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4 个结果
  • 简介:城市水平预测与减缓及适应气候变化研究息息相关。基于国家统计局2005—2015年全国各省区城镇和乡村人口,以各省区201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指标进行分组,结合IPCC5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的发展特征设置模型参数,运用Logistic模型预测了我国各省区2016—2050年城市水平。结果表明,到2050年,各省区(除天津、北京、上海、西藏外)在5种典型SSPs下城市水平收敛于75%左右。其中,SSP1、SSP3、SSP4、SSP5路径下,各省城市水平比较趋同。而在SSP2路径下,全国总体上从东部到西部城市程度逐渐降低,空间分布具有明显梯次递减性。5种SSPs路径下城市速度方面,基本上呈现出中西部快而东部慢、西南快而东北慢的空间分布格局。同时,高收入省份不同路径下的城市水平差别小,而中低收入省份的差别较大。

  • 标签: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 LOGISTIC模型 城市化水平预测 各省区 中国
  • 简介:积极推行气象观测的地面高空一体改革,有利于对观测流程进行有效的优化,使气象观测的效率得到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15年1月,中国气象局在全国各高空站实施了地面高空气象观测一体化工作。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本文对地面高空一体改革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总结了一体改革过程中的一些有益经验,供相关人员参考。

  • 标签: 一体化 地面 高空 气象观测
  • 简介:在总结la来9210工程建设工作和运行效益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打算。

  • 标签: 9210 管理 业务化
  • 简介:应用kriging空间插值法、多元线性回归模式法、三维二次趋势面模式法通过拟合及模拟效果检验.对青海高原气温、积温热量资源要素进行了空间栅格。结果表明:多元线性回归模式对气温拟合度可达到0.898.模式残差均值达到一0.029℃.残差均方差为1.009,三维二次趋势面模式三项指标分别为0.895℃、-0.175℃、1.150℃。多元线性回归拟合积温中三项指标分别是0.955、-62.4℃、175.4℃,三维二次趋势面法分别是0.969℃、-37.0℃、164.6℃。对检验站资料的分析表明,三种方法对气温的模拟绝对误差平均是1.9℃、0.9℃、0.8℃,相对误差平均值是15.2%、6.7%、6.0%。从分析中可知,kriging空间插值法可以模拟青海高原热量资源的分布趋势,操作简单,但精度稍差,可适用于下垫面均一,范围较小区域。三维二次趋势面模式法模拟结果要略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式,两种方法模拟精度差异较小,高原地区应用两种方法均可获得高分辨率的栅格热量资源资料。

  • 标签: 栅格化:空间插值 多元线性回归 三维二次趋势面
  • 简介:建立一个高分辨大气边界层模式。然后,把该模式与一个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进行耦合并把模式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耦合模式能够模拟出大气边界层的流场、温度场和气压场的特征。

  • 标签: 大气边界层 高分辨边界层模式 中尺度预报模式
  • 简介:利用威海市1965-2013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1977-2012年经济社会统计资料,采用城郊气温对比、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典型滨海城市威海的城市热岛效应特征及其与城市进程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50a威海城市热岛强度阶段性变化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前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从90年代开始上升日益显著,平均上升速率为0.13℃/(10a);2)城市热岛强度季节变化明显,春、夏季热岛效应较为显著,上升速率分别为0.02和0.18℃/(10a)秋、冬季由于受海洋影响出现冷岛效应,但是随着城市进程加快,2010年之后冬季也由“冷岛”转变为“热岛”3)城市对威海市城区增温的贡献率达到36.4%,城市发展指标与城市热岛强度均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市区人口规模、经济发展、住宅建设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76、0.73和0.44.

  • 标签: 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化进程 相关分析 滨海型城市
  • 简介:结合省台业务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气象卫星综合业务系统中业务应用软件的本地从数据保存天数的管理,配置监视网络状态文件,配置监视进程文件,配置局域网分发程序,节目表的制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 标签: 气象卫星 业务应用软件 本地化 数据库 节目表
  • 简介:根据工作安排,笔者于2004年8月至2005年8月在美国气象局雷达业务中心(NEXRADRadarOperationsCenter)执行了“中美大气合作——气象现代建设项目”(中美大气合作第13次会议纪要)。现已完成了一年的工作任务,开展了有关工作,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 标签: 气象局 现代化建设 合作 大气 汇报 美国
  • 简介:利用临海与天台1971~2002年的气候资料,研究分析临海、天台的月季年和年代的各种气温变化特征,证实整个区域气候确实在变暖,而且从90年代以来表现更加明显;城市对当地的气温增益明显,加大了当地气候变暖的程度;城市的影响可能造成对区域气候变暖评估的偏大;同时初步探讨了城市对当地气候变暖的贡献问题.

