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对多发性骨髓瘤(MM)化疗患者应对方式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8例MM化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化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化疗期间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前后应用Jalowies应对方式量表、Herth希望量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对两组应对方式、希望水平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干预后姑息、逃避、宿命、依靠自我评分高于观察组,而乐观、面对、寻求支持、情感宣泄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希望水平总分、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及总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MM化疗患者疾病应对方式及希望水平,提高患者治疗信心,改善其生存质量。

  • 标签: 骨髓瘤/药物疗法 全程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专家型胫骨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或小切口复位ETN内固定30例胫骨近端干骺端骨折患者。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6周,患者完全负重时间平均12周,所有患者无感染、断钉、固定失效等并发症。结论ETN治疗胫骨近端干骺端骨折具有软组织损伤小、骨折断端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畸形发生率低、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胫骨近端干骺端骨折 胫骨髓内钉 骨折内固定术
  • 简介:目的研究miR-150*修饰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囊泡(exosome)对胶质瘤细胞的影响。方法qRT-PCR检测miR-150*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与正常组织间的表达量差异。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别转染miR-150*模拟物和阴性对照序列,上调BMSCs中miR-150*表达水平,提取BMSCs培养基中的exosome。Westernblot验证exosomal的表面标记蛋白CD63和flotillin-1,电镜下观察exosome的形态。CCK-8和细胞周期实验验证miR-150*修饰BMSCs来源的exosome对胶质瘤细胞的影响。结果miR-150*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脑组织,转染miR-150*模拟物能明显提高BMSCs来源的exosome中miR-150*的表达。miR-150*修饰BMSCs来源的exosome能有效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结论miR-150*(miR-150的互补核苷酸序列)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低表达,miR-150*修饰BMSCs来源的exosome对胶质瘤细胞有抗增殖的作用。因此exosome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基因治疗载体。

  • 标签: miR-150* 胶质瘤 EXOSOME 增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2年05月-2014年05月收治的62例白血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状发生率以白细胞恢复情况。结果护理组的白细胞总数恢复情况是100.00%,对照组的白细胞总数恢复情况是96.77%,两组结果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白细胞总数恢复情况都很好。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方式对于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疗效有着显著效果,能够帮助患者安全的度过骨髓抑制期,保证患者按照医护计划开展治疗和护理过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性护理干预 白血病 大剂量化疗 骨髓抑制 护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剂量反应停联合MP化疗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予小剂量反应停联合MP化疗方案、MP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对比疗效、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6.7%vs46.7%)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反应停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反应停 化疗 多发性骨髓瘤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研究衰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的氧化应激水平,以及氧自由基(reactiveoxygenspecies,ROS)对其成骨分化的影响,探索ROS升高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染色及实时定量RT-PCR比较年轻及衰老BMSCs成骨分化能力,利用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BMSCs中ROS水平,并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2(superoxidedismutase2,SOD2)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在不同BMSCs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衰老BMSCs的成骨分化能力较年轻BMSCs显著下降,衰老BMSCs内ROS水平升高是导致其成骨分化下降的重要因素;SOD2及CAT介导的抗氧化机制异常导致ROS上升。结论:抗氧化酶表达下降引起衰老BMSCs内ROS水平升高,抑制其成骨分化。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衰老 氧化应激 细胞分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时引起的肾脏损害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2年4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40例,将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单纯VAD化疗方案,观察组20例,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VAD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尿蛋白定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隐血、尿蛋白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尿隐血、尿蛋白等指标则无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VAD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尿蛋白,并减轻对肾脏的损害程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马来酸依那普利 VAD方案 多发性骨髓瘤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对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ligamentstemcells,PDLSCs)和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jaw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JBMMSCs)两种干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胰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PDLSCs/JBMMSCs,流式细胞仪及实时定量RT-PCR筛选短时间内不导致细胞凋亡的TNF-α的最大浓度,然后与PDLSCs/JBMMSCs共培养,Westernblot检测不同时间点两种细胞自噬和凋亡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地筛选出TNF-α的最佳浓度为50ng/mL。采用该浓度作用于PDLSCs/JBMMSCs,短期作用(24h)可以激活细胞的自噬水平,凋亡水平下降;如果TNF-α持续作用,细胞的自噬水平反而下降,凋亡增加。结论:在一定的条件下,TNF-α可以激活PDLSCs/JBMMSCs的自噬水平,免于细胞发生凋亡。

