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1例40岁女性患者因脊柱关节炎服用柳氮磺吡啶0.75 g、3次/d。服药第20天,患者全身出现皮疹,逐渐加重,伴发热、淋巴结肿大和脾大,实验室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14.4×109/L,嗜酸粒细胞计数0.82×109/L,尿潜血(+++)、丙氨酸转氨酶84 U/L,天冬氨酸转氨酶96 U/L,诊断为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考虑与柳氮磺吡啶有关。停用柳氮磺吡啶,给予甲泼尼龙联合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同时辅以抗感染、抗过敏、保肝等治疗。8 d后皮疹开始消退,瘙痒好转;18 d后皮疹基本消退,实验室检查结果恢复正常。

  • 标签: 柳氮磺吡啶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肠癌肠梗阻采用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0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诊的25例结肠癌肠梗阻患者,为其行X线检查以及CT检查,互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效果。结果:CT在直接征象类型检查以及CT检查间接征象检出率远远高于X线(P<0.05);肠梗阻以及结肠癌病因CT诊断符合率均显著高于X线检查(P<0.05)。结论:临床中诊断结肠癌肠根阻中采用CT检查符合率高,可为后续的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

  • 标签: 结肠癌肠梗阻 CT X线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深静脉置管技术在我国逐渐开始应用,主要适用于危重病人抢救、血液透析、血浆置换术、药物治疗(化疗、高渗、刺激性)、胃肠外营养、中心静脉压监测等方面。由于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导管弹性好而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小儿外科的飞速发展,深静脉置管在儿科领域被逐渐应用,由于普外科患儿胃肠道术后长期禁食,需长期输注静脉高营养液维持,本身患儿外周表浅静脉较细小、在术后、禁食、脱水等危重状态下极易发生周围循环衰蝎而导致外周静脉瘪陷 , 进而增加了静脉穿刺的难度 , 尤其是婴幼儿通过外周小静脉建立通道非常困难,长期输注静脉高营养液容易发生输液渗漏及肿胀,导致延误治疗,应用深静脉置管术建立静脉通道 , 在小儿普外科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由于颈外静脉置管属于有创性操作,所以疗效背后出现的并发症也是不可避免的,本院出现 2 例颈外静脉置管穿刺成功后因导管移位至导致胸腔积液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颈外静脉穿刺 胸腔积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63岁女性患者因卵巢癌术后复发接受吉西他滨(1.2 g静脉滴注,第1天)联合卡铂(500 mg静脉滴注,第2天)方案化疗。第1次化疗结束后,患者即发生双下肢轻微水肿及刺痛,脚踝至小腿中部皮肤渐变淡红色;随后刺痛感及水肿逐渐减轻,表皮逐渐增厚。第2次化疗后,患者双下肢皮肤刺痛和水肿加重。化疗间歇期,刺痛症状和水肿逐渐减轻,但双下肢皮肤颜色逐渐变成深棕色,表皮增厚、变硬,呈典型硬皮病样改变。第3次化疗后,下肢刺痛及水肿再次加重,随后患者失访。因患者既往曾接受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化疗6次,无皮肤损伤发生,故考虑患者的硬皮病样改变与吉西他滨有关。

  • 标签: 抗肿瘤药 抗代谢性,抗肿瘤药 硬皮病,局部性 吉西他滨
  • 简介:摘要1例86岁男性患者因肺炎、呼吸衰竭、痰细菌培养提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接受美罗培南(1 g静脉滴注、1次/12 h)联合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200 mg静脉滴注、1次/d)治疗。治疗第4天,患者突发血压下降,脉搏测不出,心电监护提示心室颤动(室颤)。给予电除颤及胺碘酮治疗后恢复窦性心律。次日再发3次室颤,急查电解质结果均正常,心电图检查示QT间期正常,停用环丙沙星,改为美罗培南联合磷霉素治疗,未再发生室颤。26 d后,患者肺炎加重,痰细菌培养回报仍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敏感,对左氧氟沙星中度敏感。遂给予美罗培南(剂量用法同前)联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00 mg静脉滴注、1次/d)。治疗第5天,患者再次发生室颤,经电除颤及胺碘酮治疗后心律恢复正常。停用左氧氟沙星,改为美罗培南联合磷霉素,患者未再出现室颤。考虑患者的室颤可能与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有关。

  • 标签: 环丙沙星 左氧氟沙星 心室颤动
  • 简介:摘要隐睾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发育异常,是成人后男性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最常见的病因。本文就儿童期隐睾的手术年龄、病变侧别、病变位置和激素辅助治疗与成人不育的相关性,以及不育相关性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青春期前睾丸的保护意识。对于儿童期隐睾,推荐6~12月龄时尽早施行睾丸下降固定术,以尽可能维持良好的精子生成功能,提高成人后的生育能力。

  • 标签: 隐睾 儿童 不育 研究进展
  • 作者: 茹梦 谷雷 文文 谢小云 黄爱文 宋洪涛 赖国祥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1-03
  • 出处:《国际呼吸杂志》 2020年第24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五医院药剂科,太原 03000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400016,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福州 350025,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临床药学科,福州 350025
  • 简介:摘要溶血反应是米卡芬净少见的不良反应。本文报道1例老年患者使用米卡芬净后出现急性溶血反应,评价该不良反应关联性,阐述引起溶血反应的机制,以提高对药源性溶血反应的认识,确保米卡芬净临床用药安全。

