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爆发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仅对世界各国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破坏,而且对其政治、文化以至整个社会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后危机时代,金融危机的破坏性影响还没有完全消失,西方社会以至整个世界都在进入一个新的调整时期。与这种调整相适应,思想观念也进入了一个新的“调整期”。金融危机在更深的层面上既是一场思想文化危机,也是资本主义现代性内在矛盾的一次总爆发,还是一场价值观的危机

  • 标签: 后危机时代 文化矛盾 价值重构 金融危机 2008年 社会生活
  • 简介:中日钓鱼岛矛盾的激化既是一种危机,也是一种机遇。它迫使中国面对现实,重新审视过去一些未能解决的问题。中国的发展转型不可能再顺风顺水,而是必须顶住压力奋力前行。这样一种发展态势要求中国必须具有坚定的意志和大国的胸怀,在练好内功的同时,把握住难得的战略机遇。而只要中国做好了自己的事情,那么,无论世界有什么风浪,都不可能阻挡中国前进的步伐。

  • 标签: 钓鱼岛 危机 战略机遇
  • 简介: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理论模式对西方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啊,但自启蒙运动后衍生的西方现代文化开始解构和否定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这种目的论的含义是:通过对本性论的肯定,把世界、历史、文化都收在一个目的论的框架里面,然后用充分实现来揭示这个过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把价值及其实现定位在个人的行为中,认为理性的现实即是人的价值的实现。

  • 标签: 西方现代文化 亚里士多德 文化危机 论理 人的价值 目的论
  • 简介:12月18-19日在复旦大学举行,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美国价值与哲学研究理事会、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西方道德哲学通史研究”课题组、复旦大学“985工程”三期“现代天主教神哲思想研究”课题组联合主办。来自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及中国国内部分高校的专家学者近30人参加会议。会议以“中国视角的道德与责任”、“西方视角的道德与责任”、“道德、责任及全球化”、“道德与责任”为主要议题,就当前世界面临的种种价值问题、当代伦理道德面临的现代性危机以及如何进行当代视域下的价值重建进行了讨论。

  • 标签: 现代性危机 道德危机 价值重建 国际学术研讨会 “985工程” 西方道德哲学
  • 简介:领土与国家权力的严格重合是现代民族国家的一个特征。现代意义的国界与古代意义的边疆之内涵差别,体现了现代民族国家国际体系不同于与传统国际关系的特征。在现代民族国家国际体系的冲击和压力下,为了抵抗外来威胁、保持国家统一,清朝末年采取了的一系列边疆建省举措,使中国传统“大一统”框架内的边疆意识和边疆政策发生了根本变化,从而实现了从边疆向国界的转化。国家主权在边疆地区得到更确实的体现,这是一个使疆域“领土”化的过程,也是从传统性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化的体现。国际体系的压力导致了国家内涵的改变,但中国的统一内涵并没有丧失。

  • 标签: 边疆 边界 近代中国 大一统
  • 简介:国际非政府组织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因其内在的属性冲突而面临着民主赤字的批评,引发了合法性危机。以行政法理论视之,建立“参与式立法模式”,并通过利害相关方权利的明确、实施信息公开程序、确立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专家理性与问责机制,是矫正国际非政府组织合法性危机的可行途径。

  • 标签: 行政法 国际非政府组织 合法性 危机 矫正
  • 简介:齐国国土面积广大,耕地资源丰富,自太公封齐至于汉,经许多代统治者的积极倡导,民众的奋发开垦,终成司马迁所谓“齐自泰山之属琅邪,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之形势。一、太公封齐之初,所据国土很狭隘。《孟子·告子》中所谓“太公之封于齐也,亦为方百里也”,其范围...