  • 标签: 牙周膜干细胞 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自噬
  • 简介: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4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1例(28例患肢),对照组21例(28例患肢)。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手术,术后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血塞通注射液静脉静注,对照组仅予常规术后治疗。观察2组术后2周、6个月的临床疗效,麻木评分,各阶段神经传导情况。结果术后2周、术后6个月治疗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麻木评分术后2周、术后6个月较本组术前均有所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术后6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肢麻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胫神经传导速度术后2周、术后6个月较本组术前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术后6个月治疗组提高值均较对照组提高值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术后2周、术后6个月较本组术前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术后6个月治疗组提高值均较对照组提高值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腓肠神经传导速度术后2周、术后6个月较本组术前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术后6个月治疗组提高值均较对照组提高值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 血塞通注射液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于已有资料对电梯安全性能检验和管理的现状进行探究。在此,介绍了电梯安全检测和技术的现状,对检测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电梯安全性能检验方面的几种检测技术和方法。

  • 标签: 安全检测 误差分析 检测评价
  • 简介:摘要路基质量是公路质量的基础,路基试验检测能够检测出路基质量的好坏,因此,必须重视公路路基试验检测工作。本文从压实度、平整度、弯沉值三方面重点探讨了路基试验检测工作。

  • 标签: 路基 试验检测 压实度 平整度 弯沉值
  • 简介:摘要本者长期从事市政道路工程、水利工程、桩基工程试验检测工作。曾参与中山西江引水工程的地基基础试验以及中山众多市政道路的原材料、验收试验。本文结合以往工程经验简探析钻孔灌注桩桩基检测技术,旨在与同行探讨学习,共同进步。

  • 标签: 钻孔灌注桩
  • 简介:摘要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桥梁桩基常见质量缺陷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对无损检测技术在桥梁桩基检测中的应用进行论述。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桩基质量缺陷问题的处理有所帮助。

  • 标签: 桥梁 桩基 无损检测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事业迅猛发展,但是由于建筑工程具有单件性、大额性、多样性、组合性以及复杂性等特点,使建筑工程项目也有了复杂多变的特点,所以建筑工程检测行业也随之高速发展起来了,并且具有其发展的必要性,必须抓住其检测要点以保证其健康科学的发展。

  • 标签: 建筑工程检测 必要性 检测要点
  • 简介:摘要超声无损检测技术是检测压力容器焊缝质量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超声波检测检测焊缝时通过在显示屏上显示的波形所对应的时间和幅度能够对缺陷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定量分析,然而在对缺陷性质的判定方面上仍是一项难点,经过多年深入研究和经验积累,超声波检测在焊缝缺陷定性方面的可靠性得到了提高。文章主要对超声无损检测在压力容器焊缝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 标签: 超声无损检测 压力容器 焊缝检测
  • 简介:目的:评价同一种国产试剂在不同核酸检测系统进行核酸扩增技术(NAT)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7034人份ALT及酶免双试剂检测阴性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分为A、B两组进行HBV、HCV、HIV三项联合核酸定性检测,试验均采用上海浩源生物试剂进行8人份混样核酸检测。A组:采用全自动加样仪、核酸提取仪和实时荧光PCR仪检测系统。B组:利用CHITAS及实时荧光PCR仪检测系统。分析比较两组的操作性、运行时间及阳性检出率。结果:A,B两组从操作上比较,A组的手工操作步骤多于B组,B组的自动化程度高于A组。如当天混样/单样测试数不大于48,则B组快于A组。如大于48且不大于96,则两者运行时间基本一致。两组的NAT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030%,0.0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同一种国产检测试剂,分别在不同核酸检测系统进行检测,试验结果相关性良好,两者在使用性能、检测结果方面均较稳定;国产检测试剂质量和检测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和部分进口产品相比仍有些许差距,我们期待其可以进一步加强,以更好地提高检测效率。

  • 标签: 核酸扩增技术 血液筛查 国产试剂 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