  • 标签: 米卡芬净 不良反应 溶血
  • 简介:摘要1例因在美容院行自体脂肪右额部皮肤下填充时右眼突发无痛性视力下降2个月患者就诊眼科,经神经内科CT、MRI检查和眼科自发荧光眼底检查、相干光层析成像术检查、B超检查、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检查,诊断为右眼动脉阻塞,虽经溶栓、抗炎、按摩、扩血管治疗,但右眼视力仍为无光感。(中华眼科杂志,2020,56:868-870)

  • 标签:
  • 简介:摘要异位胰腺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胃肠道黏膜下肿瘤,一般病灶较小,多见于胃、十二指肠和空肠上部,而发生在回肠的异位胰腺较为罕见。异位胰腺通常无特异性症状,当出现炎症、出血、梗阻时会出现相应症状。本文报道1例回肠异位胰腺引起消化道出血病例的诊治过程。

  • 标签: 回肠 异位胰腺 消化道出血 胶囊内镜
  • 作者: 杨少影 王彬 符林瑜 张纯萍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2-13
  • 出处:《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0年第11期
  • 机构:海南省文昌市人民医院药学部,文昌 571321;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海口 570102,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海口 570102;海口市妇幼保健院药学部,海口 570203,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海口 570102;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药学部,海口 570105,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海口 570102
  • 简介:摘要1例70岁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在既往口服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西格列汀(西格列汀)。用药16 d后,患者四肢出现红斑和水疱,伴瘙痒。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2.2×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8.5×109/L,嗜酸粒细胞计数4.56×109/L。皮损处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表皮下水疱,疱顶为完整表皮,疱底为真皮乳头,疱内可见浆液及嗜酸性细胞,疱下真皮浅层有少量嗜酸粒细胞浸润。诊断为大疱性类天疱疮,考虑可能与西格列汀有关。停用西格列汀,1周后红斑和水疱逐渐消退,无新发红斑和水疱。

  • 标签: 磷酸西格列汀 类天疱疮,大疱性 糖尿病
  • 简介:摘要为有效抵抗病毒侵袭和感染,降低病毒传播概率,医护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做好自身防护工作异常重要。本文总结了长时间佩戴医用级别防护用具过程中,面部器械相关压疮发生的原因、常见部位、预防方法,提出在应用医用级别防护用具时,发生的器械相关压疮及相关皮肤疾病的预防和护理策略。本文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特别是为正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的人员器械相关压疮及相关皮肤疾病的预防和护理提供参考。

  • 标签: 护理 防护装置 面部损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器械相关压疮
  • 作者: 熊堉 边原 唐曦婷 童荣生 崔小娇 蒋敏 杨志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个体化药物治疗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72;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成都 600054,甘孜州人民医院药剂科,四川省康定市 626000,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个体化药物治疗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72
  • 简介:摘要1例50岁男性焦虑性抑郁症、高脂血症患者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既往服用喹硫平、氯硝西泮和阿托伐他汀钙的基础上给予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0.5 g、1次/d,洛匹那韦/利托那韦2片、2次/d。3 d后,因患者发生可疑药物相互作用,将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改为口服阿比多尔200 mg、3次/d。服用阿比多尔3 d后,患者全身出现红色丘疹。考虑可能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有关,停用该药并给予氯雷他定,皮疹继续加重。考虑为阿比多尔引起的药疹,停用阿比多尔,次日患者皮疹大面积消退。加用维生素C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和利巴韦林。5 d后,患者皮疹完全消退;17 d后,患者肺炎痊愈。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皮疹 阿比多尔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 急性肺损伤(ALI)是由多种疾病导致的肺部损伤,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其中,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是最常见的肺损伤,目前仍无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现有的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机械通气和药物治疗。本文就目前国内外脂多糖急性肺损伤的治疗药物进行综述。

  • 标签: [] 急性肺损伤,脂多糖,药物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吉奥(S-1)引起严重泪道阻塞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眼科泪器病中心住院手术治疗的S-1相关严重泪道阻塞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有1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53±8)岁;口服S-1时间为(4.1±1.1)个月,从开始服用S-1至溢泪症状出现的时间为(53.3±31.2)d。12例患者均为双眼患病(12例,24眼),同时出现上下泪小管阻塞(12例,24眼,48个泪小管),其中45个泪小管(93.8%)重度阻塞,3个泪小管(6.2%)中度阻塞。2例患者双眼上下泪小管的泪点(8个)完全闭锁。12例患者中8例双眼(16眼)同时并发鼻泪管完全阻塞,4例患者双眼(8眼)同时并发鼻泪管不完全阻塞。8例患者接受泪道内窥镜下泪道激光成形术联合双泪小管置入式人工泪管置入术,取管后5例溢泪减轻,3例无好转。2例接受泪囊切开逆行探查疏通泪小管联合双泪小管置入式人工泪管置入术,取管后溢泪减轻。2例接受泪囊切开逆行探查疏通泪小管联合泪囊鼻腔吻合术及双泪小管置入式人工泪管置入术,取管后溢泪症状改善明显,仅有轻度溢泪。结论S-1所严重泪道阻塞以广泛性多部位阻塞为特征,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部分患者溢泪症状好转。

  • 标签: 替加氟 抗肿瘤药 泪器疾病 泪道阻塞
  • 简介:摘要1%的小肠机械性肠梗阻是由腹内疝引起的。若子宫阔韧带存在缺口,盆腔内脏器可经其疝出,称为经子宫阔韧带疝,占全部腹内疝的4%~5%。多为回肠疝入(约占90%),少见结肠、卵巢、输尿管疝入。经子宫阔韧带疝肠梗阻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为提高临床对本疾病的认识,笔者结合自己对病例的诊治体验,并分析文献,现报告如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