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手术后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12月期间接治的 60例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 30例和对照组 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则采取循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复发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手术后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其护理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复发的情况,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disease,PFD)是指支持结构损伤、退化导致的盆腔解剖和功能异常的一系列疾病。MRI对功能障碍性疾病有多种成像技术,不仅提供PFD解剖和功能改变的依据,并帮助探索病理生理学改变。作者通过复习磁共振进展的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静态磁共振成像、动态磁共振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在PFD中的特点、应用现状和前景展望。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
  • 简介:摘要功能障碍性疾病(PFDD)是支持组织缺陷或损伤性疾病,是以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排粪失禁、慢性盆腔疼痛等为核心症状的一系列疾患。由于PFDD病因病情复杂,涉及多个器官和多个系统,为探寻患者的最佳诊疗模式,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协作。目前国外已发展出提供功能服务的中心,但国内针对PFDD的多学科团队(MDT)交叉融合起步较晚,发展较缓慢。已有证据证实,在MDT管理模式下,PFDD患者的功能恢复、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均可获得较大改善。但目前对于PFDD的MDT诊治模式,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标准,MDT团队的人员构成、职责、培训和运营模式等有待成熟。完善MDT团队成员管理模式,建立规范化的培训方案及评价指标是PFDD的MDT诊治模式未来发展的重点。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多学科团队协作 器官功能保护
  • 简介:摘要: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floordysfunction,PFD)指由于肌肉、韧带损伤及筋膜导致的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与女性解剖结构特点相关,年龄、便秘、阴道分娩、雌激素水平下降均是导致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相关因素。我国中老年妇女发病率约30%,临床表现为盆腔疼痛、尿失禁、排便障碍、脱垂及性功能障碍等,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质量,而且还对患者心理造成严重影响。已成为国际性的社会化医疗难题。文章对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治疗及护理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康复治疗 护理 现状 治疗方法 进展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赤石脂禹余粮汤一证治疗功能障碍性疾病进行了笔者的推论思考。为进一步理解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其思想与妇人病之间的机理关系,文章从《伤寒论》中所述条文的病因病机、治则方药等与中医妇科中阴挺及现代医学中妇科常见疾病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等病的发病相关因素角度着眼入手,通过探寻学习,得出应用中医经方诊疗女科疾患并非无据可推、无术可施,此方为其力证,进而为女性日常健康提出预防、调护之法。

