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自20世纪50年代人类开发利用太空以来,太空威慑作为美国与苏联战略博弈的手段之一就已经出现。冷战时期,太空能力的进步先是作为美国政治和技术实力的标志成为国家整体威慑战略的一部分,其后又与核威慑紧密结合,在美苏“相互确保摧毁”和“相互确保生存”的威慑态势中发挥作用。

  • 标签: 太空威慑 威慑战略 美国政治 演进 历史 开发利用
  • 简介:权力转移导致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维护中美战略稳定成为攸关中美关系发展以及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大问题。构建中美核战略稳定性框架是实现中美战略稳定的基石。传统战略稳定理论主要基于美苏两大对称性阵营的敌对关系,对于不对称性和动态权力转移背景下的中美核战略稳定性的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指导性不足。基于非对称战略平衡视角,中美核战略稳定性框架应以保证中国第二次核打击能力为基础。在机制层面,中美要加强交流、协商和谈判以建立相关机制,逐渐形成中美核战略关系的共识,推动达成稳定中美核战略关系的协议、条约等法律性承诺,从而构建稳定中美核战略关系的政治框架。在结构层面,中国无需谋求与美国对等的核力量。统筹考虑军事效用和政治效果,构筑包括核实力、核威慑决心和核威慑信息传递的完备核威慑战略,确保处于弱势的中国拥有对美国进行核反击造成美不可承受损失的能力,是实现中美核战略稳定的关键。

  • 标签: 中美关系 权力转移 战略稳定 核战略稳定性
  • 简介:13年来,APEC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推动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特别是在推动地区贸易投资自由方面取得明显的进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全球的进一步发展,APEC自身固有的缺陷和矛盾在实践中逐渐显露出来,日益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和挑战.要想项住压力和挑战,成为进一步推动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和经济技术合作的核心力量,APEC必须加强自身的组织建设,机制化成了APEC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 标签: 机制化 APEC 亚太地区 经济合作 贸易自由化
  • 简介:<正>1982年3月29日至31日,印度著名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尼赫鲁大学国际研究学院、国防研究与分析所和印度国际中心,在新德里联合主办了“印度安全战略讨论会”。与会者是印度“脑库”中之要员,有议员、理论家、记者、在职及退休文武官员共约60人。会议的宗旨是根据近年来国际环境的变化,“研讨印度的安全概念和安全组织,外部威胁,以及印度应采取的对策”。印度外交部为会议提供了素材和提供了建议,讨论情况“不向报界公布”。

  • 标签: 印度洋 战略考虑 战略环境 遏制中国 安全组织 尼赫鲁
  • 简介:一般说来,比起农村地区,城市地区基础设施要完善得多,相对来说工人的教育水平也很高,能够获得优质的劳动力,因此企业都倾向于在城市地区及其近郊投资设厂。为此,许多国家在工业进展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工厂建设热,城市地区自然就会发生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便吸引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向城市地区移动。城市人口逐渐过剩,从农村到城市的过剩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出现了贫民窟,从事卖淫、销售药物等地下经济的人和药物中毒、感染艾滋病的人增多了。泰国的库伦托伊贫民窟可以说就是其典型。

  • 标签: 农村地区 企业设立 工业化战略 非政府组织 泰国 过剩劳动力
  • 简介:关于国家对外战略和外交的类型,各国学者提出过许多分类标准。我们认为,应从“当代国家类型”、“各国主权平等”和“国际主要矛盾”三个角度综合考虑,并以主权原则为主,来划分国家对外战略和外交的类型。

  • 标签: 国家对外战略 外交 分类标准 类型 宏观把握 具体分析
  • 简介:Thereportofthe19thNationalCongress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statesthat“BothChinaandtheworldareinthemidstofprofoundandcomplexchanges.Chinaisstillinanimportantperiodofstrategicopportunityfordevelopment;theprospectsarebrightbutthechallengesaresevere.”AcorrectunderstandingofthisassertionisofgreatsignificanceforusinthecomprehensiveimplementationoftheXiJinpingDiplomaticThought,inrealizingtheChineseDreamofnationalrejuvenation,andinpromotingthebuildingofacommunitywithasharedfutureformankind.

  • 标签: 战略机遇期 维护 this the PARTY world
  • 简介:近年来,阿塞拜疆与以色列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均获得长足的发展,双边关系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两国高层互访频繁,政治交往密切,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军事安全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究其原因,这很大程度上在于两国在政治上的相互倚重和经济上的彼此需要。阿以"战略合作关系"的发展凸显了文明冲突的悖论,阿塞拜疆的特殊身份使其未来可以充当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和谈的某种桥梁,两国关系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一定冲击。不过,长远来看,以色列的"外围战略"和阿塞拜疆的"平衡外交"导致两国间的这种"战略合作关系"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变数和有限性。

  • 标签: 阿塞拜疆 以色列 战略合作
  • 简介:观察当前国际战略格局与大国关系的角度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果把美国的兴衰作为观察的坐标,一些人就会认为国际战略格局没有发生变化,因为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然而,二战后的历史表明,引起国际战略格局剧烈变动及国际政治、经济版图深刻变化的,与其说是世界超级大国的兴衰,不如说是世界第二大国的跌落或易位。

  • 标签: 国际战略格局 中日关系 超级大国 大国关系 国际政治 经济版图
  • 简介:美国是一个非常注重文化外交、强调对外施加文化影响和从事文化渗透活动的国家.它往往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文化权力作为实现国家利益的一种特殊工具加以运用,并通过制定和实施文化战略去实现对外政策目标.文化战略是一种为实现国家对外政策目标而策划和运用文化力量的艺术.那么,文化与国际关系之间有何关系?在后冷战时期,美国又是如何确立和实施它的文化战略,使其为美国对外政策目标服务的呢?本文试图探讨这些问题.