  • 标签: 土地资源开发 齐国 《史记·货殖列传》 滨海盐碱地 耕地资源 齐太公
  • 简介:中国从先秦时期的思想发展,可以用“宇宙大爆炸”学说作比喻:“一个密集的能源的大爆炸是宇宙的起源。当这个稠密的能源向外膨胀时它的膨胀速度逐渐减慢,从而形成了银河系、恒星和行星。当这个能源继续膨胀、消散时,它越来越失去原来的秩序,最后达到最大值的熵,

  • 标签: 人格文化 文化比较 人力 宇宙大爆炸 思想发展 先秦时期
  • 简介:本文集中讨论了中有关山林资源的问题,分四个方面:(1)对破坏山林资源所产生恶果的认识;(2)对树木生态的认识;(3)重视保护山林资源;(4)保护山林资源与"大生态观".

  • 标签: 管子 山林资源 生态
  • 简介:山东省文物资源丰富,遗址众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是文化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物资源作为文化资源的主要部分,产业化开发与利用是其主要发展趋势。如何将其产业化开发与利用也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结合山东文物资源的特点,我们对文物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提出了具体思路与对策。

  • 标签: 文物资源 产业化 旅游开发
  • 简介: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伦理精神一直贯穿在中国的各种文化形式当中,所以,以家庭的悲欢离合来寄寓国家和民族的盛衰兴亡与历史变迁的家庭伦理影视剧,其道德伦理、宗法伦理与政治功利相糅合的叙事主题,与文艺创作者潜意识中接受儒家文化伦理精神的影响密不可分。新时期以来,家庭伦理题材影视剧受到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共同青睐,呈现出日益繁盛的景象。编导们通过展现普通平民的生活形态,揭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道德冲突和文化冲突,挖掘普通人身上所蕴涵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和生活观念,既展现了他们身上所闪现的人性光辉,也表达了对传统伦理道德观及传统文化的维护,是对失落了传统文化精神家园现实危机的想象性救赎,是对现实文化怀旧心理的“视野融合”。

  • 标签: 儒家文化 家庭伦理题材 影视剧 怀旧情结
  • 简介:6月28日至7月1日在福建厦门召开,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研究杂志社、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和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会议主要围绕马克思思想资源中的公正观及其内涵展开讨论。学者们认为,虽然马克思在他的著作当中没有对公正问题作出系统、正面的阐述,但他的学说中是包含着公正思想的,至少我们可以从他的哲学中开引出有价值的思想资源来回应现实的正义问题。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资源 社会公正 学术研讨会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
  • 简介:遵循网络文化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网络信息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是实现做大做强网络文化产业和坚持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的必由之路。网络文化市场优先传播低成本采集、分析和制作的网络信息,以提高网络信息传播与使用效率;政府要引导网络技术创新和网络文化产业发展,实现网络文化市场对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基于网络信息主要流向网络利润区的商业逻辑,政府要重点规制网络利润区的传播秩序和网络文化市场秩序。发挥网络文化产业的信息资源市场化配置功能,政府部门必须解决三个问题:彻底破除管理万能观念、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和加强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法治化建设。

  • 标签: 网络 文化产业 市场 信息资源 配置 传播
  • 简介:<正>《管子》是一部具有丰富的经济思想的中国古代典籍。本文仅对书中有关充分利用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作以探讨。一、土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管子》把土地看成是万物的本源,“地者,万物之本原。”(《水地》)土地的功能就是生养万物,“地生养万物,地之则也。……地不易其则,故万物生焉。”“天生四时,地

  • 标签: 农业生产 管子 资源发展 土地要素 充分利用 土地资源
  • 简介:近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围绕社会正义问题进行了持续、深入的讨论,这既是中国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在理论和观念上的反映,也是学术研究中的难点。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时期,面对理论和现实的重大问题,如何深入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开掘马克思思想资源中的社会正义思想,以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与在场性?

  • 标签: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会正义 正义思想 思想资源 正义问题 学术研究
  • 简介:2006年4月1日至3日,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与余姚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浙江省文史馆与浙江古籍出版社协办,浙江省社科院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与余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黄宗羲民本思想国际研讨会”在黄宗羲的故乡余姚市举行.此次会议是学术界首次以黄宗羲民本思想为主题(在总共54篇论文中有关民本思想的有36篇)的专门性研讨会.

  • 标签: 中国文化传统 民本思想 国际学术 黄宗羲 研讨会综述 现代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