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钙抑制光谱CT技术在评估下颌关节盘位置及测量关节盘后带厚度中的应用。方法对2019年2至7月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放射科门诊就诊的23例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平均年龄23岁(12~62岁),男性14例,女性9例]行MRI斜矢状位、斜冠状位质子密度加权成像及光谱CT扫描,共纳入可评估关节45侧,依扫描设备分为MRI测量组及钙抑制光谱CT测量组。采用钙抑制算法对光谱CT进行去钙处理,并重建斜矢状位及冠状位钙抑制光谱CT图像。基于斜矢状位及冠状位图像评估关节盘位置,基于斜矢状位图像测量关节盘后带最大厚度。结果45侧下颌关节盘位置在MRI图像及钙抑制光谱CT图像上基本一致。MRI测量组与钙抑制光谱CT测量组所测后带厚度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843(0.712,0.914),Bland-Altman图分析MRI与钙抑制光谱CT测量关节盘后带厚度的差值点[95.6%(43/45)]位于95%一致性界限内。Wilcoxon配对检验提示MRI测量组[2.57(1.76,3.65)mm]与钙抑制光谱CT测量组[2.67(1.74,4.56)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结论钙抑制光谱CT成像可以准确评估关节盘位置及关节盘后带厚度。

  • 标签: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光谱CT 钙抑制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我院确诊的TMD患者45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在我院行体检的健康人员45例,为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间正性刺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负性刺激量及总刺激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躯体、人际、意识等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DS及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TMD患者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保持患者精神舒畅,促进生活质量提高。

  • 标签: 护理干预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下颌关节是主要由咀嚼肌支配的面部左右联动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之一。下颌关节紊乱是肌肉骨骼和神经肌肉疾病的异质组,涉及下颌关节复合体,以及周围的肌肉组织和骨质成分。流行学研究表明, TBD 影响多达 40%-75% 的人群,在 20 至 40 岁时发病率最高。常见症状包括下颌疼痛或功能障碍,以及不同程度的耳痛、头痛和面部疼痛。在国内 TMD 可分为四大类:骨关节类、关节结构紊乱疾病类、炎症疾病类和咀嚼肌紊乱疾病类疾病,其病因同样繁杂,包括生物学,环境,社会,情感和认知触发因素。 TMD 起隐匿,多属功能紊乱,但随病变长期发展也可出现关节结构紊乱或破坏。关节结构紊乱占 TMD 构成比中的 71.3% ,并且在我国其发病率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上对于 TMD 的诊断通常基于病史和体格检查,当怀疑有咬合不正或关节内异常时,影像学检查对提高诊断准确率、保证治疗效果是极其重要的。

  • 标签: 锥形束 CT 核磁共振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针结合超短波对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52例患者取针刺地仓一颊车互透和患侧阿是穴为主穴,配穴取双侧合谷,采用电针留针20分钟;结合超短波置于患侧关节疼痛处与患侧耳后翳风处,每次15分钟。结果52例患者治疗10次后,治愈率为83%,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电针结合超短波治疗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好、疗程短。

  • 标签:
  • 简介:目的有不同病症的面部疼痛和头痛的病人往往同时伴有全身功能紊乱和患者个性特征的症状。本研究的目的:①在下颌关节(TMJ)和其它类型的面部疼痛和头痛患者群中确定这些伴随症状的流行情况;②评估这些患者的个性特征和焦虑水平;③这些症状在被观察的这些人群之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研究方法共有243人被纳入研究对象,其中71人有下颌关节关节囊内病变,52人有紧张性头痛,68人有偏头痛,26人有每天发作的慢性头痛,或者象躯体性异常的面部疼痛疾患。同时还评估了23种症状,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MMPI)和斯皮尔伯格焦虑(STAI)状态和性状调查进行调查和相关分数计算。组间的差异用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和BonferroniT检验、logisistic回归分析,以张力性头痛为共同对照组对年龄和性别进行标准化。结果TMJ组有以下特点:①各组症状的发生率都比较低;②MMPI和STAI的数值明显偏低;③除了恐怖症和情绪性、转换性和压抑性MMPI特性外,几乎所有病状的比值比都小于1。面痛患者组慢性每日发作性头痛组绝大多数症状的发生率都比较高,MMPI和STAI的数值也比较高。结论有些类型的头痛和面痛和某些个性变化以及相伴的症状的存在有关,这些变化与慢性每日发作性头痛和面痛有着特殊的关联。与此不同的是下颌关节的囊内病变显示,伴随症状的发生率较低,并且有正常的个性特征。