  • 标签: 美国 文化战略 对外政策 文化输出 技术输出 国际关系
  • 简介:美国作为具有深厚地缘政治思想传统的大国,其亚太战略无论是宏观的指导思想还是微观的具体政策,都无法隐匿其中的地缘政治考量。当前,美国深受"亚洲两大全球性强国的崛起"这一重大地缘政治事态的影响,结果使亚太地区成为它实现和维持其世界领导地位的关键地区。据此,美国全方位加大对亚太地区的战略投入,其防范和针对中国的一面更加明显。

  • 标签: 美国 亚太战略 地缘政治
  • 简介:新出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内容可以概括为:两大支柱、九项基本任务、三种手段和三个依托。该战略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战略哲学、扩张主义的战略谋略和实用主义的战略原则。新的战略表现出干涉主义更加明显、对非传统安全的重视和对中国发展的担心。

  • 标签: 美国 国家安全战略
  • 简介:2017年11月,特朗普在访问亚洲期间频繁提及“印太”(Indo-Pacific)一词。同年12月18日,特朗普政府发布任期内首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用“印太”取代之前的“亚太”(Asia—Pacific)。

  • 标签: 特朗普 政府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亚太
  • 作者:
  • 学科: 政治法律 > 国际关系
  • 创建时间:2010-01-11
  • 出处:《和平与发展》 2010年第1期
  • 机构:[内容提要]自奥巴马入主白宫以来袁美国的对外政策与过去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袁主要表现为院信奉多边主义袁重视多边机制的参与和合作曰注重野软实力冶的运用袁致力于改善美国的国际形象曰强调接触和对话袁注重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曰讲求原则和实用主义相结合袁从而更加务实遥然而袁奥巴马政府对外战略的调整也是有限的:一是不会改变维护美国野一超独霸冶地位的战略目标曰二是美国对外战略始终受国内政党政治和利益集团的制约曰三是面临中期选举袁民主党为确保胜选袁不能过度调整其内外政策遥当前的伊核问题尧阿富汗局势尧巴以和平进程等已经成为奥巴马政府无法回避的挑战遥
  • 简介:随着苏联对外政策的战略性调整和东欧国家内部局势的剧变,特别是'柏林墙'的倒塌,旧的两极世界战略格局已经崩溃,新的世界战略格局正在形成。所谓世界战略格局,一般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主要国家(集团)基于力量对比和利害冲突而形成的相对稳定且能影响世界战略态势的国际关系框架结构。而构成一极,必须是对全球性政治、经济、军事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大国或大的国家集团。就这个标准来看,构成90年代多极世界战略格局的基本框架并决定世界基本走向的,仍然是1974年尼克松提出的美、苏、

  • 标签: 世界战略格局 力量对比 战略态势 苏联对外政策 利害冲突 国家集团
  • 简介:作为世界体系中的霸权国家,美国的国家战略是全球性的,是多方位的.自"9@11"之后,美国全球战略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包括安全重点的调整和安全手段的变更.但无论如何,自从美国成为国际体系中的超强国家之后,美国的国家战略总是在进攻与整合之间摆动.

  • 标签: 美国 国家战略 霸权主义 国家安全 对外政策 强权政治
  • 简介:美国对台军售是其对华战略的一项重要手段,如何处理对台军售,体现了美国对中国崛起的认知倾向和战略考量。随着中国的日益崛起和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进一步转移,对台军售在美国亚太安全战略中占有更加特殊的地位。未来,美国对台军售的侧重点将由确保制空权转向尽可能增加中国的军事行动成本,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台湾的信息共享和军事协调。与此同时,将通过台湾问题与其他争端联系起来,促进周边国家与美国的安全合作,将传统的“轴心-辐条”模式转向一种集体安全网络,塑造亚洲版北约。加强对中国的防范。

  • 标签: 美国 亚太安全战略 对台军售 中美关系
  • 简介:“巧实力”战略的内涵是,为了实现美国领导世界的目标,美国政府必须软硬兼施、文武并用。“巧实力”战略的具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提供全球福利是关键;第二,美国应输出希望而不是恐惧;第三,巩固传统盟友,赢得新伙伴;第四,从国内改革做起。“巧实力”战略是针对美国在世界上的影响正在下降、新的国际挑战不断出现、美国力量的优势和不足、一些新兴国家正在崛起的现实,在总结冷战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从奥巴马正式就职以来的美国外交政策宣示和已经采取的各种外交措施看,“巧实力”战略对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的影响非常显著。不过,奥巴马的“巧实力”外交目前尚未定型,今后如何发展仍有待观察。

  • 标签: “巧实力”战略 奥巴马 美国 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