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化哲学在2080—90年代成为中国哲学界研究最热门的领域。文化哲学研究注重对文化哲学电的研究,研究更深层次的文化机理或范式。从80—90年代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哲学研究者那里,我们看到的是从自发到自觉、从文化研究热到文化哲学研究热的景象。学界一方面在学理层面畏开对文化、文化哲学以及文化与哲学关系的界定,男一方面从现实角度针对现代化与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问题进行反思和批判,并进行新的文化精神建构。一般说来,80年代的文化哲学研究是“文化热”,90年代的文化哲学研究是“国学热”。80—90年代产生了一批文化学和文化哲学方面的学术著作。

  • 标签: 文化哲学 文化哲学建构 文化哲学范式
  • 简介:摘要月份牌画是中国现代广告的首创,其独特的风格对现代商业广告设计中仍有多方面的影响。本文从构图、色彩、意蕴和影响等方面对2030年代的月份牌画特征做了简要分析。

  • 标签: 月份牌画 造型 色彩 意蕴 影响
  • 简介: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预言了这一历史趋势。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全球化,对中国工业现代化具有不同性质的意义。20中国工业文学和理论批评,反映了中国工业现代化过程的社会现实,成为反帝反封建与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一翼。著名美学家和批评家、国内唯一审美文化杂志《美与时代》副主编贾玉民教授、刘凤艳主编的《20中国工业文学史》一书,以历史的与美学的批评方法为主旋律,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介了20中国工业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的发展成就,成为评介和探索中国工业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的扛鼎之作。

  • 标签: 全球化 现代化 《20世纪中国工业文学史》
  • 简介:伴随新世纪中国进入“社会政策时代”,经济思想史领域有关社会保障和福利问题的相关研究也大量出现。通过对20前中国社会保障观念的梳理发现,中国传统的社会保障观念经历了德政、荒政、超越荒政的观念流转过程,在19与西方福利制度初遇时又呈现出在大同世界的理念下理解福利与社会保障的传统思维倾向。因此,急于在中国近年密集出台的社会政策与中国传统社会保障观念之间建立联系的做法,很大程度上是对传统与现实的误解和误读。这种研究折射出经济思想史研究中的一种轻率态度,或是轻浮的历史陶醉,某种程度上还将损害学科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 标签: 福利 社会保障 社会政策 经济思想史
  • 简介:动画作品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艺术作品,在2090年代,日本的动画作品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并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效果给中国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一出现便引发了国民的追捧浪潮。本文针对2090年代的日本电视动画片制作的相关技巧,去探寻动画中的视听语言所带给我们的别样魅力。

  • 标签: 动画作品 视听语言 日本电视动画片 制作技巧
  • 简介:摘要在207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继承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并加以了发展,他们将女性主义问题从无产阶级中突显出来,并结合了马克思的理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女性解放理论,在本文中我们将着重对这一时期的二元制理论、一元制理论以及复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典型代表任务进行分析。

  • 标签: 马克思 女权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 简介:在2020年代初期的"社会主义论战"中,处于不同立场的论战参与者都曾通过译介来自日本的社会主义论著,以攻击、反驳论敌,并巩固自身的立场。李达、施存统等人将河上肇、山川均等日本社会主义研究者的文章译载于《觉悟》《学灯》《新青年》《解放与改造》等报刊上,使社会主义论战的内容更为丰富,社会主义的探讨与争论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日文社会主义论著被有效地运用在此次探讨中国社会革命与建设的论战之中。

  • 标签: 社会主义论战 翻译 日本 河上肇 山川均
  • 简介:自古以来,中国人便认为美术具有特定的功能性,并且与社会、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认为,“图绘者,莫不明劝诫,著沉浮,干载寂寥,披图可鉴”;唐代张彦远也表示,绘画的社会功能在于“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鉴戒贤愚、怡悦性情”。而在西方现代学者看来,前卫派分为两种——“政治前卫”和“美学前卫”。

  • 标签: 社会功能 中国美术 20世纪 艺术家 救亡 民族
  • 简介:公元11到16,是法兰西民族国家的逐渐形成时期。本文从经济、政治、军事三个方面着手分析了法兰西民族国家在16最终形成的原因,论述了它们对国家形成的作用和影响。

  • 标签: 经济发展 城市复兴 王权强化 百年战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主要落脚到新时代应该如何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最后也号召要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当下,学习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应该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结合,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21的马克思主义。

