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前有越来越多的终末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了透析治疗。本文就终末糖尿病肾病的病程、透析治疗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血液净化 腹膜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社会-医学-心理治疗模式对乙肝终末肝病患者的影响。方法69例乙肝终末肝病患者(其中6例随访期间死亡)接受社会-医学-心理治疗(即进行内科普通药物治疗的同时将社会支持、心理治疗融入其中,应用循证医学指导,预防疾病恶化)并随访1年,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特征变化情况、MELD-Na评分、MNA-SF评分和SF-36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钠浓度、血白蛋白、腹水情况和肝性脑病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生命质量有所提高,但MELD-Na评分、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和MNA-SF评分情况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医学-心理治疗模式可有助于延缓临床症状、改善生命质量,有助于部分改善疾病预后。

  • 标签: 终末期肝病终末期肝病治疗模型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18-02
  • 简介:摘要目的为终末肾病患者合并高血压提供合理用药参考。方法简析终末肾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生机制,介绍常用几类降压药物及具体的联合用药等。结果治疗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交感神经抑制剂及联合用药。结论终末肾病患者合理选择和使用降压药,可延缓肾脏功能的恶化。

  • 标签: 终末期肾病 高血压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调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新农合)实施前后,农村终末肾病(ESRD)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情况。方法:以我地新农合实施前后各1a,两个时间段内因ESRD于我院住院的农村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开始透析时的资料。结果:(1)新农合实施后患者放弃透析治疗率明显降低;(2)透析时机有一定改善,但两组透析时机均过晚;(3)放弃透析和透析时机过晚以经济原因为主。结论:新农合的建立,为农村ESRD患者治疗创造了条件。

  • 标签: 肾疾病/治疗 肾透析
  • 简介:终末肾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患者血管病变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脉搏波速度(pulsewavevelocity,PwV)是对动脉弹性的一种易行、可重复的评估方法,特别是颈动脉一股动脉PwV为评价主动脉硬度的经典测量指标,对判断患者预后,观察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现就53例ESRD维持血液透析病人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肾疾病 脉搏 肾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就营养支持疗法治疗终末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予以观察分析,进而提升管理水平。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入本院的110例终末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治疗措施的不同均分为55例/组的两组。对照组为常规血透治疗,观察组为营养支持疗法,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的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生存质量指标中,观察组数据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终末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为其实施营养支持疗法有效性良好,可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提升生活质量,具备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营养支持疗法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对改善终末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治疗的106例终末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积极反刍思维训练。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知觉压力、自我效能得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身体负担、情感负担得分以及自我感受负担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知觉压力得分低于对照组,患者自我效能中的情绪控制、合理休息、自我保健、遵医用药管理和健康问题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应用于终末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可降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和知觉压力,提高自我效能水平。

  • 标签: 透析 血液透析 积极反刍思维训练 终末期肾病 自我感受负担 知觉压力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治疗终末肾病合并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PD中心接受规律治疗且随访时间≥6个月、年龄≥18岁P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合并LC分为LC-PD组和非LC-PD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进行1∶4匹配,比较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透析充分性、腹膜炎发生率和临床转归等方面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和技术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共241例PD患者入选本研究,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纳入LC-PD组13例,非LC-PD组52例。与非LC-PD组比较,LC-PD组患者基线尿量较少(Z=-3.546,P<0.001)、基线血清白蛋白较低(Z=-2.609,P=0.009)。随访3、6、12、24个月时,LC-PD组患者血清总蛋白(t=-3.319,P=0.002)、血清白蛋白(t=-4.019,P<0.001)、三酰甘油(Z=-2.263,P=0.024)和血磷(Z=-2.173,P=0.030)水平均低于非LC-PD组。至随访第2年,LC-PD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较基线值显著升高(χ2=16.901,P=0.001),两组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5,P=0.694)。LC-PD组患者残肾尿素清除指数(Kt/V)下降速率慢于非LC-PD组(χ2=44.589,P<0.001)。LC-PD组患者PD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显著高于非LC-PD组(0.59/患者年比0.20/患者年,Z=-2.135,P=0.033)。两组患者病原菌构成均以革兰阳性菌为主(10/25例次比11/30例次),LC-PD组链球菌占比高于非LC-PD组(4/10比0/11,P=0.035),首次腹膜炎大肠埃希菌感染比例高于非LC-PD组(4/9比1/22,P=0.017)。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生存率(Log-rank χ2=0.491,P=0.484)及技术生存率(Log-rank χ2=0.408,P=0.523)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D治疗终末肾病合并LC安全、有效,LC-PD患者生存率和技术生存率与非LC-PD患者相当。本透析中心LC-PD患者腹膜炎发生率较非LC-PD患者高,以革兰阳性菌感染为主,提示应注意加强患者的管理与培训。

