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在慢性阻塞肺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入院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分为加重期和缓解期,测定患者各时期的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比较。结果C反应蛋白在疾病的急性加重期比症状缓解后明显增高。结论C反应蛋白在慢性阻塞肺疾病的诊断及评估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蛋白指标检测在老年高血压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79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取散射比浊法测定两组尿微量蛋白(mALB)、尿转铁蛋白(TRF)、尿al微球蛋白(al-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免疫球蛋白(IgG)。结果观察组中高血压Ⅰ期患者mALB、TRF等尿蛋白观察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期患者尿蛋白观察指标均明显高于Ⅰ期患者(P<0.05),Ⅲ期患者尿蛋白观察指标均明显高于Ⅱ期患者(P<0.05)。结论尿蛋白指标是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性指标,其水平高低与高血压严重程度显著相关,对判断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尿蛋白指标 老年高血压性肾病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发掘天花粉蛋白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以佐剂关节炎(AA)大鼠作为实验模型,用HE染色检测天花粉蛋白对AA大鼠踝关节的病理学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天花粉蛋白对AA大鼠T细胞亚群异常极化状态的调节作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RF-IgM的水平。结果天花粉蛋白能降低踝关节的炎症程度;能降低AA大鼠的Th1和Tc1百分率,纠正Th1/Th2和Tc1/Tc2比值;能降低RF-IgM的水平。结论推测天花粉蛋白通过免疫抑制作用治疗佐剂关节炎。

  • 标签: 天花粉蛋白 佐剂性关节炎 T细胞亚群异常极化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程度的相关。方法检测健康组和冠心病组血浆脂蛋白(a)水平,并对冠心病组病人进行Gensini评分,采用二元变量相关分析分析其相关。结果冠心病组脂蛋白(a)水平(200.76±83.68m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42.45±63.56mg/L),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脂蛋白(a)水平和Gensini评分具有相关(Pearson=0.383,P=1.014)。结论脂蛋白(a)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且其血浆浓度和冠脉病变程度相关。

  • 标签: 脂蛋白(a)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通过对东莞市在校的100名不低于两年街舞运动年龄的学生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男生的损伤发病率为62.92%,女生为36.36%。通过资料分析,损伤的特点主要是局部受力负担过大,受力支撑点发力不平衡,教学训练方法不当的情况下导致急性损伤,而由于长期的细微损伤积累加上教学训练时的不注意导致慢性损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从调查中发现,损伤发病率最高的为:一肌肉痉挛,主要部位是小腿腓肠肌和小腿后肌群,二肌肉拉伤,三关节扭伤,主要损伤部位有踝关节韧带、腕关节韧带及膝关节和腰部关节上的韧带。根据调查结果找出导致损伤的原因和主要因素从而提出预防损伤发生的建议,旨在为广大街舞爱好者更好地进行街舞练习、提高水平提共参考依据,以促进街舞运动在中学的良好发展。

  • 标签: 街舞 运动损伤 中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豫园街道非酒精脂肪肝发生情况,分析其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以本街道30-60岁发生轻度脂肪肝患者为调查对象,随机抽样74例轻度非酒精脂肪肝患者,并分成2组,一组给予单纯饮食调整治疗,另一组给予饮食调整并加用运动治疗。结果本次研究观察发现居民非酒精脂肪肝患者发病率占18.1%,单纯饮食调整组总有效率为50.2%,加用运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2组疗效差异有显著。结论2组疗法疗效有明显差异。现代人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包括过度摄入,缺乏运动等是导致非酒精脂肪肝的主要原因,有效加强运动和合理的饮食调整是防治非酒精脂肪肝的关键。

  • 标签: 脂肪肝 加强运动 饮食调整 甘油三酯 胆固醇 肝功能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大,膝关节骨关节炎呈迅速上升趋势。而目前还没有治愈骨关节炎的方法,通过运动训练疗法对此病有良好疗效,现综述如下。

  • 标签: 运动训练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综述
  • 简介:通过对青少年跳远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研究,深感腰腹力量的训练对于提高运动员的成绩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提出一些腰腹力量训练的方法,仅供同仁讨论与参考。

  • 标签: 青少年 跳远 腰腹力量 重要性
  • 简介:目的研究运动皮质电刺激术(motorcortexstimulation,MCS)治疗顽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应用。方法脑卒中后疼痛9例,脊髓损伤后疼痛3例,幻肢痛2例。均行MCS治疗,同期植入刺激电极和脉冲发生器。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价疗效。结果术后疼痛均不同程度减轻,1个月以内镇痛疗效较满意,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随访1。5年.多数病人镇痛效果出现波动,调整刺激参数后仍能获得镇痛疗效,疼痛较术前减轻10%~90%,脑卒中后疼痛的长期疗效要好于脊髓损伤后疼痛和幻肢痛。结论MCS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种新方法,具有疗效肯定、可调节等优点,术后刺激参数的调整对疗效的影响至关重要。