  • 标签:
  • 简介:新诗该向何处去?在这个问题上,整个20五六十年代的文艺政策是相当混乱的。诗中的'我'要么是去个性化的、被物化的,要么是与一个乌托邦式的'大我'融合到了一起。而'大跃进'时期盛行的'假大空'诗学排挤真实的人性,以消减富有创造力的主体为前提。直至2060年代初期,一些主要出身于高知或者高干家庭的年轻人组建了地下文化沙龙和诗人社团,开始发展以美学精英主义为基础的另类诗学。2060年代末70年代初,'白洋淀诗歌群落'中的杰出代表构成'朦胧诗人'的前身,在他们的诗中,'我'的力量被大大地提升到了一个完胜的、神奇的高度,以超越那个压制他们的时代。他们的语言系统内部已经发生了语义的转换,这也给80年代以前的地下诗坛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诗人们通过对一些语词的正话反说,不断推陈出新,但与此同时,那些在二律背反中保留下来的二元论思想却成为他们诗艺继续发展的桎梏。

  • 标签: 中国新诗 地下文学 朦胧诗 现代主义 现代性
  • 简介:中国国家博物馆在新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活动的演进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2060年代,由于原有美术作品对于革命历史的某些阶段和事件缺乏充分表现,且政治教化诉求已成为美术作品的一个重要功能和评判标准,因而1965年4月到1966年4月期间,中国革命博物馆组织了第三次革命历史题材美术的创作活动。此次创作活动的突出特点是:一、通过学习毛泽东著作,探讨过去创作中的问题,并“认真地进行世界观改造”,后来发展到要以毛泽东思想作为武器来指导一切工作;二、在分配画题后,创作者按照题材需求深入到农村、工厂、部队去体验生活;三、画稿要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审查,但最终完成并保留下来的美术作品数量甚少。

  • 标签: 革命历史画 毛泽东著作 毛泽东思想
  • 简介:2070~90年代中国政府地质、石油等部门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进行多次科学考察,获得了关于南海物理海洋环境、海洋生物与生态环境、海底地质等大量第一手科学考察数据和样品,这为中国有效管理南海这块“蓝色国土”、科学保护南海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南海资源奠定了重要基础。科学考察与捍卫主权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考察队通过对南沙地质地理的调查研究,为国家建设南沙岛礁补充和完善了大量资料,这对南海主权捍卫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中国政府 西沙和南沙群岛 科学考察 主权
  • 简介:敕令是研究加洛林政治、军事史极为重要的史料。西法兰克国王秃头查理864年颁布的《皮特雷敕令》被誉为加洛林敕令的顶峰。本文从解读该敕令的文本结构和内容出发,进而对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其历史传统、制度文化和执行成效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的分析研究,以期透过该敕令,来了解西法兰克国王在稳定社会秩序、管理政治事务、军事防御建设等方面的努力。

  • 标签: 秃头查理 皮特雷 敕令 大会议
  • 简介:明清时期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阶段,来华传教士为中西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作为中国地理、植物、医药知识西传的开拓者,17中叶波兰耶稣会士卜弥格撰写了《中国植物志》等相关著作,开创了传教士汉学博物研究的新领域。18法国耶稣会士韩国英继承了这一传统,对植物等自然物种进行了田野调查,发表了题材广泛的博物学论著,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博物学知识的西传。这些早期汉学博物学家所进行的跨文化的知识传译,为19欧洲汉学与博物学之间更为广泛的交汇与对话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来华耶稣会士 卜弥格 韩国英 汉学 博物学
  • 简介:正如牛顿因为发现支配宇宙中的物体的定律而统治17的科学那样,查尔斯·达尔文因发现支配人类本身进化的规律而统治了19的科学。在他两部十分重要的著作《物种的起源》(1859年)和《人类的起源》(1871年)中,达尔文用自然选择的观点清楚地阐发了进化论,引发了一场不仅影响生物学,还影响宗教、哲学、社会学,甚至政治学的大争论。

  • 标签: 社会达尔文主义 十九世纪 欧洲 17世纪 19世纪 自然选择
  • 简介:为了解研究生教育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起源和演变,文章从组织层面和认知层面分析2020-80年代主要欧美国家研究生教育的学术发展状况。总体上看,对研究生教育的研究至少在2020年代左右就开始了,但专业化的研究兴起于60年代各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张,体现在专业的高等教育研究者和机构开始从事研究生教育研究。扩招的危机在70年代开始显现,政策部门和学术界开始热议研究生教育的结构与质量等话题。80年代的研究生教育规模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这一时期欧洲的研究呈现沉寂状态,但美国对研究生教育的定量研究深入推进。

  • 标签: 研究生教育 学术领域 起源 演变
  • 简介:20上半叶,《金瓶梅》一改在古代社会因"淫书"之名而地位低下的境况,在中国小说史著中被认定为一部经典之作,地位发生巨大转变。小说史著的撰述者们运用新的观念、方法及视角,以理性、客观的学术态度,对《金瓶梅》进行了"去淫"的处理,发掘了《金瓶梅》为小说史所提供的新元素。并且在与《红楼梦》多层次多角度的比较中,使《金瓶梅》重新得到评价。正是在学术史转型的大背景下,《金瓶梅》研究的学术品位得到提升,在20上半叶小说史著中,真正实现了经典建构。

  • 标签: 《金瓶梅》 经典建构 小说史 学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