  • 标签: 肝硬化 腹膜透析 腹膜炎 终末期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姑息照护在终末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1月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7例终末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9)。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住院姑息照护。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中文精简版(DASS-21)、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DASS-21、MLHFQ、GSE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DASS-21、MLHFQ评分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姑息照护可有效缓解终末心力衰竭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心力衰竭 终末期 住院姑息照护 不良心理状态 自我效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认知适应理论调查终末肾病患者照顾者的照护认知水平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150名终末肾病患者照顾者为研究对象,以认知适应理论为指导,自行设计照顾者对终末肾病照护认知水平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结果将照顾者分为高认知组、低认知组,采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对照顾者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150名照顾者,其中照护认知水平高者60名,占40%。高认知组、低认知组在有无参加过知识培训、人生意义评分、内控量表评分、益处发现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无参加过知识培训、人生意义、内在心理控制源、对益处的发现是终末肾病患者照顾者照护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终末肾病患者照顾者的照护认知水平受是否参加知识培训、人生意义感、内控心理控制源、益处发现影响。

  • 标签: 认知适应理论 终末期肾病 照顾者 照护认知水平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临终关怀在改善终末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笔者整理了我县人民医院感染科自2014年8月—2017年3月收治的90例终末肝癌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临终关怀,观察患者在临终关怀前后的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在采用临终关怀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终末肝癌患者实施临终关怀,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心理自控能力,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 标签: 临终关怀 终末期肝癌患者 生活质量 改善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终末肾病透析治疗患者肾性贫血的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山西省煤炭中心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70例终末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评估患者肾性贫血的发生状况,统计患者的基线资料,分析终末肾病透析治疗患者发生肾性贫血的影响因素。结果70例终末肾病透析治疗患者中52例发生肾性贫血,发生率为74.29%(52/70)。发生肾性贫血的终末肾病透析治疗患者是否使用铁剂、每周红细胞生成素(EPO)使用量、尿素清除指数(Kt/V)值与未发生肾性贫血的终末肾病透析治疗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使用铁剂、每周EPO使用量较少、Kt/V值较低均可能是终末肾病透析治疗患者发生肾性贫血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终末肾病透析治疗患者肾性贫血发生率较高,未使用铁剂、每周EPO使用量较少、Kt/V值较低均可能会增加其发生肾性贫血的风险,可针对性进行干预来纠正患者肾性贫血情况。

  • 标签: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终末肝癌患者舒适护理过程中应用中心静脉导管促进患者舒适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0例终末肝癌大量腹水患者在予饮食护理、情志护理、恰当止痛等舒适护理的基础上予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腹腔引流减轻痛苦,促进舒适。结果本组患者睡眠情况改善34例,有效率85%,进食情况改善36例,有效率90%。结论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放液在终末肝癌患者舒适护理中,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肝癌患者 舒适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姑息缓和治疗对终末癌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09月~2019年0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终末癌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为姑息缓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姑息缓和治疗对终末癌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和睡眠质量得到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姑息缓和 终末期癌症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营养护理对终末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我院于2017年3月-2018年9月接受血液透析的84例终末肾病作为本文的调查对象,而后以患者是否接受营养护理将其分为常规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营养护理),检验指标各项生存质量、白蛋白、体重指数以及血红蛋白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生存质量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白蛋白、体重指数以及血红蛋白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营养护理措施的实施可改善患者血液透析期间营养不良的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营养护理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终末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肾病终末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18例是糖尿病肾病终末患者(观察组),17例是慢性肾炎CKD5期患者(对照组)。对患者透析前基础收缩压和透析开始、透析1h、透析2h、透析3h时的收缩压进行对比。计算这几个时段的收缩压变化值。结果两组患者基础收缩压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是在开始透析、透析1h、透析2h、透析3h时患者收缩压存在一定差异,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中,对照组低血压发生率23.5%,观察组为38.89%;透析开始、透析1h、透析2h、透析3h这四个时间点观察组患者血压平均下降值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肾病终末患者在血液透析时血压下降幅度大,速度快,因此对糖尿病肾病终末患者实施血液透析的过程中,需要加强血压监测,对患者各项指标进行全程监测,并且处理要及时。

  • 标签: 糖尿病 肾病终末期 血液透析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终末肿瘤患者采用临终关怀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4例终末肿瘤患者,并采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终关怀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予以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终末肿瘤患者采用临终关怀护理,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 标签: 临终关怀 终末期肿瘤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目的探究终末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31)和行优质护理的实验组(n=3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终末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终末期 糖尿病肾病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