  • 标签: 张仲景 赤石脂禹余粮汤 经方 阴挺 子宫脱垂 压力性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磁共振在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择2020年3月-2021年9月期间泌尿外科收治的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医务人员给予对照组患者底超声检查,给予观察组患者磁共振检查。检查两组患者耻骨直肠肌状态并测量肛提肌裂孔后周长、面积。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磁共振检查后,耻骨直肠肌状态检测以及肛提肌裂孔后周长、面积中,结果与对照组具有良好的一致性(P>0.05)。结论:磁共振在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能够清晰直观地看到患者肛提肌群的肌肉状态,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磁共振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耻骨直肠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磁共振在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择2020年3月-2021年9月期间泌尿外科收治的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医务人员给予对照组患者底超声检查,给予观察组患者磁共振检查。检查两组患者耻骨直肠肌状态并测量肛提肌裂孔后周长、面积。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磁共振检查后,耻骨直肠肌状态检测以及肛提肌裂孔后周长、面积中,结果与对照组具有良好的一致性(P>0.05)。结论:磁共振在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能够清晰直观地看到患者肛提肌群的肌肉状态,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磁共振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耻骨直肠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磁共振在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择2020年3月-2021年9月期间泌尿外科收治的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医务人员给予对照组患者底超声检查,给予观察组患者磁共振检查。检查两组患者耻骨直肠肌状态并测量肛提肌裂孔后周长、面积。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磁共振检查后,耻骨直肠肌状态检测以及肛提肌裂孔后周长、面积中,结果与对照组具有良好的一致性(P>0.05)。结论:磁共振在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能够清晰直观地看到患者肛提肌群的肌肉状态,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磁共振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耻骨直肠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底超声应用在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筛选我院2015年01月~2016年01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共50例作为观察组,施以底超声检测,选取同期非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40例作为常规组,施以常规方法检测,对两组临床价值进行对照。结果诊断后,观察组阳性检出率92.0%(46/50)明显优于常规组70.0%(25/40)(P<0.05)。结论对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施以底超声检测技术,能够大大提升临床确诊率,对于临床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盆底超声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康复综合治疗改善产后肌肉强度,预防和治疗产后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展开探讨。方法 于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2名重度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常规组(28名)和研究组(24名)。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予以综合治疗。将两种方法的应用结果进行比对,并分析。结果 研究组在治疗前肌力、漏尿量与常规组指数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肌力、漏尿量均较常规组得到理想改善,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医护人员为了可以更好的护理治疗患有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通过采取康复训炼护理治疗的方法,来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对2022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接受护理治疗的50例患有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为护理治疗对象。当患有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来到医院就医时,医护人员需要认真核实患者病情,并且针对患者出现的症状进行分析研究。医护人员为了更好地对功能障碍性疾病护理效果进行研究,通过对50例功能障碍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当患有功能障碍性患者来到医院检查时,医护人员需要细心、耐心、认真的为患者病症进行检查,同时给出专业的治疗意见。为了有效的提高功能障碍性患者康复效率,医护人员通过对功能障碍性患者采取康复训炼护理治疗模式,并且在护理治疗期间,对患者康复效果进行记录,一旦在护理治疗期间出现任何状况,立即停止康复训炼。结果:医护人员通过对功能障碍性患者护理治疗一段时间后,可以明显发现50例患有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恢复健康,患者可以实现正常排尿、盆腔疼痛感消失、恢复性功能、提高性生活满意度。结论:医护人员在对患有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采取康复训炼护理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盆腔疼痛感,恢复患者性功能,提高患者性生活满意度,具有明显护理治疗效果。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 盆底康复 训炼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功能障碍性疾病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方式治疗对患者肌肉张力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参照组患者给予肌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比较两组患者肌肉张力和压力分级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肌肉张力及压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肌肉张力及压力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功能障碍性疾病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能够促进患者肌肉张力恢复,提高患者压力等级,促使功能恢复。

  • 标签: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肌肉张力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功能障碍疾病(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 PFD )的治疗中应用康复治疗结合中医共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两组 PFD 患者各 63 例,均在 2019 年 2 月指 2020 年 2 月入本院妇产科诊治,一般资料的组建差异不明显( p<0.05 ),仅开展康复(电刺激 + 生物反馈)治疗的一组为参照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共振治疗的一组为研究组,以肌电位、肌力两项指标评价功能,观察疗效。结果 经过数据统计,在肌电位方面,治疗后的二组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比参照组指标更理想( p<0.05 )。将肌力分为 I、 II类,每类分为 0-5 级,经治疗后研究组的肌力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 p<0.05 )。结论 中医共振治疗有利于患者进一步改善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为无创治疗,痛苦小,可推广。

  • 标签: 盆底康复 中医共振 盆底功能障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三维超声检查在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的37例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时期的3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二维超声、三维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结果:三维超声对PFD的灵敏度81.08%、特异度97.30%、准确性89.19%明显高于二维超声对PFD的灵敏度67.57%、特异度91.89%、准确性79.73%(P>0.05)。结论:三维超声检查在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女性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诊断 三维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诊疗需多学科合作、治疗方案繁杂且需个体化、对临床医师的经验要求高,存在疗效欠佳及易发生并发症等问题,迫切需要新的手段助力PFD的诊疗预防。在信息化医疗飞速发展的时代,正在步入信息化医疗的第三阶段——智慧医疗,即“互联网医疗+人工智能”,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大数据为基础的新医疗体系。本文综述智慧医疗在PFD的预测及预防、临床决策诊疗方案、手术治疗及随访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总结目前各种智慧医疗诊疗系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分析智慧医疗在PFD中的应用前景。

  • 标签:
  • 简介:摘要传统的功能评估依赖于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存在诸多不足,一般为定性结果并受制于检查者的经验和理解。本综述主要介绍高分辨力磁共振成像(MRI)、扩散张量成像、计算模型、高密度表面肌电技术在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最新研究进展,旨在探讨功能评估研究从单模式经验性体格检查转变为利用成像、计算模型和先进电诊断技术的多模式分析,为促进这些新技术在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盆底功能评估 盆底成像 计算模型 高密度表面肌电图