  • 标签: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 头痛 面部疼痛 个性特征 伴随症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以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36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23年1月-2023年8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舒适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效减轻疼痛,提高舒适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舒适度
  • 简介:下颌关节关节(temporomandibularjointosteoarthrosis,TMJOA)是一种发生于下颌关节及其周围软硬组织的慢性退行性疾病,常引起关节软骨的退化和丧失,伴有软骨下骨和其他软组织的改变。TMJOA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区疼痛、张口受限和关节杂音等,其治疗的首要目标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并尽可能阻止疾病进程,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再生,以恢复下颌关节的各种功能。目前临床上治疗TMJOA的手段有很多,但仍以患者容易接受的保守治疗为主,并且能够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文章对TMJOA的物理及药物疗法进行综述,以探讨更为合理的保守治疗手段。

  • 标签: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 保守治疗 物理疗法 药物疗法 富血小板血浆
  • 简介:摘要关节(tMJ)滑膜覆盖着关节囊的关节腔面,它由两层组织构成,第一层为贴近关节腔的内衬细胞层,称为滑膜内膜;第二层为支持层,称为滑膜内膜下组织。滑膜是维持关节生理和功能的重要结构,由于关节结构精细,关节腔狭小,滑膜菲薄以及取材的技术方面的原因,迄今对关节滑膜的结构和生理功能了解不多,本文根据对人体其它部位滑液关节滑膜的认识,结合目前对关节滑膜的研究成果,对其功能、生化和代谢特点作一综述。

  • 标签: 颞颌关节滑膜 滑膜功能 滑膜生理生化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关节病患者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后张口困难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自行张口闭口训练,研究组采用开口器进行辅助训练,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跟踪,于治疗1年后进行复查,对比每组患者张口度情况,分析其护理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张口训练后患者张口度平均为(27.8±1.5)mm,对照组张口度平均为(17.4±1.1)mm,训练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0%,明显优于对照组(75.0%),P<0.05。结论关节病患者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后功能恢复是一个漫长而重要的时期,必须要重视患者治疗后张口训练,借助开口器有计划缓慢地进行训练,有利于患者治疗后关节恢复,降低复发率,且易于坚持,对于治疗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颞颌关节病 张口困难 护理
  • 简介:一名50岁白人女性就诊于新泽西医科和牙科大学急诊室,主诉右侧面部疼痛3个月。对其进行了全面的口内及口外检查。患者主诉张口受限和不能咀嚼硬物约1个月。病史无特殊。因患者咬肌注射治疗效果不佳且自述有持续的面部麻木.医师怀疑有病变存在.建议行影像学检查。CT及MRI显示右侧鼻咽黏膜下一处大的肿块达鼻咽腔。这一发现大大超出预料。这一病例给我们一些提示:R颔面疼痛的原因是复杂的;口颔面疼痛的诊断与牙痛的诊断有很大不同:诊治有不寻常表现的口颔面痛尚须更多的培训。

  • 标签: 咬肌 鼻咽 口颌面痛 颞下颌关节
  • 简介:目的:探讨骨垂直向异常患者中下颌关节结构的变化情况。方法:随机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正正畸科就诊的患者255例为受试对象,其中男性80例,女性175例,年龄10-45岁,常规拍摄头颅定位正侧位片,口内全景X线片及下颌关节开闭口斜矢状位磁共振,并对关节结构情况进行观察,其结果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部255例正畸就诊患者中,高角患者98例,关节结构异常76例,异常比例77.6%,均角患者132例,关节结构异常81例,异常比例61.4%,低角患者25例,关节结构异常19例,异常比例76%。结论:下颌关节结构异常在正畸就诊人群中的比例较高,其中以高角患者患病率最高。

  • 标签: 正畸 颞下颌关节 结构异常
  • 简介:银屑关节炎(psoriaticarthritis,PA)是一种难以发现的慢性系统性疾病。对于该病的诊断主要依据具有银屑和炎症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很多报道已描述了银屑关节炎的下颌关节(TMJs)损害.但未见下颌关节作为银屑关节炎受累的首个关节的报道。本文报告一例下颌关节发病后几年才诊断的银屑关节炎.因为除银屑之外无其他体征。由于错过早期诊断.造成了严重的下颌关节损害。下颌关节可以是银屑关节炎的首个受累关节。要想早期正确诊断银屑关节炎.牙科医生和风湿病学家的合作是十分重要的。

