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3 个结果
  • 简介:本刊欢迎读者评选1993年我国集邮活动十大新闻。凡参加者请在本刊总第66期《要闻录》中挑选最重要的10条,在相应的序号右侧空格内画“○”。选好后

  • 标签: 王瑞生 下角 张绍 何春 李中民 郭志
  • 简介:1968年12月29日,由我国自行设计、施工建造的南京长江大桥提前建成通车。它是一座铁路(在下层)、公路(在上层)两用的双层钢桁梁桥,是当时我国最大的一座桥,对沟通南北交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庆祝该大桥的建成,邮电部1969年5月1日曾发行文14《南京长江大桥胜利建成》邮票1套4枚;1979年10月30日发行的T36《铁路建设》邮票1套3枚中的第3枚图案即南京长江大桥中的铁路桥。此两套邮票均为北京邮票厂印制。

  • 标签: 江苏 长江大桥 邮品 邮资 集邮文化
  • 简介:如今的邮票市场对邮票的发行量非常敏感。发行量小,市价坚挺;发行量大,市价疲软,甚至于打上个对折。然而印象中孩提时的情况并不是这样的。那时大家都将“通信”作为给亲朋好友相互联络的桥梁和纽带。因此,邮票当时大量地、广泛地应用在通信、汇款、邮寄包裹等方面。所以虽然文革期间发行的各种邮票动辄上千万,从没有听说有邮票打折贱卖的荒唐事,而且类似于发行量高达7500万的“毛主席最新指示”等邮票,如今更有极其不菲的身价。

  • 标签: 邮票市场 发行量 邮品消耗 集藏价值 实际需求
  • 简介:我读了刘琼的文章《集邮将更加丰富多彩》给了我对集邮的启发,总结了新世纪集邮活动的发展。集邮爱好者遍及全世界,而且参加集邮活动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对集邮者的趣味性越来越浓厚。

  • 标签: 集邮活动 趣味性 文化活动 收藏价值
  • 简介:日本邮政公社已经成立一周年了,回想起一年前日本邮政公社以“真正的服务”的口号开始了其业务运营。它要求把过去“客户”说法改为“请您购买”的说法,这一变化提高了集邮者与用邮人的地位。

  • 标签: 邮政服务 日本 公社 集邮 业务运营 明信片
  • 简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集邮报刊中出现了一些过去集邮者不熟悉的词汇,如“短线”、“长线”、“拉抬”、“打压”、“企稳”等。这些号召人们去赚钱的字眼,听起来很刺耳,曾引起许多集邮者的反感:集邮是一项文化事业的观念被动摇,这是无法接受的。然而,有些无法接受的东西却是现实存在的,所以有句哲言叫“存在就是合理的”。

  • 标签: 集邮 发行政策 经济规律 文化产业 市场化 经济行为
  • 简介:近几年,我国的集邮人数减少了许多。据报载2000年至2002年8月,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仅会员就减少了70万。会员少了,但“集邮家”和“专家”却多了起来。在与集邮界的朋友谈及此事时,多少能听到一些议论,他们对集邮家称谓的随意性和“专家”的泛滥颇有微词。凭心而论,真正的集邮家和专家多了不是什么坏事,多几个沈曾华、李曙光这样的集邮家,那是中国集邮者的福气。因为他们的出现对集邮活动的健康发展是有益的。

  • 标签: 集邮家 “专家” 集邮活动 中国 称谓 健康发展
  • 简介:(五)婚恋时的集邮。我恋爱是在1961年,真可谓是天作之合,经人介绍,和我在一个车间工作的同事相爱,当俩人交谈时,她也存邮票,并很快就全部送给了我,这些邮票大部分都是香港邮票,因为她的父亲曾在香港的一家轮船上当水手,经常给家里写信,她喜欢这些邮票,便将其从信封上揭下来,放到一本书中夹起。也算是集邮了,总共约有20多种。正是因为她也有这种爱好,所以结婚后一直支持我集邮,使我的集邮生涯有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

  • 标签: 集邮生涯 邮票 家庭氛围 爱好 支持 父亲
  • 简介:中国的集邮活动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初。1880年,中国的首套邮票——大龙邮票发行两年后,上海清心书馆出版的《花图新报》上刊登了一篇题目为“各国邮票”的短文。

  • 标签: 英语课堂 集邮英语
  • 简介:在中国’99世界邮展中最引人注目也最激动人心的当属几部开放类邮集,中国的集邮者观看邮展的热情从未像今天这样被调动起来,这也为中国邮集的制作注人了一剂“强心针”,类似打破常规,展示惊人想象力的做法,不仅使广大集邮爱好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必将为中国集邮翻开崭新的一页!

  • 标签: 集邮 邮票 邮品 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