  • 标签: 气候变暖 城市化 临海 气温变化特征 2002年 气候资料
  • 简介:利用50个气象站观测资料,对比讨论WRF模式不同微物理过程、积云对流和边界层参数方案组合对青海省气温、降水及风速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1)微物理过程和积云对流参数方案分别选用Eta(Ferrier)和KF时,气温模拟效果较好;Thompson方案、KF方案和ACM2方案的组合对降水模拟普遍较好;边界层方案的选取对风速的模拟较为重要。(2)对比不同季节的模拟效果可以看出,夏季气温、降水模拟效果均较好。(3)最低气温模拟效果均好于最高气温,最高气温偏低明显。(4)小雨预报普遍偏多,中雨预报略偏少,大雨整体预报偏少。

  • 标签: WRF模式 参数化方案 青海
  • 简介:基于CITYSTAR地理信息系统的GISOCXACTIVEX控件,采用VB语言进行GIS的应用开发,实现了对陕西省气候资源数字图像的查询和管理。通过该系统的应用,可给出陕西省境内任一网格单元(空间分辨率为500×500m)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要素、主要经济作物适生状况等14项空间数据属性值,对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特色经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地理信息系统 气候资源 数字图像 系统设计 信息服务 可视化
  • 简介:基于1961—2011年临沂市10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月降水数据,采用标准降水指数(SPI),分析了临沂市旱涝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临沂市旱涝变化具有阶段性特征,1960年代初中期和1970年代初中期,雨涝频繁;1960年代中后期和1970年代中后期及整个1980年代,干旱频繁;1990年代到21世纪初早期旱涝交替发生,2003年以后以雨涝为主。冬春季干旱呈弱的减轻趋势,秋旱呈弱加剧趋势,夏季旱涝变化趋势不明显。北部山区、西部丘陵、南部平原的旱涝变化总体上具有相对一致的趋势,但在1960年代中期、1980年代中期、21世纪初早期西部丘陵的旱涝变化幅度较其他2个区域要大。全市旱涝变率在21世纪初早期最大,1970年代中后期最小,3个区域的变率总体上表现出与全市大致相同的趋势,2004年以后南部平原旱涝变率持续增大。

  • 标签: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旱涝 时空特征 临沂市
  • 简介:利用美国国防气象卫星DMSP/OLS数据以及2000-2008年陕西省社会经济数据建立了卫星灯光指数和城市水平指数(ULI-NCLI)模型,分析了1992-2013年间灯光指数的变化特征和陕西省城市化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灯光指数(NCLI)和城市水平指数(ULI)存在较好的相关性,陕西省1992-2013年城市过程发展南北不均衡,关中城市群城市过程发展快于陕北和陕南)992-2010年全省城市发展过程较缓慢,空间特征基本可以概括为以关中城市群为中心和大城市周围的面状发展过程,沿交通干线周围的线状发展过程,陕北、陕南区域内新型小城市或小城镇出现为特征的点状发展过程等三种基本过程;本世纪初关中城市群落基本形成,随后从2005-2013年为城市快速发展阶段,关中以西咸为核心的城市群形成并向周围扩张发展,陕北和陕南的中小城市点状发展过程开始呈现面状扩张发展的趋势.

  • 标签: DMSP/OLS数据 城市化 灯光指数(NCLI)城市化水平指数(ULI)
  • 简介:通过国内城镇预报的自动显示、Micaps系统与流程设置、预报产品的快速制作,介绍了地市级新一代天气预报业务流程软件的本地设置方法.

  • 标签: 流程 本地化 设置
  • 简介:针对WRF模式中各非绝热物理过程,选用不同的参数方案,对2009年6月29—30日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做24h降水预报的敏感性试验,并组成18个成员做物理集合预报,分析了实况与模拟的24h降水量及其TS评分和离散度。结果表明,WRF模式的物理集合预报可成功模拟出3个暴雨中心的位置及强度;选用Linetal微物理方案、MRF行星边界层方案和Betts-Miller-Janjic积云对流方案对湖北省西南部地区暴雨中心的位置及强度的模拟最好;3个暴雨中心均对应于离散度的大值中心,在降水较强时段其离散度也较大;不同集合成员在某时段预报的降水量可较好体现该时段的降水概率,而由物理集合预报得到的逐时降水量则可为定时降水预报提供依据。

  • 标签: 暴雨 梅雨峰 物理过程 集合预报.
  • 简介:从陆面水文过程的物理机制出发,引进概率统计分布理论,推导出一种由非均匀土壤含水量及降水气候强迫所形成的次网格尺度非均匀径流率的解析表达式,从而将通常的次网格尺度地表径流的参数方案(mosaic方法)改进为考虑网格区整体非均匀性的统计-动力参数方案.文中用仿真模拟资料验证了该方案的可靠性与可行性,并作数值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切实可行.

  • 标签: 陆面过程 水文学 次网格尺度 非均匀性分布 概率分布密度 物理机制
  • 简介:2005年初由于国家气象中心业务环境整体向国家级存储系统和新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转移,GRAPES系统在保障老系统运行的情况下也逐步向新的业务环境转移。2005年3月底国家气象中心会同数值预报基地对模式做了较大调整,提高了模式分辨率,并对水汽方案做了改进,分辨率由2004年的0.5625°(约60km)提高到0-3°(约30km)。2005年6月23日,新的系统版本(2.5)正式启动运行,并将MICAPS产品提供给气象台预报服务室。

  • 标签: 国家气象中心 GRAPES 预报工作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业务化 模式分辨率
  • 简介: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的X波段数字雷达在气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但随之而来的新问题也不断出现,特别是数字雷达发射机故障.文章就X波段数字雷达发射机从组成到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针对其在工作应用中常出现的几种故障,从原理、现象入手,分析原因,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和注意事项.

  • 标签: 数字化雷达 发射机 故障 气象 工作原理 技术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