  • 标签: 侵蚀 MRI 银屑病关节炎 硬化 颞下颌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老年患者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近期与远期临床疗效。方法126例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仙灵骨葆胶囊4周,同时口服肌肉松弛药和消炎止痛药1周。对照组服用肌肉松弛药和消炎止痛药1周。比较两组治疗1周时疗效和半年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1周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均P>0.05,两组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半年后,比较两组痊愈患者的复发情况,治疗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仙灵骨葆胶囊是治疗老年患者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有效疗法,优势在于远期明显减少复发。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仙灵骨葆胶囊 老年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与错合的关系。方法2003—2007年间前来第四军医大学下颌关节门诊被诊断为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连续病例613例(TMD组),2007—2012年间前来空军临潼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口腔科单纯牙列不齐要求正畸治疗的连续病例682例。记录各病例错合情况,对2组人群作配对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配对276对,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的因素有对刃合、前牙反合、后牙反合、锁合,OR值分别为0.523、0.270、1.824、1.946。结论对刃合、前牙反合、后牙反合及锁合与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有相关关系,其中影响美观的前牙异常正畸治疗需求高,后牙反合、锁合是危险因素,后牙异常可能易患TMD。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错合 咬合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训练治疗下颌关节紊乱对患者VAS评分及CM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下颌关节紊乱患者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VAS评分、CMI评分。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76.00%(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CM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治疗下颌关节紊乱患者效果显著,有效提升临床治疗疗效,改善患者VAS评分、CMI评分,利于病症好转以及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康复训练 颞下颌关节紊乱 VAS评分 CMI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功能锻炼预防鼻咽癌放疗后张口受限的效果,为关节功能锻炼预防鼻咽癌放疗后张口受限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锻炼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关节功能锻炼方法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门齿距变化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时张口困难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门齿距和治疗过程中依从性差距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门齿距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出院后依从性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张口困难总发生率为24.44%,对照组为57.78%,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功能锻炼能很好的预防患者放射治疗后的门齿距及张口受限,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 标签: 颞颌关节 功能锻炼 预防 鼻咽癌 放疗 张口受限 效果观察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在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治疗实践中运用稳定型咬(牙合)板与松弛型咬(牙合)板的效果。方法:本实验所研究的对象为2021年1月-8月我院收治的193例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根据单双数法将患者分为甲组(96例)和乙组(97例)。乙组患者运用松弛型咬(牙合)板进行治疗,甲组患者运用稳定型咬(牙合)板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进行比较,分析不同类型咬(牙合)板治疗下颌关节紊乱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比较研究后发现,与乙组患者相比较,甲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更高,且治疗后疼痛评分更低,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

  • 标签: 稳定型(牙合)板 松弛型(牙合)板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定型牙合垫联合手法治疗对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中随机抽取8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男18例,女26例,年龄(35.24±2.12)岁;观察组男17例,女27例,年龄(36.88±2.45)岁。对照组选择定型牙合垫作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下颌功能损害问卷(MFIQ)评分、最大张口度及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41/44),高于对照组72.73%(3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9,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FIQ、VAS评分及最大张口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FIQ、VAS评分及最大张口度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MFIQ、VAS评分分别为(7.04±2.33)分、(1.35±0.88)分,均低于对照组(13.93±3.06)分、(2.04±0.85)分,最大张口度为(39.44±3.22)mm,高于对照组(33.75±5.14)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采取定型牙合垫联合手法治疗作干预方案,不仅能提高其治疗有效率,还能减轻患者下颌功能损伤,恢复张口度,缓解机体疼痛感,联合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定型牙合垫 手法治疗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下颌功能损害问卷 视觉模拟评分量表 最大张口度
  • 简介:下颌关节解剖生理和功能的复杂性、下颌关节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复杂性以及老年人生理和病理的特殊性,构成了老年下颌关节疾病及其诊治的困难.老年人下颌关节、下颌骨以及口颌系统肌肉都会发生增龄性改变,老年人下颌关节的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诊治都与年轻人有所不同,本文对此进行介绍.

  • 标签: 老年人 颞下颌关节疾病 损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本文应用K-5R型MKG观察37例少年儿童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患者正畸治疗前后下颌边缘运动,息止位,CRO-ICO滑动的运动轨迹及开闭口运动及咀嚼运动的变化,得出少年儿童TMJD患者经正畸治疗后的稳定性、咀嚼运动的功能以及与肌肉的协调性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和改善。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下颌运动轨迹 正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