2006年11月23日乌兹别克斯坦政府新闻办称,11月30日-12月13日国际货币组织将派以该组织近东与中亚管理局副局长约翰·乌埃克曼为团长的代表团访问乌兹别克斯坦,届时将与乌政府讨论2006年乌兹别克斯坦的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及经济改革进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此次来访是有计划的,来访专家将到乌兹别克斯坦经济部、财政部、外经部、投资与贸易部、中央银行和国家税务总局等单位进行座谈。

  • 标签: 乌兹别克斯坦 金组织 货币 国际 国家税务总局 经济改革
  • 简介:2008年次贷危机发生后,包括美联储在内许多国家银行采取大量非常规货币政策来帮助经济走出衰退。这并非一个新做法,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资产泡沫危机爆发后,日本央行就采取了类似措施,直到2006年才退出。

  • 标签: 日本央行 货币政策 退出机制 20世纪90年代末 美国 次贷危机
  • 简介: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从高速发展迈向中高速发展的换档期、过渡期,受多重因素影响,经济增速下滑的惯性势头比较猛(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2009年在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推动下,经济增长达到9.2%,在主要经济体中可谓一枝独秀,2010年进一步提高到10.4%。

  • 标签: 中国经济 协调配合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档期 全球金融危机
  • 简介:尽管我国利率已经处于较低水平,但至少在短期内不会产生流动性陷阱,面对世界通货紧缩格局的长期化以及利率普遍走低且效力减弱的事实,我国货币政策的提法有必要从稳健改为积极稳健,以改变公众预期,同时,货币政策应注重灵活多变,使期在经济活动中适度发挥结构性作用。此外,配合经济自主增长能力的增强和财政政策的淡出,货币政策的取向应当更为积极一些。

  • 标签: 货币政策 利率 货币总量 财政政策 政策取向 中国
  • 简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GDP不断上涨,使得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纵贯2008年至2016年经济态势,不难看出中国的经济发展与货币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十年间,央行制定了有效的货币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降低利率,缓解了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但是货币的大量流通造成’了货币的流动性过剩等问题。当物价在一定时期内连续的上涨必然形成通货膨胀。央行继续降低利率,加大金融业的贷款,流通的货币量继续增加。一系列措施有效的控制了通货膨胀的趋势。我国的货币政策有效的实施,降低了通货膨胀的风险,同时看到通货膨胀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 标签: 通货膨胀 膨胀原因 货币政策 政策建议
  • 简介:7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财政金融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汇报,要求保持宏观政策稳定,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根据形势变化相机预调微调、定向调控,应对好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财政金融政策要协同发力,更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更有力服务宏观大局.具体提出: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

  • 标签: 积极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微调 财政金融政策 国务院常务会议 稳健
  • 简介: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1月4日表示,2005年中国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增长将保持在15%左右。他说,稳健的货币政策既要支持经济平衡发展,又要注意防止通货膨胀和预防系统性风险。同时,将不失时机地推进金融改革,解决阻碍金融业发展和影响金融稳定的体制机制问题。周小川是在南宁召开的2005年央行工作会议上讲述这番话的。

  • 标签: 周小川 货币供应量 中国 金融业 调控作用 人民币汇率
  • 简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由于独联体国家经济增长潜力实际上已经用尽,它们需要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数据,独联体的GDP增幅已由2004年的8.4%下降到2005年的6.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6年独联体的GDP增幅将下降到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专家认为,造成独联体GDP增速放缓的主要经济原因是: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燃料动力综合体的增幅下降,乌克兰和吉尔吉斯斯坦的政治经济局势不稳。目前,只有那些人均收入很低的国家的GDP增幅才有可能增加。

  • 标签: 独联体国家 经济增长 增长模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吉尔吉斯斯坦 哈萨克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