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运用元分析的方法.探讨在中外研究中工作记忆容量与第二语言水平的相关性和影响二者相关的潜在调节变量。通过文献搜索和筛选,共选择63项研究进行分析,时间跨度为1992—2014。结果发现,工作记忆容量与第二语言水平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效应值为0.358。调节效应检验发现文化背景、工作记忆测量方法、测量内容、测量语言有调节作用。结论:工作记忆容量与第二语言水平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文化背景和工作记忆测量调节二者之间的相关。

  • 标签: 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容量 第二语言 元分析 调节作用
  • 简介:采用图-图干扰范式来考察非熟练中一英双语者言语产生中非目标语言的激活范围。实验1探讨用汉语命名时,干扰图的英语名称能否得以激活。结果发现,干扰图的词汇熟悉度高时,音译词的反应时显著长于音韵无关词,而熟悉度低时,二者无显著差异,说明在一语的产生过程中只能激活二语中高熟悉的非目标词。实验2探讨用英语命名时,干扰图的汉语名称能否激活。结果发现,不论熟悉度高还是低,音译词的反应时均显著长于音韵无关词,说明在二语的产生过程中会激活一语中的非目标词。总的结果说明,非熟练中-英双语者在言语产生过程中非目标语言中的非目标词也会激活,并且激活范围既受非目标语言的熟练程度的影响,也受非目标词熟悉度的影响。

  • 标签: 图-图干扰范式 双语者 言语产生 非目标词
  • 简介:双语加工和控制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与一般性执行功能有关的最关键的脑区前额皮层.以及其它的相关脑区及神经基础如前扣带回、基底神经节和下顶叶等参与了双语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的双语控制中。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利用第二语言促进认知控制能力的发展,以及利用认知控制训练促进高效率的第二语言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 标签: 双语者 双语控制 脑机制 教学启示
  • 简介:通过对64名7岁北京市儿童的实验室观察来了解他们气质特点和语言表达水平,并对儿童家长进行教养方式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尤其是父亲的严格教养方式,与儿童的语言表达水平有显著正相关;儿童的气质与其语言表达水平的相关在个别维度上显著;儿童的气质与其父母的教养方式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儿童的语言表达水平.

  • 标签: 儿童家长 父母教养方式 实验室观察 儿童气质 水平 气质特点
  • 简介:以578名中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中学教师教学策略量表对不同类型教师的教学策略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教师其教学策略水平存在着差异,新手教师比熟手教师更重视课前策略,但课中策略上显著低于熟手教师,课后策略上二者没有差异;熟手教师在教学策略三个维度上都显著低于专家教师,专家教师的教学策略表现出灵活性、创造性以及有效的反思能力.

  • 标签: 教学策略 新手型教师 专家型教师 中学教师 不同类型 反思能力
  • 简介:本研究采用A人格问卷、大学生学习拖延量表对整群随机抽取的某大学19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A人格大学生的拖延程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且能显著地正向预测学习拖延、学习拖延的原因。拖延的主要原因是冒险性、懒惰、依赖性和时间管理。说明大学生A人格能够正向预测学业拖延、学业拖延的原因及学业拖延中任务自主性,即A人格大学生身上存在显著学习拖延现象。

  • 标签: 大学生 A型人格 学业拖延
  • 简介:本文以A行为问卷对70名医学系和法医学系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了对照性测试研究。结果显示:学习成绩与A行为有关。学习成绩优秀生大部分属于A行为类型,与学习成绩差生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行为因子中,时问紧迫感强是奖学金获得者们最为突出的特征。

  • 标签: A型行为 大学生 学习成绩
  • 简介:本研究探讨了右视野颜色范畴知觉是由长期习得语言范畴还是即时分类颜色引起的。实验1让被试先将深绿、浅绿、浅蓝和深蓝四种颜色分为四种范畴,再接受视觉搜索任务。结果发现,视觉搜索任务中出现了与颜色分类相应的右视野颜色范畴知觉,且这一效应在任务的早段就表现出来,提示右视野颜色范畴知觉并非由分类颜色所引起。实验2让被试将四种渐进的蓝色分为两种范畴,并在之前与后接受视觉搜索任务。结果表明,分类后的视觉搜索中并未出现右视野颜色范畴知觉。先前研究表明,习得语言范畴使四种颜色为两种范畴后,颜色辨别会出现右视野范畴效应。因此,这一结果提示右视野颜色范畴知觉并非由分类颜色,而是由习得语言范畴所引起的。总体上,本研究提示右视野颜色范畴知觉是由长期习得语言范畴,而非即时分类颜色引起的,进一步揭示了语言与颜色知觉的关系。

