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4 个结果
  • 简介:继昆曲之后,被称为"南国红豆"的粤剧已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300余种戏曲中,粤剧突围而出,在这场"非遗"保卫战中赢得胜利。

  • 标签: 申遗突围而出 粤剧申遗
  • 简介:"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把这两句话用来描绘林榆,那真是再贴切不过的了。林榆原是广东粤剧院副院长,也是一位粤剧的知名编导。1985年,当他65岁的时候离休了。但他离休的只是剧院副院长之职,而作为编导,却并没有离开自己的岗位。讲到导演,他虽然不再执导哪一出戏了,但仍然时常进入排练场,为剧院新排练的戏提供参谋意见。讲到编剧,他在1993年举行的省第五届艺术节上献出了《花蕊夫人》和《伦文叙传

  • 标签: 花蕊夫人 粤剧 广东 副院长 红玫瑰 导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粤剧文化沙龙自2010年底首次活动进行以来,围绕着"粤剧何处去"、"粤剧‘申遗’之后该如何"等话题,邀约了粤剧圈内外的不同人士参与沙龙,开讲畅谈。2011年12月6日,本刊编辑部与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粤剧粤曲文化工作室合作举办的新一期粤剧文化沙龙,邀请了省市粤剧院团的"总舵主"—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勇、广东粤剧院副院长陈奔、广东香山粤剧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志驹,前来为省市粤剧"大班"的市场之路指点江山,中山大学粤剧粤曲文化工作室负责人谢少聪参加了是次活动,活动由本编辑部罗丽主持。

  • 标签: 粤剧 市场需要 文化体制改革 演出 广东 文化沙龙
  • 简介:上海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1843年开埠以后就迅速成为一个五方杂处的国际性大都市。以广府人为代表的广东人随着洋行及外商的北上而大批移居上海.形成与江苏、浙江鼎足的三大移民群体。大约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粤剧随着广东人的足迹来到了上海。起初只是散兵游勇式的小规模演出,到了光绪十五年(1889),广东八和会馆建成,成立了专门机构负责接戏,

  • 标签: 近代上海 粤剧 原因 繁荣 国际性大都市 五六十年代
  • 简介:1949年是中国历史划时代的一年,也是中国戏曲从现代形态向当代形态转折的开始,而酝酿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并在成立之后自上而下推行的'戏改'运动,则是此转折的主要'助力'。

  • 标签: 省港班 《红娘子》 《白毛女》 传统剧目
  • 简介:大南路小学是广州市越秀区属学校,是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广州市首批粤剧传统教育特色学校、广州市艺术教育重点基地学校、粤剧中国保护中心推广基地、广州市民间文化传承基地;是越秀区首批特色学校、越秀区艺术特色项目学校、越秀区首批"孔子学堂"、区非遗进校园优秀传承学校。近年学校的"粤彩教育"广府校园建设成效显著:特色发展成果获2015年广州市第四届德育创新成果一等奖,

  • 标签: 特色学校 推广基地 基地学校 艺术特色 民间文化 传统教育
  • 简介:今年新春,笔者在广州越秀区第三届广府庙会五仙观文化广场开展的广府文化——南国红豆秀、广佛同城、粤韵同行的曲艺文化交流活动中,笔者见到了国家二级编剧、佛山青年粤剧团著名编剧李悦强。南国初春的阳光撒在他高大的身上,虽是70多岁的人了,但他精神矍铄,嗓音洪亮,给人一种儒雅、正气、谦逊的感

  • 标签: 二级编剧 五仙观 南国红豆 文化广场 文化交流活动 李双双
  • 简介:粤剧(曲)已走向世界。她除植根于岭南粤语地区之外,还在港澳和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广为流传,是中华民族艺术园林中的一支奇葩,在海内外欣欣向荣,独具风采。为进一步加强国际粤剧粤曲界的联谊和艺术交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广州振兴粤剧基金会、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广州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广州市文化局、广州市文联定于