  • 标签: 神经病理性 脑卒中后 疼痛 脊髓损伤后 幻肢痛 运动皮质电刺激术
  • 简介:目的探索军事训练中运动猝死高危人群的筛查方法。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物理查体、12导联心电图分析筛查,在960名士兵中筛选出高危人群作为高危组(120例),从剩余士兵中随机匹配正常对照组(120例)。比较两组士兵5000米跑步前、后(跑步前30rain,跑步后30min)血浆中肾上腺素(EPI)、一氧化氮(NO)、高敏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ELISA法检测)。结果两组士兵运动后血浆EPI、CRP水平较运动前显著增高,血浆NO水平较运动前显著降低(P〈0.05)。运动后高危组血浆EPI和CR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11.1±10.3)ng/L比(101.9±12.5)ng/L,(33.9±5.8)ng/L比(28.1±4.1)ng/L],高危组NO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02.3±12.3)}xmol/L比(108.3±9.7)mol/L](P〈0.05)。结论本方法有助于对运动猝死高危人群的筛选,对预防运动猝死的发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运动性猝死 一氧化氮 肾上腺素 高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250高血压胸痛患者采用检测Mb、cTnI,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hsCRP及肌酸激酶CK。结果Mb,cTnI,hsCRP及CK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Mb是早期诊断高血压心脏病较为理想的指标,cTnI是理想标记物,hsCRP,CK协助诊断,四者联合应用有助于早期诊断高血压心脏病,能够及时治疗,预防更严重的后果出现有重要意义。

  • 标签: cTnI Mb hsCRP 肌酸酶CK 联合应用 高血压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转移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24例患者接受含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方案化疗,每21天为1周期,共2~4个周期。结果2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4.17%),部分缓解(PR)13例(54.17%),疾病稳定(SD)3例(12.5%),疾病进展(PD)7例(29.17%),有效率(RR)为58.33%(14/24),疾病控制率(DCR)为70.83%(17/24)。毒副作用主要为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58.33%。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转移乳腺癌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 标签: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化疗 转移性乳腺癌 毒副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运动和高血压心脏肥大大鼠心肌间质胶原网络的重塑及其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跑台训练方式和腹主动脉缩窄术分别建立运动心肌肥大大鼠模型和高血压心肌肥大大鼠模型。心脏离体灌注测定左心室功能;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胶原网络重构;通过羟脯氨酸测定心肌胶原的浓度;Western—blot进行I型、Ⅲ型胶原

  • 标签: 功能影响 左心室功能 心肌间质
  • 简介:体育竞技场上的运动损伤虽不可避免,但通过有效的心理预防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受伤的可能。本文提出,发生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主要是应激认知失当,主要有生活事件处理不当,临场反应失衡及运动损伤史的消极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调整应激认知,正确处理社会关系;设置可行目标,掌握心理应付技能;塑造积极性思维,认识正确运动损伤史。

  • 标签: 运动损伤 心理预防 应激
  • 简介:提起运动式营销,会让很多营销老总激动不已,因为很多公司都有过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 标签: 运动 营销 后悔 公司
  • 简介: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MHD)患者热休克蛋白70(HSP70)检测与炎症状态的关系。方法将MHD患者92例根据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为2组:非炎症组(hs-CRP〈3mg/L)58例;炎症组(hs-CRP≥3mg/L)34例。检测2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血白蛋白(Alb)、hs-CRP、血红蛋白(Hb)、HSP70、铁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结果尿毒症患者血清HSP70与hs-CRP、IL-6、TNF-α、铁蛋白等炎症指标无明显相关;与Hb、Alb、总胆固醇等营养指标也无相关。非炎症组透析前HSP70水平较低,透析后迅速升高(P=0.013);而炎症组透析前后的HSP7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1)。结论炎症状态可能是导致炎症组HSP70升高的原因;但HSP70不能反映MHD患者是否存在慢性炎症状况,也不能反映其蛋白质营养状态。透析前、后HSP70水平检测可反映机体抗应激反应能力。

  • 标签: 尿毒症 肾透析 HSP70热休克蛋白质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敏紫癜肾炎患儿与过敏紫癜患儿的体液免疫水平的差异以及过敏紫癜肾炎患儿尿蛋白与体液免疫水平的关系。方法对106例经肾活检确诊为过敏紫癜肾炎的患儿及64例过敏紫癜患儿采用年龄段分组进行比较;对过敏紫癜肾炎患儿测定其24小时尿蛋白水平,并与体液免疫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各年龄段过敏紫癜肾炎组患儿的血清IgG、IgA水平均显著低于同年龄段紫癜患儿,而IgM,C3、C4水平组间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过敏紫癜肾炎患儿的血清IgG水平与24小时尿蛋白水平密切负相关,IgM与24h尿蛋白水平正相关,而IgA、C3、C4水平与24h尿蛋白水平没有相关。结论过敏紫癜患儿的体液免疫水平紊乱,当累及肾脏时血清IgG、IgA水平下降且IgG、IgM与尿蛋白有相关

  • 标签: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过敏性紫癜 体液免疫水平 尿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IVIG)在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儿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入住本院儿科确诊为AIHA患儿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激素、碱化尿液、必要时输血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的IVIG;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转阴、贫血纠正及住院的时间;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期间感染的并发症及1年内复发率。结果两组患儿临床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HA患儿常规治疗下使用大剂量IVIG,利于患儿疾病的恢复,能减少感染的并发症和1年内的复发率。

  • 标签: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 丙种球蛋白(IVIG)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