  • 标签: 沃尔夫假设 颜色范畴知觉 语言范畴 范畴学习 颜色分类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例偏执人格障碍来访者的整个咨询过程。在9次的中短期认知行为咨询中,咨询师通过对建立咨询关系、确定咨询问题及目标、问题解决、咨询结束四个阶段进行设置,不同阶段的咨询重点,咨询技术与对话的展示,接受督导,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案例示范,并对认知行为疗法的局限性及发展现状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偏执型人格障碍 认知行为疗法 个案概念化 核心信念 自动化思维
  • 简介:<正>我用这套学具给二年级小学生上《智能基本功训练课》。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训练儿童的概括能力,并把这方面的训练紧密地与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数学结合起来。这样做,收到了较好的势果。我的具体做法及其学生们的活动情况简述如下:

  • 标签: 基本功训练 概括能力 审题能力 二年级 具体做法 课堂教学
  • 简介:学习组织理论,它可操作性强,易于借鉴,符合我国的国情。学习组织既是一种学习理论,又是一种管理方法,对学校德育教育管理创新,构建开放式的德育实践,创新德育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学习型组织 创新 学校德育
  • 简介:个体对组织氛围的感知是影响知识员工敬业度的重要因素,亦是提高敬业度水平的关键。本文选取全国范围内168名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组织氛围各维度对知识员工敬业度的作用机制。通过对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1)组织氛围各维度对知识员工敬业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组织支持与工作意义对工作倦怠有显著正向影响;(3)工作倦怠对组织支持、工作意义与敬业度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验证了工作倦怠作为中介变量传导机制的作用机理。

  • 标签: 知识型员工 敬业度 组织氛围 工作倦怠
  • 简介:对27个单位,92个团队共687名知识员工调查,目的是基于团队学习能力视角探讨知识员工共享领导对团队绩效的影响。首先用HLM6.08将收集到的数据从个体层面上升到团队层面,然后采用共享领导二阶模型初步得出团队学习能力在共享领导与团队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最后借助LISEREL8.70统计软件从共享领导各维度探讨团队学习能力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共享领导与团队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共享领导通过团队学习能力的中介效应影响团队绩效。

  • 标签: 知识型员工 共享领导 团队学习能力 团队绩效
  • 简介:以59家科技创业企业368名知识员工为被试,从新型员工—组织关系模式下个体认知的视角,探讨了企业真实创新预览与知识员工可雇佣建言的关系,以及知识员工之企业可雇佣性责任感的中介作用。PLS-SEM分析结果表明:(1)企业真实创新预览对知识员工的企业可雇佣性责任感各维度、可雇佣建言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知识员工的企业可雇佣性责任感各维度中,基于角色内胜任力提高、基于角色外能力提升2个维度对知识员工可雇佣建言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在企业真实创新预览与知识员工可雇佣建言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基于个人生涯发展维度对知识员工可雇佣建言的影响不显著,其在企业真实创新预览与知识员工可雇佣建言之间也不起中介作用。

  • 标签: 可雇佣型建言 真实创新预览 企业可雇佣性责任感 知识员工 科技型创业企业
  • 简介:采用自定步速阅读范式,探讨了7~10岁普通话特异性语言损伤儿童对词汇体和语法体组合语义一致和不一致情况的加工表现。被试分为特异性语言损伤儿童,实龄匹配儿童和语言能力匹配儿童三组,结果表明7~10岁的特异性语言损伤儿童与年幼的语言能力匹配组儿童一样,词汇体和语法体一致条件下的加工快于不一致条件,两组儿童的表现均符合词汇体假设;与此不同,实龄匹配儿童的加工速度整体均快于以上两组儿童,且词汇体和语法体一致与不一致条件下的加工速度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普通话7~10岁特异性语言损伤儿童对词汇体和语法体组合合法性的习得仍不成熟,语法体的加工仍受词汇体影响,处于语法体能力发展的早期阶段。

  • 标签: 特异性语言损伤 学龄期儿童 词汇体 语法体
  • 简介:采用中介变量分析的一般范式,以知识员工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组织支持在工作压力源与压力反应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组织支持在良性压力源(如任务要求、能力要求)与积极压力反应(如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感)之间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在负性压力源(如人际冲突、组织结构问题、时间冲突)与积极和消极压力反应(如消极工作情绪)之间都发挥显著的缓冲作用。管理者在知识员工压力管理过程中,应高度重视组织支持的中介缓冲作用。

  • 标签: 组织支持 工作压力源 压力反应 中介效应
  • 简介:<正>一、研究目的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人们说话总是一句句地说,写作也是一句句地写。说话要求明白,写作要求通顺,符合语言规范。中小学生掌握词语后,怎样运用词语组成句子以表达思想?这在中小学生的语言发展中,是关键性的问题之一。揭示了它,不仅有助于揭示有关中小学生从言语向语言过渡的机制,而且还可以为揭示中小学生阅读和写作机制提供某些资鉴信息。

  • 标签: 句子结构 句子成份 语言发展 语言环境 词语 语言规范
  • 简介:<正>一、研究目的人类学文化是从识字开始的;而且字汇掌握的数量,又是衡量儿童智能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中外学者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总是从研究识字开始。关于有关中国儿童识字问题的研究,从1921年刘廷芳关于汉字字形与字音对字义的影响

  • 标签: 中小学生 系列研究 教育 书面语言 语文课本 口头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