  • 标签: 粤剧 广州市 民族艺术 艺术交流 加拿大 炎黄文化
  • 简介:马师曾(1900—1964),字伯鲁,号景参,广东顺德人.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被称为“粤剧泰斗”“一代伶王”。他独创的“乞儿喉”及“马腔”半唱半白、顿挫分明,有时还加入方青俚语,活泼滑稽,被粤曲界评价为“史无前例,后乏来者”。

  • 标签: 马师曾 粤剧 抗战时期 剧团 广西 表演艺术家
  • 简介:中山大学哲学教授何梓焜不仅在本专业的研究方面颇有成就,还运用哲学理论研究粤剧,发表了30多篇评论文章。现辑成《维轩文集——粤剧艺术评论》一书,由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出版。我虽然喜好粤剧,算是一个粤剧迷,抗战期间读中学时还听音乐老师具体介绍过粤剧唱法,但至

  • 标签: 粤剧 社会心理 艺术评论 地理环境 黑格尔 文集
  • 简介:由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广州振兴粤剧基金会、香港文化艺术基金会、香港《大公报》、《澳门日报》、澳门工会联合总会联合主办,广东电视台、广东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等单位协办的“粤韵春华——省港澳群众粤曲大赛”经过数月来各赛区的初赛、复赛,于5月18日至19日在广州进行了总决赛。此次大赛包括粤曲创作、粤曲演唱、嘉宾表演三个方面,可谓内容丰富、规模巨大、盛况空前。单就粤曲创作方面,就有反映历史人物、历史故

  • 标签: 粤曲 艺术基金会 广东电视台 炎黄文化研究 对外文化交流 南方剧院
  • 简介:当下的广西粤剧既面临着形式、生存、创作、观念、观众等重重危机,又显示出勃勃生机,具有生存的土壤、生长的空间、繁荣的机遇和发展的可能。广西粤剧艺术家要抓住机遇,继承和发扬粤剧传统,面向现代,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市场,大胆进行艺术革新,打造出具有广西特色的粤剧流派,振兴广西粤剧

  • 标签: 广西 粤剧 危机 生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我很高兴参加今天的研讨会。本应该是由曾局长和老市长先讲的,因为我要去医院看病,事先约了医生今天上午10点钟前去就诊,所以,就让我先讲了。在这里主要是向大家学习。就算我因病不在这里参加会议,我通过看会议记录,也能够向大家学习,肯定有收获的。谈一谈曾局长所说的题目:粤剧的现状和面向21世纪的走向。我个人的

  • 标签: 粤剧 学习 表演程式 研讨会 广州方言 艺术研究
  • 简介:摘要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由人物形象、表演情节、场面、布景和音乐等共同组建成戏曲舞台这一综合艺术。在戏曲舞台上最重要的是要求演员能够饰演好形形色色、多种多样、变化多端的人物形象,其演员须具备相当高的表演技巧,在表演过程中演员所表达出栩栩如生的舞台人物形象,才能够使戏曲文化艺术绽放光彩。粤剧是戏剧的一种,有其独特的舞台表演程式和技巧,通过在多姿多彩的表演中,合理的使用其自身演绎技巧来充分展现人物的特点和风貌。

  • 标签: 粤剧 作用 表演程式 技巧
  • 简介:粤剧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开创于草台时代,在之前的粤剧表演中,表演形式基本上都是大戏棚,环境相对简陋,但是经过多年的历史演变,粤剧表演艺术形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这是由于粤剧演员努力探索而发展起来的,该戏曲形式在发展过程中吸收其它艺术的精髓,然后将其融入自身的剧种之中,使其艺术感染力不断增强。本文中分析了粤剧表演发展现状。同时论述了粤剧表演艺术与时俱进发展的具体表现形式。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

  • 标签: 粤剧 表演艺术 与时俱进
  • 简介:2005年12月31日广东粤剧艺术大剧院下属的广东粤剧青年团正式成立并在南方剧院举行了隆重的揭幂仪式.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余其铿.广东省文联专职副主席吕成忠.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

  • 标签: 粤剧艺术 广东 青年团 挂牌仪式 表演艺术家 红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